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七十年代的記憶--4

2022-02-20由 一叟七月風 發表于 歷史

風雨歲月,歷歷在目。時代更迭,記憶猶在。那時是以生產小隊為核算單位。生產小隊的會計分管該生產隊的經濟往來賬目,糧食現金的分配,社員的勞動情況(登記工分)。

賬目分為;現金賬,實物賬,往來賬,收支賬,積累賬,還有低值易耗品登記賬。

七十年代的記憶--4

七十年代的記憶--4

其他帳簿找不到了。每月記一次賬,記賬前首先與保管員和現金保管員算出這一個月發生的現金收入和支出,以及糧食的收入和支出情況。會計再逐項記賬,每一項需記好幾筆,還得填寫收支平衡表。

會計得每天晚飯後,春秋在辦公室裡(會計自己家裡),點上一盞罩子燈,

七十年代的記憶--4

給參加勞動的社員們記工分。社員們都有一本勞動手冊,在手冊上寫明幾月幾日,幹啥活,分數。每月一合計,下一個月接著累計。春秋很好,既不冷,也不熱。夏天就不行了,不但熱,還有蚊子來打攪。在院子裡,或者在大門外,點上一個提燈,在一旁燒上一堆不太乾的柴草,讓柴草冒煙驅趕蚊子(叫做打蚊煙)。社員們一是來記工分,二是晚飯後出來走走乘涼。那時農村還沒有通上電,只能在那昏暗的燈光下記錄著勞動的收穫。

七十年代的記憶--4

小隊會計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編制夏季預分方案和秋季預分方案。全大隊的幾個小隊會計集中在一起,根據自己生產隊的預計收入情況 來編制預分方案。年終還要根據實際收入編制決算方案。(那時夏季麥子快熟了時候,大隊書記和大隊長,組織各小隊長和社員代表,到全村各生產小隊地裡評估產量,叫做評產。秋季也一樣)。

那時沒有計算機,會計的計算工具就是算盤。加減乘除都得會。看一個會計的能力,第一就是算盤得好。

七十年代的記憶--4

這個算盤,是我上小學時用的。就是用這個算盤,我學會了加減法,乘除法。沒想到後來還用上了。現在我還能回想起來。記得歸法口訣是:(二一作 五,逢二進一;三一三十一,三二六十二,逢三進一;四一二十二,四二作五四三七十二,逢四進一;五一作二,五二作四,五三作六,五四作八,逢五進一;六一下加四,六二三十二,六三作五,六四六十四,六五八十二,逢六進一;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十二,七五七十一,七六八十四,逢七進一;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四作五,八六七十四,八七八十六,逢八進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逢九進一)。

光陰荏苒,歲月變遷。現在的農民不交農業稅,不交公糧。國家還對種糧的農民有補貼,對種糧大戶補貼的還多。那時我所在的生產小隊,把收割的小麥運到打麥場裡,用牲口拉著石磙子在烈日下磙壓脫粒。把麥子曬乾揚淨,這第一場最好的麥子交公糧。

七十年代的記憶--4

此圖來源於網路。此圖就是當時打麥場上的景象。

麥收季節是會計最忙的時候。社員們收割小麥安樓(也叫趟)記分,這叫做包工。社員們的勞動熱情空前高漲。我負責登記他們收割的趟數,還算出應得的工分。這是三夏(夏收,夏種,夏糧徵購)最忙的時候也是最累的時候。秋季也一樣,是收穫的季節,也是一年的希望。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