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今日地名: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

2023-01-05由 太史慈子義 發表于 歷史

今日地名: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

太史慈子義

固鎮縣(340323)

,在安徽省蚌埠市東北部,淮河中游北岸。面積1363平方千米,人口50萬(2020年)。轄10個鎮、1個鄉:谷陽鎮、王莊鎮、新馬橋鎮、連城鎮、劉集鎮、任橋鎮、湖溝鎮、濠城鎮、楊廟鎮、仲興鎮、石湖鄉。駐城關鎮澮河路206號。以縣治所在地固鎮為名。秦漢以後,多次設國、郡、州、縣、鎮。漢高祖劉邦在此設立谷陽縣,遺蹟尚存;北魏太和年間改設谷陽鎮,後演變為固鎮。著名的“垓下之戰”發生在縣境內,開啟了漢王朝400年基業,留下了“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等故事,“垓下遺址”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漢著名的經學家、文字家許慎曾在固鎮為官,著有《說文解字》,開啟了中國字典之先河。

今日地名: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

歷史沿革:

谷陽縣[治谷陽城](前206)-增洨侯國[治垓下,今濠城集](前187)-洨縣(前92)-改洨縣為育城縣(9)-育城縣改為洨縣(25)-撤銷谷陽縣,併入洨縣和蘄縣(三國魏)-撤銷洨縣(劉宋)-復置谷陽縣(586)-析置虹縣[治今仁和集](621)-省夏丘縣入虹縣(623)-撤銷谷陽縣,併入蘄縣(656)-西故鎮(北宋)-西固鎮(金)-固鎮(明)-固鎮縣(1965)

隸屬變化:

沛郡(西漢)-沛國(沛郡)(東漢)-譙國(譙郡)(三國魏)-沛國(西晉)-徐州、彭城郡(隋)-撤銷(唐)-宿縣專區(1965)-宿縣地區(1971)-蚌埠市(1983)

今日地名: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

(1)谷陽鎮(面積131。43平方千米,人口13萬)

以位於城關得名。

駐地:谷陽路136號

轄28個社群、9個村:東關社群、孟莊社群、固東社群、大營社群、瓦房街社群、東元社群、東風社群、谷陽社群、垓下社群、黃元社群、西圩社群、西關社群、站下社群、澮河社群、張洪社群、唐南社群、瓦坊社群、劉莊社群、大樓社群、皇店社群、城北社群、五里井社群、七里社群、三里社群、城西社群、谷陽城社群、城南社群、東嶺社群、張橋村、龍灘村、橋口村、團結村、王樓村、河東村、大何村、田莊村、溧澗村。

歷史沿革:固鎮鎮(1965)-城關鎮(1977)-皇店鄉併入(1992)-谷陽鎮(2022。6,更名)

今日地名: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

(2)王莊鎮(面積108平方千米,人口4。3萬)

原名歐家集,明末王姓遷此改為王莊。

駐地:王莊村

轄2個社群、13個村:鎮南社群、鎮北社群、西南村、東南村、南屯村、五鋪村、樓楊村、孫集村、雙李村、丁陶劉村、陳渡村、新河村、大蔣村、簡馬村、釣臺村。

歷史沿革:王莊鎮(1948)-王莊鄉(1951)-王莊鎮(1986)-簡馬鄉、陳渡鄉併入(1992)

(3)新馬橋鎮(面積134。31平方千米,人口6。1萬)

1911年津浦鐵路建成,在此設站,稱馬橋站,後因與上海馬橋站同名,改為新馬橋站,地以站名。

駐地:新馬橋村

轄3個社群、16個村:街道社群、路東社群、美城社群、濠鋪村、橋頭村、盧渡村、花谷村、黃莊村、黃圩村、胡窪村、梨園新村、韋店村、蘇湖村、李韋村、徐郢村、水利村、高光村、南廟村、磨盤張村。

歷史沿革:新馬橋鄉(1949)-與韋店鄉、仁和集鄉部分合併為新馬橋鎮(1992)-磨盤張鄉部分併入(2004)

今日地名: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

(4)連城鎮(面積90。46平方千米,人口4。4萬)

因連城車站得名。

駐地:連站社群

轄5個社群、7個村:連站社群、楊莊社群、澮南社群、馬鋪社群、樓底社群、周徐村、強樓村、澥河村、孟城村、禹廟村、殷陸村、連城村。

歷史沿革:連城鎮(1949)-連站公社(1962)-連站鄉(1983)-連城鄉、葉湖鄉、谷陽鄉併入(1992)-連城鎮(2001)

(5)劉集鎮(面積165。5平方千米,人口6萬)

以劉集莊得名。

駐地:劉集社群

轄2個社群、22個村:劉集社群、九灣社群、楊湖村、溝拐村、倪橋村、南鄒村、劉圩村、張蔡村、董廟村、王李村、邵橋村、渡口村、楊圩村、高皇村、張凌村、西灣村、顧莊村、東樓村、夾河村、梁橋村、新圩村、田圩村、柳趙村、水上村。

歷史沿革:劉集鄉(1949)-劉集鎮(1992)-九灣鄉併入(2004)

(6)任橋鎮(面積127。78平方千米,人口5。8萬)

因清朝年間一任姓善尼化緣至此修一石橋而得名。

駐地:車站社群

轄1個社群、24個村:車站社群、餘張村、清涼村、溝南村、集北村、團結村、三橋村、站北村、任橋村、楊羅村、吳廟村、宋莊村、官溝村、溝西村、李許村、橋東村、田餘村、車湖村、三義村、五星村、稿溝村、泰山村、歐圩村、馬圩村、劉橋村。

歷史沿革:任橋鄉(1949)-與公平鄉、清涼鄉、官溝鄉、稿溝鄉合併為任橋鎮(1992)-唐南鄉5村併入(2004)

(7)湖溝鎮(面積140平方千米,人口6。7萬)

傳元末為減輕澇災,在湖地開挖一條排水溝,取名湖溝,集以溝名。

駐地:育才社群

轄4個社群、24個村:育才社群、蘭石社群、東鄉社群、瓦疃社群、姚集村、楊圩村、集賢村、馬樓村、陳海村、張灣村、旗王村、路廟村、十里村、大橋村、周寨村、位廟村、單灣村、澮光村、五里村、單圩村、鄭圩村、董林村、李樓村、大莊村、東南村、王洲村、中心村、嶽王村。

歷史沿革:湖溝鄉(1949)-與魏廟鄉、澮北鄉合併為湖溝鎮(1992)-瓦疃鎮併入(2004)

(8)濠城鎮(面積79平方千米,人口3。3萬)

濠城史稱洨珹,因北靠洨水(今沱河)得名,北魏演稱濠城至今。

駐地:垓下社群

轄1個社群、10個村:垓下社群、馬田村、湖東村、華巷村、董艾村、李甘村、丁樓村、劉祠村、邢圩村、小程村、東荀村。

歷史沿革:濠城鄉(1949)-與華巷鄉合併為垓下鄉(1992)-濠城鎮(1999)

(9)楊廟鎮(面積154。12平方千米,人口7。35萬)

以楊廟社群得名。

駐地:楊廟社群

轄4個社群、22個村:楊廟社群、何集社群、曹徐社群、蔣南社群、安集村、安圩村、任湖村、門東王村、趙湖村、田湖村、劉魏湖村、姚王村、張莊村、孟廟村、桑元村、北圩村、張巷村、陸郢村、孫淺村、喬店村、嚴灣村、澥南村、喬圩村、松南村、樓上村、廟新村。

歷史沿革:楊廟公社(1962)-楊廟鄉(1983)-何集鄉併入(2004)-楊廟鎮(2022。6)

(10)仲興鎮(面積146。66平方千米,人口6萬)

舊時商賈雲集,商貿極為繁榮,各地不同姓氏的商販紛紛遷居於此,後演變為仲興集。“仲興”為“眾姓”的諧音,因此而得名。

駐地:仲興社群

轄1個社群、19個村:仲興社群、陳圩村、孟廟村、中陳村、後樓村、棠棣村、餘劉村、劉圩村、封寺村、何圩村、丁圩村、耿武村、張秦村、餘橋村、紅旗村、張巷村、土樓村、趙橋村、沱南村、沱西村。

歷史沿革:仲興鄉(1949)-仲興鎮(2022。6)

(11)石湖鄉(面積84。06平方千米,人口3。37萬)

以石湖社群得名。

駐地:石湖社群石湖街1號

轄1個社群、10個村:石湖社群、齊湖村、丁巷村、桑圩村、鍾黃村、劉元村、陳橋村、徐祠村、陡溝村、後馬村、康湖村。

歷史沿革:石湖公社(1965)-石湖鄉(1984)

(12)安徽固鎮經濟開發區

駐地:緯七路與經一路交匯處

歷史沿革:安徽固鎮經濟開發區(2002)

簡介:2002年3月,固鎮經濟開發區成立。2006年2月,被批准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固鎮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為20平方公里,正在實施面積6。5平方公里,完成“二縱十橫”主幹道及其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已實現“六通一平”( 路、電、排水、通訊、寬頻、天然氣、土地平),基礎設施總投資達3億元。產業定位:固鎮縣經濟開發區依託區位和資源優勢,產業定位為生物醫藥化工、建材、機械加工製造、玻璃製造業、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服裝紡織、生物質產業及服務業,鼓勵和扶持研發型高技術產業發展。

2018年7月2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撤銷蚌埠銅陵現代產業園,將其整體併入安徽固鎮經濟開發區,加掛“蚌埠銅陵(固鎮)現代產業園”牌子,保留“蚌埠臺灣產業園”牌子 。

今日地名: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