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我的幸福生活全是父母給的楊愛蘭

2022-02-09由 半心堂主人 發表于 歷史

我家南廈放著三條大號甕和三條二號甕,院子裡放著兩條小甕。那一條條黑釉明光的甕,裝滿了父母對我的深情愛意,豐裕了我家的生活,因此,我視之為寶地收藏著。

甕,其實就是缸,而我卻願意稱呼缸為甕,這是因為當年父母老掛在嘴上的話“總要給你買幾條甕哩!”他們把缸叫做甕,該是“甕”與“旺”諧音,有了甕,家就興旺吧!是哩,大甕、小甕叫起來,我感覺比叫大缸、小缸順口舒心!

我的幸福生活全是父母給的/楊愛蘭

我剛結婚那陣子,除了兩個板箱,兩個櫃箱,一個立櫃,一張寫字檯與兩把椅子外,我的新家裡再沒有其它家當。而八十年代,甕對於農村人來說,那還是相當看重的,也是生活離不開的用品。人們用甕盛水,用甕盛糧食,用甕捂柿餅,用小甕捂柿子醋。誰家裡若是沒有甕,就像短手一樣的,顯得光景不咋的。

父母操心著我的光景,一心想給我家添甕。

我結婚後,土地分到戶,家家有餘糧,自然,要置甕的人就多,就有外地人拉著甕轉村子賣。村裡人雖說打的糧食不少,但手裡的錢並不多。想用麥子換甕,便與賣甕的商量。賣甕的為了出手甕,同意了。這樣,倒是兩全其美的事。

每每有賣甕的人來村裡,我的父母總要去看所拉甕的質量如何。他們一心要給我買好甕,但是,看了好幾回,沒有看下合意的。

父親是個熱心腸的人,老愛憐出門人。對於賣甕的人,他又是給人家找地方,又是給人家送水的,所以就與人家熟悉了,便安置那賣甕的,下次來時,早早留幾條好甕。

有一天,那賣甕的又拉來了甕。一聽到大喇叭吆喝賣甕的聲音,父親便趕緊出門去看。

賣甕的見父親來了,指著甕說“這回拉的都是上等甕,你快看看吧!”

父親迴應了一聲,立刻看起甕來。他又是看甕口圓不圓,又是瞅甕身釉子亮不亮,再細細摸摸甕裡有無凹凸。最後,用小瓦片輕輕敲敲甕身,聽那甕發出來的響聲,以此判斷甕是不是好的。

終於,父親挑好了三套甕。那甕都是一套一套的,每套包括大號中號小號。

父親計劃用麥子換甕,與賣甕的議好了應給的麥子斤數,便把幾條甕拉回去,從家裡擔了麥子給了賣甕的。

我的幸福生活全是父母給的/楊愛蘭

父母給我買甕的這些經過,是我去孃家時母親講給我的,她卻沒告訴我給了人家多少斤麥子。

“媽,多少麥子換下這幾條甕?”

“問這幹啥,你甭管。咱家有的是麥子,甕是我們給你買的。湊空給你送去。”

有一天,我去孃家,見父親在院子裡弄了水泥、沙子,鐵皮模型,地上還有鋪的牛皮紙。我禁不住問父親做啥。父親說是準備抹甕蓋子。

噢,抹甕蓋子!父親啊,您為我想得太周到了。

只見父親把和好了的混凝土一鍁一鍁地倒進模型裡,用鐵泥坯輕輕地收了面。他說,待甕蓋子凝固了,再用細磨石打磨邊沿,防止齒齒稜稜磨手。

甕蓋子抹好後的一天,父母拉著裝了甕與甕蓋子的小平車,上坡、下坡,在那高低不平的土路上,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走著,給我送甕來了。

小平車一次只能裝一套甕。三套甕,父母送了三回。

嗬,家裡擺上大大小小几條甕,這下子有盛水的了,有放糧食的了,有臥酸菜的了,有捂柿子醋的了……

我的幸福生活全是父母給的/楊愛蘭

農村在建新房時,工地上多半還用大甕盛水。那年我們另蓋新房時,父母給我買的幾條大甕又派上了大用場,給施工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大甕小甕,甕甕有用。小甕大甕,讓家看起來就殷實了許多。

每年到了除夕這一天,從水池裡提上水,往水甕裡倒滿,還有了“添財”之意,多麼吉利!

而當除夕往門上貼好春聯後,把紅紅的字條

“糧食滿甕”貼在糧甕上,把紅紅的字條“甕底生財”貼在了水甕上,這真的讓人感到了生活富裕,日子紅紅火火。

雖然後來土地多了,麥子也打得多了,我又買了鐵皮麥囤子用來盛麥子,但仍然捨不得丟棄這幾條甕。

這一條條大甕小甕盛滿了父母的深情厚愛,興旺了我的家,我怎能不萬般珍愛呢?

(作者:楊愛蘭)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