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姓氏文化探源——何姓文化資源深厚

2022-01-06由 譚論古今 發表于 歷史

傳承姓氏文化,弘揚中華精神

姓氏釋義

姓氏文化探源——何姓文化資源深厚

疑問代詞

a.什麼,如“~人?”

b.為什麼,如“~必如此?”

c.哪樣,怎樣,如“~不?”“~如?”

d.哪裡,如“~往?”

e.發表反問,如“~樂而不為?”。

2。副詞,多麼:~其壯哉!

姓氏起源

姓氏文化探源——何姓文化資源深厚

源流一

晉是周朝早期的一個諸侯國,第一任國君是唐叔虞,姓姬名虞,字子幹。他是周武王的兒子、周成王的弟弟,被封在唐這個地方,虞的兒子“燮父以堯墟南有晉水,改曰晉侯” (見毛詩譜)。周武王的夫人是姜太公之女,被後世尊為聖母。周武王與妻子邑姜歡會時,曾夢見天帝對他說:我讓你生個兒子,名字叫虞,將來可把唐國封給他。後來胎兒出生了,手心果然有個“虞”字,故起名為虞,人稱叔虞。“唐叔虞”三字中,唐是封地名,叔是排行,虞才是名,為姬姓。

唐代姓氏名著《元和姓纂》記載:“周成王弟唐叔虞裔孫韓王安為秦所滅,子孫分散江淮間,音以韓為何,遂為何氏。”

廬江何氏的“姬—韓—何”姓源,已被唐朝何德、何弘敬、何俛等墓誌銘證實。

源流二

姓氏文化探源——何姓文化資源深厚

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載:何姓,“銘於商朝晚期青銅器上銘文,系商王族異姓親族的氏號”。另甲骨文卜辭有何族參加祭祀的記載。

還有源自少數民族中的何姓。在中國漢唐時期的西域地區,有月氏人建立的康居政權,原居祁連山北的昭武城,後被匈奴人打敗,西越蔥嶺,建立了康國,並日益強大起來,西域的米、史、曹、何、安、小安、那色波、烏那昌、穆等政權先後歸附了康國,均以昭武為姓,以示不忘其本。史稱“昭武九姓”,而“何”則是其中之一。

姓氏文化探源——何姓文化資源深厚

源流三

源自他姓改姓。《漢書·五行志》中說:東漢時有叫何苗的人,其本姓朱,後來自稱何姓,子孫繁衍,遂成何姓一支。《姓譜》載:漢代匈奴單于的後裔,歸漢後有“何奈”氏,又寫作“何柰”氏,晉代幽州牧王浚手下有位將軍就姓“何奈”名“虎”。還有“何拔”、“何居”、“何郎”、“何魯”、“何丘”等複姓。另外,何繜中記述的小子何當為姬姓何氏。另外,商的子姓分支中也有何氏。荷蘭姓氏Bosman改姓何。清末,來香港發展的荷蘭裔猶太人何仕文原荷蘭姓氏是Bosman漢化為何姓,Bosman的粵語發音是Boss-e-man音譯為粵語是“何仕文”(粵語拼音Ho Sze Man),另外有猜測說何仕文為表明他來自荷蘭所以其漢化的姓氏為“何”與荷蘭的“荷”同音。

姓氏文化探源——何姓文化資源深厚

源流四

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內宮官吏娙何,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娙何,亦稱娙娥,是漢朝時期設定的女官名稱,後成為西漢妃嬪的稱號。娙何之稱由漢武帝劉徹所置,後來依漢元帝劉奭執政的規定,娙何位居昭儀之下,地位相當於關內侯。娙何負責掌管內宮事務,地位相當高,官秩比中二千石的二品大員。在史籍《漢官六種·漢官舊儀·補遺》中記載:“娙娥秩比將軍、御史大夫。眾人謂之‘娙何’。娙何秩比中二千石。”在漢朝的官位中,凡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執金吾等朝廷的主管長官,皆為中二千石俸祿。

在娙何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母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何氏。

源流五

姓氏文化探源——何姓文化資源深厚

源於國名,出自隋朝時期西域何國,屬於以國名漢化為氏。據史籍《隋書》記載:“西域有何國。” 西域何國,實際上是“屈霜你迦”之首音節漢譯。“屈霜你迦”,就是梵語化詞Kushacirc;nika、中古波斯語Kushacirc;nik、阿拉伯語Kushacirc;niyya等的譯音。何國位於古康國與古安國之間,是連線東西粟特的樞紐,又譯為“貴霜匿”,為昭武九姓諸國之一,一度曾隸屬於唐王朝管轄。

還有其他何姓後人源於少數民族漢化改姓。

歷史人物

何姓後人在歷史上也出現過不少有才能的人物,為我國文化奉獻了巨大的力量。今天為您介紹何景明與何子淵。

何景明

何景明,字仲默,號白坡,又號大復山人,信陽溮河區人。自幼聰慧,八歲能文。何景明是明代“文壇四傑”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與李夢陽並稱文壇領袖。其取法漢唐,一些詩作頗有現實內容。性耿直,淡名利,對當時的黑暗政治不滿,敢於直諫,曾倡導明代文學改革運動,著有辭賦32篇,詩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復集》38卷。墓地在今信陽師範學院大復山。

姓氏文化探源——何姓文化資源深厚

明代盛行臺閣體,講究粉飾太平、華貴等,注重形式。盛行八股文。何景明中進士之後,也當時的李夢陽、康海、王九思、邊貢、徐禎卿、王廷相等,倡導文學復古。當時合稱“明代前七子”。其主要主張是“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文章以適用為主,詩歌以反映現實、有韻味為好。

何子淵

何子淵,字臨淑,諱東漢,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

何子淵先後在當地創辦多所新式中小學,開風氣之先,宣傳革命思想,培養了大批人才。他曾在辛亥革命、中國現代教育、實業救國、國共合作等領域作出傑出貢獻。

姓氏文化探源——何姓文化資源深厚

淵公軼事

清朝宣統年間,國家地質勘探部門在廣東興梅交界的琯坑發現大型有色金屬鎢錫礦床,但一直苦於兩縣多年的山林糾紛,而無法大規模開採。直至1918年,在孫中山大元帥的授意下,興梅兩縣縣長的一致保舉之下,由何子淵兼任董事長,事情才有了轉機,兩縣多年的山林糾紛得以解除,礦山生產經營遂得以順利進行,琯坑鎢礦一直開採至上個世紀80年代末,終因礦產資源枯竭才宣告歇業。

民國元老何天炯,對何子淵的為人倍極推崇,每次回家都必定吩咐轎伕,先把自己抬到石馬星窩子順裕廬再停轎,不管何子淵是否在家,不見子淵公一面決不回家。

1904年,有一何姓教師與一位潘家閨秀聯婚,請興城賢達喝喜酒,席間叫子淵公作聯。其時,興寧剛創辦新學,何子淵為了摒棄約定俗成的八股文,倡導白話作文,便隨即用淺白清雅之詞作對,聯曰:潘氏姑娘,有水有田兼有米;何家公子,添人添口又添丁。橫批:百年好合!當場博得同事幼山、少嶽先生擊掌稱妙。此聯至今仍流傳於興寧永和鄉一帶。

姓氏文化探源——何姓文化資源深厚

因何子淵在潮梅地區德高望重,是處理重大民事糾紛的不二人選,所以,但凡重大族姓鬥殺,當事雙方均指名道姓要子淵公調停。如:1926年春,興寧崗背鍾劉兩姓大規模鬥殺,獲何子淵擺平。下半年,永和何羅鬥殺,死了3人,子淵冒險“獨赴前線”,事件終獲平息。不幸淵公被扶棍誤傷,成了瘸腿,直至1941年夏77歲逝世。

何子淵不僅為中華的崛起貢獻了自己的一生,還貢獻了自己的兄弟子婿,他的家族不愧為革命世家。儘管在他去世之後,這個家族曾受到急風冷雨的吹打,然而歷史終究是人民寫的,在霾消雨霽、彩徹雲衢的今天,何子淵及其家族諸賢的令名,將永為我們懷念。

姓氏文化

郡望堂號

郡望

何姓在漫長的繁衍過程中,形成了許多的郡望,據有關史料所載,主要有七個:

廬江郡:西晉時期的廬江郡,轄今東起安徽蕪湖、北至壽縣、南至江西九江的廣大地區,郡治舒縣(今安徽省廬江縣)。在當時全國範圍內也是一個大郡。廬江郡何氏以何楨為始遷祖,發源地在今天的安徽省安慶市天柱山下(潛山縣、嶽西縣),歷史上稱為潛縣。魏晉南朝時期的廬江何氏,人丁興旺,政治顯赫,文事繁榮,經濟十分發達。在三國魏至南朝宋齊梁朝的近300年間,何楨十代載於正史且有明確世系關係的共54人。在族譜中,此十代中有70餘人可在史書或考古墓誌銘中找到,實為罕見。其中封侯10多人,皇后3人,駙馬6人,尚書及以上官職者達14人。

陳 郡:轄今豫東、豫南及安徽近30個縣市的廣大地區。歷經兩漢,屢有變更。曹魏時期,其管轄區域已限制在今河南的太康、西華、商水、淮陽、鄲城、柘城等五六個縣的範圍之內,其中太康,魏晉時期稱陽夏,是陳郡何氏的發祥地。自漢代至魏晉時期,陳郡何氏家族見於文獻記載者僅有4代11人。其代表人物有何夔、何曾。

東海郡:東海何氏家族具體在東海郯縣(今山東省郯城市)。何氏該郡望的形成大致在南朝劉宋時代,較廬江何氏要晚二百多年,而且歷史短暫,家庭分支較多。影響大者有三,何承天一門最負盛名,另外兩支為何思澄家族、何慧炬家族。

郫 縣:秦始置縣,為今四川省成都西北的郫縣。此支何姓其開基始祖為西漢大臣何武。

扶風郡:漢武帝置右扶風,為三輔之一。三國魏時改為扶風郡。治所在槐裡(今陝西省興平東南),西晉移治池陽(今陝西省涇陽西北),唐時又曾改岐州為扶風郡。此支何氏,其開基始祖為汝陰(今安徽省阜陽)何氏6世孫何比干及平輿(今屬河南省)漢吏何並。

丹陽郡:又稱潤州,治所在今江蘇省丹陽。治今鎮江、丹陽一帶。隋置潤州,治延陵(今江蘇省常州),唐移丹徒(今鎮江)。北宋政和間升鎮江府。

齊 郡:西漢先為臨淄郡,後改齊郡,治臨淄(在今山東省臨淄一帶)。隋唐為青州北海郡。

堂號

水部堂:南朝梁代何遜,官至尚書水部郎,長於詩文寫作,著有《何水部集》,其後世子孫為紀念這位先賢,就以“水部”為堂號。

姓氏文化探源——何姓文化資源深厚

四友堂:明朝大學問家何良俊不僅學問做得好,而且處世態度也極豁達,自稱與莊子、維摩詰、白太傅三人為友,加上自己合為四友,並把書房稱作“四友齋”,他的後人也就很自豪地稱自己的家族為“四友堂”。

忠孝堂:明代許州人何清在寧夏環縣做官,得知母親去世的噩耗,徒步千里回鄉奔喪,在母親墓前結廬守孝三年,其後世族人自稱“忠孝堂”。

廬江堂:韓瑊為何姓始祖,其說言之鑿鑿,據《湞陽水木記》:“瑊公姜妣皆壽百齡,卒後葬於廬江東鄉望淮崗,也稱何墳岡,至宋猶存。”宋代崇寧年間一代鴻儒太常博士李光途經何墳岡,曾題詩紀念:“何墳岡上草幽青,七國邊塵尚可驚;姬裔未應灰灼火,呂蛆那怪誤疑冰。川舟百代行人濟,華表千年歸鶴鳴。壤土不隨函谷變,驪山徒自發崇陵。”後來韓(何)瑊子孫就在廬江一帶繁衍,發展成為望族,後代人就以“廬江”作為何氏的堂號,稱為“廬江堂”。

圖片|網路

文字|譚論古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