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千古謎團:痛失帝位不知所蹤”——大明王朝十六帝之明惠帝朱允

2022-01-22由 書不盡春秋 發表于 歷史

明惠帝朱允炆像明惠帝朱允炆(1377~?)是明朝歷史上的第二位皇帝,其父朱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長子,早年被立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禮法傳統,立朱允炆為皇太孫。

“千古謎團:痛失帝位不知所蹤”——大明王朝十六帝之明惠帝朱允

明惠帝朱允炆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後,年僅21歲的朱允炆繼位,改年號建文,故史稱“建文帝”。四年後,朱允炆的親四叔、燕王朱棣率兵攻入京城,情急之下,朱允炆一把火燒了皇宮,他僅有的四年帝王之旅遂告結束,可謂“壯志未酬”,其生死也成為千古之謎。儘管如此,朱允炆作為一個主張“仁義化民”、“仁德治國”且頗富人性的皇帝,仍然常為後人追記。

“仁明孝友”的建文帝朱允炆出生於洪武十年(1377年)十二月五日,自幼聰慧好學,仁義孝順。其父皇太子朱標輔佐朱元璋處理公務時,由於其本性仁厚,“於刑獄多所減省”,救回不少人命,惹得天性好殺的朱元璋很不高興。朱允炆為皇太孫時,輔佐老皇帝處理朝務,也“復佐以寬大”。由於當時武臣謀士幾乎被朱元璋殺光了,加上“隔代親”的感情,朱元璋沒有再對孫子發怒,一直“龍心甚悅”。朱允炆還根據《禮經》,參考歷朝刑法,對洪武律令中特別不合理的七十三條重法予以刪改,深得民心,“天下莫不頌德焉”。

朱允炆十四歲時,他的父親太子朱標患有重病,身上長了個大肉瘤,苦不堪言。朱允炆盡心伺候,日夜守在身邊。洪武二十五年朱標病逝,朱允炆“居喪毀瘠”,不食數日,悲哀異常,體現了封建時代人子的純孝之情。心如鐵石的老皇帝朱元璋也哀不自勝,撫著孫兒的背,勸說道:“你真是孝順呵!別這樣悲哀不吃東西,會拖壞了身子骨,我還活著啊,讓我怎麼辦!”朱允炆這才稍稍進食,收淚強忍哀痛,以使皇爺安心。朱標去世後,朱允炆將三個年幼的弟弟接到一起,對他們的飲食起居照顧得十分周到,並沒有讓他們覺得孤獨。朱元璋病逝前,脾氣異常暴躁,許多人擔心因此遭到禍患,朱允炆親自服侍,常常整夜無法入睡,但他也沒有一句怨言。

朱標死後,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慮皇位的繼承問題。按照嫡長子繼承製,朱標的長子朱雄英是不二人選,可惜他在十年前就死了,這樣朱標次子朱允炆就成為首選。然而朱元璋擔心朱允炆儒雅仁柔,難以擔負起治理國家的重任。在此期間,他曾想到了皇四子朱棣,因為朱棣有許多地方都與自己非常相似,但向群臣諮詢的時候,翰林學士劉三吾認為不可,“立燕王,置秦、晉王於何地?且皇長孫四海歸心,皇上無憂矣”。朱元璋於是下定決心,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朱元璋召集諸子於東宮參見朱允炆,行宮廷儀制,也就是讓朱允炆的叔叔們拜見未來帝國的皇帝。厚道謙和的朱允炆內心很是不安,於東宮按朝廷禮儀受拜後,趕忙入內殿,以“家人禮”拜見諸叔。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遺詔命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朱元璋在遺詔中說朱允炆“仁明孝友”,這是為史家所認同的。於是,生性“仁明孝友”的朱允炆在21歲的時候被推上了權力的巔峰,正式即皇帝位,改第二年為建文元年,繼承了朱元璋開創的一統天下。兩位皇帝的性格截然不同,而朱元璋最初不願立朱允炆為皇太孫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害怕朱允炆像他的父親朱標一樣,過於柔弱,過於仁慈,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太重,日後駕馭不住眾臣會吃大虧。但外表仁弱的皇太孫登基伊始,就開始著手變革他祖父所開創的大明王朝。

“秀才朝廷”朱允炆即位後,一改洪武時期的緊張氣氛,對先朝的政治實行改革,推行了一系列新政,史稱“建文新政”。

朱元璋用武力奪得天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尚武輕文的局面。朱允炆有意結束其祖父尚武的政風,大力加強了文官在國家政事中的作用。初登大寶之時,他自己確定新年號為“建文”,與祖父的年號“洪武”形成鮮明的對照,從中可見朱允炆治國方略的改變。他還將六部尚書升為正一品,大開科舉考試,並下詔要求薦舉優通文學之士,授之官職。

南京貢院朱允炆身邊幾個被委以重任的大臣都是飽讀詩書的才子: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寺卿兼翰林學士黃子澄、翰林侍講方孝孺等。由於朱允炆所依賴的大臣多為文人,所以人稱新朝廷為“秀才朝廷”。朱允炆使文人們獲得了比以前更高的政治地位,他們再也不用擔心像洪武朝那樣動輒以一言獲罪,因此他們的膽量也大了,對朝政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對朱允炆忠心耿耿,這也是後來大批文臣甘願為他殉難的原因。

朱允炆採納這些謀士的建議,首先重德省刑,銳意文治,崇尚禮教。明朝建國之初,朱元璋以剛猛治國,嚴刑峻法。朱允炆即位僅一個多月,就下詔全國行寬政,平反冤獄,使洪武時期的一些冤假錯案得到了糾正,一批無辜的官吏得以恢復自由,被髮配遠方的人也得以回到家鄉。據記載,建文朝監獄裡的罪犯人數比洪武朝減少了三分之二。其次是均免賦役,減免歷年逋租和天下荒田租稅。針對江浙賦役過重的情況,朱允炆特下詔“江浙賦獨重,宜悉與減免,畝不得過一斗”。對於佛道勢力多佔良田的現象加以限制。

另外,在吏制方面,朱允炆也進行了改革,重新更定官制,大力精簡機構,革除冗員。他在位的四年間,撤銷了九個州、三十九個縣以及一大批冗官冗吏和稅務機構,增加了中央財政收入,減輕了人民的負擔。在朝廷內,朱允炆對宦官管教甚嚴,同時又詔諭地方官,一旦發現宦官奉使橫暴、虐害士民即擒送京師,加以嚴懲。

可以說,朱允炆的一系列措施,改革了洪武時期的不少弊政,充分體現了他仁義禮樂化民的治國思想,給百姓、官吏都創造了一個寬鬆的環境,緩和了社會矛盾,對社會的安定產生了積極作用,一時政通人和,所以後人有“四年寬政解嚴霜”之譽。

削藩失策朱允炆為皇太孫時,“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遜”,視其為黃口小兒,驕橫之情溢於言表。身肩明帝國未來重任的朱允炆當時心中就很憂慮。有一天,他問侍讀的太常寺卿黃子澄:“我幾個叔叔各擁重兵,何以制之?”黃子澄儒士出身,深諳歷史故事,馬上一五一十詳細地把漢景帝實行削藩政策、平定七國之亂的史實講給他聽。朱允炆聽後心喜,覺得事情並不難辦,“吾獲是謀無憂矣!”

朱允炆即位後,新政的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削藩。當時的藩王多是他的叔叔,而且手中都有兵權,經常在自己的藩地為非作歹,有的甚至摩拳擦掌準備造反。就藩於北平(今北京市)的燕王朱棣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當時朱元璋的前三個兒子都已經亡故,朱棣成為皇子中的最長者,而且在對蒙古作戰的過程中不斷壯大,已經成為對皇權最大的威脅。從某種意義上說,朱允炆的削藩就是針對燕王一人的。

但朱允炆在決策上犯了一個嚴重錯誤:沒有先削實力最強的燕王朱棣,而是從其他藩王下手,先後廢了周王朱等五王為庶人,引起了藩王們的岌岌自危,還打草驚蛇,使得燕王朱棣加緊做出準備。當朱允炆決定向朱棣開刀時,為時已晚。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在做了充分準備後,以“誅齊黃、清君側”為名,揮師南下,爭奪帝位,史稱“靖難之役”。

黃子澄像朱允炆部署兵力,奮力平叛。儘管燕軍氣勢洶洶,但鏖戰三年,僅據北平、保定、永平三郡而已,戰爭出現僵持局面。這時一些被朱允炆處罰過的不法宦官向朱棣透露了京師空虛的情報,並表示願充當燕軍內應。朱棣正確分析了形勢,覺得只要朱允炆在一天,地方軍隊就會抵抗一天,而且自己就是叛王,但如果一旦攻佔南京、成為一國之君後,相信也沒有多少人反對。於是朱棣改變了以往攻城奪地的戰略,率軍直搗南京。

建文四年(1402年)6月,燕軍渡過長江,兵臨城下。此時的建文朝廷已亂作一團,很多地方將領按兵不動。齊泰、黃子澄借募兵為由,離京奔廣德、蘇州。左都督徐增壽密謀私通朱棣作為內應,被朱允炆察知,親手將他砍死。守衛金川門的谷王朱穗和大將李景隆私自開門降燕,讓燕軍殺入城內。朱允炆聞報,流淚說道:“朕未曾薄待朱穗、李景隆等人,他們竟在緊要關頭背叛於朕。”

忠於朱允炆的御史連楹假意投降朱棣,挨近朱棣馬前行刺不成,被朱棣所殺。朱允炆聽說後嘆道:“如此忠臣,朕卻不重用,這是朕的過錯,悔之不及,朕還不如一死以殉社稷。”說完拔刀就要自殺,被左右死命攔住,無奈之下,只好下令縱火焚燬皇宮。

朱棣殺入宮中,搜尋了三天,始終沒有找到朱允炆,追問內侍,他們也不知朱允炆是死是活,只知道他下令縱火後就不見了蹤影。

結局之謎朱允炆事前絕對沒有想到,自己會因削藩而失去帝位。但是,當燕王朱棣攻下南京後,朱允炆的結局到底怎樣,也就自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由於朱允炆結束了朱元璋的嚴苛統治,併力行寬政,深受好評,因而他的遭遇引起了無數人的同情,他的下落就格外為人們所關注。但令人遺憾的是,迄今為止,關於朱允炆的下落仍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成為明史第一謎案。一般來說,有以下三種說法:

自焚說。據永樂年間《太宗實錄》和《明史稿》的記載,燕王朱棣兵臨南京城下,朱允炆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帥李景隆卻開啟金川門迎燕軍入城,滿朝文武紛紛投降。眼看大勢已去,他不得已下令焚宮,並攜皇后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嬪侍從等大都亦隨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宮後,清宮三日,搜查朱允炆的下落。宮內侍人都說朱允炆已自焚,並從火堆裡扒出一具燒焦的屍體作證明。燕王朱棣見到屍體,分不清男女,只得“以天子禮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紀》及《明史·方孝孺傳》均持此說。

削髮為僧說。清代名人呂安世和近人蔡東藩等認為燕軍破城後,朱允炆無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時太監王鉞告訴他:你祖父臨死時,給你留下一個鐵箱子,讓我在你大難臨頭時交給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內。群臣急忙把箱子抬來,開啟一看,裡邊有三張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證,上面寫好了朱允炆等三個人的名字。還放著三件僧衣、一把剃頭刀、白金十錠、遺書一封,書中寫明:“建文帝從鬼門出,其他人從水關御溝走,傍晚在神樂觀西房會集。”據此,三人剃了頭,換上了僧衣,只帶了九個人來到鬼門。鬼門在太平門內,是內城一扇小矮門。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朱允炆彎著身子出了鬼門,其他人隨之。出了鬼門後就看見水道上停放著一隻小船,船上站著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們上船,並向朱允炆叩首稱萬歲。朱允炆問他怎麼知道自己有難,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樂觀住持,昨夜夢見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觀為僧。”據此,朱允炆削髮為僧,繼承了祖業。

南洋說。有傳言說,燕軍破城後,朱允炆泛舟出海,去了南洋,並在某個小島上過著自食其力的恬然隱居生活。後來,朱棣擔心朱允炆糾集當地的中國人,或是以宗主的身份號召南洋諸國興兵,因此很不放心,特意派遣鄭和數下西洋,一為宣揚國威,一為探尋建文帝蹤跡。據《明史》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多齎金幣。”在鄭和的船隊裡,還有一部分是錦衣衛,專門負責偵緝,至於是否探知建文帝蹤跡,就不得而知了。

關於朱允炆結局之謎,民間仍有很多解釋和傳說,絕不止上面列出的幾種。近年來,隨著對朱允炆出亡問題研究的不斷深入,對史料掌握的不斷增多,相信他並未自焚而是削髮為僧出亡或漂洋出海的人漸漸多起來,臺灣地區有學者甚至出版了《明惠帝出亡考證》一書。當然,到底朱允炆的結局怎樣,由於沒有確鑿的證據,至今仍是一個難以解開的謎團。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