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一項關於豬的“戰後”研究:如何勸架?怎樣和好?

2022-11-28由 中科院物理所 發表于 歷史

家豬,是野豬被人類馴化後形成的亞種,古代也稱其為“豕”、“豚”、“豵”等。

提到豬,人們往往都會想到好吃懶做的“二師兄”。

然而,除了“好吃懶做”這個標籤,

豬也是一種十分溫順可愛的動物

一項關於豬的“戰後”研究:如何勸架?怎樣和好?

但是,

豬畢竟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即使“脾氣”再好,豬與豬之間也會為了利益而爆發衝突

以往研究表明,社會性動物的主要挑戰之一是管理群體內不可避免的資源衝突,如果不解決,就可能導致群體分裂。

對於社會性動物而言,解決衝突的方法

,要麼是攻擊者和受害者在衝突發生後重新聚在一起,然後雙方和好如初(也就是自願和解),要麼是把第三方旁觀者拉進來,從而減少進一步的攻擊性行為或者受傷後產生的焦慮。

這些解決衝突的策略對於維持社會性動物群體的平衡和減少受害者的焦慮十分重要。

然而,

家豬發生衝突後具體是如何和好以及第三方是如何勸架的?此前尚未有相關的研究。

一項關於豬的“戰後”研究:如何勸架?怎樣和好?

在一項新研究中,

來自義大利都靈大學的科研團隊,揭示了家豬形成的複雜社會群體以及它們如何解決衝突。

他們發現

,當兩頭家豬打架時,一隻旁觀的家豬可以進行干預,要麼減少進攻者的攻擊次數,要麼幫助減輕受害者的焦慮。

相關研究論文以“Domestic pigs (Sus scrofa) engage in non‐random post‐conflict affiliation with third parties: cognitive and functional implications”為題,已發表在科學期刊 Animal Cognition

上。

一項關於豬的“戰後”研究:如何勸架?怎樣和好?

在此次研究工作中,科研團隊仔細研究了 104 頭家豬在衝突產生後的行為,根據家豬的品種、大小和標記識別大多數家豬的代際,同時對不同代的 31 頭家豬進行基因測試,確定了整個群體的親緣關係。

他們觀察並記錄了 2018 年 6 月至 11 月期間不同家豬之間的互動行為,以及攻擊行為,比如撞頭、推搡、咬和拱起等。

一項關於豬的“戰後”研究:如何勸架?怎樣和好?

圖|兩隻家豬爆發衝突。(動圖素材來源:Animal Cognition)

在每一次攻擊性衝突發生後,他們也會在接下來的三分鐘內繼續觀察家豬的行為,並分別記錄性別、親屬關係和年齡。

他們發現,

攻擊者和受害者都會表現出和解行為

,比如用鼻子碰對方的鼻子,依偎在一起,將頭靠在對方身上等。而且,在衝突發生後,攻擊者和受害者都會發起和解行為。

一項關於豬的“戰後”研究:如何勸架?怎樣和好?

然而,

與親緣較近的家豬相比,親緣較遠的家豬和解的比例明顯更高

(受傷的豬豬:親兄弟才不會被輕易原諒~)

對此,研究團隊解釋道,家豬可能會根據它們所能提供的東西(比如社會支援)來評估不同的關係。

近親(同父同母、同父異母、同母異父)之間爆發的衝突對社會群體造成的傷害可能較小,因為這些關係可以被視為更安全的關係。

然而,

遠親或者沒有關係的家豬,在衝突後更有可能做出和解行為,以確保它們在群體中仍能獲得社會支援和食物

那麼,當一隻家豬看到其他家豬爆發衝突後,會怎麼做呢?以及它們為什麼那樣做?

研究團隊注意到,

具體行為差異主要取決於旁觀的家豬靠近、接觸衝突雙方中的哪一方

如果旁觀的家豬靠近並與受害者接觸

,儘管攻擊行為的數量並沒有改變,但在受害者身上觀察到的與焦慮相關的行為顯著減少。與焦慮相關的行為包括顫抖、抓撓、空口咀嚼和打哈欠。

一項關於豬的“戰後”研究:如何勸架?怎樣和好?

圖|旁觀者去安慰受害者。(動圖素材來源:)

然而,

如果旁觀者走近攻擊者

,針對受害者的攻擊行為次數就會顯著減少。

另外,

對於旁觀的家豬而言,如果衝突雙方中有自己的近親或者關係密切的夥伴,它們會做出干預行為的可能性會更大

在衝突發生後,受害者試圖接近並接觸旁觀者的行為,對減少焦慮行為的產生或降低再次被攻擊的可能性沒有影響。

事實證明,旁觀者在 95。2%(42 例)的情況下,沒有對接近它們的受害者做出迴應。

這就表明,

家豬重視某些關係,也更可能支援近親關係

一項關於豬的“戰後”研究:如何勸架?怎樣和好?

此外,研究團隊也強調,這項研究只涉及一組成年家豬,因此可能不能代表所有的豬組。在未來的工作中,他們或將調查這些衝突解決策略是否在其他情況下也奏效。

但是,家豬在衝突後進行和解,或者去勸說的行為,表明

它們可能擁有一些社會情緒調節能力,可以改變自己或他人在群體衝突中的感受。

參考資料: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071-022-01688-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fe9mkpd5VY&ab_channel=NPGPres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YkrnUUUat4&ab_channel=NPGPress

轉載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場

如需轉載請聯絡原公眾號

編輯:永珍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