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2022-02-04由 文化作文官宣 發表于 歷史

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中國古代城市建設有獨特的正規化,通常風格統一,整齊劃一,建

城思想體現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觀、禮樂觀、尊卑觀、自然觀、祭祀觀、防禦觀等。

即由神到人,先天后人,先尊後卑,禮法並用,天人融和。

著重體現民族的哲學觀、宗教觀、道德觀、政治觀,輔以陰陽玄學、風水堪輿等。

建築體式標準化、通用化、實用化、個性化,建築構件符號化,建築佈局意境化,建築追求以山水審美為前提,做到藏風納水,有利個體生命的健康,甚至個體靈魂的安定和智慧的增益。

比如儒家經典《周禮·考工記》對古代城建是這樣記載:“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廟,前朝後市,市朝一夫”。

意思是:建築師營建都城時,城市平面呈正方形,邊長9裡,每面3個城門(設立兩個側門),合計12城門道。城內有道路南北9縱和東西9橫,合計18條大街道。街道標準寬度為能同時行駛9輛馬車(72尺)。王宮的左邊(東)是宗廟,右邊(西)是社禝,左右對稱。宮殿前面(南面)是群臣朝拜的地方,後面(北面)是市場。市場和朝拜處各方百步(邊長一百步的正方形)。

這種佈局是中國傳統文化認為最理想的設計

:“左者人道所親,故立祖廟於王宮之左;右者地道所尊,故立國社於王宮之右;朝者義之所在,必面而向之,故立朝於王宮之南;市者利之所在,必後而背之,故立市於王宮之北。”

當然,《考工記》這裡的“國”,指國都,是京城待遇,記錄的是西周豐鎬的城市規劃。如果是州郡,城門只能開2個,縣城只能開1個。

所以城池的規模和形制,都有一定的層次標準。在大小、用材、顏色、數量、尺寸等方面,有嚴格的尊卑禮制等規定。

就城市本身而言,則可分為四個方面。

首先是城市地形風水的檢視。

什麼地方可以建城,什麼地方不可建,建哪裡,怎樣建,如何選址,建成什麼形式,有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和操作程式,包括祭祀等宗教儀式。

從城市設計來說,一方面要“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保證民眾住房需求;另一方面還要盡得自然之趣,“山翠萬重當檻出,水光千里抱城來”,有生活意境。

第二是城市中心位置的確定。

體現中華“原點”及四方拱衛思想,然後才是“仰觀天象,俯察經緯”,框定城市的總體範圍。

第三是以中心位置構建城市“中軸線”。

官署、壇廟等重要建築皆於其上,並以此佈局左右對稱的街道建築和功能分割槽。比如北京的故宮中軸線(長約7。8公里),唐長安城的朱雀大道,成都的天府大道,洛陽的天街,廣州的北京路等。

西漢、東漢之際城建制度出現一次重大轉變,整個都城朝向由“坐西朝東”變為“坐北朝南”,

由西城連結東郭或者西南城連結東北部的佈局,變為東西南三面郭區環抱中央北部城區的佈局。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隋唐長安,左右對稱,東北角的大明宮是後來修建,早期城市設計,幾乎是一張可以對摺的城市,同時北區中央的

(圖注:隋唐長安,左右對稱,東北角的大明宮是後來修建,早期城市設計,幾乎是一張可以對摺的城市,同時北區中央的皇宮,被東西南三面環繞。)

第四是城市住宅區和商業區的規劃管理。

注重衛生、治安、交通、排汙等實用功能,城市管理由宋朝前嚴格的裡坊制,向宋代後開放的街巷制轉變。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紅框即為東西市,只有此處能夠貿易。

當然,都城策劃也有守正創新者。

比如明代的南京城,設計者是“尤精經緯學”的劉基,他以《周禮》為指導思想,根據“三垣、二十八宿”星象,結合南京虎踞龍盤、依山傍水的地理優勢,一改以往都城牆取方形或矩形的舊制,按照星象佈局,根據山川、湖泊、河流的地理形勢,

從防禦的需要因形隨勢而建,將南京城的城牆設計為天象中的“南鬥”和“北斗”的聚合形態,將皇宮置於北斗的鬥勺內,然後在其中修建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符合天象意蘊。

京城13座城門分別對應南鬥6星和北斗7星的13顆星。南鬥鬥勺內為傳統民居區(老城南),北斗鬥勺內為新建皇城區,兩勺柄之間為軍屯區,既符合當時的經濟條件和民心所向,又保護了南京城最繁華的兩大區域,

更重要的是道家隱喻在南京城牆建築語言中的設計思想,秉承了帝王皇權“至高無上”、“永為人主”的原則,體現了設計者“天人合一”與“皇權神受”的天道觀與正統觀,是遵循禮制、呼應天象、順應自然的傑作。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設計理念:天象中的“南鬥”和“北斗”的聚合形態

中國歷史上,歷經戰亂,許多城市毀於兵災,毀後重建,但基本結構一脈相傳,難有變化。

一 、油溪與僰溪:最早的風水吉地

江津老城規劃,肯定要遵守《周禮·考工記》對古代城建設定的原則和它背後的哲學思想。

當然,就不得不看重風水,這是古代城建第一原則,並在這一原則指導下進行選址。

從歷史來看,江津作為縣政府衙門治所,一共有四個地方

:益州牧劉璋設樂城縣,縣治油溪(一說龍門);公元487年,江州縣的縣治遷往江津順江僰溪口,西魏(553-557年)改江州縣為江陽縣,縣治仍在僰溪口;北宋置鼎山縣,縣治在鼎山,旋廢,正史不載;公元598年置江津縣,縣治在幾江鎮。

這四個地方各有特色:油溪與僰溪口,都是兩河交匯。

油溪是北邊縉雲山脈璧南河與長江的交匯處,後來成為貴州經遵義和李市,到成都的陸道轉運中心;順江僰溪口,長江與綦江的交匯處,是東下重慶,西通成都,南到遵義的交通要道。鼎山就在幾江半島南端,只是位置有微小距離。

為什麼不選址兩江交匯處,偏偏選擇一個幾江半島呢?

不如先看其他兩處的地形,看看是否符合中國傳統風水追求:

山明水秀,實現人居環境和山水意境的融合。

油溪地處長江北岸,北邊是西南縉雲龍脈與長江的山水交匯;東面和南面臨江,西面是以明燈山為中心的聖鍾坪,形如圓珠。如果說這裡風水不錯的話,那麼風水最佳處肯定是它西邊的聖鍾坪。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縉雲和雲霧兩條龍脈之間,聖鍾坪猶如龍珠。油溪處其中。

油溪處重慶境內縉雲山和雲霧山兩大龍脈之間,這區域還有吳灘鎮、朱揚鎮、金剛鎮,歷來是風水師馳騁才華的地方。

傳說劉備曾準備建都聖鍾坪

沿聖鍾坪建了十八道城門

:天生門、太平門、乾安門、德聖門、佛耳門、永勝門、監江門、南紀門、朝天門、地利門、安里門、側耳門、永安門……。後因戰事,建都失敗,改建成都。

當然正史無載,所以只能當野史看待。不過它透露的玄機,卻說明這裡真有“龍穴”。

從風水來講,聖鍾坪恰恰是兩大龍脈之間所戲的寶珠,所以風水上佳。

換一個角度,這裡有開國元勳聶帥的祖墳(騎龍穴),江津人都知道的風水故事。另外,該處有一“玉印寺”,現為“護國寺”,建於山蓮之中。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玉印寺所在位置,如盛開的山蓮花。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玉印寺衛星雲圖,如三層蓮花盛開。

這裡成為江津縣治最初的選址,肯定在古人眼裡有上佳的風水。雖然只存在54年,但還是值得研究。畢竟,重慶第二機場落地璧山正興後,最大的受益者就是這兩條龍脈之間的區域,機港大道直通長江,成為未來新興產業佈局的最佳選擇。

順江僰溪口,最大的優勢是水道。綦江直通遵義,相當於僰溪口上通成都,下達江陵,南及貴州,三省通渠。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僰溪口交通及地理形勝

這樣的地方如果放棄,實在太可惜。

何況水口是好風水,旺財旺人。

從地理形勝來看,它東面是中梁山脈穿江而過到達江南的餘脈,為青龍方位,遠高於西邊所有小丘陵(白虎方位),屬於吉地。

從北方看,銅罐驛形成的弓形煞氣斜對僰溪口,卻被長江大中壩遮攔化解,同時對東去的長江進行分流,一內一外,如都江堰的魚嘴,形成一條內江回水沱,儲水儲財。綦江衝入長江時,又遇一小中壩在前方形成案山,阻緩水勢,鎖住吉氣,是難得的兩江匯合的絕佳造型。

此處風水象極長江入海口的上海灘:

在江海匯合處,崇明島靜處其間,成為羅星鎖水口的風水格局,滾滾長江水汽盡聚於此。

但僰溪口大、小中壩卻更有意思,大中壩將長江一分為二,內儲財水;小中壩鎖住綦河水口,形成雙星鎖江格局。

但最終江津城址卻放棄了這兩處風水,選擇了更好的地方:幾江半島。

二、風水陣塔:三塔連青龍

幾江半島對岸最大的龍脈是縉雲山。

如果城市建在對岸,雖然北方位是高大的縉雲山脈,靠山極佳。

但縉雲山脈是西南-東北走向,它同時屬於城市西方白虎位,大凶。

所以對岸叫德感——以德感之,使之勿動。這是江津鄉鎮中最佳吉名,對化解白虎兇星,效果極好,可見當年風水師們的智慧。

有德感這一名字化解白虎,加上脈氣遇水則止,幾江半島易完全處於玉水環抱之中,自然風水上乘。

當然,任何吉地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幾江半島也是如此

,它的軟肋在白虎位鼎山高於青龍位塔坪路。

對於這種城市格局,到清朝時,風水理論已日漸成熟,經過佛教與道教長時間的整合,堪輿界倡導建風水塔以彌補。

“中國營造學社”對中國古域進行調研,彙集成《中國營造學社彙刊》。

梁思成的助手張馭寰先生出過風水塔專著《中國風水塔》,是目前國內唯一一部研究風水塔的專著。對風水塔的歷史沿革和分佈、風水塔的分類、建築材料、尺度、藝術裝飾、各部件做法等,進行了論述。

總體來說,南方風水塔多於北方,四川地區張馭寰介紹了28座名塔,數量上遠高於其他地區。

風水塔在隋朝已出現,作為佛塔的附屬產品,但性質形象已大變。

張馭寰說:“既不屬於佛教系統的各式塔樓,也不能列為墓塔的範圍,把它們歸納起來早已成為一個獨立體系。”

佛塔在宋以前是“一寺院建造一座塔,不建大殿,以塔作為主要崇拜物。”但佛教世俗化後,塔與寺院分離開來,“塔的佛性蘊涵向完全世俗繁華方面轉變”,

風水塔大行於世,“實際上就是由佛塔轉型而改變了宗教性質的一種新的建築型別”。

這種風水塔,民間稱之為文峰塔、文筆塔、文昌塔、文塔等,是對天地人關係探討與實踐的產物,它強調了“三才之間,地道為獨尊”。

風水塔的修建,四川重慶因山脈丘陵為多,成為風水師率先實踐的土壤。

清代乾隆時期重慶府只修建了3座風水塔,均在江津。即大塔(文風塔)、小塔(文風塔)、文塔。

清代風水塔修建數量,江北廳和豐都均為4座,居第一。江津3座,排名第二。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四川重慶風水塔地域分佈圖,江津居重慶第二位。

不同的是,

江津這3座風水塔,結成的是風水陣, 目的是補東南地勢低窪,增強青龍地位。

這與其他長江邊的風水塔建造目的大不相同。

古人認為“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地形不利於文風。大江東流往往“披沙淘金,竭盡英華,科名之不振,職是之故”。

堪輿家們便想盡辦法來彌補這種地理缺陷,於是借塔來阻止“水去沙盡”之困,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風水塔往往建在兩河交匯處的岸邊,即風水學的“水口”處。

所以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等沿江分佈著19座這類風水塔;長江流域在重慶內共有23座;嘉陵江流域從廣元算起,共有9座;渠江流域共有19座;涪江流域共有29座。

但江津不是。

江津以城南鼎山文塔(白塔)和江津北岸高家坪文塔,加上城中心位置建造的奎星閣,兩塔一閣,結成風水陣塔,“補山水之形勝,助文風之盛興”。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兩塔一閣風水陣圖。

清代四川一帶建風水塔的目的,是為了“壯黌宮”,即教育。一旦進士人數減少,必須立即從風水上找出問題,並快速補進,這已經成為一方官員的政績。

江津這3座塔,《縣誌》圖示為:南部的白塔,東部的文星閣,北部的文塔。

而白塔位置,從地圖上看,大概在今天的小塔位置。

東部的文星閣,更象在名豪步行街,而並非現在的奎星廣場。透過《縣誌》圖,文廟北端有一“魁樓”,此魁樓極有可能是現在遺存的魁星樓,

而文星閣在進士蹇滋善《修兩文塔碑記》中有專門的記載:那是風水專用。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兩塔一閣風水陣在乾隆版城圖上的位置

根據《縣誌》記載,城南文塔在鼎山下,明代崇禎8年曾修建,乾隆甲寅年在公募與政府補貼的組合方式下,終於籌集資金,重修新塔,與聖廟(文廟)相對,此方為元魁星。江北文塔在聖廟的八卦艮方,與城南文塔丙艮相映,為薦元星,叫催官方。由於處長江北岸,又在山頂,工程量極大,費十數年方成。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乾隆版新建兩文塔目的:培護風水。

建成之後,《縣誌》敘述:“津邑文運較前數十年頗盛。”為此江津籍進士蹇滋善專門為建塔寫《修兩文塔碑記》。

該記開篇即道:“風水之說儒者弗道,而山川形勝或有缺陷。古人陟巘降原,相度之際,未嘗不繼之以人力。”

意思是可以透過人的主觀能動性,來彌補山川風水之不足。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蹇進士所寫《修兩文塔碑記》

“粹然儒者”曾受一縣長,對於培植江津文風非常用心,“尤三致意焉”。最後在乾隆丁酉歲(公元1777年),“

於聖廟落成之後,環視地脈,謂東南北三方稍陷,必大為培補

,始足以崇禮勢而壯黌宮。

先於東門內建奎星閣,立著成效。

侯曰未已也:

鼎山之南,大江之北,當建兩文塔。侯親為卜地,諏吉興工。”

曾受一縣長“歷官四川閬中、綦江等知縣,1762年任四川珙縣知縣,乾隆三十年(1765)調任江津知縣,四年後升任合州知州”。在文廟建成後,隨大家一同檢視江津龍脈,有堪輿家認為東、南、北三方稍陷,受西方白虎位的鼎山壓制,文風不振。所以提議在東門內建奎星閣,馬上可以見效。

特別強調,

這個位置不是現在的奎星廣場,那是文廟所在地。

文星閣在縣圖的東門位置,即現在的名豪步行街。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魁星樓與文星閣不是一回事。魁星樓在文廟後,城圖標註為魁樓。

文星閣在縣圖的東門位置,即現在的名豪步行街。

文廟建築群標註有兩座房屋,

最北端有一座“魁樓”,即現在的奎星廣場。而廣場對面,是縣衙門所在地,即現在的江津老公安局位置。

所以風水塔“文星閣”,是風水專用。現在的江津地方學者沒有審圖,弄混淆了。

曾受一卻認為不止於此,提出在鼎山南部,長江北岸,當建兩座文塔,才能達到效果。

並親自占卜取地,挑選吉時吉日動工。那時的文人,《易》是必修科目,對於堪輿之事,極易貫通。

但好事多磨,“曾侯以致仕回籍,未獲竣事。後復致書於邑人,期在必成。然屢興屢廢,訖無成功。”曾受一離職退休回原籍後,仍然未能成功。後來寫信給江津縣人民政府,希望建成。但提案屢提屢廢,因為沒有人民幣,願望無法實現。

終於在公元1794年,進士蹇滋善同志未經縣人民代表大會提案,直接訴之當時的一把手塗縣長,並獲得成功

:“歲甲寅,餘

言於邑侯塗公,請公項若干,復募費重修,南塔先成

。惟江北之塔,厥功甚距,費尤不貲,歷數寒暑,而功始竣。制軍孫補山先生,題其額曰:標建奎躔,自是而文風亦蒸蒸日上矣。是役也,曾公倡之,塗公繼之,趨事者明經程詩鐘、張光組,太學生何繡裳三君之力居多。捐貲以建碑亭者,則司馬戴君登霄也。”

該工程倡導的人是曾受一,落地的人是塗縣長,出力的人是程詩鐘、張光組、何繡裳,出錢最多的人是司馬戴。

塗縣長,全名塗長髮,江蘇江寧舉人,乾隆54年任江津縣長,在任5年,公正廉潔,1795年升任眉州。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民國版江津縣誌》對塗縣長的介紹

司馬戴同志家裡很有錢,

霍來宗同志在《團練鄉勇碑記》中記載,戴君不僅“捐棄多金”,還“顧備丁壯數百餘人親為訓練”、“製造槍矛千餘件”、“鑄大小炮位七十餘尊”送給江津和重慶府江北廳,甚至“辦蓑、苙各五千件,腳馬兩萬件送營中”。

但可惜,司馬一姓在江津的姓氏大族中還排不進前十。

參與《乾隆江津縣誌》修纂的江津幾江人王家駒,乾隆37年(1772年)賜進士出身,行政級別為正七品散官文林郎(類似現在正處級),曾官廣西平樂知縣、任奉節夔州府學教授,

《縣誌》收錄了他寫遊城南文塔的文章《遊鼎聯寶塔記》。

公元1779年夏初,王家駒帶領40多人登南城文塔,地點在離城半里的聚寶山,也就是現在“雲鼎陽光”到 “園丁大廈”一線。

雖然剛剛進入夏天,換算成農曆,相當於現在5月,氣候已暖,有人打傘遮陽,從南安門到聚寶山這一段路,居然走得汗流浹背。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王家駒進士的《遊鼎聯寶塔記》

走到塔下,塔前有大樹,樹蔭廣達數畝,樹下還有小條石,可供休憩。塔很高,“望塔頂高數十丈”,以當時的測量工具,不易計量。塔基很寬,“周圍約數丈”,“層有十三”,每一面都開有窗戶。整個塔給人的感覺是“崢嶸拔地,突兀撐空”。

第一層塔額上“嵌石刻四大字,所謂‘鼎聯寶塔’者也”。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遊鼎聯寶塔記》對塔外觀的描述

登樓過程,路徑狹窄,拾級而上,“後人持前人腳,前人履後人項”,頗為艱難。塔樓每層四面門洞大開,越上光線越好,“披襟擋風,覺透體清涼”。

登上最高層俯瞰,“下地煙靄霏微,杳若無際,飛鳥過者,延視其背”。攀窗四望,“遙見鼎山聳峙,幾水環流,華蓋諸峰,如翠屏羅列。城堞參差,田廬隱見,盡在其下。吾津勝觀也!”

突然就發現:

王家駒登聚寶山“鼎聯寶塔”是1779年夏天,塗縣長建南部白塔是1794年,前後相差15年。這15年“鼎聯寶塔”不可能就垮了重建。

意思就是,“鼎聯寶塔”與風水白塔應該同時存在。

那麼問題來了:

風水白塔在哪個位置?蹇滋善《修兩文塔碑記》中雖未明確指出,但《乾隆縣誌》記載是:“在鼎山下與聖廟相對”。

按照《乾隆縣誌》“在鼎山下與聖廟相對”,

那麼從南安門往山上遙望,必在現在塔坪路與燕窩穴街向南部延伸的兩條線之間,也就是現在的江津融媒大樓到生活林之間的範圍。

這裡就是聚寶山。

從園丁大廈,經燕窩穴街上,到達南門,這一線,曾經是江津傳說中的風水寶地,楊氏家族從放羊娃,到重振家族雄風,成為江津望族,靠的就是祖墳埋在這一線的風水穴位上。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從現在奎星廣場向聚寶山望去,“鼎聯寶塔”位置在塔坪路園丁大廈以下。“小塔”應該是新建白塔位置。

“鼎聯寶塔”,《乾隆縣誌》未載,

但距南安門,僅僅“一里許”。當年這裡是一片荒山,甚至是墳山,直線距離短,但羊腸小道,爬上去還是要費一番周折。

換一個角度,如果聚寶山已經有一座13層的寶塔,是不是某種程度上已經充當了風水塔的角色?這種情況還有必要新建一座麼?

《乾隆縣誌》記載,南部文塔有新塔和舊塔,舊塔建於明崇禎八年(1632年),沒有明確標註地點。新塔建於1794年,相差162年。

幸好《民國江津縣誌》對舊塔有記載:“明崇禎八年建,今撤毀。”

那麼“鼎聯寶塔”呢?《乾隆縣誌》未載。

重新查《民國版江津縣誌》,赫然出現“縣文塔有三”字樣。

(一)“一踞鼎山,其形較小,

中實,俗名‘小塔’

。”這是當年曾受一卜定的風水塔位置。現在高德地圖上還可顯示“小塔”地點。

(二)“一峙武城後,

俗稱‘大塔’。中有蹬道盤旋而上,如入雲霄。

”這與王家駒《遊鼎聯寶塔記》所載吻合,為“鼎聯寶塔”。

(三)“一屹立大江北岸高坪,近石佛山。勢極崢嶸,與峙武城後者,相競崛起。”

同時記載了城中塔池勝景

:“天日清朗時,三塔之影鹹倒入城內菱塘中。自塘岸觀之,一一可見。故邑中風景,夙稱‘菱塘塔影’為勝。”

江津確有三塔,但即便《民國版江津縣誌》,也未解釋“鼎聯寶塔”的來由,殊為可惜,說明編輯極為粗糙。但“菱塘塔影”,作為江津勝景,留下了史記文獻。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民國版江津縣誌對三塔的記載

《江津乾隆縣誌》的編修,脈絡很清晰,從明朝開始,歷經四次才完成。

《四川地方誌》570頁至571頁載:

明朝嘉靖十九年(1540),

楊元吉縣長拜訪本縣名士楊彝(明正德十四年舉人,翌年成進士,歷官雲南道監察 御史、浙江清軍御史、貴州巡按御史、江西吉安府知有、河南按察司副使等},請他出面總領纂修縣誌,當時纂成縣誌二卷,

但未能刊刻印行。

到乾隆33年(1680)還能見到手抄殘本。

康熙十九年(1680)

,縣長王躄聘本縣名士龔懋熙(明朝崇禎進士,宮太常博士,入清不仕)出來總其重修縣誌事,書成

,仍未付梓。

雍正年間

,縣長王朝選曾依據龔懋熙版本,重輯縣誌五卷,至雍正十一年(1733)成書,

依然未能刊刻印行。

直到乾隆三十二年(1761),

曾受一在縣中尋得以上各志的抄本,取而閱之,遂為補缺訂偽,纂成縣誌21卷,然後由進士王家駒參與校閱,

於次年夏天付之梓行,總算完成。

原刻印本迄今僅見故宮博物院圖書館收藏一部。

明朝兵災之後,《重慶府志》已殘缺,僅剩下長壽、南川、綦江、江津、永川五縣之志(當時重慶府共領三州十七縣)。

說明江津縣誌從明到清,一線貫之,未曾斷裂。

從嘉靖十九年(1540)到乾隆三十二年(1761),221年斷斷續續編修,居然都沒有註明“鼎聯寶塔”的建造時間和目的,實為一大疏漏。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成化《重慶府志》在明兵災之後,只剩下五個縣誌儲存,其中就有江津。

如此可確定:

新建白塔在鼎山腳下,地圖上的“小塔”,位於“鼎聯寶塔”西邊。而大塔,應該是可以攀登的“鼎聯寶塔”,在塔坪路武城後。

“鼎聯寶塔”雖然不是曾受一縣長親自卜定的風水塔,卻依然達到了培護東方青龍的效果,這說明前朝已經有風水師在做這件事。

另外,有少數江津地方學者,認為風水閣是奎星閣,則明顯錯誤。

此風水閣在《江津乾隆縣誌》上是文星閣,位於東門,是新建,不是南門文廟。現在奎星廣場上的奎星樓,是南門文廟建築的一部分,不是培植風水所建。

曾受一縣長在鼎山腳下查穴卜地所建白塔,自然選在龍脈穴位上,著眼於全域性。原有的“鼎聯寶塔”,也處風水線上,但當年建築理由,卻未明示,今人難以知曉。

可惜,三塔已不見蹤影,文星閣蕩然無存。荷池已毀,“菱塘塔影”,無一可見。

高家坪文塔因抗戰時成為日本軍機繞道江津轟炸重慶的航標,國民政府陪都防空司令部下令炸燬北岸文塔。2010年,江津第三次文物普查,將高家坪文塔遺址列為”抗戰遺址“,申報文物保護單位。

據說很靈,江津建塔後,立即文風昌盛,屢中進士。

三、太極河:江津老城的陰陽鎖龍術

長江在幾江半島溫柔地劃了一圈圓弧,就奔騰東去,“水去沙盡”,帶走多少吉氣財富?怎不讓風水師們扼腕嘆息?

這一圈半弧已是天賜,吉氣停留,讓龍脈浸淫土地。但終究遠去,無法阻攔。

如何才能鎖住萬里長江這條巨龍的精脈,讓它吉氣長駐?這對風水師來說,是難得的挑戰。

好在江津風水師眾多,很多流派的弟子從崑崙祖山一路追蹤龍脈,過米倉山、大巴山、秦嶺,分出東去一脈,走出河洛地段,在平原上成就帝業。又分出西南一支,從大巴山驀然回首,在四川大盆地東部,形成“五指拈花”的風水奇觀。

天下風水師,但凡想有一絲造詣者,巴蜀之地便成為他們研學提升的練兵場。堪輿界翹楚袁天罡,《隋綱

贇拓

》記載,他是隋朝雅士重慶津琨(江津)人袁守懿的次子。

也就是說袁天罡老家在江津石門,雖然戶口在成都。而袁天罡對相術和堪輿的精湛來源於巴蜀學習,可見當時巴蜀風水師的水平之高。

江津城市風水的頂層設計,同樣體現出難得的堪輿標杆。

縣誌記載,江津東門外有蓮池30畝左右,

於是元朝時風水師設計鑿渠引水鎖龍氣。

水渠經金釵井,流入南安門,正好成為文廟前的泮池。然後繼續由東向西,穿過天香街,流入小官山前的大水塘,繞一大圈,折而向北,經老米市街,過楊嗣橋(四不挨下面),從三通街又折而向東,快到新華書店,忽然又轉而向北,穿過大通橋,從北固門太極口注入長江。

這條河流,在城內幾次繞行後,劃出一個非常漂亮的太極圖,把江津內城分成不規劃的陰陽魚,與外圈的幾江,形成難得的內外太極,獨鎖山川吉氣,在中國的城市設計中,極具傳統文化底蘊。

長江繞一“幾”字,只是太極外圈。去水處的水口,建塔也能只起一定作用。

城內太極河設計,才是堪輿界難得的鎖龍術。

江津乾隆版老城圖,遵循道家法則,天機不可外洩,只在北固門出口處,標註“太極口”三字,未標註太極河,是堪輿界的潛規則。

但這種堪輿界的春秋筆法,為後人留下了解讀風水師天機的密碼。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城內太極河設計,最古老的鎖龍術。

江津南部鼎山雖是白虎位,卻流下了一條溪流,叫“砦溪”,該溪流從鼎山北面,經現在江津中學位置,由東北入城,“環學宮,注泮池”,與金釵井過來的溪水匯合,在城內繞行太極河後,注入長江。

這條溪水在入城前,彷彿是南城護城河,所以稱“砦溪”。砦,同“寨”,解釋為“守衛用的柵欄、營壘”。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南門砦溪,是老城的朱雀位,也起城防作用。

兩股溪水,讓城內太極河水流充沛,河寬5-8米左右,水質清澈,河道兩岸,楊柳成蔭,生氣勃勃。

一抹綠痕,如一條優美的項鍊,得體地掛在城市頸項上。

江津人行走在這條項鍊上,俯仰之間,塔影雲鴻,藍天綠樹,流水潺湲,鳥鳴婉轉,何等愜意?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民國版老城圖,太極河清晰儲存。

太極河上,除泮池文廟處必有泮橋外,還有三座橋,載入《縣誌》:一是大通橋,俗名板橋。二是大中橋,也叫楊嗣橋,因楊氏族人聚集於此。三是太平橋。

遇長江漲水,小船可從北固門直接駛入小官山楊嗣橋。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城內太極河三座橋樑。

可惜,這條頂級風水河,毀在沒文化的這幾代官員手裡。風水師們當年的集體智慧,被全部壓在石板之下,成為暗河,僅作排洩城市汙水之用。

現在北固門濱江路長江邊,還可看到一條長石砌成的水溝,一直伸向江心,排放著生活用水。這條溝,就是曾經的太極河。

如果這條太極河保留至今,河岸重新整治,除了楊柳依依,微風徐徐,還有各種觀賞魚和鮮花盆栽、石桌石凳、古橋燈飾等等,對江津打造旅遊城市和風水城市,必有補益。

太極河雖然因為今人的無知而變成了暗河,但這條河流永遠流淌在江津人的靈魂深處。

如有條件,建議江津有關部門,在太極暗河上面,沿河做一個路標提示,告訴大家這條河流在城市之下,依然淌著千百年來城建者的智慧。

四、一場風水災難:《縣誌》記載“傷縣脈”悲劇

故事發生在明朝宣德初年(1426年),當時的縣長兼縣委書記袁旭同志,

“以水東洩,築堤攔水”,想引東洩之水,向西入太極河。

《縣誌》記載,袁縣長是江西臨川縣人,

永樂乙未年進士。

該人政聲頗佳,“廉明公勤,增大縣治,重新學宮,政務修舉,訟息民安”,並且“庚子入覲”,

即庚子年入朝進見帝王,估計是到人民大會堂領取全國勞模之類的獎勵。

所以當新派領導“代者至”時,江津人民不答應,“父老德其政,相率懇留”。

這樣優秀的官員,肯定是希望江津更美好。

但這樣做是否正確?

蹇滋善進士在乾隆年間寫了一篇文章,叫《開復東門水道碑序》,專門講述這事,留下了江津城市風水的歷史記憶。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開復東門水道碑序》,講述江津風水故事。

蹇進士開篇論述氣脈風水與科舉的關係,再講述蓮池左右水道原來的走向,然後說明朝末期(避開了袁旭同志,袁縣長生活在明朝第5位皇帝時期,明朝一共16位皇帝,是否為賢者諱?不得而知),江津地方一把手誤信“形家”風水師指點,以為是龍脈,便築堤攔水,引水東流,造成江津科舉不振的悲劇。

在曾受一縣長的倡導下,司馬戴捐金出錢,右邊水流故道得以疏浚。

事成當年,江津科舉立顯神威:

在當年的秋闈鄉試(清朝是三年舉辦一次)中,有4人中舉人,其中一人為“經魁”,即五經取士中的第一名。

換成今天的語境,就是重慶市高考狀元。不,那時重慶屬於四川省,應該是重慶和四川的高考狀元。

蹇同志也在第二年中進士。這離江津考中進士的歷史,已經有29年了。盼了幾十年,終於開胡了,全縣人民普大奔喜,熱淚盈眶。

江津人被曾受一縣長的堪輿術徹底征服!

不妨跟著蹇滋善進士的文章,走進江津老城文化現場。

(一)風水與科舉的關係。

“人文之盛衰,科甲之隆替,氣運為之而實地運司之也。”“地運司之”,意思是一個地方的科舉盛衰,由地理風水決定。

(二)江津風水龍脈走向。

“津邑龍脈自鼎山落坪,由金釵井左畔穿平田,逆大江而西上入城。

”當然,這條龍脈起自“黔播”,即貴州高原,來龍綿延幾千裡。與江北縉雲龍脈和雲霧山龍脈起自崑崙,經大巴山折向西南不同。龍脈由高山降入平地後,最終折而向西入老城。龍穴在何處?本文沒有講述。後面文章再專論。

(三)蓮池左右兩條水道

。“其平田之右水,停涵而東洩,從古關帝廟前出江。左水西流,繞泮池從太極口達江。此左右水之各東西流者也。”

(四)誤信風水師築堤改道。

“晚明因當事者誤信形家言,於古關帝廟前,右水出江之處築堤壅塞,誤作龍脈,而右水不能出江矣。”本來水流逆西而上,穿太極河而入江,確為當年風水師的智慧。但為什麼卻傷了縣脈呢?

(五)改道造成縣脈被衝傷。

“於是春夏漲溢,右畔之水橫流而左,而縣脈之穿平田處汩沒被衝。”原來是右水不能出江後,只能向左,造成春夏漲水時,左流的水太多,將由鼎山落坪,折而向西的這條縣脈(龍脈)淹沒,造成縣脈被沖壞。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風水改造立顯神效。

(六)搶救縣脈在行動。

“故邑侯曾公前志謂科甲之減,蓋由於此。急宜培復。侯卸任時,猶以開通故道為囑。歲戊午,適與戴司馬圖南,談及此。戴公素慷慨,急公者曰:‘是何難哉?計費幾何?當為成之。’遂親為相度,即捐囊,興作刻日。溝成,水循故道。”

“故邑侯”,指已退休的老縣長曾受一先生。“興作”,興造製作。“刻日”,指限定日期。得到戴公資金支援,很快完成溝渠改造,右水終於可以循原來的水道入長江。

(七)風水改造立顯神效。

“時值秋闈榜發,登鄉薦者四,一列經魁。予適以次年成進士。去前輩之發甲科計二十九年矣。”

“秋闈”,

是對科舉制度中鄉試的借代性叫法。明、清時在各省省城和京城舉行的科舉考試,通常安排在農曆八月,因此叫“秋闈”。

“鄉薦”,

唐宋應試進士,先由州縣薦舉,稱“鄉薦”。意思是通過了省考,是舉人待遇。“甲科”,指科舉考試。

蹇滋善同志第二年中進士,打破了江津縣29年來無進士的歷史。

(八)讚美為風水作貢獻者。

“至是,人始信公之言為不謬,而服戴公之勇於好義為不可及也。今恐歲久填塞,司馬復捐工價,浚使益深,功峻勒碑,垂後聊記數語,以為後鑑雲。”

曾受一縣長以儒生身份,卻是道家堪輿高手,實為江津縣史上的巔峰人物。

司馬戴家裡有錢,偏偏作為富翁還勇於好義,滿滿的正能量。

不過,查一下重慶地區歷代科舉情況,可以發現:

宋代江津中進士11人,居重慶市第7位。元代中進士5人,居重慶市第一。

明代中進士36人,舉人168人,五貢177人,居重慶市第二,僅次於主城巴縣。

清代中進士13人,武進士1人,舉人134人,武舉人22人,五貢190人,居重慶市第五。

清朝主要是奉節崛起,加上涪陵得程頤理學聖地,合川得周敦頤廉溪學脈,都有先天優勢。而長壽在涪陵之側,大打教育牌,進步神速。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重慶曆代科舉人才地理分佈圖,江津優勢突出。

也就是說,有明一朝,江津科舉其實相當厲害。只有到清朝,江津才出現落後傾向。

整體來說,從宋朝算起,江津科舉合計有功名者757人,居重慶市第四位,次於主城巴縣、理學聖地涪陵、廉溪學脈合川。高於從唐朝以來,處省政府地位的奉節。

但很可惜,去涪陵、合川,很少看見這兩座城市打科舉進士牌。這說明這兩地領導的地域文化意識很淡薄,或者說對自身地域文化的認識嚴重不足。

那麼蓮池右水循故道東流入江,是否是打破江津29年無進士的理由呢?或者說南北風水塔與東門文星閣結陣,是否產生了提振文昌的效果呢?

是巧合還是真有神效?無法透過科學的方法來實證。

不過從反面來看,城內文塔廢棄,太極河掩蓋,今天江津教育在重慶的地位,或者說高考成績,還居第四位麼?

至少今天江津的教育地位很悲摧!絕對無緣第四。

蓮池由元至清的變化,《縣誌》記載為:

“元時鑿渠引水入泮池,由大通橋注之江。宣德初(明朝),知縣袁旭以水東洩,築堤攔水。成化中(明朝),知縣宋潛構亭於上,後壅塞不常。嘉靖乙酉(明1525年),知縣王貢疏之。丁酉(明1537年),知縣楊元吉葺其舊亭,扁曰‘君子池’,建亭池中,扁曰‘水心亭’,有詩。邑副使楊發記並見藝文。國朝邑令宮殿對,建亭其上,後令郎嘉卿更加濬導。形家謂掘溝過金釵井,縣脈被傷,科第之減,以此亟宜培復。”

其中乾隆朝的縣令叫宮殿對,是江蘇泰州人。由藍旗國子監三年任,六年調閬中縣。

楊元吉是江津太和人,由舉人十五年任。

宋潛是廬陵人,由舉人十年任。《縣誌》評價較高:“公勤廉幹,百廢俱舉,四民悅服。”

(城市文脈10)內城篇:江津老城建設的頂層思路

對蓮池變化的描述,並記載形家認為江津縣脈被傷之事。

江津《縣誌》對建風水雙塔後的科舉提升,這樣表述:“津邑文運較前數十年頗盛。”這個評價總體還是較客觀準確。

作者:譚蘅君、譚雲籍。中國教育學會課題文化教學之地域文化研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