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講述不一樣的長平之戰:這三點所謂“常識”,其實都該重新探討

2022-01-10由 浩然文史 發表于 歷史

講述不一樣的長平之戰:這三點所謂“常識”,其實都該重新探討

秦軍

長平之戰,是公元前260年秦、趙之間爆發的一場大戰。兩千多年來,歷代兵家、學者都極關注此役,對其進行研究。隨著研究的系統深入,一些結論也逐漸成為“常識”,比如白起的坑殺,趙括的無能,等等。不過,細翻史籍及有關考古發現,有以下三件“常識”,似有重新探討的必要。

一、秦、趙長平之戰能否避免?

很多人認為:如果韓國上黨郡守馮亭不將“禍水”引向趙國,而是遵王命納地降秦,或者死戰不降殺身成仁,是不是就不會引爆長平大戰了?如果趙孝成王、平原君趙勝不貪戀上黨,是不是就不會引火燒身了?秦、趙長平大戰完全可以避免!事實果真如此嗎?

秦自商鞅變法後,國家富強,東向爭霸已成為歷代秦君的使命與抱負。秦東進戰略,曾多次調整:

秦惠文王末、秦昭襄王中期,秦主要著力於南線攻伐,秦、楚多次激戰。然而,公元前278年,白起揮軍攻佔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紀南城)後,因楚憑恃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山脈、方城關、平皋關等天險,阻礙了秦對楚的進一步大規模用兵,迫使秦國調整東進戰略,實施東攻韓、魏,南防禦楚的策略,秦、魏間戰爭日漸頻繁、激烈。

講述不一樣的長平之戰:這三點所謂“常識”,其實都該重新探討

秦將 白起

范雎入秦後,向秦昭襄王獻“遠交近攻”之策,秦東進攻韓、魏戰略更加明確。具體而言,以河東郡為基地,擴充套件河內,蠶食南陽,隔絕、吞併韓國上黨郡,為日後進一步擴張開啟門戶。因此,對秦而言,上黨郡是必奪之地。

對趙而言,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上黨郡十七座城池,足以讓平庸的趙孝成王、趙勝利令智昏。但這並不是趙國出動重兵與秦鏖戰長平的根本原因。趙孝成王、趙勝等雖才具平庸,但在秦占上黨後,進而對趙國形成戰略包圍、全力攻趙的戰略走勢,還是有清醒的認識和判斷的。因而,趙必奪上黨,堵住秦伐趙的路徑。因此,秦、趙長平之戰勢難避免。不過,由於馮亭等韓國上黨軍民的偶然抉擇,讓秦、趙一場關乎兩國國運的戰略決戰,突然、提前、意外地選擇在了長平(今山西晉城高平市西北)。

講述不一樣的長平之戰:這三點所謂“常識”,其實都該重新探討

趙孝成王

二、白起有沒有坑殺趙國40餘萬降卒?

長平之戰後,白起下令坑殺40餘萬趙國降卒,白起也因此被後人罵為“殺神”“人屠”

。可是白起真的坑殺40萬趙國降卒了嗎?

在較早記載此事的歷史文獻中,並未提及白起坑殺趙國降卒事。《戰國策·秦策三》中說:

“白起……北坑馬服,誅屠四十餘萬之眾。”

《史記·秦本紀》:中說:

“大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盡殺之。”

《六國年表》、《韓世家》也都用“殺”,而非“坑”字。也就是說,戰國、秦漢史書只是記載趙軍被“誅屠”、被“殺”總計40餘萬,而不是降秦及被白起坑殺的降卒數40餘萬。

不過,在《史記·趙世家》中,司馬遷開始將這一數字與白起坑殺降卒明確聯絡起來:

“趙括軍降,卒四十餘萬皆坑之。”

“降”、“坑”等文字的使用,使白起坑殺40餘萬趙國降卒事,自此成為鐵案。即便以考辨精審著稱的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也多沿此說。然細稽史實與情理,這一記載很難成立。

講述不一樣的長平之戰:這三點所謂“常識”,其實都該重新探討

秦軍

首先,從趙國人口數、兵源數及此役在趙國統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來看,趙國投入長平之戰的總兵力,極可能不足40萬。有關研究表明,戰國後期,趙國人口總數約在170萬—223萬左右。除去不堪服役的老弱病殘婦女,役齡成年男子數約為4O—50餘萬左右。從情理上來說,趙國統治者決不可能將40餘萬役齡成年男子全部派往長平戰場。理由如下:

第一,趙國必須有一定數量的成年男子從事勞作。否則,趙國經濟必將迅速崩潰,趙軍也將不戰而敗。

第二,趙國是“四戰之國”,首都邯鄲、境內要地、邊疆要塞都需要軍隊守禦,不可能傾全國兵力於長平戰場。否則,趙國即便不亡於秦,也要亡於楚、齊等虎視眈眈的列強。

第三,長平之戰雖事關重大,但無論對秦還是對趙來說,都不是關乎兩國生死存亡的戰略決戰。趙國統治者無需將全部或絕大部分兵力投入此役。據推測,長平之役,趙國投入的總兵力最多可能在20萬左右。

講述不一樣的長平之戰:這三點所謂“常識”,其實都該重新探討

秦軍驍勇善戰

其次,史書記載,秦軍雖與趙軍僅鏖戰數月,但死傷慘重。《史記·白起列傳》:

“秦卒死者過半。”

驍勇善戰的秦軍尚死傷如此慘重,即便趙全軍參戰,又怎可能在數月鏖戰中全無死傷,全都倖存並降秦呢?況且,如前所述,趙軍投入的總兵力約為2O萬左右。經數月鏖戰,即便與秦軍打成1:1的戰損比,死傷者當在10萬左右。長平之戰決戰時,白起甚至只用2。5萬人即可切斷趙軍後路,只用5000騎兵就能輕鬆穿插、突破趙軍主陣地。這表明,其時參戰的秦、趙兩軍可能都不會超過10萬人左右。再扣除死傷、潰逃,最後降秦被殺的趙軍,可能不過數萬人而已。

講述不一樣的長平之戰:這三點所謂“常識”,其實都該重新探討

長平之戰

再次,《戰國策》、《史記》等記載秦軍殺降時,或言“誅屠”,或言 “殺”,或言“坑”,表明坑殺並不是秦軍殺降的唯一方式。退一步說,從技術角度而言,坑殺比斬殺等屠殺方式要費時、費力得多。很難想象,秦軍會不計疲勞、耗費,在短時間內,就能坑殺40餘萬趙軍降卒。

最後,經對古長平戰場埋葬坑中死者遺骸進行的法醫檢測表明,很多死者在被埋葬前已經頭、軀分離,或頭部等曾遭鈍器、刀器等造成致命傷,也就是說他們被埋前就已經死了。雖然目前尚難斷言,這些屍骨坑究竟是秦軍殺降遺址,還是某次戰鬥結束後秦軍或趙軍掩埋戰死者所在,但也能從側面表明,大規模的坑殺並不存在。

講述不一樣的長平之戰:這三點所謂“常識”,其實都該重新探討

長平之戰古戰場

三、趙國戰敗的鍋,應不應該完全由趙括背?

論及長平之戰趙國戰敗原因時,人們的共識+常識是:幸虧廉頗採取築壘固守的戰略,才得以與秦國相持三年。後來,趙王中了秦的反間計,派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廉頗。趙括一改廉頗戰略,盲目出擊,終遭慘敗。如果趙軍始終由廉頗指揮,如果趙王不中秦國的反間計,如果趙括遵循廉頗的固守戰術,趙國不至慘敗。因此,趙括是趙國戰敗的“罪魁禍首”!這一“常識”對趙括而言公允嗎?合乎史實嗎?

講述不一樣的長平之戰:這三點所謂“常識”,其實都該重新探討

廉頗

長平之戰趙國戰敗,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趙國綜合國力遠遜秦國。就綜合國力而言,經過商鞅變法,秦國逐漸成為“戰國七雄”中的最強國;趙國雖強,但仍遜於秦國。況且,長平之戰前夕的趙國,已政治腐敗、經濟凋敝、賢退佞進,國勢日衰。廉頗固守相持戰略雖可收一時之效,但也令脆弱的趙國經濟難以承受。趙孝成王責備廉頗守而不戰,並非昏聵無能,只求速勝,主要是因為趙國國力已難以為繼,不利於持久戰。換句話說,如果趙軍繼續實施廉頗的固守戰略,極可能因糧盡援絕而坐以待斃、不戰自潰。急速出擊,或許會死中求生。

其次,趙孝成王為首的高層決策者昏聵無能,關鍵時刻一系列決策失誤,也是導致趙國長平之役戰敗的重要原因。長平之戰爆發後不久,趙軍稍遇挫折,趙孝成王就開始首鼠兩端:他一會打算親率主力前往會戰,一會又想與秦議和。大臣虞卿建議重金賄賂楚、魏,聯合抗秦。趙孝成王否決了他的提議,派寵臣鄭朱至秦議和。秦昭王與範睢隆重款待鄭朱,不過是為了向諸國顯示秦、趙和解,從而使趙國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秦國最後確如虞卿預料,拒絕與趙議和。戰役後期,秦國傾全國之力,支援前線:

“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

。而趙國卻依然首鼠兩端,莫衷一是。在否決廉頗固守策略、派趙括取代廉頗等問題上,趙孝成王也是昏招屢出。一系列的決策失誤,終致趙遭慘敗。

講述不一樣的長平之戰:這三點所謂“常識”,其實都該重新探討

虞卿

文史君說

長平之戰,是關乎秦、趙兩國國運的戰略決戰,實難避免,只不過因一系列偶然因素,歷史將這場決戰地選擇在長平。長平之敗,趙括作為戰役後期的主帥,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當時趙國國力遜於秦國、趙統治者一系列決策失誤,才是趙軍戰敗的根本原因,趙括只是充當了背鍋俠。

參考文獻

楊寬:《戰國史》,上海人民出版,1980年。

沈長雲:《趙國史稿》,中華書局,2000年。

宋裕:《白起坑趙卒有“四十萬”嗎? 》,《晉陽學刊》1983年第3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長平之戰遺址永錄1號屍骨坑發掘簡報》,《文物》1996年第6期。

孫聞博:《范雎“遠交近攻”與秦對外戰略的北移》,《西北大學學報》2020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郛生)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