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太平天國將領———楊秀清

2021-04-22由 愛好鍛鍊的老人家 發表于 歷史

楊秀清(1823~ 1856)太平天國領導核心成員。太平天國東王。桂平人。出身貧苦,燒炭為生。閱歷廣,足智多謀。1846年,馮雲山到紫荊山大沖教書傳教,與馮常深談徹夜,為馮賞識,邀人拜上帝會,後勸說家族、親戚多人及鄰里鄉親加入拜上帝會。1847 年冬,拜上帝會因馮雲山被捕入獄,洪秀全奔走廣東求援,一時群龍無首,而出現分裂之象。楊秀清見狀於1848年4月6日,假託天父下凡附其身,向會眾傳達天父教導,穩住2000多會眾,彌合分裂局面。其代天父傳言得到洪秀全承認,取得代天父傳言的地位,並與洪秀全、馮雲山等結為異姓兄弟,稱天父第四子。

金田起義時機成熟,再次假託天父下凡傳言,動員更多的人參加舉義。1850年 11月,指揮作戰,敗來犯金田之敵。12月27日派遣蒙得恩率隊在平南思旺打敗敵兵,把洪秀全、馮雲山從山人村迎到金田(見迎主之戰)。1851年金田舉義後,掌理天國軍務,太平軍轉戰金田紫荊、武宣東鄉、象州中平,終日征戰,歷盡艱險,曾5次代天父傳言,鼓舞士氣,增強戰鬥力,打敗敵人圍追堵截,化險為夷。1851 年3月,任左輔正軍師,領中軍主將。12月天王論功封賞,被封為東王,九千歲,執掌軍事最高指揮權,並節制諸王。

1851年12月21日,破獲周錫能叛變投敵案。周任軍帥一職,在象州藉故回博白“團集兄弟姐妹”,實投清營,帶朱八到永安做內應,並圖謀刺殺諸王。楊秀清早有察覺,經調查取證,再召集各王及軍事將領到場,借天父下凡傳言之威嚴,命鎖拿審判周錫能(見太平軍審判周錫能)。周在指證的事實面前,招供,被斬首示眾。

太平軍久困永安 ,糧草彈藥告整,楊秀清組織突圍北上,率部打垮鳥蘭泰軍,殺了4總兵,順利突圍,直指桂林,假裝與向榮軍賺城不成,轉而強攻。守敵頑強,久攻不克,撤圍桂林,旋克興安,破全州,從蓑衣渡出廣西入湖南,克道縣、永明(見太平軍轉戰湘南)。軍內一部分兩廣老兄弟,思鄉戀土,楊秀清“力勸赴楚”,天王同意東王楊秀清主張,直前衝擊。在湖南,與蕭朝貴聯名釋出《奉天誅妖救世安民諭》《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救-一切天生天養諭》3篇檄文。號召人民起來與清王朝鬥爭,推翻它的統治,打倒咸豐皇帝。湖南各地會黨和貧苦民眾紛紛附義,太平軍迅速擴大隊伍。8月底,獲知長沙城守薄弱,遣朝貴率2 000精銳偏師攻長沙。蕭朝貴陣亡,楊秀清親率全軍撤離郴州,全力攻長沙,仍遭清軍頑強抵抗,久攻不克。11 月30日,撤圍北上攻克益陽,數千船戶加人太平軍,橫渡洞庭湖,攻佔嶽州,得庫藏大批軍械和湖內船隻,乘勝向武漢進軍。12 月底,先佔領漢陽、漢口。1853年1月,克首座省城武昌。太平天國內部對未來發展的戰略展開討論,洪秀全主張以武昌為都城,遣兵取道襄樊,北伐中原。石達開主張人川,再圖天下。最後以天父下凡傳言方式,決定採取楊秀清堅持的沿江東進,“據有金陵,以為根本”的戰略。

1853年3月定都天京(今南京),天王洪秀全“僻處深宮”,東王楊秀清總攬軍國大政,天國大事“任其裁決”。刑賞生殺,升遷降調,一切號令皆由其決定。軍事上策劃組織北伐西征等重要戰役,先派林鳳祥、李開芳統兵2萬北伐,直趨燕京,推倒清廷和牽制北方清軍主力,減輕對南方的壓力。接著遣胡以晃、石達開西征,經略長江流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諸省。建立太平天國糧稅基地。為提高軍隊戰鬥力,整頓營規,立法安民,規定軍隊絕對不能擾民,絕對遵守紀律,無論官與兵,敢人民房者,左腳入砍左腳,右腳入砍右腳,法立令行,至是“聖兵不犯秋毫”。將官要愛護士兵,戰士負傷,要及時醫治;戰士營養要補給到位;戰士寒衣被褥不能缺少,如此便大大激發戰士鬥志。主持朝政,廉政清明,政績顯著。選拔任用不徇私情必須考察平日表現,觀其言行舉止。在地方政權建設方面,推行鄉官制,各鄉里公舉軍帥、旅帥至兩司馬為鄉官。鄉官及時向太平軍提供行軍所需各物,確保軍需不缺。為鞏固天京政權,開展肅奸鋤諜,偵破敵惡勢力。為解決軍需供養,與北王、翼王聯名上奏天王讓安徽、江西,“照舊交糧納稅”。文化建設方面,主張有批判地吸收繼承儒家傳統文化,假託天父傳言,令何震川、曾釗揚盧賢拔等設書局刪六經四書,刪定頒行誦習。對外關係上,堅持獨立自主外交政策。

隨著太平天國軍事發展,楊秀清逐漸居功自傲,專橫拔扈,常以天父名義,否定洪秀全的主張;對各級將領也昔責挫辱,加以壓制,引起各方不滿。1856 年,親率兵力破清江南大營,解天京之圍,志得意滿,逼洪秀全封他為萬歲(-說未逼封)。洪秀全密詔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等帶兵回京殺東王(一說無密詔)。北王韋昌輝率3000人趕回天京,由陳承璿內應開啟城門。9月2日凌晨,攻人東王府誅殺東王及其親屬親信,引發太平天國內訌,成為太平天國失敗的重要原因。1859 年,死難3週年之際,洪秀全追念前功,恢復其名譽,復爵號,下詔定其死日為東昇節。

太平天國將領———楊秀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