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陳橋兵變的趙匡胤“被迫”黃袍加身',被兄弟趙光義殺害篡奪皇位

2022-01-14由 修心養性的妲己 發表于 歷史

公元976年冬,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離奇死亡,而且死在了自己弟弟趙光義的酒桌上,這也成為了歷史懸案!到底是自然死亡?還是被弟弟趙光義殺害?目前也沒有直接證據!但有兩個事實擺在世人眼前,第一,弟弟趙光義繼承了趙匡胤的皇帝位。第二,在世界歷史上,沒有出現過開國皇帝有子嗣而主動傳皇位於弟弟的事件!僅此一家,絕無分店。趙匡胤死因,你我心知肚明!

不管趙匡胤如何利用前朝皇帝柴榮的極度信任而陰險奪取柴家天下,還是弟弟趙光義殘忍得殺兄篡位,還是趙光義殺兄篡位後,得到報應以至於後代斷子絕孫。

總之一句話,自作孽不可活,天道輪迴。

陳橋兵變的趙匡胤“被迫”黃袍加身

陳道明版八賢王

在大唐王朝滅亡後,出現了五代十國的大分裂時期,這些大小統治者在古老的中華大地上激烈角逐,兵荒馬亂,國家混亂不堪。老百姓水深火熱,生靈塗炭。貧苦大眾急切盼望著能有一位能夠結束亂世、救他們於水火的英雄出世。

公元960年,後周禁軍統帥趙匡胤策動“陳橋兵變”,建立大宋王朝,結束了唐末五代以來的分裂割據局面,實現中國的大統一。開啟了中華文明歷史發展的又一個黃金時代。

陳橋兵變的趙匡胤“被迫”黃袍加身

氣宇軒昂的趙匡胤

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史稱宋太祖。趙匡胤的父親叫趙弘殷。趙弘殷因為武藝高強、驍勇善戰而投身軍營,而趙匡胤恰恰就出生在老爸的軍營,都城洛陽的夾馬營。年輕時的趙匡胤長得體格魁梧,擅長武術騎射,為人豁達大度,氣度非凡。長大成人後,希望能找到施展抱負的處所。當時正逢討伐李守貞的叛亂,趙匡胤就應募成了郭威帳下的一名普通士兵。

公元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政權。趙匡胤結識了郭威的養子、時任開封府尹的柴榮,並受到柴榮的信任和器重。後周世宗顯德元年(954年),郭威病逝,柴榮繼位,史稱周世宗。當時盤踞在太原的北漢政權利用後周皇權交接之機,引契丹為援,率軍大舉南犯。柴榮御駕親征,在高平打敗北漢軍。在這場關係到後周生死存亡的大戰中,趙匡胤因為功勳卓著而被世宗提升為殿前都虞候,領嚴州刺史,一躍成為禁軍的高階將領。

陳橋兵變的趙匡胤“被迫”黃袍加身

如果沒有柴榮對他的信任和欣賞,也就不可能有後來趙匡胤的快速升遷。 顯德六年(959年),後周世宗柴榮在北伐契丹的途中身染重病,被迫返回開封,半個月後就去世了,年僅三十九歲。後周世宗的英年早逝,不但使他收復失地、統一中原的目標無法實現,而且也斷送了建立才九年的後周政權。他的剛滿六歲的兒子柴宗訓繼位,史稱恭帝。後周立刻陷入幼主國亂的動盪。

幼主繼位,公元959年十一月,北方邊境定州傳來急報,說是北漢和契丹合兵向南進犯。次年(960年)正月初一趙匡胤率領禁軍前往禦敵。正月初三,趙匡胤統率大軍離開都城,並於當日夜晚抵達距開封城東北四十里的陳橋驛。 一到陳橋驛,軍中將士就互相議論說:“如今皇帝年幼,無法親政。即便我等出生入死,為國破敵,又有誰知道呢?不如先擁立點檢做天子,然後再行北征也為時不晚。”於是,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和心腹趙普一面排程和部署要求兵變的將士,一面派人快馬回京,向趙匡胤的親信、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和殿前都虞候王審琦通報訊息。

第二天黎明,趙匡義、趙普領著兵變將士來見趙匡胤。趙匡胤一副酒醉未醒的樣子,伸著懶腰,慢慢起床。此時將士們早已急不可耐,齊聲高叫:“諸將無主,願策太尉為天子!”沒等趙匡胤答話,便將一件事先準備好的黃袍披在他身上,並且下跪叩拜,齊呼“萬歲”。事已至此,趙匡胤就對眾將士說:“你們自己貪圖富貴,強行立我為皇帝,既然如此,你們就得聽我的命令,否則,這個皇帝我就不當。”眾將士表示願意服從命令。於是趙匡胤當眾宣佈:回開封后,對後周的小皇帝和太后不得驚犯,對後周的公卿大臣也不得侵凌,嚴禁劫掠府庫財物,服從命令者重賞,違反命令者誅滅滿門。

陳橋兵變的趙匡胤“被迫”黃袍加身

正月初五,趙匡胤的隊伍回到開封,果然軍紀嚴整,秋毫無犯。當時早朝尚未結束,宰相範質聞訊,後悔不已,範質等人無可奈何,只得向趙匡胤跪拜稱臣。 接著,在崇元殿舉行了帝位禪讓儀式,趙匡胤正式登上皇帝寶座,改封后周恭帝柴宗訓為鄭王。定國號為“宋”,以開封為首都,史稱北宋。

宋代史書在記述“陳橋兵變”時,都極力強調趙匡胤是在禁軍的突然策動下被迫做皇帝的,他本人並未參與策劃此事。後代也有人認為此事是歷史上的一大疑案。事實上,疑案不疑,趙匡胤不但參與策劃了此次兵變,而且是此次兵變的幕後總導演。

後周世宗柴榮的英年早逝以及隨之出現的幼主繼位的形勢,為趙匡胤策動兵變、奪取帝位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絕好機會。在此以前,他對英明神武的世宗一直是心存敬畏的,並且也以自己的忠誠、勤勉和戰功贏得了世宗的信任。可以說,沒有世宗,就沒有趙匡胤在軍中的地位和聲望。如果世宗不死,趙匡胤也許會滿足於已經獲得的地位和聲望,不至於心生他念。但趙匡胤絕非凡夫俗子,他具有一般武人所缺乏的胸襟、城府和遠見,懂得怎樣創造機會、利用機會。一旦機會來臨,他是絕不會與機會失之交臂的。

陳橋兵變的趙匡胤“被迫”黃袍加身

趙匡胤的高明之處在於,他不但懂得軍隊的重要,更懂得人心的重要。因而在獲取軍權的同時,也處心積慮地籠絡人心。到兵變前夕,趙匡胤不但已經掌握了殿前軍的指揮權,而且使禁軍的不少主要將領歸附到了他的門下。至於極少數可能構成威脅的將領,要麼被遠遠地調離京城,要麼就是頭腦愚蠢的孤家寡人。

這一切表明,當時已經沒有什麼力量可以阻擋他篡奪皇位了。 只要切實控制了強大的軍隊,就能確保兵變計劃的順利實施。同時,主帥也可藉此對兵力配備和人事做出對自己最為有利的安排,以避免兵變實施過程中的掣肘和其他不確定因素。另外,兵變時機的選擇也十分恰當。當時世宗新喪,恭帝幼弱,王綱不振,朝廷內外人心惶惑,正是最佳時機。不僅如此,趙匡胤及其親信還趁機大造輿論,推波助瀾。趙匡胤已經對兵變做了周密部署,讓侍衛親軍司的高懷德、張令鐸隨己出徵,抽空京師侍衛親軍的兵力;將兩位鐵桿兄弟石守信、王審琦安排在開封城內,以便內外策應。此外,就連自己家屬的安全問題,趙匡胤也仔細考慮到了,在出軍之時,趙匡胤的家人都被秘密安排到一個名叫定力院的寺廟內,以防不測。一切準備就緒,剩下的事只需讓趙匡義、趙普等人出面張羅就行了,趙匡胤本人儘可放心,直至榮登大寶。

陳橋兵變的趙匡胤“被迫”黃袍加身

當然,此次陳橋兵變也表現出跟以往兵變截然不同的特點。 幾乎每次兵變都伴隨著肆無忌憚的燒殺搶掠,給老百姓尤其是京城士民造成巨大災難。此次陳橋兵變,雖也出於將校士卒喜新厭舊、貪圖富貴的慣性,但因為趙匡胤嚴申紀律,約束部屬,因而沒有出現以往兵變常有的大破壞、大劫掠。一回開封,他就下令軍隊各歸兵營。禪位後,後周宗室也都受到優厚的待遇,範質、王溥等前朝大臣繼續留用,就連企圖反抗的韓通也被加官厚葬,宋太祖即位之初,中國分裂割據的局面仍在延續著。因此,在牢牢控制住原先後周的統治區域後,他也想把世宗開始的統一事業繼續進行下去,於是,一個先南後北、統一全國的戰略方針就這樣確定了。

自五代以來,中原兵連禍結,民力疲敝,府庫空虛。因此,要統一天下,必須先取巴蜀,其次攻取廣南、江南。這樣,國家財富才會豐饒。北漢與遼接壤,如果先攻取北漢,則遼國之患就將由我獨自承擔,不如暫且讓它苟延殘喘,充當我們的屏障。等我們國力雄厚、財富豐饒後,再收拾它不遲。從乾德元年(963年)正月起,宋太祖開始了統一天下的大業。用十三年的時間,基本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基本實現了國家的統一。

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核心權力,在軍事制度方面進行了多項改革。最著名的就是

導演了一出“杯酒釋兵權”的好戲,解除了石守信、王審琦等人的兵權。

陳橋兵變的趙匡胤“被迫”黃袍加身

某日,宋太祖設宴款待石守信、王審琦等禁軍高階將領。酒喝得有點高時,太祖故作愁眉,惺惺作態道:“我不是靠你們出力,到不了今天這個地步。但做皇帝也太難了,實在不如做節度使快活,我現在是整夜不敢安枕睡覺啊!”石守信等人忙問其故,宋太祖說:“很明顯,誰不想做皇帝呢?”石守信等驚恐萬狀,紛紛表白:“陛下何出此言?如今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太祖說道:“你們雖無異心,可是如果你們的部下貪圖富貴,一旦以黃袍加你之身,你雖然不想做皇帝,能辦到嗎?”眾將一聽,都嚇得離席叩頭,請求太祖指示一條“可生之途”。太祖這才表明了自己的真實意思:“人生如夢,求得富貴,多積金錢,自娛自樂,使子孫免遭貧乏而已。你們何不解除兵權,出守地方,多買良田美宅,為子孫置下永久的產業,整天飲酒相歡,以終天年。朕再與你們結為婚姻之家,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這不很好嗎?”眾將明白了太祖的意思,一齊拜謝道:“陛下關懷臣等,真可謂生死而肉骨啊!”第二天,這些人便都稱病辭職。

陳橋兵變的趙匡胤“被迫”黃袍加身

趙匡胤墓碑

開寶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開封城中風雪瀰漫。趙匡胤心情很好。他派人將弟弟趙光義請來喝酒。兄弟倆喝到酒酣耳熱之時,不知為何,趙匡胤將旁邊侍候的太監宮女統統支走。 關於這場夜酒,史書記載,遙見燭影之下,趙光義時不時離開席座,看樣子似乎有謙遜退避之狀。禁漏三鼓之時,這場夜酒終於喝完了。這時,院子裡的積雪已經下了數寸,宋太祖拿著一把玉斧在地上戳雪,一會兒回屋,解衣上床,鼻息如雷。 當晚,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突然駕崩,時年僅五十歲。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宋太祖時代宣告結束。 宋太祖之死,“燭影斧聲”留給後人一個千古謎案。有人說趙匡胤死於謀殺,也有人說他死於常年飲酒過度或突發腦溢血。現在去考證這位宋朝開國皇帝的死因已顯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趙匡胤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他用卓越的智慧與超人的膽識,終結了亂世,給天下百姓帶來了久久期盼的和平,書寫自己傳奇的一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