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蒙古是全球第二大內陸國,為何才300多萬人?蒙古:多了養不起

2022-07-18由 西府趙王爺 發表于 歷史

都說東亞是怪物房,裡面的國家隨便一個拎出來,都能吊打全球絕大部分國家。但事實上,東亞也並不全是狠角色,不能打的小綿羊也還是有的。比如曾經海棠葉子的組成部分之一,位於我國北面的蒙古,就完全談不上強大二字。

蒙古是全球第二大內陸國,為何才300多萬人?蒙古:多了養不起

比如在軍事方面,蒙古當前的國防力量非常孱弱,沒多少戰力可言。根據全球火力指數的資料,蒙古當前的常備現役部隊僅有9000人,而且還是分為空軍和陸軍兩大兵種,主要裝備有10餘架飛機和400多輛坦克。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裝備基本都是上了年紀的老古董,戰鬥力水平相當有限。比如陸軍的那幾百輛坦克,型號大都是

T-55、T-62這種年過半百的老爺車,能正經上路都算不錯了。

另外蒙古是沒有海軍的,傳說中那個于謙他們家老丈人統帥的“蒙古海軍”,只是郭德綱的段子而已,大家圖一樂就行。

客觀來講,蒙古這點兒軍隊別說在東亞不夠看,就算是到小國林立的歐洲去,那也是毫不起眼的存在,估計也就比安道爾、聖馬利諾這些軍事力量等同於零的袖珍小國強一點。

蒙古是全球第二大內陸國,為何才300多萬人?蒙古:多了養不起

而在經濟方面,蒙古如今的經濟水平也相當落後,屬於是亞洲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蒙古在2021完成總計名義GDP約151億美元。按照蒙古當前330餘萬的人口數計算,當年蒙古的人均GDP應該是在4600美元左右。

單從人均資料上看,蒙古的經濟似乎還不錯。畢竟是4600美元的人均GDP,都快頂得上兩個印度了。但實際上的蒙古經濟,遠沒有資料表現的那般“好看”。蒙古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型國家,搞的是出口經濟,缺乏工業基礎。雖然憑藉著老天爺賞飯吃,蒙古能有著大量的出口收入。但國內薄弱的工業體系,卻無法滿足民眾的生活需求。蒙古每年都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去國外進口需要的工業品。

簡單來講就是蒙古雖然掙得不少,但花得也多,甚至很多時候,這個國家都處在一個入不敷出的狀態,需要依靠借債和援助生活。有資料顯示,目前蒙古的外債總額接近300億美元,差不多相當於蒙古兩年的GDP。如此債臺高築,蒙古的經濟自然就好不到哪裡去。

所以總的來說,當前的蒙古乃是一個貧窮且落後的國家,沒什麼實力可言。而蒙古之所以淪落到如此地步,人口稀少乃是主要原因。

蒙古是全球第二大內陸國,為何才300多萬人?蒙古:多了養不起

蒙古這個國家是出了名的地廣人稀,作為當今世界第二大內陸國,蒙古的國土面積超過150萬平方公里,差不多相當於4個日本。但是蒙古當前的人口並不多,只有330餘萬。

而作為對比,日本當前的人口數量都達到了1。26億,相當於38個蒙古的體量。所以蒙古當前的人口密度並不高,每平方公里差不多就2個人,比俄羅斯、加拿大這些國家都還要低,屬於是正兒八經的人口稀少區。

一般我們認為,人口乃是一個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所在。因為在人類的生產活動中,人口才是最為關鍵的要素,既代表著生產力,又是消費市場。即便是在機器取代人力的工業時代,那也需要有著充足的人力資本存量,以此來維持生產體系的正常運轉。簡單來講,人口代表著勞動力,而勞動力即生產力,生產力即國力。

總而言之,人口乃是一個國家最為基礎的組成部分。那些人口稀少的國家,一般上限都不會太高。尤其是對於蒙古這種發展較為落後的欠發達國家而言,人口更是拖累其發展的關鍵因素。

蒙古是全球第二大內陸國,為何才300多萬人?蒙古:多了養不起

想想蒙古區區三百多萬人,放到咱們這邊連個二線城市的體量都比不上,發揮空間屬實是比較有限。

關於蒙古人口稀少這個問題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於其糟糕的地理環境。

蒙古是一箇中高緯度內陸國家,位於亞歐大陸腹地,遠離海洋。學過初中地理的同學應該都知道,這種地理位置大都是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這種氣候型別因為深居內陸,海洋上的溼潤氣團難以到達,往往會呈現出比較惡劣極端的狀態。

首先就是因為遠離海洋所造成的乾燥少雨,一年到頭基本是見不到多少雨水的。而且是越趨向大陸中心,就越乾旱。

據統計,蒙古的年平均降水量大概在200毫米左右。200毫米的降水量是個什麼概念呢?在通常的地理劃分中,200毫米等降水量線乃是乾旱地區與半乾旱地區的自然分界線。像我國以乾燥少雨而著稱的黃土高原地區,年平均降水量都能超過300毫米。

蒙古是全球第二大內陸國,為何才300多萬人?蒙古:多了養不起

更為關鍵的是,這還只是一個平均資料。蒙古的降雨分佈非常的不平均,絕大部分的降水都集中在了東北部地區,年平均降水量可以達到350毫米,雨水相對比較充沛。所以我們在這些地方,我們可以看到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絕美草原風光,甚至還有大量的湖泊森林。

然而這樣的絕美風光,僅僅只是出現在蒙古的東北部地區。其他更趨向於大陸中心的地帶,則是乾燥異常,一片荒涼。尤其是在蒙古的南部區域,年平均降水量長期不足50毫米,一些地區甚至常年全年無雨。由於沒有雨水的滋潤,這些地方基本都是以沙漠戈壁為主,不具備人類長久生活的環境條件。

據統計,蒙古境內至少有一半的土地,都是被沙漠所覆蓋。而剩下的那一半,差不多有八成的地方都是一些植被稀疏的戈壁荒漠,或者是一些沒有植被覆蓋的裸露岩石地帶。很明顯這些地方是不適合農業生產的,自然也就是不適合人類生存。

至於真正能給老百姓提供基本生存物料的農業區,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蒙古東北部地區,面積僅僅只能佔到蒙古約10%的國土。

蒙古是全球第二大內陸國,為何才300多萬人?蒙古:多了養不起

除了降水量稀少以外,極端溫差也是溫帶大陸性氣候的一個典型特徵。這種氣候環境下的地方,不管是年較差還是日較差,大都會有著很大的浮動空間。簡單來講就是冬季嚴寒,夏季炎熱。

有資料顯示,蒙古在冬季的最低氣溫可以達到零下40度左右,而夏季的最高氣溫則是能夠達到35度。值得一提的是,蒙古的夏季很短,差不多也就是7、8月份,而這兩個月則是集中了蒙古全年約90%的降水。

而蒙古的冬季卻很漫長,一般是每年10月份就開始入冬,一直持續到第二年的4月份,差不多就是半年的時間。在這長達半年的時間裡,蒙古將會經歷嚴寒和乾旱的雙重氣候考驗,生存條件可以說是相當的惡劣。

一般來講,土地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毫無節制地繁衍。而蒙古貧瘠的土地和極端的天氣,拉低了這個國家環境承載能力上限,使其無法供養太多的人口。一旦超出了這個限度,草原上就得餓肚子了。

蒙古是全球第二大內陸國,為何才300多萬人?蒙古:多了養不起

其實翻看歷史我們就會發現,這是草原民族的通病。歷史上生活在蒙古高原的那些遊牧民族,因為是在馬背上長大,打小就要練習騎射之術,所以戰鬥力相當強。從匈奴、突厥、契丹,再到蒙古,哪一個不是縱橫天下,威懾四方?

尤其是在13世紀,黃金家族領導的蒙古帝國,橫掃亞歐大陸,幾乎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不誇張地講,他們主宰了一個時代,13世紀就是蒙古人的世紀。然而這些遊牧民族無一例外,都只是曇花一現,根本無法建立起長久穩固的強大政權。甚至許多民族都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只能在史書古籍上尋找相關的痕跡。

遊牧民族的強盛期之所以短暫,主要就是因為他們的繁衍能力不行。當然不是說他們不能生育,而是他們所生活的這片草原生存物資有限,只能養活那麼多人。如果人口超限,就意味著僧多粥少,大家必然會為了生存而發生爭鬥,分裂和內耗便隨之而來。

草原民族是天生的征服者,骨子裡就熱衷於入侵和掠奪。但實際上,他們其實是在生活所迫之下的無可奈何。但凡草原上的水草牛羊能養活他們,估計他們也不願意冒險跑來和長城的高牆利箭死磕。

蒙古是全球第二大內陸國,為何才300多萬人?蒙古:多了養不起

另外前面所提到的惡劣氣候環境,更是會加速這一情況的發生。在遊牧時代,草原民族的生產模式主要就是依靠放牧。這種生產模式無疑是相當的脆弱,只要隨便來個寒潮旱災,牛羊就會大批次地挨餓受凍,而草原上的牧民就會餓肚子,衰落則成必然。

所以總結來講,蒙古的人口之所以那麼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資源有限,無法承載起大量的人口繁衍。一直以來,蒙古的人口都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數量區間。

當然,這只是原因之一。畢竟如今的人類文明已經進入到了工業時代,不僅生產力大幅度提升,對於惡劣環境的抵禦能力也要強很多。蒙古人完全可以透過“工業技術”,來彌補生存資源的劣勢。想想咱們的內蒙,和蒙古的地理條件其實差的不是太多,甚至面積都只有蒙古的三分之二。但是內蒙如今的人口卻達到的2400萬,遠超蒙古。

前面提到過,蒙古是一個資源型國家,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像煤炭、鐵礦、稀土等礦產的儲量都位居世界前列。而在工業時代,這些礦產都是生產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性資源。蒙古人完全可以用資源交換的方式,來滿足自身的生存物料需求。

蒙古是全球第二大內陸國,為何才300多萬人?蒙古:多了養不起

簡單來講就是利用資源出口來賺取外匯,然後用這些錢進口生活物資,從而為人口增長提供物質上的保障。

從理論上講,這種人口策略是具有可行性的,但前提是蒙古的出口經濟要足夠發達才行。就像澳大利亞、沙烏地阿拉伯這些土豪一樣,能夠憑藉資源出口來獲取到足夠的收入。否則蒙古進口的生存物資,就無法支撐人口的增長。

而在前面我們就提到過,蒙古當前的經濟狀況是相當糟糕的,時常是入不敷出。光是養活現在的這幾百萬人口就很吃力了,更不要說去搞什麼人口擴張了。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蒙古的糟糕經濟,其實也和自身的地理位置有著很大的關係。如果大家翻開地圖就會發現,蒙古不僅是一個內陸國,還是一個只有兩個鄰居的“夾心”內陸國。蒙古全境都被中俄所包圍,就像是包餃子一樣,不留一點縫隙。

蒙古是全球第二大內陸國,為何才300多萬人?蒙古:多了養不起

從國防安全形度上講,蒙古這樣的位置條件無疑是得天獨厚的,是別人幾輩子都羨慕不來的那種。因為除了中俄這兩個鄰居,蒙古再沒有第三個陸地接壤的國家。而中俄兩個又都是當今世界上的頂尖大國,軍事上全球前三,政治上又是聯合國五常。不管是在戰場上,還是在談判桌上,那都是天花板級別的存在。這意味著其他任何除中俄以外的第三方勢力,都不具備入侵蒙古的條件。

至於中俄兩國的話,出於地區均勢的考慮,也很難對蒙古做出實質性的入侵舉動。畢竟俗話說得好,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蒙古不管是倒向兩國的任意一方,就必然會遭到另一方的阻撓。如此一來,蒙古不管怎麼混,背後都必然有一個強大的靠山,無需太多擔憂國防安全。

不誇張的講,在當今世界,蒙古絕對是最難入侵的國家之一。

蒙古是全球第二大內陸國,為何才300多萬人?蒙古:多了養不起

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雖說蒙古當前的地理位置能夠在安全是給予保障,但對於蒙古的經濟發展卻是一個極大的阻礙。原本蒙古作為一個內陸國,經濟上的劣勢就已經很大了。因為內陸國不臨海,沒有港口支撐,無法發展海洋貿易,由此導致蒙古的進出口經濟失去了一個重要的貿易渠道。

另外蒙古全境被中俄所包裹,則是意味著蒙古所有的對外貿易渠道,都是掌控在別人手中,而且還沒多少選擇性,無形中要增加不少的成本。不說別的,但是過關收稅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在商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各項成本的增加,通常就代表著自己利潤的減少。

最為關鍵是貿易渠道被控制,使得蒙古的發展空間遭受限制,長期只能是生存在兩位鄰居的陰影之下,難有出頭之日。這也是這些年蒙古一直都在尋求第三鄰國的一個主要原因。

蒙古是全球第二大內陸國,為何才300多萬人?蒙古:多了養不起

綜合來看,蒙古當前的人口稀少主要就是兩個原因。首先是在農業時代,蒙古惡劣的地理環境,限制了人口增長所需的物料資源。而到了工業時代,蒙古因為經濟水平落後,依舊無法完成資源的擴充,從而無法為人口增長提供支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