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隋朝(二):一分鐘瞭解隋朝那些事兒

2022-10-08由 聞趣齋 發表于 歷史

今日將隋朝整理完了,所以這是一片萬字文章。

本想將其分為兩篇,但是想早日進入盛唐歷史,故整合為一篇。

各位看官朋友可分多次閒暇之餘瀏覽,左不過耗費十分鐘罷了,便能在腦海中對那些歷史人物有個大致的瞭解。

待我們將朝代歷史整理完畢後,便可以針對具體人物時間習俗來討論啦,可以說是非常期待了。

PS:

更多歷史請看主頁

合集

喲~

一、隋與突厥之戰:581-602年

隋與突厥之戰

,是

隋朝

北防已經分裂成四個汗國的

突厥

進攻,以及一次反擊的戰爭。

這場戰爭自581年突厥侵隋開始,到602年東突厥臣服為止,共經歷21年的時間。

突厥經此戰爭分裂成東突厥與西突厥,之後臣服隋朝。

由於隋朝因此戰爭獲的較大優勢,得以發動

隋滅陳之戰

,統一中國。

最後與突厥的戰爭勝利後,得以將勢力擴充套件到蒙古高原。

隋朝派兵防守邊境,主動出兵反擊,最後採納

長孫晟

的“遠交而近攻,離強而合弱”為方針,分化離間突厥各部。

而突厥只以掠奪物資、逞罰戰爭等無戰略方針的方式作戰,諸汗又不能緊密團結,最後瓦解。

隋對突厥戰爭的勝利,有利於保護中原地區經濟與文化。

二、隋朝統一戰爭:587-589年

隋朝統一戰爭,

是南北朝末期的統一戰爭。

580年北周宣帝去世後,權臣楊堅於隔年廢北周靜帝自立,建立隋朝,即隋文帝。

在安定內部、解決北方突厥的外患以及併吞西梁後,隋開皇八年(588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在隋統一戰爭中,隋文帝楊堅命令晉王楊廣統率水陸大軍50餘萬,攻滅江南陳朝的大規模渡江作戰。

此役逼降陳後主陳叔寶,陳亡,並陸續招降三吳、嶺南等地區。

隋文帝完成了大一統,成功結束紛亂近400年的魏晉南北朝時期 。

隋朝(二):一分鐘瞭解隋朝那些事兒

2.1、西梁後主亡國入隋:587年

西梁後主蕭琮,為西梁明帝蕭巋之子,字溫文。

蕭琮即位之後,隋文帝設立江陵總管監視蕭琮的行為;西元587年,隋文帝徵召蕭琮入朝,並且併吞後梁。

之後隋文帝廢除西梁國,蕭琮亦被廢為莒國公。西梁也因此滅亡。

蕭琮的叔父蕭巖

[yán]

等人並且帶了一部分居民逃入陳朝。

蕭琮在隋朝時仍然受到器重,隋煬帝即位後又封蕭琮為梁公、內史令,蕭琮的親族也有不少被提拔入朝廷為官。

當時有童謠 說:“蕭蕭亦復起”,導致隋煬帝對蕭琮的猜忌,最後蕭琮被免職,不久後在家中過世。

蕭琮死後被贈左光祿大夫。隋末割據勢力之一的蕭銑

[xiǎn]

,為蕭琮之侄。

2.2、隋滅陳之戰:588-589年

隋滅陳之戰,

是南北朝末期的統一戰爭。

580年北周宣帝去世後,權臣楊堅於隔年廢北周靜帝自立,建立隋朝,即隋文帝。

在安定內部、解決北方突厥的外患以及併吞西梁後,隋開皇八年(588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在隋統一戰爭中,隋文帝楊堅命令晉王楊廣統率水陸大軍50餘萬,攻滅江南陳朝的大規模渡江作戰。

此役逼降陳後主陳叔寶,陳亡,並陸續招降三吳、嶺南等地區。

隋文帝完成了大一統,成功結束紛亂近400年的魏晉南北朝時期。

2.3、冼夫人歸附隋朝:589年

冼夫人

(512年-602年),即冼英,又稱冼太夫人,廣東高涼人氏,公元535年與高涼太守馮寶聯姻。

冼夫人善於結識英雄豪傑,公元550年,在參與平定侯景叛亂中結識後來的陳朝先主陳霸先,並認定他是平定亂世之人。

公元551年,冼太夫人協助陳霸先擒殺李遷仕。

梁朝論平叛功,冊封冼太夫人為“保護侯夫人”。

公元557年,陳霸先稱帝,陳朝立。公元558年,馮寶卒,嶺南大亂,冼夫人平定亂局,被冊封為石龍郡太夫人。

隋朝建立,嶺南數郡共舉冼太夫人為主,尊為“聖母”。

後冼夫人率領嶺南民眾歸附,隋朝加封她為譙國夫人,去世後追諡“誠敬夫人”。

隋朝(二):一分鐘瞭解隋朝那些事兒

三、展子虔與《遊春圖》:約7世紀

展子虔

(550-617),隋朝畫家,生卒年代不詳,渤海人(今山東省陽信縣)。

他曾在隋朝任朝散大夫,後任帳內都督,歷經北齊、北周,據史料記載畫過佛教畫《法華經變》,風俗畫《長安車馬人物圖》,但均沒有傳世。

展子虔人物描法非常細緻,以色暈開面部,神采如生,為唐代人物畫法開闢途徑,畫馬立者有走勢,臥者則腹有起躍勢。

展子虔的山水畫《遊春圖》流傳下一個臨摹本,但基本符合原作精神,其筆致凝鍊,色彩豔麗,尤其是空間透視安排合理,證明在隋朝中國的山水畫已經解決了空間處理問題,這幅畫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幅風景畫,歐洲直到17世紀才出現獨立的風景畫。

《遊春圖》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山水卷軸。

技法:a。青綠勾填,尚無皴法,樹木直接用粉點染。 b。俯瞰式構圖,“遠近山川,咫尺千里”客觀物體之遠近,高低,大小關係及透視關係 c。設色濃豔,創青綠山水端緒。

隋朝(二):一分鐘瞭解隋朝那些事兒

四、隋煬帝即位:604年

隋煬帝

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本名

楊英

,小字

,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嫡次子。

楊廣美姿儀,少聰慧,初封雁門郡公。

開皇元年(581年),冊立為晉王,參與滅陳朝,陰謀奪宗。開皇二十年(600年),冊立為皇太子。

仁壽四年(604年)七月,正式即位。在位期間,楊廣在前人修的眾多運河基礎上疏浚修隋朝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遷都洛陽。改州為郡,又改度量衡依古式。

楊廣頻繁發動戰爭,西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濫用民力、窮奢極欲,引發全國範圍農民起義,天下大亂,導致隋朝崩潰覆亡。

大業十四年(618年4月11日),江都兵變之後,楊廣被宇文化及叛軍所弒。隋恭帝楊侗追諡楊廣為明皇帝,廟號世祖;唐高祖李淵追諡楊廣為煬皇帝;夏王竇建德追諡楊廣為閔皇帝。《全隋詩》錄存其詩四十餘首。

隋朝(二):一分鐘瞭解隋朝那些事兒

4.1、楊勇之死:604年

楊勇

(568年-604年),字

睍[xiàn]地伐

,隋文帝楊堅長子,母親是獨孤皇后。

楊勇俊美好學,寬和率真。初以門蔭,受封博安縣侯。父親楊堅執政後,冊立隨國世子,拜大將軍、左司衛、長寧郡公。

大象二年(580年),遷洛州總管、小冢宰,總管北齊之地。入為上柱國、大司馬、御正上大夫,管理宮禁防衛。

開皇元年(581年),冊立皇太子,參決軍國政事,聯姻於左僕射高熲。品德不修,驕奢淫逸,失寵於文獻皇后,受到晉王楊廣和司徒楊素的陷害,坐罪廢為庶人。

隋文帝病重時曾有意重新立楊勇為太子,結果被楊廣發現,楊廣假傳文帝遺囑賜死楊勇,楊勇死後被追封為房陵王。

隋朝(二):一分鐘瞭解隋朝那些事兒

4.2、楊諒之死:605年

楊諒

(575年-605年),本名

楊傑

,字德章,小名

益錢

,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隋朝宗室大臣,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第五子,隋煬帝楊廣同母弟。

隋朝建立後,楊諒被封為漢王,官至上柱國、幷州刺史、左衛大將軍。仁壽四年(604年),因不滿隋煬帝楊廣奪嫡即位,起兵造反。不久,為楚國公楊素擊敗,幽禁至死,時年三十。

隋朝(二):一分鐘瞭解隋朝那些事兒

4.3、宰相楊素:606年

楊素

(544年-606年),字

處道

,弘農華陰人,北周、隋朝軍事家、詩人。爵封

越國公

,諡

景武

。其祖楊暄

[xuān]

在北魏是中等官員(輔國將軍、諫議大夫),父楊旉

[fū]

是北周開國功臣(汾州刺史)。

楊素出身弘農楊氏,不拘小節,胸懷大志。初仕北周,拜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參加平定北齊之役,與族兄楊堅深相結納。隋朝建立後,升御史大夫。

開皇八年(588年),以行軍元帥身份,率水軍東下攻滅陳朝,以功拜荊州總管,封越國公,暗中幫助晉王楊廣,奪嫡成為太子。

楊廣即位後,領兵討平漢王楊諒叛亂,拜尚書令、太師、司徒,封楚公。

大業二年(606年),楊素去世,贈光祿大夫、十郡太守、太尉,諡號景武。

隋朝(二):一分鐘瞭解隋朝那些事兒

五、隋唐大運河:604-610年

隋唐大運河,

是隋代統一南北以後,將以前已有的自然水道加上隋代開鑿的運河組成了一條自江南一直到京城洛陽的路上水道,主要目的是運送首都所需的物資。

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分別由公元584年開鑿的向西到陝西西安的廣通渠,603年開鑿的經山東臨清北上至河北涿郡的永濟渠,公元605年向南開鑿到江蘇清江的通濟渠和公元610年連線江蘇鎮江和浙江杭州的江南運河構成。

隋唐大運河是世界史上最長的運河。

唐代詩人皮日休作詩道:“萬艘龍舸綠叢間,載到揚州盡不還。應是天教開汴水,一千餘里地無山。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汴河懷古二首》)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隋朝大運河部分河段失去通航功能,隨後被元世祖忽必烈所修的京杭大運河(僅古邗溝、江南運河等河段與隋朝大運河有重合)取代。

隋朝(二):一分鐘瞭解隋朝那些事兒

5.1、通濟渠:604年

通濟渠,

是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開鑿的一條水渠,連線了黃河與淮河,貫通了洛陽到揚州。

通濟渠共分為東、中、西三段,三段總長度約為2000裡。

通濟渠西段的起點是洛陽,水源為洛水和洛水的支流谷水。中段的起點是今滎陽市西部的板渚,水源是黃河,引水向東流向開封市,至江蘇盱眙入淮河。

通濟渠經過的地方,以現今的區劃計有三省十八縣(市),分別為:河南省滎陽、鄭州、中牟、汴州(開封市)、開封縣、杞縣、睢縣、寧陵、宋州(商丘)、虞城、夏邑、永城;安徽省濉溪、宿州、靈璧、夏丘(泗縣);江蘇省泗洪、盱眙。

通濟渠的完工,成為溝通黃河、淮河和長江的幹道,對南糧北運有重大意義。

通濟渠歷經隋、唐、五代、宋、金五個時期,通航了600多年。

南宋時期,隨著政治中心南移,通濟渠的漕運地位逐步減弱,再加上每年缺少清淤治理,運河河床逐漸淤塞斷流。

元、明、清時期,朝廷再修大運河的時候,將河道直接取直,由北京直通蘇杭,新的京杭大運河比繞道洛陽的隋唐大運河縮短了九百多公里。

隋朝(二):一分鐘瞭解隋朝那些事兒

5.2、江南運河:605年

江南運河

,又稱

江南河

,是中國京杭大運河在長江以南的一段,又分為蘇南運河和浙北運河兩段。

江南運河長約330公里,江南人民俗稱江南運河為“官塘河”、“官河”或“官塘”。運河北起鎮江,經丹陽、常州、無錫、蘇州、吳江、嘉興、桐鄉到杭州。

運河北接長江,南接錢塘江,和丹金溧漕河、錫溧漕河、錫澄運河、望虞河、瀏河、吳淞江、太浦河、吳興塘、平湖塘、華亭塘、杭甬運河等運河相連線,是江南河運的主幹道。

運河在吳江平望鎮以南分成三道,去往嘉興的一道稱為古運河,直接去往杭州的一道由元末軍閥張士誠開鑿,去往湖州的一道稱為吳興塘。

據傳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3世紀),因長江—錢塘江之間地勢低平,河湖密集,已出現溝通河湖的運河,後經歷代開鑿、疏浚,江南運河初具規模。

隋煬帝大業六年(610年)重新疏鑿和拓寬長江以南運河古道,形成今江南運河。

隋朝(二):一分鐘瞭解隋朝那些事兒

5.3、永濟渠:608年

永濟渠,

又稱

衛運河

,隋唐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自沁水南達於衛河,又東北至涿郡,近一千九百里。

隋朝大業四年(608年),發河北諸郡百餘萬眾,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衛河,自黎陽引白溝水東北達於涿郡。

由於男民工不足,始以婦人從役。

大業七年(611年),煬帝自江都乘龍舟沿運河北上,帶著船隊和人馬,水陸兼程,最後抵達涿郡,全程僅用50多天。

宋代改名為御河,元明清為衛河,近代稱衛運河。

現在的

衛運河

是指由漳河與衛河于徐萬倉匯流後至四女寺一段河道。河道長157公里,兩岸堤防總長320。5公里,是冀、魯兩省邊界河道。

1949年後,曾三次進行擴大治理。1956年河道行洪能力從建國初期的300~400秒立米,提高到800秒立米。

1958年又提高到1250秒立米,1963年海河流域歷史最大洪水後,按照防禦五十年一遇洪水的標準,在“徹底根治海河”運動中於1972至1973年再次進行了擴大治理,設計行洪流量達到了4000秒立米,擴建改建了四女寺樞紐工程,新建了祝官屯樞紐,兩座樞紐除具備防洪排程功能外,兼有蓄水灌溉及航運等效益。

5.4、山陽瀆:605年

山陽瀆即古邗溝,今運河也。

《隋書高祖紀》:開皇七年,開山陽瀆以通運漕。《通鑑》中記載:開邗溝自山陽至揚子入江。

邗溝初鑿於春秋末年吳國,當時出於戰爭的臨時需要,工程因陋就簡,水道曲折淺澀,只通小舟,不通大船。

隋文帝從伐陳的需要出發,又對部分渠道作了調整,將入淮水口由淤淺了的末口改到山陽。不過當時由於軍事行動立即開始,來不及改造全渠。

隋煬帝為了提高山陽瀆的航運能力,與通濟渠配套,對這條古運河作了較為徹底的治理。

六、隋煬帝大業

6.1、遣隋使:600-618年

遣隋使,

是日本推古天皇朝派遣到中國隋朝的使節團。

當時日本聖德太子攝政,於公元600年、607年、608年、610年、614年五次遣使入隋。若再加上隋朝派往日本的使節1次 ,則見諸於文獻的往來就達 6 次之多,其頻繁程度超過了唐代。

公元600年(隋文帝開皇二十年)日本派出第一次遣隋使。

然而僅見於中國史料,日本書紀並無記載。

日本學者認為該使節是朝鮮的鎮將們的私使,不能代表日本朝廷,因而不能看作是第一次遣隋使。

607年(隋煬帝大業三年)或為第一次遣隋使。

公元607年和608年給隋煬帝的國書稱日本君主為“日出處天子”,稱隋朝皇帝為“日沒處天子”。

隋煬帝看到後不高興,對鴻臚卿說:“蠻夷的書信如果有無禮的,就不要拿來給我看了。”煬帝仍派使臣裴世清赴日答訪。

聖德太子的意圖是派人來學佛法,促進佛教的流通,所以使臣之外,有僧人隨同前來。

這些人帶回了中國的先進文化,對大化改新有重大的推動作用。

隋朝(二):一分鐘瞭解隋朝那些事兒

6.2、隋平李佛子之戰:602年

隋平李佛子之戰,

是一場發生於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中國隋朝和野能國政權(即越南前李朝)之間的軍事衝突。

隋開皇十二年(592年),野能國君主李佛子承認了隋的宗主權。

仁壽元年(601年),隋朝召李佛子前去長安。但李佛子推遲前往的日期,並於翌年起兵反隋。

他派兄長的兒子李代權據守龍編,將軍李普鼎據守鳴鳶城,將野能國的軍隊集中於古螺和龍編。隋文帝拜劉方為交州道行軍總管,以度支侍郎敬德亮為長史,統領二十七營前往征討。

隋軍從雲南出發,而野能國軍隊由於未預料到隋軍會從此路線前來而未做好準備。

隋軍在都隆嶺擊敗了起義軍,劉方派人前去勸降。

最終,李佛子向隋軍投降,隋軍俘虜了李佛子並將其送往長安。

隋軍也迫使當地剩餘氏族臣服。而被征服的領土被併入中國的統治之中。

6.3、隋滅林邑國:605年

隋攻林邑之戰,

是605年(隋

大業元年

隋煬帝

派人經略

林邑

(即占城,今越南中南部)中發生的戰爭。

林邑,

佔族

人於今

越南

中部地區建立的古國。

根據

中國

古代史書的記載,林邑是

佔婆

第一王朝到第四王朝的國號

大業元年,煬帝委任劉方為罐州道行軍總管,經略林邑。

正月,劉方派欽州刺史寧長真等率步、騎兵萬餘出越棠(今越南宜春至海萬霎間),自率主力以舟師出比景(今越南南部)。

當月,軍至海口(林邑入海處)。

6.4、隋煬帝遷都洛陽:605-606年

隋煬帝營建洛陽,

是隋煬帝初繼位,便決定遷都洛陽。

大業元年(605),煬帝令宇文愷營建東京(洛陽),每月用工200萬人。

又造顯仁宮,發江南奇材異石至洛陽,遷全國大商賈數萬家,充實洛陽。

又開鑿通濟渠和周圍二百里的西苑。

次年,東京修建完工。

煬帝營建的洛陽城,南對伊闕,北倚邙山,東逾廛河,洛水橫貫其間,分外郭緘、宮城、皇堀、東城、含嘉倉城、圓壁城和曜

[yào]

儀堀,規模宏大,佈局有序。

此後作隋都15年、唐都40餘年,到五代、北宋時仍在使用,曾長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隋朝(二):一分鐘瞭解隋朝那些事兒

6.5、修大業律:607年

隋煬帝

以《

開皇律

》刑罰過重,大業二年十月詔

牛弘

等重修,除

十惡

之條。

大業三年四月頒行《大業律》。

大業中窮人無告,聚為盜賊。

大業九年又詔為盜者籍沒其家,復轘

[huàn]

裂、梟首、罪及九族等已明令廢止的刑罰。

6.6、隋與吐谷渾之戰:608-609年

隋與吐谷渾之戰,

是一場發生在608年—609年間,

隋朝

攻滅

吐谷渾

的戰爭。

隋軍集中優勢兵力,採用窮追不捨、四面合圍的戰法,數次大敗吐谷渾,將其主力消滅殆盡,消除了吐谷渾對隋朝西北部的威脅。

七、科舉設立:605年

魏晉以來,均以「

九品中正制

」選拔、任用人材,由是導致門閥世族壟斷朝政。

隋代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打擊門閥世襲,故在開皇末年實行科舉制,規定六品以下官吏須由尚書省吏部銓舉,廢除了傳統的州郡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

隋代的考試製度,除有秀才、明經科外,煬帝時又加了進士科。

進士只試策,明經除試策外還試經。

這兩種科目都適應了一般士紳的要求,透過考試,即可入仕。

由是就算是一般庶族寒門,只要有才就有機會躋身掌權的統治階層中。

後來唐代進一步完善科舉制,起到獎拔寒庶、抑制門閥的重要作用。

隋朝(二):一分鐘瞭解隋朝那些事兒

八、趙州橋:610年

趙州橋

,又名

安濟橋

,是位於河北省趙縣城南五里洨河上的一座石拱橋,當地人稱之為“大石橋”,以區別於附近的另一座“小石橋”。

一般認為,該橋始建於隋朝,設計者是隋代傑出的工匠李春,建造於595-605年間,唐宋明清各代均曾有過整修。

趙州橋是一座巨型單孔坦孤敞肩石拱橋,主拱由28道拱卷縱向並列砌築,橋長64。4米,淨跨37。02米,橋身座落在天然地基上。

趙州橋存世1400多年,堪稱中國建築史上的奇蹟之一。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年代最久遠、跨度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單孔坦弧敞肩石拱橋。

趙州橋的最基本特點是其低拱腳、淺基礎、短橋臺,充分利用了基底的承載力,避免顯著的沉陷,趙州橋以矢跨較小的圓弧石拱代替習慣使用的半圓形拱,矢高為7。23米,淨跨為37。35米,矢跨比例只有約五分之一,這使得橋高降低,道路平坦,便於通行。

橋的大拱上開有四個小拱,既增加橋樑過水麵積,減少了河流洪水對橋體的衝擊力,又節省石料,減輕了橋身重量。

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這麼多同樣形狀的弓合龍在一起,做成了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響。

1961年趙州橋被錄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隋朝(二):一分鐘瞭解隋朝那些事兒

九、隋末民變:611-624年

隋末民變,

是隋朝末年各地農民起義軍為了推翻隋朝統治的農民大起義。

隋朝末年,隋煬帝連年大興土木,對外不斷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蕪,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紛紛舉兵反抗,形成了聲勢浩大的全國性的農民起義。

在隋朝大業十二年(616年)後,形成了三支強大的起義軍,即河南的瓦崗軍,河北的竇建德軍,江淮的杜伏威、輔公祏軍。

自隋煬帝大業七年(611年)的王薄領導的長白山首義開始,到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輔公祏的反唐失敗結束,發起了隋平楊玄感之戰、唐滅輔公祏之戰、石子河之戰、黑石之戰等多場主要戰役,前後歷時14年。

隋末農民起義沉重打擊了隋王朝。

隋朝(二):一分鐘瞭解隋朝那些事兒

9.1、瓦崗軍起義:611-618年

瓦崗軍

,是中國隋末民變的一支起義軍,後成為割據勢力,國號為“魏”。

隋煬帝大業七年(611年),翟讓在東郡韋城縣瓦崗(今河南滑縣東南)聚眾起事,郡人單雄信、徐世勣

[jì]

從之。

起義軍多漁獵手,勇敢善戰。

瓦崗軍初期在永濟渠沿岸劫奪過往運糧的船隻,大批饑民加入,勢力日大。

大業十二年(616年),由於王伯當的引薦,李密在楊玄感兵敗後投奔瓦崗軍,為其說得程咬金等大批義軍來投。

當年瓦崗軍挺進洛陽,在金堤關大海寺戰役中一舉擊殺隋軍名將張須陀,攻取重鎮滎陽,之後武牢關守將裴仁基、秦叔寶歸順,瓦崗軍聲名大振。

十三年(617年)初,瓦崗軍攻克滎陽西的洛口倉。隋朝派江都通守王世充率軍圍剿瓦崗軍,敗回洛陽。

瓦崗軍又攻克洛陽北的回洛倉和衛州黎陽倉,開倉放糧,農民紛紛參加。

孟讓、郝孝德等部義軍也來歸附,實力倍增,擁眾幾十萬人,佔領河南大部郡縣。

同年,翟讓讓位李密,李稱魏公,年號永平,以滎陽洛口為都城,公佈隋煬帝的十大罪狀,正式起兵反隋,成為中原實力首屈一指的割據勢力。

李密重用隋降官降將,十一月,李密設宴暗殺翟讓,並收服單雄信和徐世勣。

十四年(唐高祖李淵武德元年,618年)三月,宇文化及殺隋煬帝立楊浩。

洛陽七貴擁立楊侗為帝。

李密歸順洛陽,封為太尉。

六月,宇文化及率軍自江都北上,李密受洛陽之命,於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北)擊潰宇文化及,但瓦崗軍也受到很大損失,李密本人重傷。

回洛陽的路上,聞王世充發動政變,殺元文都,控制朝廷,遂拒絕入朝,紮營邙山,準備與王決戰。

九月,王世充擊潰瓦崗軍。李密與王伯當、徐世勣等人投奔唐朝,單雄信、裴仁基、秦叔寶、程咬金等人投降王世充。

瓦崗軍瓦解。

隋朝(二):一分鐘瞭解隋朝那些事兒

9.2、《無向遼東浪死歌》:611年

隋詩,作者王薄(又名“知世郎”)。

隋朝末年,煬帝剝削殘酷,大興土木,巡幸遊樂,徭役、兵役甚為繁重,民不聊生,終於激起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大業七年(611),煬帝為徵高句麗做準備,徵發全國兵、民數百萬,“天下死於役而家傷於財”,尤其是山東、河北地區遭到的破壞更為嚴重,加上水旱災荒,隋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由此在這裡拉開。

9.3、王薄領導長白山首義:611年

王薄,齊郡鄒平(今山東省鄒平市)人,隋末農民起義軍領袖。

大業七年(611年),王薄因兵役繁重,與同郡孟讓以長白山為據點發動農民起義,自稱“知世郎”

,作《無向遼東浪死歌》,號召農民參加起義軍。活動在齊郡、濟北郡之間,山東農民紛紛響應。

大業八年(612年),起義軍擴大至數萬人,聲勢浩大,屯於泰山下。由於麻痺輕敵,為隋齊郡通守張須陀所敗。

王薄率軍北渡黃河,又被張須陀追至臨邑擊敗。王薄被迫北上與孫宣雅、赫孝德等起義軍會合,眾達十餘萬人,再次南下回到章丘城。

張須陀率兵兩萬增援章丘城,再次擊敗起義軍。此後,王薄率起義軍轉戰山東中部地區。武德二年(619年),王薄率眾投奔宇文化及,駐守聊城。竇建德攻聊城時,王薄開門引竇軍擒宇文化及。

同年降唐,被任命為齊州總管。

武德五年(622年)為仇家所殺。

9.4、楊玄感叛變:613年

楊玄感

(571年-613年),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東)人,隋末割據勢力之一。其父楊素為隋朝著名將相。

楊玄感體貌岸偉,又有美髯,愛好讀書,擅長騎射。因其父楊素的軍功而獲得柱國之位,先任郢州刺史,其後遷為宋州刺史。

楊素為隋煬帝猜忌的時候楊玄感曾經去職,父死之後復任鴻臚卿,繼承其父之楚國公爵位,之後更升任禮部尚書。可是見疑於煬帝,故陰謀擁立秦王楊浩。

因隋煬帝逼死楊素,後來又對人說過要殺盡楊家,官為禮部尚書的楊玄感內心不安,於是開始策劃謀反。謀反失敗,弟弟積善與楊玄感的首級一起送到在所,整整三日磔

[zhé]

其屍首在東都市,然後焚化,餘黨都被平定。公卿們請改玄感姓為梟氏,皇帝下詔許可。

玄感生前出身閥閱,於民有德,死狀悽慘,民甚憐之,被奉為目連尊者部下之判官。

隋朝(二):一分鐘瞭解隋朝那些事兒

9.5、輔公祏[shí]反唐失敗:624年

輔公祏

,中國隋朝末年民變軍領袖之一,齊郡臨濟(今山東章丘)人。

大業九年(613年),輔公祏跟隨杜伏威亡命為盜,起兵反隋。

杜伏威攻佔歷陽後,勢力漸漸強盛,於是自稱總管,任命輔公祏為長史。

武德二年(619年),輔公祏與杜伏威歸附唐朝。

武德三年(620年),唐朝任命輔公祏為淮南道行臺尚書左僕射,封舒國公。同年,杜伏威派輔公祏率領數千精兵攻打李子通。

武德六年(623年),杜伏威入朝,留輔公祏守衛丹陽,命王雄誕掌握軍隊作輔公祏的副手。

杜伏威走後,左遊仙勸說輔公祏反叛,輔公祏奪取王雄誕的兵權,並將王雄誕殺死。然後假稱杜伏威送信命他起兵,於是大肆裝備武器,運糧儲備。

同年八月,輔公祏稱帝,國號宋,設定百官,並與張善安聯合。

不久,唐朝派趙郡王李孝恭、嶺南道大使李靖等率領大軍討伐輔公祏。

輔公祏分派兵力抵抗唐軍。

武德七年(624年),唐軍屢次擊敗輔公祏軍,接連攻克輔公祏所佔據的蕪湖、梁山、丹陽等地。

唐軍到達丹陽時,輔公祏畏懼而帶兵逃跑,唐軍在後追擊。輔公祏逃到武康時,當地農民將其抓獲,送到丹陽。

李孝恭將輔公祏處斬,傳首長安。

唐軍分捕其餘黨,全部處決,江南地區全部平定。

隋朝(二):一分鐘瞭解隋朝那些事兒

十、三徵高句麗:612-614年

三徵高句麗是隋煬帝楊廣在從大業八年(612年)到大業十年(614年)對高句麗進行的三次戰爭。

三次均為煬帝御駕親征。

從大業七年(公元611年)起,剛剛結束巡遊江都的煬帝便開始為這次東征進行各項糧草軍備,至大業八年(公元612年)二月,隋煬帝正式進軍,第一次東征,因隋煬帝指揮錯誤,隋朝遭遇慘敗,損失慘重,隋朝國內開始發生農民起義。

第二年正月,隋煬帝就開始籌劃第二次東征,但因楊玄感叛亂而退兵。

大業十年(公元614年)四月,隋煬帝第三次發動戰爭,高句麗國王遣使將去年(公元613年)叛隋投奔高句麗的斛斯政送還,隋煬帝班師還朝。但是高句麗國王卻不按隋煬帝的命令入朝

,還不放回其俘獲的大批隋朝軍民,唐初使節到高句麗時看到大量當年被高句麗俘獲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

三徵高句麗給隋朝的統治帶來了十分負面的影響。

三次大規模的征戰,不僅嚴重損耗了隋朝的國力,亦造成了百姓民不聊生,嚴重激發了階級矛盾,最終導致了隋末農民起義的爆發。

隋朝(二):一分鐘瞭解隋朝那些事兒

十一、江都兵變:618年

江都兵變,

是618年宇文化及等人發動的一場兵變。

大業十二年(616年)七月,煬帝從東都第三次乘龍舟南下江都。

這時農民起義的烽火已蔓延全國。大業十三年(617年),瓦崗軍逼近東都,公佈煬帝十大罪狀。李淵亦攻進長安,擁立代王侑,自封唐王。

江南起事隊伍逼近江都,煬帝自感末日將臨,引鏡自照說:“好頭顱,誰來砍它呢!”江都宮中人人自危。這時宮中由司馬德戡率領的驍果軍都是關中人,他們長期在外,思念故鄉。

司馬德戡

[kān]

和虎賁

[bēn]

郎將元禮、直合裴虔通密謀推左屯衛將軍宇文化及為主,發動兵變,率眾西歸。

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十日(也有說是十一日的)夜間,司馬德戡引驍果自玄武門入,裴虔通與元禮直入宮中搜捕,煬帝聞變,匿於永巷,被叛軍驅出,至天明乃押至寢殿。

之後宇文化及使校尉令狐行達縊殺煬帝,並將隋氏宗室、外戚在江都宮中者皆殺之,惟煬帝侄秦王浩因素與宇文智及交往密切,得不死,並被立為帝。

後宇文化及自為大丞相,宇文智及為左僕射,準備率隋官兵十餘萬眾西歸。

隋朝(二):一分鐘瞭解隋朝那些事兒

11.1、宇文化及:618-619年

宇文化及

(569年-619年),本姓破野頭,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縣)人,鮮卑人。隋朝末年群雄之一,北周上柱國宇文盛之孫,左衛大將軍宇文述長子 。

宇文化及出身京兆宇文氏,貪婪驕橫,不循法度,舉動輕薄。門蔭入仕,起家千牛備身。保護晉王楊廣,遷太子僕,深得寵信。隋煬帝即位後,授太僕少卿,貪婪妄為,橫行不法。違背禁令,互市突厥,下獄論死。得到南陽公主出面求情,免罪為奴,起任右屯衛將軍,掌管禁衛軍。

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發動江都政變,弒殺隋煬帝,擁立秦王楊俊之子楊浩為傀儡皇帝,自稱大丞相,率軍北歸,被魏國公李密擊敗,自立為帝,國號為許,年號“天壽”。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與其二子終為夏王竇建德擒殺。

隋朝(二):一分鐘瞭解隋朝那些事兒

十二、隋恭帝禪位於李淵,隋朝滅亡:618年

隋恭帝楊侑[yòu]

(605年-619年),隋煬帝長子楊昭的第三子,母韋妃,李淵所立傀儡皇帝。

楊侑

生於大業元年(605年),同年,其父楊昭被立為太子。

大業二年(606年),父親楊昭逝世。

大業三年(607年),初封陳王,後改封代王。後隋煬帝幸江都,留其為長安留守。

於太原留守的李淵發動晉陽起兵攻克長安之後,被李淵立為傀儡皇帝,尊楊廣為太上皇。

618年禪位於李淵,封楊侑為酅

[xī]

國公。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去世,終年15歲,死後諡號隋恭帝,葬於莊陵(陝西省乾縣陽洪鄉乳臺村南800米處),無子,族子楊行基嗣公。

隋朝(二):一分鐘瞭解隋朝那些事兒

12.1、王世充:619年

王世充

(591年-621年),字行滿,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

隋皇泰二年(619年),王世充自稱“大鄭皇帝”,後敗於李世民,貶謫遇仇而死。

王世充涉獵經史,愛好兵法。開皇年間,屢建軍功,拜兵部員外郎、儀同三司。

隋煬帝大業年間,他負責修建江都宮,參與平定楊玄感叛亂以及各地民變各地,發展河南地區的勢力。王世充攻打李密領導的瓦崗起義軍戰敗進入洛陽。得知隋煬帝被殺後,越王楊侗即位,封為鄭國公,領軍大破李密,招降瓦崗眾將。

之後,他廢主自立,建立鄭國,年號開明。

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攻破洛陽,王世充率部投降,免死流放蜀地,途中為仇人獨孤修德所殺。

隋朝(二):一分鐘瞭解隋朝那些事兒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