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秦始皇的主要功績和過失

2022-11-29由 方松森老師 發表于 歷史

功績有掃滅六國,統一海內;開創帝制,加強中央統治;廢除分封制,改行郡縣制;書

同文、車同軌、行同輪,統一文字、貨幣等。秦始皇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一、主要功績

1、統一六國

戰國後期,秦國成為七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透過戰爭,不斷兼併東方鄰國的土地。公

元前260年,秦、趙之間發生了空前激烈的長平之戰。趙軍40多萬人降秦,絕大部分被坑殺。從此,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禦秦軍的進攻。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贏政陸續滅掉東方六國,建立起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的統- -,結束了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符合廣大人

民的願望。

2、專制集權統治的建立

贏政統一六國以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中央專制集權。他規定最高統治者稱皇

帝,國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訣,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中央,皇帝以下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秦始皇接受大臣李斯的建議,實行郡縣制,把全國劃公為36郡,郡下高縣。郡縣制度在我國長期沿用下來。

3、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

戰國時期,各國的文字、貨幣和度量衡,各有相同,影響各地經濟文化交流。秦統一

後,把小篆作為全國規範的文字,以後又在民間流行筆畫更為簡單的隸書。秦始皇還規定,在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的秦國銅線;同時,統一了度、量、衡。這些措施,有利於鞏國秦朝的統一,有利於各地經濟文化交流,對後世也有深遠影響。

4、奪取河套地區防禦匈奴

匈奴是我國北方一個古老的遊牧發族,原先分佈在蒙古草原上。戰國末年,他們逐漸強大起來,佔據了水草豐美聯社的河套地區,並不斷南下。北方各國的農業生產經常遭到破壞。秦始皇末年,匈奴形成強大國家。他們的首領稱為“單于”。

秦統一以後,將軍蒙恬率領軍隊,從匈奴手中奪取河套地區。政府還遷徙內地人民到那

裡耕田成守。秦始皇又徵發農民,修築了西成臨洮、東到遼東的一道城防,用來抵禦匈奴。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

5、越族地區的開發溝通水系

越族是我國南方古老的民族,分佈在東南沿海和珠江流域。秦統一六國以後,派兵征服

越族地區。在那裡設定桂林、南海、象郡等數郡,遷移中原50萬人,到那裡戍守,和越人雜居。為解決運輸困難,秦始皇派人開鑿了靈渠,溝通湘水和離水,把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連線起來。

6、修建交通

秦在原來六國車馬道路之基礎上,修建寬闊一律之馳道,以首都咸陽為中心。

7、土地私有制的出現

秦自商鞅時廢井田、開阡陌以來,即逐漸允許土地私有和自由買賣。統一全國後,秦室更加重視農業生產,讓佔有土地之百姓呈報佔田數並納稅,正式承認士地私有制之合法。

二、罪惡和錯誤

1、焚書坑儒,妄圖阻斷中華文明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本質,是徹底清除中華民族流傳數千年的精神文明。徹底清除古聖賢流傳下來的仁政政治思想。為他的殘暴虐民掃清障礙。並實施愚民政治,清除歷史,以免民眾以古非今。其結果給中國文化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至今中國文明探究產生斷層。

2、殘酷統治,視民眾如草芥

戰國時期已經形成“民為貴”的民主思想,但秦始皇逆歷史潮流而動,把民眾視作“黔首”,按今天話說叫黑頭,泥腿子。用嚴刑酷法統治民眾。到一定年齡不結婚處罰,父子兄弟不分家處罰,贅婿處罰,商人處罰,交不起地租輕者刑罰,重者殺頭。路上倒灶灰殺頭,非議官吏殺頭,非議朝政殺頭,服徭役遲到殺頭,反抗官吏官府殺頭,不聽從指揮殺頭,私藏禁書殺頭,窩藏罪人殺頭,五家聯保,一人犯法,五家同罰。重者還要被滅族。在這種嚴刑酷法之下,全國近半都是囚徒。這哪裡是治理、管理國家,這簡直就是把民眾不當人看,當做統治者任意驅使的工具。

3、大興土木,滿足統治者的征服慾望

大造阿房宮,大治驪山墳墓。燒燬六國宮室後,還要在咸陽重建六國宮室,用以安置六國宮女王妃,其本質就是滿足個人的征服欲,動輒調遣刑徒70萬。可見,他是不管民眾死活的。這種殘民思想被趙高、胡亥所繼承,秦始皇具有推卸不掉的責任。

4、不知變通,削足適履

連年征戰,天下已經統一,就應該予民休息,減緩徭役刑罰。但秦始皇以為把治理秦國的經驗推廣開去,用刑罰就可以治理天下,就可以保障贏氏天下萬世相傳。秦國用嚴刑酷法威懾處於交通閉塞、狹隘、憨厚、老實巴交的秦國農民尚可,但秦始皇依然用這種方法統治文明程度較高,思想先進、思維敏捷的六國民眾,就行不通了,必然引起強有力的反抗。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