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張謇的發家史,應驗了馬雲那句話,官商可以戀愛,卻不能結婚

2022-02-08由 俊哥評歷史 發表于 歷史

張謇要辦一個紗廠,他起名為大生,其意源自《易經》的“天地之大德曰生”。

張謇的發家史,應驗了馬雲那句話,官商可以戀愛,卻不能結婚

狀元辦廠,雷聲很大,但實際上很窘迫。他的創業資金只有區區2000兩白銀——其中700兩是向朋友借墊的。所以,大生紗廠從一開始就很有現代企業的氣息,他擬定了一份《通海大生紗絲廠集股章程》,公開向社會集股。

結果很不理想,很多人並不信任這個從來沒有經過商的書生,甚至有人問他:“什麼是工廠?”

到1896年年底,辦廠的錢才籌了不到8萬兩。這時,對張謇頗有好感的兩江總督、南洋大臣劉坤一提出,國營的南洋紡織局有2萬多錠積壓已久的紗機,可以將這些裝置折成官股,與張謇搞一個“官商合辦”。這批英國造的機器已在上海碼頭擱置5年之久,日曬雨淋,連包裝木箱都破了,機器零件鏽壞的有十之三四,光是搬運和除鏽就花去6000兩。走投無路的張謇咬牙接下這堆機器。他重修集股章程,大生的股本定為50萬兩,其中,2萬官錠折價官股25萬兩,他再另籌25萬兩社會資金。

就在這時,作為江蘇同鄉的盛宣懷答應幫他籌集資金,二人還簽署了《通滬紗廠合辦約款》,誰知最後,盛宣懷卻是一分錢也沒有兌現。張謇對此大為惱火,從此對官商絕了念想。

直到1899年夏天,大生紗廠才籌足資金開了工。5月23日,第一批白棉紗出了廠,當日開動紗錠6000錠。到1900年2月,大生紗廠就賺回利潤2。6萬兩白銀。

張謇天生有管理和經商之才。在大生紗廠創辦之初,他親自執筆撰寫《廠約》,對自己和幾個董事做了分工,各人均有明確的職責,獎罰措施、利潤分配方式等都有具體規定;每天下午兩點各部門主管舉行例會,有什麼問題都及時在例會上討論解決。有趣的是,《廠約》細到對招待客人時點幾個小菜都有規定。《廠約》之外還有25個章程,規矩達195條。這在當時,恐怕已是中國人自辦企業能達到的最高水準。

在紗廠正常生產後,為了降低棉花的收購成本,張謇接著創辦了通海墾牧公司,開始自己種棉花。接著,他又陸續開辦廣生油廠、復新麵粉廠、資生(鐵)冶廠、阜生蠶桑染織公司、澤生水利公司、大達內河輪船公司、大生輪船公司等。這些企業都與紗廠有產業上的關聯性:辦廣生油廠是要利用軋花下來的棉籽;辦大隆皂廠是為了利用廣生油廠的下腳油脂;辦大昌紙廠最初是想把大生的下腳飛花利用起來,為大生紗廠生產包裝紙和翰墨林的印刷用紙;辦復新麵粉廠是因為大生紗廠有富餘的動力,而且每天漿紗織布需要大量麵粉;辦輪船公司是因為大生紗廠的運輸需要;辦懋生房地產公司是因為外來人口漸多需要住房;辦鐵廠則是為了製造織布機、軋花車等裝置。

如此完備而精妙的產業鏈打造,完全是大工業製造的理念,不但在當時的中國絕無僅有,在百年後的今天,仍是商業戰略上的正道。

張謇的發家史,應驗了馬雲那句話,官商可以戀愛,卻不能結婚

張謇之所以能成為歷史的成功人士,離不開之前的寒窗十年,也同樣離不開其偉大的愛國之心。有了這兩樣法寶,他披荊斬棘,突破艱險,無畏不懼,最終成為近代史上一顆耀眼的明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