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猛烈報復:超300枚導彈襲城超一週,俄軍彈藥庫存能堅持多久?

2022-11-20由 軍備解碼 發表于 歷史

從10月10號起至今,俄羅斯針對克里米亞大橋爆炸事件的反擊行動,已經持續了整整一週時間。俄軍罕見地使用大量遠端巡航導彈和自殺式無人機,對烏克蘭基輔、文尼察和利沃夫等腹地的諸多基礎設施,進行了定點精確打擊,防空警報此起彼伏。時至今日,大橋爆炸的幕後真相已經公佈,造成的負面影響也在俄軍果斷反擊下挽回了不少顏面。那麼,如今仍然持續的導彈襲城戰,究竟想要達到什麼目的?俄軍導彈庫存又能堅持多久呢?

猛烈報復:超300枚導彈襲城超一週,俄軍彈藥庫存能堅持多久?

克里米亞大橋爆炸事件引發俄軍大規模導彈襲城

戰爭的最終目的當然是獲得勝利,但取勝的道路從來就不好走。俄軍導彈高密度襲城帶給外界的第一印象,是美軍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中,憑藉長時間空中打擊贏下戰爭的又一次複製,不過這種印象其實是錯誤的。按照烏克蘭總參謀部的統計,在10日當天有約110枚(架)俄軍導彈和無人機,襲擊了烏克蘭後方城市。算上網路上統計的哈爾科夫、敖薩德、尼古拉耶夫等前線區域,總數量不超過190枚。在這之後,俄軍發射的遠端武器數量逐漸降低,17日空襲中已經幾乎沒有導彈身影,來自伊朗的Shahed-136無人機成為絕對主力,俄軍導彈庫存不足的問題相當明顯。考慮到伊朗無人機數量和攻擊效果,俄軍高密度導彈襲城不可能堅持很久,也就無法起到逼迫對手退出戰鬥的效果。

猛烈報復:超300枚導彈襲城超一週,俄軍彈藥庫存能堅持多久?

法國記者拍下了Shahed-136無人機飛向烏克蘭目標的一幕

相比之下,美軍在90年代的兩場資訊化戰爭中,雖然也使用了不少“戰斧”,但真正起到主要打擊作用的,還是數以萬計的機載炸彈,這是當下俄軍做不到的事情。此外,俄烏交手已經持續快8個月,烏克蘭也對整個國家進行了充分動員,其民間對於戰爭的適應程度很高,持續時間和覆蓋範圍有限的導彈襲城戰,是不能直接結束戰事的。事實上,在作為導彈襲城戰鼻祖的兩伊戰爭中,交戰雙發發射的總計上千枚遠端武器,也只是部分造成了社會惶恐和秩序混亂,遠未達到決定戰爭勝負的效果。而俄軍自開戰以來的空中打擊精度,雖然強於40年前不具備遠端導彈生產能力的伊拉克和伊朗,但打擊規模和效果仍然達不到決定戰爭走向的程度。

猛烈報復:超300枚導彈襲城超一週,俄軍彈藥庫存能堅持多久?

文尼察遭受導彈襲擊

在開戰首日,俄軍曾集中使用了約200枚導彈攻擊烏克蘭軍事目標,這個規模聽起來不是很大,但實際上30年來在全球範圍超過這個數字的戰事不超過3次。1998年12月,美軍針對伊拉克的“沙漠之狐”打擊,是介於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之間的一次大膽嘗試。總計三天的時間中大約有400枚導彈射向伊拉克,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戰斧”,這實際是美軍巡航導彈/戰術導彈使用密度最高的軍事行動。從1991年算起,美國軍隊在30年來實戰發射的“戰斧”及類似規格導彈總數也不過2800枚左右,還略低於俄軍開戰至今發射的遠端導彈數量總和(按烏克蘭總參謀部統計的資料約3000枚左右)。

猛烈報復:超300枚導彈襲城超一週,俄軍彈藥庫存能堅持多久?

美製“戰斧”巡航導彈在伊拉克戰爭中大出風頭

事實上,使用“戰斧”以及其他精確制導武器,在早期摧毀對手關鍵防空節點,隨即出動戰鬥機攜帶低成本炸彈進行火力覆蓋,才是美軍最典型的作戰方式。畢竟單價120-140萬美元的“戰斧”,無論用起來有多順手,都比單枚4-6萬美元的精確制導炸彈昂貴得多。更何況,美國軍事工業正常年景的“戰斧”年產量只有不到200枚,戰時補充效率也不會高太多,僅依賴庫存無法滿足前線的旺盛需求。因此,美軍明知“戰斧”的打擊效果更高、風險更低,但仍然花費大價錢維持航母打擊群,就是因為艦載機掛載炸彈的持續作戰水平、打擊價效比,是其他武器所無法取代的。

猛烈報復:超300枚導彈襲城超一週,俄軍彈藥庫存能堅持多久?

美軍艦載機在伊拉克戰爭中大量使用制導炸彈

相比之下,俄軍早期遠端導彈的打擊密度已經相當高了,即使換美軍來打,導彈發射數量也不會有質的提升,並且俄空天軍也確實在隨後基本掌握了戰爭制空權。唯一的問題在於,俄空天軍之後的常規打擊效果不佳,遠沒有達到高頻次出動、密集攻擊的程度。在海灣戰爭中,多國軍隊一共聚集了約2800架戰機,在42天的空襲中出動近110000架次,平均每日約2620架次。科索沃戰爭中,北約共有1200架戰機參戰,在78天中飛起約34000架次(首次參戰的B-2A隱身轟炸機打擊效率極高),平均每天約440架次。而俄軍在烏克蘭戰場上,長期單日出動率不到100架次。

猛烈報復:超300枚導彈襲城超一週,俄軍彈藥庫存能堅持多久?

B-2A隱身轟炸機投擲精確制導炸彈的攻擊效果極佳

更重要的是,伊拉克和科威特國土面積總和只有45。6萬平方千米,僅為烏克蘭的75。6%,南聯盟當時國土面積更是隻有10。2萬平方千米,約為烏克蘭的16。9%。疊加計算後,海灣戰爭中美軍對單位面積國土的空中打擊密度,是俄軍當下的34。8倍,科索沃戰爭則是俄軍26。1倍,這種巨大差距就是戰事走向截然不同的根本原因。

且不論當年威震全球的蘇聯重型轟炸航空兵(裝備圖-160和圖-22M)、前線轟炸航空兵(裝備蘇-34、蘇-24)、戰術攻擊航空兵(裝備蘇-25和前線戰鬥機),為何淪落到這個地步。既然俄軍無力提高自己的空中打擊效果,那麼這輪導彈襲擊,就不會成為新一輪大規模空地攻擊的前奏。換句話說,俄軍這輪導彈襲擊的軍事意義並非關鍵,以打促變、尋求其他方面的成果才是關鍵目的。

猛烈報復:超300枚導彈襲城超一週,俄軍彈藥庫存能堅持多久?

圖-95轟炸機打擊能力仍然強悍

烏軍不久前在赫爾松和哈爾科夫兩個方向反攻,以及克里米亞大橋爆炸,使得俄軍顏面盡失,急需一些成果挽回形象、鼓舞人心。更重要的是,爆炸案發生後,受克里米亞大橋的精神圖騰地位影響,俄羅斯的“隱形”損失很大,如果不能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那麼歐美國家很有可能故技重施,假借烏克蘭武裝力量開展更大規模的類似行動,這將是俄羅斯難以承受的災難。因此,在爆炸後第一天正式組建前線指揮部,第二天實施大密度導彈襲城戰,就是俄軍為達到上述兩個目的直接反應。而從結果來說,在超300枚(架)導彈和無人機的密集打擊下,俄羅斯也確實基本拿到了想要的東西。

猛烈報復:超300枚導彈襲城超一週,俄軍彈藥庫存能堅持多久?

伊斯坎德爾-M(近處)和伊斯坎德爾-K是兩種不同的戰術導彈

隨著少見的襲城戰打響,外界迅速改變了對俄軍戰鬥力的態度,之前戰事不利和爆炸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幾乎被一掃而空。而在本月15日,美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對外表示,由於美軍庫存快速消耗,其制導彈藥儲量已經處於危險狀態,因此將暫緩向烏克蘭交付“海馬斯”、M-777等裝備使用的精確制導彈藥。鑑於在此之前並沒有常見的鋪墊性報道,烏軍使用的這些美製裝備也仍然以常規彈藥為主,美國國防部所謂庫存不足的說法,其實是存在很大問題的。美方在俄軍導彈襲城戰進行的當下,不願意俄烏戰事繼續升級,刻意降低援助以緩和氣氛,無疑是更加合理的解釋。

猛烈報復:超300枚導彈襲城超一週,俄軍彈藥庫存能堅持多久?

美製“海馬斯”對俄軍造成很大困擾

事實上,俄軍從16日以來的空中襲擊也確實變得比較稀鬆,伊朗自殺式無人機開始成為絕對主力,像空基Kh-101、“口徑”、“伊斯坎德爾-K”等巡航導彈的身影,已經很少見到。按照美國國防部預測,俄軍在戰前儲存了約4000枚巡航導彈/戰術導彈,隨後7個多月透過生產以及改造其他反艦甚至重型防空導彈,增加500-600枚的資料來估算,俄軍當下仍然有超過1500枚遠端導彈庫存。這個數字雖然已經非常危險,但撥出一部分投入導彈襲城戰還是沒有什麼問題,這意味著在導彈消耗殆盡和需求基本滿足兩個行動終止條件中,俄軍應該是達成了後者。當下的自殺式無人機攻擊,應該已經是導彈襲城戰的尾聲。當然,鑑於俄軍已經得到穩定的無人機供應渠道,這種低烈度打擊,也很有可能成為其戰術攻擊的常態。

猛烈報復:超300枚導彈襲城超一週,俄軍彈藥庫存能堅持多久?

“伊斯坎德爾-M”戰術導彈升空

在克里米亞大橋爆炸事件發生後,俄羅斯方面丟盡面子,舉世也為之譁然,輿論對此的第一反應,幾乎都認為俄軍又遭重創、局勢危在旦夕。不過,俄軍隨後果斷反擊,透過高烈度襲城戰將面子搶了回來,如今甚至連外界看不到的裡子也握到手中,展示了其作為強大的現代化軍隊的出色一面。就目前來說,整體戰事依然膠著,空中打擊效果不佳的俄軍,被迫繼續依賴陸上火炮打擊烏克蘭軍事目標。由於這種火力投送效率不高,而且烏軍能源源不斷地獲得西方國家支援,俄軍的窘態勢必還會持續。不過,在全域性戰略之外,俄羅斯在爆炸案發生後的一系列舉動,確實稱得上是果斷、理智,無論最終戰事結局如何,俄軍這10余天的遭遇和反應,都足以成為教科書式的案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