首頁體育 > 正文

李玫瑾教授談“心理撫養”,強烈推薦爸媽都看看,影響孩子一生

2022-10-12由 大白熊孩子育兒 發表于 體育

在網路上,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的各種育兒短影片被瘋傳,圈粉無數。

李玫瑾教授曾因在“藥家鑫案”中的心理分析而被不少人熟知。她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曾對許多個案進行過詳細調查,在她眼裡,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有一些規律是可以追尋的。

她提出了 “心理撫養”的重要性,且心理發展是一環套一環的。

她為家庭中的心理撫養提出許多建議。

特別是對12歲前教育的關鍵點,做了詳細的闡述。

李玫瑾教授談“心理撫養”,強烈推薦爸媽都看看,影響孩子一生

1. 生命初期,情感依戀關係的建立,是父母撫養孩子的心理資本

有個殺人兇手,在警察去拘捕他的時候,準備掏槍殺警察。

這時,他的母親走出來,問他:“兒子,你在幹啥呢?”兇手答道: “沒啥,警察讓我去辦個戶口”。

於是掏出了戶口本,放下了手槍,乖乖跟警察走了。

在路上,兇手對警察說:“你們應該感謝我的母親,不然你們剛才就沒命了”。警察問:“為什麼你剛才沒動手?”兇手答:“因為我不想當我母親面殺人”。

為什麼很多窮兇極惡的歹徒,在面對親人時,卻是一副慈善面目?

因為父母和他們曾建立起的情感聯絡。

生命的最初,總是以乞求的形式獲得幫助,需要依賴他人來滿足需求。而這種幫助就成了一種“恩情”,建立了情感聯絡,從而建立了“依戀關係”。

而生命初期的撫養關鍵,就是這種情感依戀關係的建立。

這種依戀關係,是父母撫養孩子的心理資本。

讓孩子的漫長的生命中,無限地愛戴和尊重父母,在心裡始終留給他們方寸之地。

在《我的前半生》裡講到,溥儀在年幼的時候,因為長期活在一種所有人順從他的環境裡,養成了虐待別人的惡習,常常各種耍弄太監。他的老師跟他講仁道之術,但對他沒用。他唯一信服的人卻是她的乳母。

因為在生命的早期,乳母和他建立了情感聯絡,擁有了撫養他的心理資本。

因此,建議在孩子出生的前3年(至少1歲半前)再苦再累也要自己撫養;否則,你就喪失了對他心理上的影響力。

2.有愛的撫養,一定是嘮叨的,要多和孩子互動交流

早期情感撫養還有一個重要點,就是和孩子的互動交流,因為有愛的撫養一定是嘮叨的。

比如給孩子換尿布,媽媽和幼兒園老師肯定不一樣;

媽媽肯定是一堆的話,邊換邊叨叨,越看越可愛,換完抱著親一頓。

而幼兒園的老師,因為帶的孩子多,肯定不會有那麼多交流。

聽得多的孩子大部分都說得早。

特別是有大量時間親人陪伴的孩子,往往語言能力發展得更早。

親情撫養不僅會影響到語言發展,更很大地影響孩子的社會性發展。

帶著孩子出門溜達,看到人,你讓孩子喊叔叔阿姨。他看了一眼,低下頭,不叫;而另一種孩子,你讓他打招呼,他小嘴吧啦吧啦很甜地就喊了。

這兩種行為差異的原因就在於撫養背景中,這種互動體驗的多少。

社會性發展奠定了性格的基礎。

比如孩子的內外向差異。

我們都知道很多變態犯罪大多是內向的人。內向的人多數不善言談,不喜歡動口,寧願動手。追溯到早年培養上,一定缺少愛的嘮叨。

清華大學高材生劉海洋硫酸潑熊案,曾經引起廣泛關注。在公安局他給出的理由更是令輿論譁然——“只想看看硫酸潑熊熊會是什麼反應”。

而他這個行為的根源就在於幼年時期的成長環境。

單親家庭,媽媽是職業司機,從小由姥姥撫養,很少和他交流。為了方便照看,他從小被鎖在家裡,5歲之前,滿眼都是積木和書,和外界的交流幾乎為零。

這種成長環境造成了他社交能力欠缺,被同學罵髒話都聽不出來;對互動性的感受認知太少,才有瞭如此令人費解的行為。

因此,在孩子的早年時期,撫養人一定要多給予一些愛的叨叨……這些聲音將會讓他產生銘記一生的快樂記憶。那是他今後不需要理由而愛你們、戀你們的基礎。

3.觀念教育:有看到才會知道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行事準則常出自內心的觀念。一個英雄跳水去救人,有人問他“當時你是怎麼想的?”“我什麼也沒想啊”。

很多行為往往是下意識的反應,而這種反應就來自我們內心的觀念。

觀念,是在“看”到後漸漸形成的。

我們常以為,孩子觀念是在父母講道理中形成的。事實上,在聽懂道理前,他們往往已經形成了某種看法。

觀念的形成,更多來自於對撫養人行為準則的複製。所以父母要想讓孩子形成正確的觀念,最重要的是注意自己在生活中的日常修養,做好孩子的榜樣。

有4個青少年,合謀殺了一個孩子。在法庭上,4個孩子表現出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似乎這是件無關痛癢的小事。因為是未成年人,他們沒有一個被判了死刑。宣判後,4個孩子走出法庭,相視而笑。媒體震驚地報道:“4個青少年殺人宣判後竟然相視而笑”。

有人採訪了幾個孩子的父母,他們都是父母雙全,父母也沒有犯罪前科,為什麼把孩子教育成這樣呢?後來發現了,這四個孩子平常都是遊蕩於社會。在生活中,缺乏了父母觀念上的影響。他們缺乏的,正是看到的模板。

可以說,是6歲之前父母教育的缺失。

李玫瑾教授談“心理撫養”,強烈推薦爸媽都看看,影響孩子一生

4. 6歲之前的教育重點

(1) 3-5歲,剋制任性的訓練

父母要學會對孩子說“不”,讓孩子知道愛是有限制的。

因為在孩子6歲之前,無理要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最多哭鬧和滿地打滾。

如果到了14歲之後,無理要求得不到滿足,而他又習慣了有求必應,那麼他的反抗形式就會變得很激烈。

避免出現這樣的情形,就必須在6歲前給他做一次“剋制任性”的訓練。

一般3歲前,孩子的哭聲代表痛苦。

3歲後,孩子的哭聲代表目的性而不僅是痛苦。

當目的性出現,家長就要開始訓練孩子。

剋制任性的原則:不合理的要求絕不滿足。

比如:家裡已經無數小汽車了,看到小汽車還吵著要買,在商場裡各種哭鬧。那就心態平和地抱回家,不要打也不要罵,放到臥室裡(一個安全的封閉空間),一對一陪著,門關上。

四不要:

一,不要罵他。(會給孩子一個不好的觀念,觀的同時形成的念)。二,不要打他。(大人打孩子不公平)。三,不要說教。(正鬧著呢說什麼都是噪音,越說越鬧,要安靜下來)。四,不要走開。(本來就是鬧給你看的,所以要看著他)。

讓孩子哭,哭累了,拿熱毛巾給他擦把臉,然後溫和地告訴他,想哭可以繼續哭。

不心疼,不讓步,鬧就鬧吧。

有過一次以後就知道了,鬧是沒有用的。

孩子越小管越好管。

最後,記得給孩子留一條路:“你如果想要什麼,可以來說服我,能說服我,我就滿足你”。

用這種方式鼓勵孩子和父母交流,答應的比例是3:1(3次答應1次)。

讓孩子明白,交流是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方式。

你說不行的事他也不會瞎鬧。

讓孩子避免任性的同時,建立了親子溝通模式,為青春期親子關係。

(2) 剋制誘惑(自制力的培養)

讓孩子學會剋制誘惑,學會等待。

比如:給孩子兩份喜歡吃的東西,告訴孩子其中一份保留不吃,明天給三份。第一次孩子可能會吃完了,第二天,你拿出準備好的獎勵,告訴他,“這個獎勵原來是要給他的,但因為他沒有保留,所以不能給他了”,然後果斷走開。

幾次之後,孩子就會明白延遲滿足的意義,慢慢培養了自制力。

(3)避免自私

孩子小的時候都是別人幫他,不需要幫別人。

在成長中慢慢被灌輸了這樣的觀念:“我不需要負責任何事情,只管好自己就行。”

這樣的孩子,自私是正常的。

要擺脫自私,就要讓孩子有“他人”意識。

首先建立“家庭意識”,從生活的小事做起。

比如:跟大人吃飯的時候要立規矩,大人不動筷子,孩子就不能吃飯。孩子等一下時間餓不壞,要知道,人生的痛苦還有很多,而飢餓只是最淺層的痛苦。

比如: 吃東西的時候,讓他給爺爺送去,給奶奶送去。

讓孩子眼裡有別人,學會共同面對和承擔,學會分享和感恩。

(4)挫折訓練(12歲之前)

很多成年人,包括很多高學歷的人,動不動就自殺。

就因為缺乏了挫折訓練。

在孩子12歲之前,讓他受一點體力之苦,培養意志力很有必要。

比如西點軍校,大冬天,讓孩子們穿著背心褲衩狂跑。

還有很多拉練式的訓練,都有利於意志力培養。

很多家長可能會心疼,甚至去投訴學校。其實,吃苦耐勞的訓練就得由學校來做。

對於孩子來說,家長還可以帶他去學游泳,這也是挫折訓練的一個好辦法。

在父母做好安全監護的情況下,帶孩子去體驗一下溺水的感覺。

然後回頭告訴孩子:“你覺得你要死了,只要你撲騰,你肯定死不了” 。

李玫瑾教授談“心理撫養”,強烈推薦爸媽都看看,影響孩子一生

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就跟他講這個例子。

這就是很好的挫折教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