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深度剖析1979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訪問愛爾蘭的背景及影響 (上)

2022-12-28由 玉簫苒的筆記 發表于 歷史

深度剖析1979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訪問愛爾蘭的背景及影響 (上)

文丨玉簫苒

編輯丨玉簫苒

前言

1979 年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訪問愛爾蘭時 20 世紀愛爾蘭天主教史上的標誌性時刻。然而,它幾乎沒有受到詳細的歷史審查。基於國家檔案和迄今無法獲得的教區材料,本文透過解釋愛爾蘭等級制度面臨的牧靈和領導挑戰,將此次訪問背景化。其次,本文討論了教皇在北愛爾蘭問題最嚴重時差點訪問北愛爾蘭。這不僅引起了等級制度的關注,也引起了愛爾蘭和英國政府的關注。第三,調查了與愛爾蘭主教的牧靈關係密切相關的訪問組織。最後,考慮了這次訪問的牧靈影響。

如果天主教高層希望教皇的訪問能夠遏制天主教會日益衰落的制度影響力,扭轉平靜但不斷加劇的信仰危機,或者加速北愛爾蘭暴力的停止,那麼這些期望就大錯特錯了。最終,1979 年教皇訪問愛爾蘭的牧靈衝動是儲存而不是更新愛爾蘭天主教傳統,當時愛爾蘭天主教徒專注於未來的物質進步,而不是忠於他們的精神以及過去。

深度剖析1979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訪問愛爾蘭的背景及影響 (上)

在約翰保羅二世擔任教皇之前,教皇的訪問相對較少。在他漫長的教皇任期內,他至少去過 129 個國家一次,成為了一位全球知名人士。他於 1979 年訪問愛爾蘭,是任何教皇的首次訪問,成為愛爾蘭天主教歷史上最偉大的公共事件之一。

在 9 月 29 日至 10 月 1 日的三天時間裡,估計有 270 萬人向他致意,正如一家報紙所說,“湧出歡樂和熱情”。愛爾蘭是新教皇在就職那年的第三次旅行,但正如梵蒂岡評論員兼教皇約翰二十三世和保羅六世的傳記作者彼得赫伯韋特所指出的那樣,這是約翰保羅第一次自由選擇的旅程。他在 1 月訪問墨西哥以開啟第三屆拉丁美洲主教會議,這將成為任何教皇的訂婚書,而 1979 年 6 月返回波蘭參加聖斯坦尼斯勞斯九百週年紀念是波蘭教皇自然而然的訪問之作。當時,教皇選擇愛爾蘭被視為對該國天主教忠誠的致敬。然而,背景更為複雜。在過去的十年裡,愛爾蘭天主教等級制度一直在努力應對三個嚴峻的挑戰。

首先是需要使教會適應 1970 年代的要求,以應對平信徒中平靜但日益嚴重的信仰危機以及聖召顯著下降的背景。第二個是主教席間的重大領導層變動,可以說,這加劇了大公會議後的不確定感。第三是北愛爾蘭麻煩的悲劇。教皇在愛爾蘭時對每個人都發表了講話。在 1979 年的其他訪問中,約翰保羅並沒有迴避他的聽眾可能不想聽到的內容。在墨西哥,他警告激進的拉丁美洲牧師避免將馬克思主義與社會正義混為一談。在波蘭,他批評該國封閉的邊界,並勸告他的同胞爭取更多的自由。

在愛爾蘭,他透過拒絕唯物主義和世俗主義的進步,號召群眾放棄政治暴力並忠於教會及其教義。在墨西哥,他警告激進的拉丁美洲牧師避免將馬克思主義與社會正義混為一談。在波蘭,他批評該國封閉的邊界,並勸告他的同胞爭取更多的自由。在愛爾蘭,他透過拒絕唯物主義和世俗主義的進步,號召群眾放棄政治暴力並忠於教會及其教義。在墨西哥,他警告激進的拉丁美洲牧師避免將馬克思主義與社會正義混為一談。在波蘭,他批評該國封閉的邊界,並勸告他的同胞爭取更多的自由。在愛爾蘭,他透過拒絕唯物主義和世俗主義的進步,號召群眾放棄政治暴力並忠於教會及其教義。

深度剖析1979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訪問愛爾蘭的背景及影響 (上)

在 20 世紀愛爾蘭的概覽歷史以及有關天主教、北愛爾蘭問題和普世主義的更專業的著作中,教皇的訪問經常被提及,但相對簡短。在社會變革加快步伐、改變愛爾蘭的宗教景觀和天主教會在其中的地位之前,它通常被認為是天主教的一個高峰期。一篇有影響力的評論指出,教皇認為“沒有任何東西會擾亂他腦海中已經形成的‘天主教愛爾蘭’的概念,並且很容易將其等同於波蘭”。這樣的閱讀太簡單了。

儘管它是 20 世紀愛爾蘭歷史上的標誌性時刻,但教皇的訪問並未得到充分審查。利用國家檔案和迄今無法獲得的教區材料,本文挑戰了將教皇訪問描述為天主教愛爾蘭的慶祝活動,並認為這最終是一次失敗的保護嘗試。考慮了 1979 年教皇訪問的四個方面。首先,這次訪問是針對困擾愛爾蘭等級制度的牧靈和領導挑戰。其次,文章討論了教皇在北愛爾蘭問題最嚴重的時候差點訪問北愛爾蘭。這不僅引起了等級制度的關注,也引起了愛爾蘭和英國政府的關注。後者特別熱衷於利用梵蒂岡來支援其對北愛爾蘭的廣泛政策。第三,將對訪問的組織工作進行調查,這是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完成的一項令人印象深刻的壯舉。這是在明顯很少的外行參與的情況下,主教權力從上而下運作的一種練習。最後,將考慮訪問的牧靈影響。

深度剖析1979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訪問愛爾蘭的背景及影響 (上)

初期的信仰危機和主教盤點

教皇的訪問是在十年信仰危機結束時進行的,在此期間,愛爾蘭等級制度更加關注教會在迅速變化後對愛爾蘭面臨的挑戰。1969 年和 1974 年新的主教“思考”是紅衣主教威廉康威的創意,他是阿馬大主教,自 1963 年以來一直是全愛爾蘭的大主教,他認為有必要建立主教會議的戰略目標。“七十年代的愛爾蘭”是 1969 年 11 月 24 日至 28 日在 Maynooth 舉行的第一次“思考”的主題。雖然人們認識到這種信仰的實踐“非常廣泛和深入”,但人們對堅持信仰表示擔憂天主教教義的知識。

主教們堅持認為,在教友中,尤其是三十歲以下的教友,甚至在一些神父中,對於教會的基本教義,在什麼是不變的和什麼是可變的之間,存在著相當大的混淆。康威表示,教皇保祿六世的通諭

Humanae vitae

引起的不安,重申了傳統教會反對人工節育手段,以及寬容社會的影響對年輕人和“某些階層”產生了“令人不安的影響” “知識分子”階級。此外,他認為放棄信仰實踐的人數雖然相對較少,但正在增加,尤其是在城市地區。對於紅衣主教來說,等級制度面臨的挑戰是確保年輕一代對天主教信仰有深刻的個人承諾。

深度剖析1979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訪問愛爾蘭的背景及影響 (上)

幾位主教認識到有必要根據社會學調查證據制定牧區規劃。根據梵蒂岡 1967 年的要求,對愛爾蘭教會的祭司職業和宗教生活的調查已經在手。1971 年的報告顯示,這項調查顯示 20 世紀第一次記錄到 1968 年牧師、修士和修女的總數下降。兩項進一步的研究證實了這不是過去的趨勢:“愛爾蘭牧師Mícheál Mac Gréil SJ 和 Tom Inglis 的《1970-75 年》和宗教,以及年度職業調查。從 1966 年到 1974 年,每年神職和宗教生活的聖召從 1,409 人下降到 547 人。兄弟會和姐妹會的聖召分別下降了 73% 和 70%,而教區聖召下降了 30%。教士和修會團體的萎縮對教會的影響令人擔憂。

1969 年的“思考”促使領導層委託進行兩項宗教實踐研究。1972-1973 年,第一次調查了大都柏林地區的 2,311名成年人。調查發現,88% 的人每週至少參加一次彌撒,63% 的人每月至少領受一次聖餐,81% 的人每年懺悔幾次。每週參加彌撒和每週參加聖餐的人數差距驚人,只有 30% 的人每週參加聖餐。調查顯示年輕人越來越不感興趣。

在21至25歲的年輕人中,有四分之一沒有參加每週一次的彌撒,37% 的人很少或從未參加過懺悔,近 29% 的人很少或從未接受過聖餐。都柏林的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 1973-4 年全國宗教實踐、態度和信仰調查的證實。除了驚人的每週彌撒出席率接近 91% 之外,每月的懺悔率為 46。5%,每週的聖餐出席率僅為 29%。與都柏林一樣,年輕人的依從性明顯減弱。21-25 隨年齡段的約 30% 和 18-30 歲年齡段的四分之一年輕單身男女已經放棄了每週彌撒和年度聖禮的最低限度義務。另一個令主教們擔憂的趨勢是,在 18-30 歲的人群中,有 47。5% 的人難以接受東正教的教義。

當進一步調查這個問題時,發現 63% 的受訪者不同意人工避孕總是錯誤的,46% 的人同意神父應該能夠結婚,43% 的人同意同性戀應該合法化。雖然按照國際標準,愛爾蘭的整體信仰和宗教活動水平是獨一無二的,但未來也有令人擔憂的跡象。全國調查相當準確地預測,下一代的許多父母不會在結婚和中年時重返宗教活動。

深度剖析1979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訪問愛爾蘭的背景及影響 (上)

第二次“思考”計劃

1974 年 4 月 21 日至 27 日,在梅奧郡 Mulranny 的第二次“思考”中,主教們考慮了柏林和全國調查的初步結果,考慮了該十年剩餘時間的牧靈戰略。主教們從神父的積極地位和主日彌撒的高出席率中得到了安慰。與 1969 年的會議不同,會議積極徵求教士和非專業專家的意見,並準備了涉及廣泛主題的 31 份立場檔案。愛德華·戴利 (Edward Daly) 的回憶錄提供了對穆蘭尼 (Mulranny) 罕見的主教視角。

這是他的第一次主教會議,他後來形容這是他二十年主教生涯中最激動人心的一次。戴利當時是等級制度中最年輕的成員。1972 年1月30日,13名手無寸鐵的民權示威者被槍殺,在血腥星期日之後,他在國內和國際上聲名鵲起。在一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形象中,戴利當時是德里聖尤金教區的一名 38 歲牧師,他勇敢地揮舞著他在護送傑基·達迪 (Jackie Duddy) 時沾滿血跡的白手帕,傑基·達迪 (Jackie Duddy) 是一名受了致命傷的少年,他為他主持了最後的儀式。隨後,戴利在愛爾蘭、英國和美國的電視上有力地表達了他的社群對這些事件的恐懼。1974年2月,他接替尼爾·法倫成為德里的主教。

深度剖析1979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訪問愛爾蘭的背景及影響 (上)

Mulranny 會議上的幾項建議與 1969 年提出的擔憂相呼應。其中包括需要更多的平信徒參與教會的精神使命、神職人員的繼續教育以及對成人宗教教育的迫切需要。1969 年沒有討論普世主義,但在 Mulranny 很突出。1973 年 9 月在 Ballymascanlon 舉行的具有歷史意義的第一次跨教會會議標誌著教會領導層面更廣泛的合一接觸。續集定於 1974 年 5 月 1 日,也就是穆蘭尼集會結束四天後。馬爾蘭尼糾正了整個愛爾蘭天主教會新聞和資訊辦公室的驚人缺失。1975 年 2 月,在主教愛德華·戴利 (Edward Daly) 的指導下,天主教新聞與資訊辦公室 (CPIO) 成立,愛德華·戴利在成為主教之前曾是愛爾蘭國家電視臺 (Raidió Teilifís Éireann) 的宗教事務通訊員。

深度剖析1979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訪問愛爾蘭的背景及影響 (上)

馬爾蘭尼並沒有暗示主教們對前景或政策進行徹底的重新定位。會議的特點是“環保主義者”。在教牧方面,主教們希望大量的彌撒出席率能夠維持愛爾蘭天主教會作為人民教會的地位。然而,每週一次的大型集會並不能保證屬靈的活力。都柏林和全國調查都提出了關於宗教參與深度和缺乏內化信仰的基本問題。全國調查的作者得出結論說,“愛爾蘭的宗教活動是靠規則和法律、社會習俗和責任感、權威和制裁的框架來維持的,而不是靠個人的思想和心靈的承諾”。主教盤算的一切都很好,但建議的實施是另一回事。

在一位與會者看來,“許多決定在從願望到現實的轉化過程中丟失了”。具有啟發意義的是,教皇領導層為 1979 年教皇訪問準備的資訊手冊坦率地講述了教會面臨的“巨大挑戰”。參考全國調查,這本小冊子舉例說明了彌撒出席率高和聖餐率低的不一致。它還提到了職業的急劇下降,以及一項針對大學生的調查發現,七分之一的人不再認為自己是天主教徒——鑑於當時一半的愛爾蘭人口年齡在 25 歲以下,這一發現令人震驚。鑑於調查證據的重要性越來越大,主教們清楚地希望教皇的訪問能夠阻止家庭祈禱的衰落、年輕人越來越多的脫離,以及社會越來越脫離體制教會及其教會教導。

(未完待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