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 正文

“中國”二字從何而來,我們為何叫做中國人,又有何意義呢?

2022-06-20由 悠遠歷史的長河 發表于 體育

我們現代人對於自己的“中國人”身份都都已經習以為常。

在閱讀各類以“中國”為背景的歷史、思想、經濟、文化等之類書籍的時候,都已經不會對“中國”這個詞的含義產生疑問。

但在歷史長河中,“中國”其實是經常被爭論的一個概念。

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爭論發生在民國時期。

當時爭論的主要論點在於:

中國,究竟是一個繼承了清朝領土的多民族國家,還是一個僅包括長城以南地區的純漢人國家。

最後的結論是兩者融合,意為中國是一個多包括漢族地區與少數民族地區的多民族國家。

下面我就從“中國”的起源與含義、發展、爭論、這三個方面來一一闡述。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一件名為“何尊”的祭器/酒器。

“中國”二字從何而來,我們為何叫做中國人,又有何意義呢?

何尊塑像

“何尊”尊內底部鑄有銘文12行、122字銘文,其中的“宅茲中國”為“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

“唯王初壅,宅於成周。 復稟(逢)王禮福,自(躬親)天。在四月丙戌,王誥宗小子於京室,曰:‘昔在爾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茲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嗚呼!爾有雖小子無識,視於公氏,有勳於天,徹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訓我不敏。王鹹誥。何賜貝卅朋,用作庾公寶尊彝。唯王五祀”

這段銘文是講周成王繼承周武王的遺志,在中原地區建造東都雒邑的故事。

“宅茲中國”其中的“宅”是居住的意思,“茲”是這裡的意思。

全意就是:在中國這個地方居住。

這裡的“中國”與現代意義上泛指的國家政體不同。

這裡所謂的“中國”,是“天下的中央”。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個“中央”不單單指地理意義上的中央,也是指文明意義的中央。

也就是說,文明與野蠻是不一樣的,人類共同體追求的是文明的最高水準。

而這文明最高水準的地方,古人稱之為“中國”。

“中國”二字從何而來,我們為何叫做中國人,又有何意義呢?

秦始皇

西周早期就定義了古代對於“中國”的理解,那麼我們來看看他們認為的“文明最高水準”之地是哪裡呢?

以現在來看,就是指現今中原地區、河南一帶。

後來成王建都、平王東遷,將此地區逐漸拉大,直至秦始皇秦政橫掃山東六國,之後的強漢再次征伐,將此“文明最高水準”擴充套件到一個“東方帝國”。

之後歷朝歷代,都以“文明最高水準”自居,這也是為什麼我在之前文章中國,一個從不主動對外擴張的文明中所提到的“旋渦模式”會對周邊地區有著瘋狂的吸引力的原因。

“中國”二字從何而來,我們為何叫做中國人,又有何意義呢?

唐朝服飾

唐朝時,東亞這片大陸上,大多數族群都表示對唐朝的臣服,基本上做到了“天下共主”。

此時的唐朝認為自己便是“天下”,便是“中國”。

隨之這個認識的加深,唐朝做到了大門敞開,海乃百川。

日本使臣和僧侶來到中國,將大量書籍,文化,習俗都帶回來自己的國家。

唐朝之所以這麼做,是秉承一種“以夏變夷”的思想,也就是用中國的的文化去改造夷狄,達到天下共歸我“中國”之意。

“中國”二字從何而來,我們為何叫做中國人,又有何意義呢?

宋:清明上河圖

北宋大學士石介《中國論》,是古代中國歷史上第一篇以“中國”為題的政治論文。

本文以“宋明理學 ”為基準,斷言奉行禮樂的是中國文明,披髮文身的是野蠻文明。

並表示:

如果中國和夷狄不僅住在一起,而且文化上互相混雜的話,那麼,中國將不再是中國。

極力主張把中國與夷狄從地域和文化上都區分開。

而其中他最為急迫的就是抵制外來的佛教。

看了上面兩點,是不是覺得唐宋兩朝的主張大相徑庭。

這其實也反應了兩朝當時的社會心理

唐朝已經做到了“天下共主”的程度,所謂的有恃無恐,加之他本身就是少數民族與漢族的融合,對於周遭的“夷狄”存在著包容之心。

反觀宋朝,自立國以來,始終生存在北方少數民族的陰影之下,他急於想證明與捍衛自己的正統地位,所以限制文化輸出、警惕知識出口,有著強烈的民族邊界意識。

所以在文化觀念上有著根本的不同。

還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可以反映出宋朝的民族情緒:

三國故事絕大部分都是產生於宋朝時期,其中主要隱含著一個曹魏與蜀漢到底誰是正統的問題。

從民間文學開始,一步步上升到整個國家的文化觀念,從而確立自己的正統性。

“中國”二字從何而來,我們為何叫做中國人,又有何意義呢?

朱元璋像

這一爭論說的主要不在於明朝與清朝,倒是周邊的朝鮮與日本。

清朝取代了明朝之後,“天下”體系在東亞地區面臨解體。

“中國”這個概念逐步擴張,成為東亞多國中的一員。

此時,朝鮮與日本就“誰才是中華文明血脈”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他們認為,清朝取代明朝,代表著東亞內部的文化認同已經崩潰,東亞地區已經不再是以中國為核心的“天下”了。

所以,這時候掌管著“文化最高水平”旗幟的,已經不是原來公認的“中國”了。

當時的朝鮮。

出使中國使節的筆記,從原本的《朝天錄》轉變成了《燕行錄》。

期中寓意,不言而喻。

而且對於自己還身著明朝衣冠而感到自豪,對於清朝的“蠻夷”之衣發出嘲諷。

再來看日本。

日本使節在清朝初期出使中國時,見到已經剃髮易服的中國人,第一反應是驚訝,隨即轉變為輕蔑。

朝鮮與日本認為:清朝已經失去了華夏的傳統,不是以前意義上的“中國”了。

“中國”二字從何而來,我們為何叫做中國人,又有何意義呢?

馬關條約

日本與朝鮮從明清之間就對清朝產生了文化上的優越感。

這種文化上的優越感發展到清朝晚期,逐漸上升到了政治上的優越感。

甲午海戰之後,在簽署《馬關條約》之時,日本提出,清朝這邊自稱“中國”堅決不行。

認為他們才有資格自稱“中國”,因為到了現階段,“最高文明水準”已經是他們了,他們自認為已經繼承了“中國”,而清朝沒有他們的“水準”高。

當然,這個要求剛提出來,李鴻章連上報都沒有上報,就直接拒絕了,誓死捍衛“中國”正統。

之所以說這件事,不是去糾結當時的情況,而是表明:

從西周開始定義的“中國”意義,直到了1895年,近2000之後,在東亞這片土地上,人們還是從文明的角度上來理解,什麼叫做“中國”的。

古代中國對於文明的理解,並不是認為它屬於特定的一群人,而是認為它是屬於所有人,而這最高的文明水準,叫做“中國”,餘下所有人,你們必須向“中國”看齊,追求文明最高水平。

直到中國轉變為現代化國家,“中國”二字才有了現代多民族國家政體的意義。

變成了世界上諸多國家其中的一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