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古代人如何解決“光棍漢”的問題?老祖宗的智慧令人佩服

2022-12-27由 琦兒說歷史 發表于 歷史

自古以來,婚嫁都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適齡青年男婚女嫁組建家庭,每個人都為自己的小家而奔波忙碌,人民安居樂業,促進地區的穩定和平;每個家庭結合之後孕育新生命,這更關係著民族與國家未來的繁榮昌盛。

反之,若是社會中的“光棍漢”這一群體數量遠超正常水平,精力過剩的光棍必然會躁動不安,進而引發一系列不利於國家長治久安的惡性事件。

因此,從古至今國家官方都對這一問題進行過宏觀把控,從現代的角度來看,一些婚配政策至今仍可圈可點,老祖宗的智慧令人佩服。

古代人如何解決“光棍漢”的問題?老祖宗的智慧令人佩服

制度上:強制結婚,鼓勵再婚,組織相親

在我國古代兩千餘年的帝王專制主導的封建社會時期,整個社會的各項權力都牢牢地把控在以皇帝為主的男權手中;相對應地,社會地位十分低下的女性幾乎沒有話語權。

早在春秋之際,列國出於爭奪天下霸主的目的,對於在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中發揮至關重要作用的人口數量有很高的需求;因此,多國明令女性到了十五歲就必須進行婚嫁,順從政策者婚嫁之時會被賜與酒肉,否則將會受到懲罰。

到了漢朝時,若是女子超過十五歲還未婚配,則需要向官府繳納單身稅;甚至從漢朝高祖時期到惠帝時,稅款還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

古代人如何解決“光棍漢”的問題?老祖宗的智慧令人佩服

此後多個朝代,對於十七歲以上的女性遲遲不婚配還會有治罪母家的處罰;種種強制女性婚配的政策實行,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古代光棍漢娶妻難的問題。

除了官府強制適齡女性結婚外,古代一些較為開明的朝代還曾經鼓勵寡婦、鰥夫再次婚配。

當時多地地方官府還特立官媒,以此來組織社會性相親活動;喪夫、喪妻者在為逝者守滿喪期之後,在官府的支援和幫助下自行選擇伴侶來進入下一段婚姻。

古代官府為了解決光棍過剩的社會問題,特鼓勵“寡婦再嫁”的婚配風氣從秦漢延續至隋唐,在相容幷包的盛世大唐時期最為興盛。

古代人如何解決“光棍漢”的問題?老祖宗的智慧令人佩服

但好景不長,從後來社會中宋明理學大行其道,到明清封建男權地位攀升至頂峰,即便光棍漢的數量逐年上升,但被勒令從一而終的女子若再嫁則會受到懲罰,這一時期官方解決光棍問題多以經濟方面為著力點。

經濟上予以扶持,限制達官顯貴納妾

在古代,像是婚配這樣事關人身權利與前途命運的大事,受益的天平也是偏向了男性;當時雖每個朝代的婚配製度不盡相同,但主旋律都遵從一妻多妾制度。

也就是說,在古代,男子雖然只能迎娶一個正妻為嫡,但在正妻之下,只要身份地位和財富權勢符合要求,那便可以再擁有妾室。

古代人如何解決“光棍漢”的問題?老祖宗的智慧令人佩服

而在古代封建社會,民間窮苦人家往往都希望能生個兒子來充當家中的勞動力,所以許多地方有著一旦產下女嬰便殺死的可怕陋習,這導致社會人口比例呈現男多女少的整體趨勢。

當時社會男女比例本就因“重男輕女”的糟粕思想而導致失衡,又加上在“一妻多妾”婚配製度盛行的趨勢下,已有正妻的權貴富豪家中其餘被充作妾室的女性資源過剩,而民間鄉里娶不上妻的光棍漢卻大有人在。

針對這一現象,當時政府對於權貴過度納妾進行了數量管制,如早在東漢時期便有對於士族在正妻之下只能納一名妾室、卿大夫則最多可以納兩名的規定,即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高權重者納妾數量也最多不得超過八人。

古代人如何解決“光棍漢”的問題?老祖宗的智慧令人佩服

到了明清時期,皇族親王在嫡妻之下再行納娶的妾室最多也不能超過十人;而對於民間普通老百姓而言,無論是國家政策制度還是自身經濟實力,納妾都是不現實的。

這樣一來,被權貴壟斷的女性資源有很大一部分被放開,因此能夠與光棍漢進行婚配的適齡女子數量便有所增加,這一舉措也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平民男性的“打光棍”問題。

除此之外,

古代國家對於促進光棍娶妻成家還會有一些經濟上的補助

。在具體的補貼款項上,一般官府會直接出資一部分,剩下的則是由當地富商集資。

古代人如何解決“光棍漢”的問題?老祖宗的智慧令人佩服

光棍漢可以用分配到的錢款買房置地,進而娶妻成家,就此過上男耕女織的安穩生活,這樣惠及全民的福利在社會經濟高度發達的北宋時期較為普遍。

戰俘配光棍漢,外族血統與漢融合

古代官府在解決地區內棘手的光棍漢問題時,儘管已經採取了各項積極措施,但連年不均衡的男女人口增長比例又會徒增更多的光棍漢。

如果當地官府僅從制度與經濟方面鼓勵本地女性與“光棍”結合,那麼這樣的解決方式顯然遠遠不夠,所以多個朝代的統治者還將目光放寬到了外邦女性身上。

古代人如何解決“光棍漢”的問題?老祖宗的智慧令人佩服

當時社會科技落後,交通運輸水平更是不發達,本國男效能夠接觸到外族女性的機會少之又少,自然結合的異國婚姻主要是透過兩國交戰後戰敗國的俘虜輸入內地來完成。

比如在強盛繁榮的唐朝時期這樣的先例便層出不窮,唐朝身為當時的世界強國,素有萬國來朝的恢弘氣勢,當時長安城內異族女子的身影屢見不鮮。

這些外邦女子有少部分是跟隨各國使者、商隊等自願入唐,但更大一部分則是唐朝在先後與突厥、高麗等小國交戰得勝後徵得的女俘虜。

這些女子在亡國後被帶到內地,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官府會將她們登名造冊,然後自上而下地平均分配給當地光棍漢為妻,有效地解決了當時社會中存在重大隱患的光棍問題。

古代人如何解決“光棍漢”的問題?老祖宗的智慧令人佩服

中華民族文化在歷經多年滄桑後仍然能呈現蓬勃向上的生機與活力,這與締造與傳承中華文化的祖宗先輩們令人佩服的聰明才智脫不開干係。

在解決容易造成安全隱患的“光棍漢”這一社會問題時,我們歷朝歷代都分別給出了不同的答卷。

有從制度上明令規定必須婚配的年紀及獎懲手段的,也有從經濟層面給予實際幫扶的,還有為光棍漢提供充足的適婚資源的;總之從多角度全方位地推進光棍漢“脫單”工作,為社會的安定和諧與持續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