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潮汕人的早期移民

2022-11-22由 大潮汕灣視點 發表于 歷史

潮人移居國外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當年在潮州沿海參加張世傑的“義軍”和隨同陳植等護送宋王的潮州的“義勇”敗退往廣東新會一帶,其中一部份隨陳植、張世傑逃往越南,後來元兵攻越南,他們又轉移暹羅(泰國)。明代在潮州沿海流亡的“海寇”和明末抗清志士,也很多流往南洋各地。清初實行禁海遷界期間,也有大批潮州貧民冒險出洋,往東南亞各地定居。其中大部分人沿廣東廣西海岸至越南、柬埔寨等地,為泰國十八世紀吞武裡五朝的國王“昭·達信”的父親鄭鏞,就是澄海華富村人,於雍正年間乘帆船往暹羅的。那時暹羅與緬甸長期戰爭,人口大減,廣大的肥沃土地沒有人耕種,豐富的資源沒有人開發,到那裡種植謀生甚易,且入境手續簡單,當時在國內境況極為困難的潮州貧民,紛紛往暹羅謀生。因此,潮州人民在暹羅成為一支開發建設的積極力量。另外,從1767年至1782年的暹羅王鄭信(泰名昭·達信),有一半潮州血統,他組織以潮州人為骨幹的武裝隊伍,驅逐了佔領暹羅的緬甸入侵者,而被推薦為暹羅王的,這也提高了潮州人在暹羅的地位。當時在暹羅的潮州人,被當地人稱為“皇家華僑”。《海國圖志》暹羅條稱:“潮州人在此為官,封爵、理國政、黨財賦……”。在暹羅都城曼谷,潮州人為數極多,也有相當的政治和經濟地位,以至潮州話成為曼谷通用的一種語言。

潮汕人的早期移民

明末清初,許多明朝官吏和漢族士大夫,不願受異族的統治,紛紛出國到南洋各地定居。臺灣鄭氏抗清失敗後,也有大批抗清志士移居東南亞各地。

由於明末清初的戰亂和“斥地遷界”,粵東各地受到嚴重破壞,許多人流離失所,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解除海禁,就紛紛往南洋各地謀生。其時正當西方殖民者開發南洋各地,需要廉價勞力,因而對勞工入境,手續較為簡單。於是潮、梅各地居民、鄉族宗人、親屬朋友,互相介紹,接踵而行,成批成批往南洋謀生,這個時期,潮人出洋地點就在澄海樟林港。那時到樟林港乘坐紅頭船出洋的人,大多數是貧苦人民,他們所帶的行李很簡單,幾件舊衣服,一罐淡水,幾個冬瓜和一批“甜粿”。那時出洋的船利用風力行駛,有時遇上風勢不順,在海上滯延數日,安全是沒有保障的,所以他們蒸制“甜粿”(糯米糕),這些東西較好儲存,隨時可以取吃,是很好的乾糧。冬瓜既可壓載,又可在缺乏淡水時食用,甚至還可以利用其浮力作為救生器具。這此都是多年漂洋過海的人總結出來的經驗。那時潮州人有句俗語“無可奈何蒸甜粿”。它表達了因生活所迫,貧民百姓冒險出洋的苦衷。

潮汕人的早期移民

樟林有一種叫做“水客”或“客頭”的,專做帶居民出洋這一行的生意,做“客頭”的人,都是在南洋經過一段時間,對情況熟悉,且與當地社會建立關係,凡要往南洋各地尋親謀生的人,多是請“客頭”帶領。他們先由“客頭”代辦目的地入境手續,名曰“做字”,做完字後,按船期由“客頭”通知到樟林來集中,安排住宿,然後乘紅頭船出發。到達目的地後,“客頭”還通知其親友,有的還能代其找工作。他們為服務的“客”收取一些報酬,有的則以“包”的形式(旅客船租及沿途食宿均由“客頭”包乾)。乾嘉年間,旅客從廈門乘帆船往暹羅需八塊錢,而紅頭船隻需六塊錢。這些“客頭”,到了十九世紀末期,有一些淪為帝國主義掠奪拐騙華工的“豬仔館”,但對於當時樟林港來說,卻是視為工業,那些孤身出洋奮鬥,並已站住腳跟的華工,往往請“客頭”代帶其在原籍的眷屬出洋,他們都是本村或鄰村的人,互相認識,比較可靠,“客頭”的業務非常旺盛。

“客頭”除了帶人外,也帶物,他們對南洋各地潮籍華僑及其在家鄉的親屬很熟悉,出洋時,代僑屬僑眷帶去客信或土產之類的物品,回程則帶回錢銀批信,他們深入窮鄉僻壤,將批信銀錢送上僑眷家門,所以很受群眾的歡迎。在未有建立郵政和匯兌體制的當時,這些“客頭”對溝通國內與南洋各地,爭取僑匯,促進海外移民,起了重大的作用。據統計,至1858年(汕頭開埠之前),在暹羅(泰國)華僑已約有150萬人,其中約有60%系從樟林港乘紅頭船到達的。在正常年代,每月透過樟林寄回的僑匯約4萬元,正因為如此,當時樟林在南洋華僑社會很有名氣。

作者: 陸集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