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明朝被低估的皇帝

2022-03-13由 小宇宙的奇怪歷史領域 發表于 歷史

明朝有這樣一位皇帝,被我們大家所忽略,他就是明穆宗朱載垕,也是朱載坖,朱載坖明穆宗朱載坖(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明朝第十二位皇帝,1566年—1572年間在位,年號隆慶,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杜康妃,嘉靖十六年正月二十三日生。朱載坖早年受封裕王,因母親杜康妃失寵,其父嘉靖帝迷信“二龍不相見”一說,且又非長子,很少得到父愛。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即位,改元隆慶。在位初期,重用徐階、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大臣,革除前朝弊政,與蒙古俺答議和,促成隆慶和議。隆慶元年(1567年)廢除海禁,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史稱隆慶開關。朱載坖用人不疑,國運中興,社會較為穩定,經濟發展,海內大治,史稱此為隆慶新政[1][2]。隆慶六年(1572年)七月五日,朱載坖病逝於乾清宮,廟號穆宗,諡號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莊皇帝,葬於十三陵之昭陵。

明朝被低估的皇帝

明朝立國近300年時間,包括南明4位皇帝在內共有20位皇帝。這些皇帝雖然在位時長不同、性情迥異,但絕大多數都給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唯有明穆宗朱載坖是個例外,堪稱最低調,最沒有“存在感”的皇帝。

朱載坖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按照《明史》的記載,明穆宗名朱載垕(hou),令人尷尬的是,後世有學者指出,《明史》作者其實是鬧了烏龍,明穆宗的本名並不叫朱載垕,而是朱載坖(jì),《明實錄》明確記載,“上命皇第三子名載坖,第四子名載圳”。而朱載垕也確有其人,真正的朱載垕也是明代宗室,為衡王府分支之齊東王。

朱載坖是明世宗朱厚熜(嘉靖皇帝)的第三子,他的沒有存在感可以說是自帶天賦。他的生母杜康妃不是嘉靖皇帝的寵妃,他也長期被父親忽略,在宮中存在感很低。嘉靖皇帝迷通道教,信奉“二龍不能相見”的說法,對朱載垕很冷漠。

身為第三子,朱載坖本來是沒有繼任大統的可能的。但是,嘉靖帝的長子朱載基出生不到兩個月就早夭了,次子朱載壡在被封為太子兩年後也夭折,年僅20歲。朱載壡死後,朱載坖按次序應當被冊立為新太子,但由於嘉靖帝不喜歡他,加之迷信“二龍不相見”之說,所以遲遲不肯冊立新儲君。

由於嘉靖帝更希望四子景王朱載圳繼承他的皇位,由此,朝廷中對立儲方面出現了以嚴嵩為首的擁景派和徐階為首的擁裕派。朱載圳依靠皇帝的溺愛,加之有內閣首輔嚴嵩的支援,因此被很多人看作是儲君的最佳人選。

朱載坖為了避免被成為擁景派的打擊物件,便長年過著戰戰兢兢,小心謹慎的生活。這也讓他漸漸地養成沉默寡言、膽怯畏懼的性格,即使在登基後,依然也無法變得自信、霸氣起來。

明朝被低估的皇帝

明穆宗朱載坖

這嘉靖朝立儲一事直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正月,本來嘉靖帝已經準備正式冊立朱載圳為太子的時候,朱載圳竟然暴斃了。朱載坖成為下一任皇帝已經成為事實了,就算嘉靖帝再不情願,到最終還是要把皇位傳給唯一的兒子老三。第二年,世宗駕崩,裕王朱載坖即位,改元隆慶,史稱明穆宗。

距離太子朱載壡去世已經過去足足十七年了,朱載坖也已經做了十七年的縮頭烏龜了。這也讓他即使當上皇帝了還是沒有那種天子的霸氣,對待朝臣非常寬和、遷就。

新閣臣張居正與恃才傲物的高拱不和,內閣閣臣關係緊張,黨爭愈發嚴重。在朝議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因為某件事大臣們互相攻擊,而朱載坖總是一言不發,等大臣們吵完,然後宣佈退朝。這也令想讓皇帝出面調解,決斷的張居正和高拱很是失望。漸漸地,朝臣們便把朱載坖當成廟裡面供著的泥胎神像,即使爭辯再激烈,也不會尋求皇帝進行調節。如此一來,朱載坖的重要性便越來越低,成為明朝存在感最低的皇帝。

朱載坖雖然存在感很低,但他並非屍餐素位的皇帝,也沒有胡作非為,相反還是一個非常有作為的君主。在繼位不久後,朱載坖就開始施行新政,歷史上稱為“隆慶新政”,這個新政不僅有“減稅減賦”,“革弊施新”等一些常規操作,還有一系列的對外貿易規定。

在張居正和高拱的建議下,朱載坖先是跟蒙古議和,與蒙古首領俺答汗達成和平協議,從而穩定住北方局勢,歷史上稱為隆慶和議。這場合議不僅讓明朝沒有了後顧之憂,而且還開闢了十一個邊境貿易場所,允許蒙古人和明朝有貿易來往。這不僅讓老百姓能安居樂業,省下很大一筆軍事開支之外,還在這邊貿這裡賺了很多錢。

明朝被低估的皇帝

之後,朱載坖又廢除海禁,允許民間商人跟日本、東南亞做生意,還下令將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作為開展海外貿易的港口,並設立督餉館,負責管理私人海外貿易並徵稅,史稱“隆慶開關”。如果說隆慶議和讓明朝可以無後顧之憂,那麼隆慶開關就是真正的為明朝賺到了大量的白銀。

隆慶開關促進了民間海外貿易的繁榮,讓明朝經濟變得活躍起來。民間商人將生絲、棉織品、瓷器、香料、絲綢、白糖、小麥、沉香木、樟腦、陶瓷、茶葉、鐵器等產品販賣到海外。中國東南沿海出現了“千帆競渡,百舸爭流”的盛況,一度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

中國產品,受到了世界各國市場的歡迎。那時候,世界各國缺乏滿足明朝市場需求的商品,只好以白銀進行支付。於是,歐美國家在美洲開採到的白銀,像流水一樣流進中國。史料記載,朱載坖在位的六年裡,海外就有3。5億多白銀流入中國,如果加上其他渠道流進中國的白銀,明朝幾乎擁有了全世界白銀總量的一半。

明朝被低估的皇帝

隆慶開關對明朝的影響絕不止體現在這些白銀上,當時的明朝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隆慶開關使得這個立國近200年的古老帝國重新煥發出了勃勃生機,積累了鉅額財富。之後張居正實施改革和“萬曆三大徵”,也才有了經濟基礎。也一舉扭轉了嘉靖朝衰頹混亂的局面,使得國勢再度振興。這種積極向上的態勢,在朱載坖死後繼續得以保持,一直到萬曆十年張居正去世才停止。正是拜這16年的發展所賜,明朝得以扭轉頹勢,續命70餘年。

可惜,明朝滅亡,清朝入關後,廢除了隆慶開關,實施了更加嚴厲的海禁政策,走上了閉關鎖國的不歸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