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從治水安民到水淹七軍,古人活用下的水有多神奇?

2022-01-10由 率土史官雜談 發表于 歷史

水無常形,兵無常法;順勢而為,方如所願。

回溯世界人類起源,很多古老民族的傳說都記載史前有一次大洪水。面對洪災,不同民族的態度和方式也存在差異。在西方神話中,通常人們採取的方式是“逃”,或爬上高處,或使用逃生工具,其中最著名的是諾亞方舟。

獨在炎黃神話中,中國人直面洪水,不僅尊重自然,更相信人定勝天。大禹延續父親的事業,改堵為疏,疏浚九州河川,十三年後,“地平天成”。

大禹治水,不僅以水利推動農業發展,更推動國家“夏”產生,此外,治水精神激勵著一代代中國人。大禹以後,中國各個朝代都把治水作為國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從某種程度上說,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一部治水史。

除了治水,在中國軍事史上,也有很多利用水克敵制勝的例子。

從治水安民到水淹七軍,古人活用下的水有多神奇?

其中關二爺就以水淹七軍的故事,聞名於三國朋友圈。在《三國演義》中:關羽主攻樊城,戰局不利,此時因大雨而“漢水溢流”,關羽登高望遠時想到水淹七軍之策,積漢水,淹七軍,生擒于禁,斬殺龐德。

但在正史上,關羽並沒有蓄水或決堤攻城,而是利用天時地利,趁曹軍被被暴雨圍困,關羽下令乘船進攻,拿下樊城,兵鋒威震華夏,曹操欲遷都鄴城以避其銳。此戰關羽名聲大盛,但也埋下了禍根。蜀亡,龐德之子龐會為父報仇,屠關氏子弟,關氏慘遭滅族之禍,令人唏噓。

水克敵制勝,攻城摧堅也不在話下。水攻的戰略構想流傳已久。《孫子兵法》記載“故以火攻者清,以水攻者強,水可拒之,不擒之”,有兵家論,並且水淹圍城屢試不爽,自然深受廣大將領喜愛。【率土之濱】手遊為了還原真實戰場,在劇本《應天順時》中,玩家就可借風雨霧雪制勝,體驗水淹七軍的樂趣。

從治水安民到水淹七軍,古人活用下的水有多神奇?

說起古戰場,三國時期的曹老闆也將水攻運用的爐火純青。公元199年,曹操率軍攻打呂布。呂布屢敗,不得不退守下邳城。曹操率軍攻打下邳兩個多月,仍無進展。此時,謀士郭嘉、荀攸奉上“淹水之策”,引沂水、泗水灌溉城內,下邳城的夯土牆雖厚,卻擋不住水滴。呂布軍中又人心不穩,呂布被部下出賣,下邳城破。

從治水安民到水淹七軍,古人活用下的水有多神奇?

看到這裡小夥伴們可能要有疑問了,為什麼從來沒聽說過西方用水攻城呢?難道是他們不懂兵法嗎?

這就要說到中西建築結構了,中國古代城牆基本是夯土版築,就是用木棒將黃土打實建造房屋,後來應用到城牆上,嘉峪關就是利用這種技術建成。夯土建築厚實耐造,取材方便,弱點是怕雨淋和水泡,長期被浸泡會逐漸坍塌。而西方的防禦設施通常是城堡,城堡通常建在高處且材料是石頭,所以水淹攻城在歐洲幾乎沒有。

從治水安民到水淹七軍,古人活用下的水有多神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