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這6大食物是致癌的元兇,千萬別再碰了

2022-01-22由 楊拴盈醫生講肺癌 發表于 歷史

這6大食物是致癌的元兇,千萬別再碰了

又是平平無奇的一天

覓吉和家人圍在餐桌上邊聊天邊吃飯

這6大食物是致癌的元兇,千萬別再碰了

食物與癌症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覓吉一家人的餐桌上

有哪些食物會致癌呢?

NO.1 紅肉&加工製品

這6大食物是致癌的元兇,千萬別再碰了

2015年起,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專家團隊

(WHO IARC)

就已經把加工肉製品列為一類致癌物*,而紅肉被列為可能增加患癌風險的食品。

*一類致癌物(Group I carcinogen)指的是由充足研究證據表明對人致癌的物質。

紅肉

指的是未經加工的哺乳動物肌肉。例如牛肉、豬肉、羊肉、兔肉、鹿肉等。

加工肉製品

指的是經過醃製、熏製、鹽漬、發酵、煎、油炸等工藝,製成的儲存時間長的肉製品。例如醃肉、鹹魚、香腸、火腿、培根、熱狗等。

紅肉&加工肉製品中增加致癌風險的物質:

加工肉製品中參與致癌的成分包括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高溫煮肉會產生兩種致癌物質雜環芳香胺

(HAA)

和多環芳烴

(PAH)

紅肉&加工製品

可能導致的癌症:

結腸癌

★★★★★

乳腺癌

★★★★

肺癌

★★

胰腺癌

★★

胃癌

★★

前列腺癌

★★

專家建議:

①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大眾每日需要吃40-75g畜禽肉,40-75g水產品,40-50g蛋類。

②減少紅肉和加工肉製品食用。

③多選擇富含蛋白質的魚肉,禽類,豆類。

NO.2 酒

這6大食物是致癌的元兇,千萬別再碰了

喝酒是抽菸、肥胖後排名第三的可控制致癌因素 。這裡的酒包括所有含有酒精成分的飲品,不分型別,只看多少。

酒精就是致癌一類物質!

可能導致的癌症:

肝癌

★★★★★

乳腺癌

★★★★★

胃癌

★★★★

結腸癌

★★★★

上呼吸消化道癌症

★★★★★

專家建議:

①各大權威機構呼籲最好滴酒不沾。

②健康男性和女性成年人每日飲酒應該不超過酒精25克和15克。換算成不同酒類,25克酒精相當於啤酒750ml,葡萄酒250ml,38°白酒75克,高度白酒50克;15克酒精相當於啤酒450ml,葡萄酒150ml,38°白酒50克,高度白酒30克。

③你不清楚酒精含量時,請查閱酒瓶上的標籤。如果你覺得算這個很麻煩,那就別喝了唄!

NO.3 發黴的食物

這6大食物是致癌的元兇,千萬別再碰了

黃麴黴毒素是致癌一類物質

, 且黃麴黴毒素B1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毒性、致癌性最強的化學物質。黃麴黴毒素主要存在的兩個例子是花生和玉米。

它可能存在於你現場買來的食品中,比如不良商家生產的堅果,乾果,乾貨,乳製品等;買回家後沒有妥善儲存的穀物糧食

(如大米,小米,小麥)

,豆類,肉類,乳製品,油類食品,發酵食品

(如醬油)

;長期泡發未食用的木耳中;還有沒洗乾淨的餐具。簡直是萬物皆可害。

黃麴黴毒素

可能導致的癌症:

肝癌

★★★★★

食管癌

★★★★★

胃癌

★★★

直腸癌

★★★

小腸癌

★★★

乳腺癌

★★★

專家建議:

①黃麴黴菌毒素耐高溫,高溫的烹煮煎炸對它無效。因此在生活中若發現食物變質發黴,請毫不猶豫地丟掉。也不要只把有黴菌的地方扔掉,吃掉剩下的,一定要果斷地全部扔掉。

②部分食物的黴變無法從肉眼看見,如花生、堅果,一旦嚐到苦味或聞到異味,很大可能性是發黴的食物,請立即丟掉!

③購買質量有保障的食品。

④沒吃完的食物及時封口,妥善儲存在乾燥,適溫的環境中,防止黴變。

NO.4 檳榔

這6大食物是致癌的元兇,千萬別再碰了

檳榔一直存在於致癌食品的行列中,並且“榮登”

致癌一類物質

的“寶座”。許多研究證明檳榔與患癌有一定的相關性。

不管是從檳榔的成分,嚼檳榔這個動作,還是嚼檳榔成癮的習慣,把檳榔稱為食物中的“香菸”一點也不過分。

檳榔&檳榔食物

可能導致的癌症:

食管癌

★★★

口腔癌

★★★

甲狀腺癌

★★★

專家建議:

①不要故意跟風嚼檳榔。

②不要用檳榔戒菸。如果是為了戒菸,可以用其他零食代替,比如堅果。

③如果嚼檳榔已經成為像抽菸一樣的習慣,或許戒掉這個習慣比較好哦。

NO.5 新增糖

這6大食物是致癌的元兇,千萬別再碰了

新增在含糖飲料或是高能量食品(例如“垃圾食品”,深度加工食品)中的

精製白糖、粗糖、黃糖、玉米甜味劑、果葡糖漿等糖份都是新增糖

新增糖直接導致增重,超重,肥胖。超重,肥胖是增加患癌關鍵因素之一。

另外,新增糖提高了血糖負荷指數

(GL, glycemic load)

*,增加了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血糖負荷指數(GL, glycemic load)反映了食物中葡萄糖含量對血糖的影響。

新增糖

可能導致的癌症:

子宮內膜癌

★★★

胰腺癌

★★★

肝癌

★★

膽囊癌

★★

甲狀腺癌

★★

結腸癌

★★

腎癌

★★

卵巢癌

★★

乳腺癌

★★

前列腺癌

★★

食管癌

★★

胃賁門癌

★★

專家建議:

①減少從新增糖中獲得能量,每日從新增糖中獲得能量不超過一天攝入總能量的10%。

②有些零食,比如奶茶,蒸蛋糕完全可以在家裡製作,製作時食用品質高無新增的食材。

NO.6 高加工食品

這6大食物是致癌的元兇,千萬別再碰了

高度加工食品指的是運用工業製造和化學配料製成的食品。高度加工食品往往是高鹽,高糖或高飽和脂肪酸的食品和飲料。例如,碳酸飲料、巧克力、糖果、冰淇淋、冷凍甜品、薯條漢堡等“垃圾食品”,加工肉製品,醃製食品等等。

高度加工食品擁有超高能量,

直接導致增重、肥胖、增加患癌風險

。長期使用高脂肪、高糖、高鹽食品增加患癌風險

高度加工食品

可能導致的癌症:

子宮內膜癌

★★★

胰腺癌

★★★

肝癌

★★★

膽囊癌

★★★

甲狀腺癌

★★★

結腸癌

★★★

胰腺癌

★★★

腎癌

★★★

卵巢癌

★★★

乳腺癌

★★★

前列腺癌

★★★

食管癌

★★★

胃賁門癌

★★

專家建議:

①節制食用高度加工食品,保持標準體重,減少患癌風險。

②如果飯後愛吃零食,可以用堅果、水果、酸奶代替。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大眾每日需要吃200-350g水果,25-35g大豆及堅果,300g奶製品。

③常吃清淡一點的食物,一開始不習慣沒關係,我們的味蕾需要時間適應。

這6大食物是致癌的元兇,千萬別再碰了

總結一下,紅肉、加工肉製品、新增糖、高度加工食品、酒、檳榔都有可能增加患癌風險。請大家謹慎食用,在享受美食的時候,也不忘呵護身體健康喲!

影片載入中。。。

文章來源:覓健

圖片來源:覓健,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稽核專家: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 楊拴盈主任

責任編輯:覓健科普君

參考文獻:

[1] Bouvard V, Loomis D, Guyton KZ, et al。 Carcinogenicity of consumption of red and processed meat。 Lancet。 2015;16:1599-1600。

[2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Monographs Working Group。 Consumption of Read Meat and Processed Meat。 IARC Monographs on the Evaluation of Carcinogenic Risks to Humans。 Vol 11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ARC; 2015。

[3] Diallo A, Deschasaux M, Latino-Martel P, et al。 Red and processed meat intake and cancer risk: results from the prospective NutriNet-Sante cohort study。 Int J Cancer。 2018;142:230-237。

[4] Inoue-Choi M, Sinha R, Gierach GL, Ward MH。 Red and processed meat, nitrite, and heme iron intakes and postmenopausal breast cancer risk in the NIH-AARP Diet and Health Study。 Int J Cancer。 2016;138:1609-1618。

[5] Wu K, Spiegelman D, Hou T,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unprocessed red and processed meat, poultry, seafood and egg intake and the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a pooled analysis of 15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Int J Cancer。 2016;138:2368-2382。

[6] Cheryl L。 Rock, PhD, RD et。 al。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Guideline for Diet and Physical Activity for Cancer Prevention。 CA CANCER J CLIN 2020;70:245–271。

[7] Sinha R, Knize MG, Salmon CP, et al。 Heterocyclic amine content of pork products cooked by different methods and to varying degrees of doneness。 Food Chem Toxicol。 1998;36:289-297。 。

[8] Sinha R, Rothman N, Salmon CP, et al。 Heterocyclic amine content in beef cooked by different methods to varying degrees of doneness and gravy made from meat drippings。 Food Chem Toxicol。 1998;36:279-287。

[9]史信。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釋出[J]。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6, 27(005):30-30。

[10] 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Diet,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Cancer: A Global Perspective。 Continuous Update Project。 The Third Expert Report。 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2018。 Accessed July 21, 2019。 wcrf。org/dietandcancer。

[11] Islami F, Goding Sauer A, Miller KD, et al。 Proportion and number of cancer cases and deaths attributable to potentially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in the United States。 CA Cancer J Clin。 2018;68: 31-54。

[12] Seitz HK, Stickel 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lcohol-mediated carcinogenesis。 Nat Rev Cancer。 2007;7:599-612。

[13] Seitz HK, Stickel F。 Acetaldehyde as an underestimated risk factor for cancer development: role of genetics in ethanol metabolism。 Genes Nutr。 2010;5:121-128。

[14] Australia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Health。 How much alcohol is safe to drink?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ealth。gov。au/health-topics/alcohol/about-alcohol/how-much-alcohol-is-safe-to-drink, 2014。04。08。

[15] Magnussen A, Parsi MA。 Aflatoxin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public health。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3 Mar 14;19(10):1508-12。 doi: 10。3748/wjg。v19。i10。1508。 PMID: 23539499; PMCID: PMC3602466。

[16] Ostry V, Malir F, Toman J, Grosse Y。 Mycotoxins as human carcinogens-the IARC Monographs classification。 Mycotoxin Res。 2017 Feb;33(1):65-73。 doi: 10。1007/s12550-016-0265-7。 Epub 2016 Nov 25。 PMID: 27888487。

[17]GENEVA。IARC Monographs Programme finds betel-quid and areca-nut chewing carcinogenic to humans。 WHO IARC。7 AUGUST 2003。

我是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楊拴盈,在這裡科普肺癌的相關知識,用心為你解答疑惑。

宣告:本文旨在傳遞醫學資訊,不構成對任何藥物的商業推廣或對診療方案的推薦。如有身體不適,請根據實際情況前往醫院就診,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案。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