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激盪四百年:後秦滅亡北魏趁機撿漏,劉穆之病逝北伐軍南歸

2022-01-13由 沉映香 發表于 歷史

激盪四百年:後秦滅亡北魏趁機撿漏,劉穆之病逝北伐軍南歸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盪四百年》的第290篇

長安既失,後秦其他人都心無鬥志,平原公姚璞和幷州刺史尹昭獻出蒲阪投降,姚贊率領皇室一百多人前往劉裕大營投降。

劉裕把他們全部殺死,然後把姚泓送到建康,綁赴刑場斬首,宣告立國三十三年的後秦退出歷史舞臺。

後秦滅亡,爭霸中原的玩家又少了一個,天下隱然形成東晉和北魏南北對峙的局面,至於說北涼、西秦、夏國和西涼,終究是炮灰。

劉裕提議遷都洛陽,諮議參軍王仲德進言道:“非常之事,非常人所能接受,一旦遷都,必然引起舉國駭動。如今軍隊在外作戰已久,人心思歸,遷都之事,不宜提出討論。”劉裕作罷。

劉裕如此順利的滅亡後秦,在北方引起強烈反響,沮渠蒙遜因沒能趁機分一杯羹氣得暴跳如雷。恰巧門下校郎劉祥進宮向他奏事,沮渠蒙遜大罵道:“你聽說劉裕進關,還敢穿得如此漂亮?”將其斬殺。

當初,聽說劉裕討伐後秦時,赫連勃勃對文武百官道:“姚泓不是劉裕的對手,況且他的兄弟紛紛背叛,還怎能抗拒別人?劉裕定能奪取關中。然而,劉裕也不會久留關中,最後還得回到江南,留下子弟和一些戰將守衛。到那時,朕再去奪取關中,如同撿草拾芥。”

於是,赫連勃勃開始厲兵秣馬,休養士卒,然後進兵佔據安定,後秦嶺北各郡縣、軍事重鎮、戍所紛紛投降夏國。

劉裕暫時不想和赫連勃勃翻臉,派人出使夏國,致信赫連勃勃,相約結為兄弟之國。

面見劉裕使者時,赫連勃勃玩了一把心機,先命中書侍郎皇甫徽代寫一封回信,暗地裡背誦下來,然後當著劉裕使臣的面,口授舍人命他照寫。讀完回信,劉裕不禁嘆息道:“吾不如也!”

義熙十三年(公元417年)九月初四,從東晉流亡至後秦的司馬休之、司馬文思、司馬國璠、司馬道賜、魯軌、韓延之、刁雍、王慧龍以及桓溫的孫子桓道度、桓道子、族人桓謐、桓璲、袁式等全都向北魏司徒長孫嵩投降,繼續充當復仇者聯盟。

後秦匈奴堡守將姚成都與弟弟姚和都也舉城向北魏投降,拓跋嗣藉機下詔,聲稱民間百姓凡是救出姚氏子弟送到平城的人,重重有賞。

拓跋嗣此舉既顯得仁義,也向世人昭示,在北方,我就是救世主。

十月十一,拓跋嗣徵召長孫嵩等班師回朝。不久,司馬休之死在北魏。拓跋嗣賜封司馬國璠為淮南公、司馬道賜為池陽子、魯軌為襄陽公。刁雍上書請求到南疆報效,拓跋嗣以他為建義將軍。

刁雍在黃河、濟水之間招兵買馬,建立游擊隊,騷擾東晉的徐州和兗州,劉裕出兵討伐,不能攻克。刁雍又進駐固山,手下兵員達到兩萬人。

就在劉裕準備徹底解決刁雍等人,繼續經略西北時,後方突然傳來噩耗,讓他不得不停下腳步。

十一月初三,劉穆之突然病逝,享年五十七歲。劉裕聽說後,既驚且痛,一連幾天為之扼腕長嘆。

此時,北伐將士因長期征戰,思念故土,大多數不願再留,再加上劉穆之的突然去世,讓後方失去了依託,劉裕無奈決定東返。

劉穆之去世後,東晉朝廷不勝惶恐,打算以太尉左司馬徐羨之代替劉穆之,中軍諮議參軍張邵道:“現在情勢危急,終究要委任徐羨之。然而,世子還沒有決定一方的權力,應該問下劉裕。”

劉裕想讓王弘代替劉穆之,從事中郎謝晦道:“王弘行事輕率,不如徐羨之。”於是,劉裕以徐羨之為吏部尚書、建威將軍、丹楊尹,代管留任事務。

不過,雖然由徐羨之代替劉穆之處理政事,但過去朝廷中由劉穆之決定的大事,現在都送到北方,由劉裕親自決定。

南歸之前,劉裕以次子桂陽公劉義真為都督雍、梁、秦三州諸軍事,安西將軍,領雍、東秦二州刺史。此時,劉義真尚不到十一歲。

又以太尉諮議參軍王修為長史;王鎮惡為司馬、領馮翊太守;沈田子、毛德祖都為中兵參軍;仍以沈田子領始平太守,毛德祖領秦州刺史、天水太守,傅弘之為雍州治中從事史。

這個領導班子中,劉義真只是名義上的統帥,政務由王修說了算,軍務以王鎮惡的權力最大,但沈田子、毛德祖、傅弘之等都有部分兵權。

關中人一向看重王猛的威名,劉裕攻克長安,王鎮惡的功勞最大,所以南方的將領都很忌恨他,尤其是沈田子自以為嶢柳大捷,功績不凡,與王鎮惡爭功,心裡十分不平。

劉裕將要回到建康時,沈田子和傅弘之多次對他道:“王鎮惡的老家在關中,不能完全信任他。”

劉裕道:“我留你們這些文武官員、將領和精銳士卒一萬人,王鎮惡如果圖謀不軌,只能是自取滅亡,你們不要再多言。”

但劉裕又在私下裡對沈田子道:“鍾會之所以沒有作亂,是因為衛瓘。俗話說“猛獸不如群狐”,你們十多人,難道還怕王鎮惡不成?”

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劉裕的這句話很容易讓沈田子產生誤解,以為他是監視王鎮惡的,為後來的內訌埋下了伏筆。

三秦父老聽說劉裕要返回江南,來到大營前痛哭流涕道:“我們這些殘民,沒有接受朝廷的教化,已有百年之久。長安十陵是你們劉家的墳墓,咸陽宮殿是你們劉家的住宅,你放棄它們想要去哪裡呢?”

聽聞此言,劉裕也很傷感,安慰道:“我接受朝廷的命令,不敢擅自停留。感謝諸位懷念故國的誠意,現在留下我的次子與文武賢才共同鎮守這裡,希望你們能和睦共處。”

十二月初三,劉裕從長安出發,自洛水進入黃河,開掘汴渠東返。

劉裕前腳剛走,氐族酋長徐駭奴、齊元子等人後腳就率領部眾三萬人投降了北魏,拓跋嗣派將軍王洛生、河內太守楊聲等西進接應。

接著,秦州、雍州等地的土著居民一千多家,推舉襄邑令寇贊為盟主,也投降了北魏,拓跋嗣以寇贊為魏郡太守。

此時,秦州、雍州的百姓流亡到河南、滎陽、河內的有幾萬戶,拓跋嗣又設定南雍州,以寇贊為刺史,封河南公,州治設在洛陽,設立雍州郡縣安撫流民。寇贊善於招撫懷柔,前來歸附的流民,比當初多三倍。

如此一來,劉裕雖然滅了後秦,​吃得滿嘴流油的卻是拓跋嗣。戰亂年代,人口的價值不亞於土地,甚至更有戰略意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