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動態化應急預案管理

2022-02-06由 共演 發表于 歷史

相比傳統應急預案以應急處置和救援為核心內容,防救一體的應急管理模式更強調對應急準備和有效進行風險應對的行動依據,其內涵包括風險和脆弱性評估預案、風險敞口和隱患預警速報及先期處置預案、應急物資調配預案、應急處置預案、災害救援預案,以及中斷恢復預案、模擬演練方案等,是一個“平時”與“戰時”緊密銜接、環環相扣的連續過程。從動態管理過程的觀點來看,預警預案體系形成一個閉合的“預案鏈”。如果把突發事件作為應急管理“平時”與“戰時”的分界點,則預警預案體系“平時執行”包括風險評估、脆弱性評估、針對不同型別風險突發事件的模擬演練以及各項預案的編制、修訂等;“戰時執行”則包括應急物資調配、處置與救援、中斷恢復等。“平時”與“戰時”狀態的“切換鍵”、“連線鍵”是對突發事件是否形成風險事件的定性判斷(即風險預警),同時根據預案設定的條件和方式啟動通用和特殊任務。

因為風險不斷在變化,措施和屏障也在不斷地變化,需要根據變化進行更新,無論是管控措施還是應對能力,還是物件和範圍領域,甚至更新手段也要隨著承災體自身的變化、災害鏈條和媒介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和適應性改進,即實施動態管理。動態管理的物件是預案體系,實質上則體現為管理更新和能力更新體系和過程,經由預案這個載體來體現,經由預案來推動和促進,並階段性地固化、階段性地提升。最關鍵的是,透過預案應急,培養能力培養意識;透過知識管理,不斷最佳化;透過演練,透過文化和一體化,實現自我負責自主安全責任和意識;透過底線思維和效能意識,實現真正的事故為零。預案管理不在於預案本身,而是要解決機制問題,怎麼來編制怎麼來最佳化,怎麼來實施,預案名為案,但代表工作機制,工作方法,是一種結構化的工作方法,不斷學習不斷研究,積累預案庫和風險分析隱患排查,並提高技術能力和工作水平。

預案的完善應成為應急管理中的一項常態工作,其著眼點不能僅僅侷限於作為文字的預案,而應該重視最佳化預案編制與管理的流程,處理好靜態與動態的關係,以達到持續性改進的目標。應急預案編制前要進行細緻的風險評估工作,否則,文字內容上看來完美無缺的應急預案在變動不居的突發事件面前難免千瘡百孔。完善應急預案特別強調“細化預案”,實現“誰來做、做什麼、何時做”。但應急預案和應急管理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是一個有機結合自運轉系統。危機應對預案只能強化常規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對於非常規突發事件而言,這隻會使得應急管理響應體系更加僵化,進而愈發缺少必要的靈活性與創新性。應急預案應詳細,才具有可操作性,便於快速地執行與實施,這是因為過於抽象化、原則化、概括化的預案沒有執行的價值,但在應急預案中,靈活性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關鍵要素。沒有靈活性和動態性,應急預案執行與取得實效的可能性必然低下。在應急預案的制訂最佳化和執行實施過程中,更重視應急預案的靈活性而不是詳細性。現實的情況是瞬息萬變的,如果預案體系和應急管理體系不具備動態調整能力,則不利於應急管理人員明晰自身在應急響應行動中的角色定位。應急預案制訂的基礎是確知威脅及人們可能採取的響應行動。應急管理者不應採取想當然的態度,陷入思維定式,而必須著眼於社會發生的真實變化。否則,應急資源的配置及資訊的傳遞就會出現嚴重的失誤。

動態化應急預案管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