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鄧艾數萬精兵滅蜀漢,作擁“天府之國”,為何滅亡的如此離奇?

2021-12-28由 少年曆史觀 發表于 歷史

公元263年,鄧艾率領數千精銳偷渡陰平,繞過“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劍門關,歷經重重險阻進入蜀漢腹地。而這宛如“天神下凡”般的操作,彷彿令蜀國上下嚇破了膽,江油守將馬邈開城投降,諸葛瞻帥數倍兵力迎戰竟被擊敗,導致成都最後一道屏障綿竹失守。一路勢如破竹的鄧艾軍順勢來到了成都城下,劉禪未做抵抗即出城投降。至此,坐擁“天府之國”延續43年的蜀漢最終宣告覆滅。

鄧艾數萬精兵滅蜀漢,作擁“天府之國”,為何滅亡的如此離奇?

滅蜀之戰形勢圖

我們不禁會問:曾經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引得天下震動的那個蜀漢去哪了?坐擁“天府之國”佔據地利之勢,最終的結局為何是被鄧艾的一隻偏軍所滅亡?蜀漢以這樣近乎悲壯的形式走向覆滅,其中的緣由也確實值得我們深入思考。而其最終滅亡的結局也絕非偶然,而是三國時期魏蜀吳三方政治、軍事、經濟等各方面,發展作用下的必然結果。下面我們就從這幾個方面,全面解析蜀漢滅亡的深層原因。

滅亡前夕的蜀漢,只是拖著羸弱的身軀在勉強行走

發生在公元263年的魏蜀之戰,決定了蜀漢走向滅亡的最終結局。這樣的敗局,我們要先從蜀漢自身來找尋答案。

一、從國家實力來說,蜀漢先天羸弱的實力相對於魏吳兩國來說,實在是太過於弱小。

漢末時期,天下共分十三州,曹魏佔據幽、冀、兗、青、豫、涼、司、並、徐九州,孫吳佔據揚、荊、交三州,而蜀漢僅佔據一個益州,其中曹魏不僅佔據地盤最大,並且還是當時經濟最富庶北方地區。

鄧艾數萬精兵滅蜀漢,作擁“天府之國”,為何滅亡的如此離奇?

魏蜀吳三國勢力圖

這樣巨大的差距同樣也體現在人口上,

蜀漢人口最多時僅有28萬戶,約96萬人。

曹魏在曹丕統治時期,

擁有66萬戶約450萬人。

蜀漢過少的人口加上狹小的地域環境,使其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因此後來不論是諸葛亮“六出祁山”,還是姜維“九伐中原”,雖說在戰場上勝多敗少,但受限於自身的交通不便,以及曹魏強大實力的背景下,蜀漢北伐的努力,最終只是白白耗費僅有的國力罷了。

二、在人才方面,蜀漢同樣也存在著先天的劣勢。

其中蜀漢的人才選拔,與魏吳兩國有著顯著的不同。漢末時期,國家軍政人才多選拔於地方門閥士族,魏吳透過這種方式招攬了源源不斷的人才。而反觀早期的蜀漢,因益州本土人才匱乏的緣故,其人才多是透過劉備的個人魅力集結起來的。也因此在荊州時,劉表死後其故吏大多歸附於劉備。

鄧艾數萬精兵滅蜀漢,作擁“天府之國”,為何滅亡的如此離奇?

三顧茅廬

劉備死後,諸葛亮的個人魅力絲毫不遜色於劉備,吸引了姜維等人的歸附。然而諸葛亮亡故後,蜀漢再無擁有極強影響力的人物出現,新的人才也多是戰爭投降歸附之人。隨著時間的推移,蜀漢早期初創人才逐漸凋零,而又無後補之人,此消彼長之下,最終導致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局面發生。

三、經濟與軍事的衰落,更加劇了蜀漢滅亡的步伐。

頻繁的戰爭對蜀漢先天羸弱的經濟產生了巨大的破壞。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為了發展經濟,首先對南中地區進行了有效的控制與發展,同時積極發展農業、商業和手工業,基本能夠支撐起蜀漢前期用兵作戰基本需求。而到了蜀漢後期,由於連年的北伐,以致“蜀人愁苦”。東吳官員薛珝來蜀求馬時,甚至都評價蜀民:“經其野,民有菜色”,後期的蜀漢已經快到經濟崩潰的邊緣了。

經濟實力決定著軍事能力的強弱,蜀漢經濟的衰退嚴重打擊了其軍事實力。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率領的軍隊就多達十萬人,而到了蜀漢滅亡時,其全部軍力僅有“士十萬二千,吏四萬”,如此羸弱的軍事實力實在是難以對抗強大的曹魏。

曹魏的逐漸強盛,為滅亡蜀國奠定了有力基礎

一方面蜀國在不斷衰敗,與之相反曹魏實力卻一直處於上升態勢。面對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派出了

“馬步騎五萬”

,到了曹爽伐蜀時派出了“

卒六七萬”

,而到了魏滅蜀之戰時,鍾會甚至

“引四方之兵十八萬”

來討伐蜀國。由此可見,蜀漢的衰落與曹魏的逐漸興盛形成了鮮明對比。

鄧艾數萬精兵滅蜀漢,作擁“天府之國”,為何滅亡的如此離奇?

高平陵之變劇照

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此後歷經司馬氏三代最終全面掌控曹魏朝政,完成對曹魏政局的重新整合。期間相繼粉碎李豐、夏侯玄謀廢司馬師事件;文欽、毋丘儉等人的淮南三叛事件。到了滅蜀戰役前夕,司馬氏家族在沒有發生全國混亂的情況下,平穩的接過了曹魏政權,並重新整合內部勢力,為發動伐蜀戰役掃除了內部障礙。

曹魏消除內部反對勢力的同時,也在積極掃除其周邊少數民族勢力及其他割據勢力。

公元253年新城之役和255年的壽春戰役,曹魏先後兩次大敗吳國,此後吳國再無力進行北伐,魏吳對峙前線進入到很長一段時間的和平狀態。

《晉書》:會新平羌胡叛,帝擊破之,遂耀兵靈州,北虜震讋,叛者悉降。

對北方少數民族,曹魏相繼平定烏桓、鮮卑、高句麗等少數民族勢力。

到了司馬氏當權時期,司馬昭於公元254年討伐新平羌人,加強了對羌人的打擊。一系列的對外舉措,直到滅蜀之戰前夕,魏國對外掃除威脅勢力,對內保持安定局面,為曹魏伐蜀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鄧艾數萬精兵滅蜀漢,作擁“天府之國”,為何滅亡的如此離奇?

屯田遺址

在經濟方面。

蜀漢經濟在持續衰退,而曹魏政權歷經十幾年的穩定統治,

“高枕於廣廈,潛思於治國;廣農桑,事從節約。”

使曹魏逐步從漢末天下大亂中恢復過來。緊接著司馬氏執政時期,逐步改善了曹魏自身驕奢、邢繁役重的弊病,使國家財政有了明顯增強。再加上施行多年的屯田制,使得曹魏政權無論是經濟、政治還是軍事,都形成了對蜀國的碾壓態勢。

魏蜀實力此消彼長,滅蜀之戰一觸即發

公元263年,曹魏勵精圖治裝備多年,最終決定發動滅蜀之戰。此時執掌曹魏政權的司馬昭,吸取了曹真、司馬懿、曹爽等人伐蜀失敗的教訓,結合此時魏蜀實力差距巨大的現狀,制定了極為正確的戰略方針。

司馬昭基於三點出發,認定此時伐蜀勝算極大。其一

此時魏國六年未經戰事,多年來的休養生息,已經做好了充分的物質準備;

其二

蜀國國力空虛,全國上下士兵不足十萬餘人,趁其疲敝方可給予致命一擊;

其三

蜀國朝政黑暗,唯一對曹魏有威脅的姜維蜀漢朝堂排擠,被迫屯兵沓中,難以對曹魏入侵做出及時應對。

鄧艾數萬精兵滅蜀漢,作擁“天府之國”,為何滅亡的如此離奇?

司馬昭劇照

為了保證伐蜀成功

,曹魏一方面“徵四方之兵十八萬”,確保對蜀國兵力的碾壓態勢;同時命令唐諮製作大船進攻吳國,意圖聲東擊西迷惑蜀國。但此時曹魏內部以鄧艾為首的一批將領,卻極力反對伐蜀,最終被師纂所說服。在臨出征前,司馬昭甚至斬殺反對伐蜀的強硬派鄧敦,使得曹魏上下統一了伐蜀的決心。

曹魏做好一切戰爭的準備時,此時的蜀漢朝堂上下卻依舊混亂不堪。

唯有姜維敏銳的覺察到了魏軍的戰略意圖,並上表後主劉禪加強陽安關和陰平的防衛。但黃皓卻為了一己私利排擠姜維,利用占卜的卦象迷惑劉禪,使其不相信曹魏不會入侵蜀國,延誤了最後的戰爭準備時機。

漢中之戰:魏蜀間的初次碰撞

按照司馬昭戰略計策,伐蜀的十八萬大軍分三路進軍。

東路大軍由鍾會率領李輔、胡烈等人,十餘萬主力出駱谷攻取漢中;西路軍以鄧艾為首,率領王欣、牽弘三萬兵力進攻沓中,牽制姜維大軍防止其回援漢中;中路軍由諸葛緒率領三萬兵力前往武街,切斷姜維後路。

鄧艾數萬精兵滅蜀漢,作擁“天府之國”,為何滅亡的如此離奇?

魏國三路進軍示意圖

蜀國這邊,由於姜維改變漢中防禦策略,由諸葛亮時期的“外圍據守”改為“斂兵聚谷”策略。

因而鍾會得以順利進入漢中腹地,隨後派遣李輔、荀愷各帥一萬餘人,圍困蔣斌於漢城、王含於樂城,自己率領大軍主攻陽平關。陽平關守將因不滿蜀漢對其待遇,遂獻城投降,增援陽平關的張翼、董厥此時尚在漢壽,這樣導致了陽平關的陷落。

隨即而來的陽平關失守,令漢中喪失了益州屏障的作用。

姜維聞迅立即退守劍閣,途中在疆川口碰上了追擊而來的楊頎,並以趙廣戰死的慘重代價擺脫了楊頎追擊。隨後又聲東擊西,成功繞過了諸葛緒的堵截。最終聯同趕到劍閣的張翼、廖化合軍堅守劍閣。

姜維的成功退守劍閣,使得魏軍原定伐蜀計劃破產。

姜維借劍閣天險嚴密防守,魏國一時難以攻克,同時又面臨著糧運困難的窘境,魏蜀雙方一時陷入到了僵持狀態。

鄧艾數萬精兵滅蜀漢,作擁“天府之國”,為何滅亡的如此離奇?

姜維劇照

《三國志 鄧艾傳》:今賊摧折,宜遂乘之,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涪,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餘里,奇兵衝其腹心。

壓力來到了魏軍這裡,為打破僵局,鄧艾提出了一條計策。即出奇兵饒過劍閣,偷渡陰平直達蜀漢腹心,獲得了鍾會的支援。鄧艾隨即率領奇兵出發,歷經艱險偷渡陰平直擊江油。江油太守馬邈誤以為劍閣失守,做出失誤判斷竟出城投降。鄧艾遂於江油整頓,隨後繼續進軍,蜀漢政權此時危在旦夕。

蜀漢最後的戰略調整,仍是問題重重

此時鄧艾攻破江油的訊息傳到了蜀國朝堂,令蜀國上下為之一震。劉禪如夢中驚醒一般,立即作出戰略調整:

一方面派遣諸葛瞻率軍前往涪城抵抗鄧艾;另一方面令鎮守巴東的閻宇前來支援,同時向吳國求援。

從戰略角度看,蜀漢的這次應對決策並無太大問題,但如要仔細分析,其中還是存在很多巨大隱患的。

鄧艾數萬精兵滅蜀漢,作擁“天府之國”,為何滅亡的如此離奇?

鄧艾進軍示意圖

其一,

蜀漢以諸葛瞻為主帥,雖說可以憑藉其諸葛家族的背景,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可絲毫沒有軍事經驗的諸葛瞻,統帥軍隊的能力是很值得懷疑的。

其二,

諸葛瞻率領的軍隊多為臨時招募和成都附近城池原有守備軍,而巴東的增援尚在路上,南中的霍戈軍由於沒有劉禪命令沒有前來增援。因此諸葛瞻率領的軍隊雖然人數眾多,但相比起精銳的鄧艾軍,是完全不能相提並論的。

綿竹之戰:“天府之國”隕落於此

隨後諸葛瞻率領蜀國大軍前往涪城抵禦鄧艾,但缺乏軍事經驗的他,從戰役一開始就犯了許多致命錯誤。

其首先拒絕了黃崇據守涪城的建議,並企圖利用人數優勢,在涪城附近與敵速戰速決。但貌似有些高估自身實力的諸葛瞻,瞬間被殘酷的戰局擊破了所有幻想。

鄧艾由江油關進入成都平原,並迅速擊敗諸葛瞻的前鋒部隊

。這一殘酷事實,令諸葛瞻意識到自己的軍隊在野戰中也許根本無法戰勝鄧艾。隨即立即放棄涪城,退往一百里外的綿竹關堅守等待支援。鄧艾帥軍緊隨而至,兩軍再次陷入相持不下的局面。此時深入敵後的鄧艾如坐針氈,立刻採用激將法,企圖引誘諸葛瞻出城與之決戰。

鄧艾數萬精兵滅蜀漢,作擁“天府之國”,為何滅亡的如此離奇?

古代戰爭及其慘烈

而諸葛瞻面對鄧艾的羞辱,犯下了第二個致命錯誤:率領蜀軍出城。

綿陽決戰就此爆發,有著“破釜沉舟”氣勢的魏軍,面對不容失敗的蜀軍,兩軍都有著強烈的戰鬥意志,因而這場戰鬥的慘烈我們根本無法想象。

雖然在戰鬥開始階段,魏軍一度戰鬥失利。意識到危險的鄧艾,一度表現出想要要斬殺先鋒官師纂和其子鄧忠。而蜀軍在諸葛瞻等人的激勵下,更是爆發出了強大的戰鬥意志。

雙方重整再戰,最終的結局蜀軍難敵魏軍衝擊。其中包括諸葛瞻、諸葛尚在內的蜀國將領幾乎全軍覆沒,以近乎悲壯的結局結束了自己的最後一戰,綿陽關宣佈告破!鄧艾軍長驅直入到達成都城下,劉禪未做抵抗宣佈出城投降,延續43年的蜀漢政權最終隕落。

兵臨城下的抉擇,劉禪為何輕易選擇投降

綿竹關的失守,導致成都直接暴露在魏軍面前。但此時的蜀漢尚未到達無可救藥的地步,其中其三大主力:劍閣姜維、巴東閻宇和南中霍戈主力軍依舊儲存完整建制。且巴東蜀軍正在回援的路上,吳國也在極力攻打魏國。

而鍾會的十幾萬大軍,仍被姜維擋在劍閣關外,鄧艾雖取得綿竹關的勝利,但自身損失卻十分慘重。此時的劉禪只需利用成都堅固的城池防禦,等待回援的蜀軍,鄧艾自會不戰而自潰,為何會選擇輕易投降呢?

鄧艾數萬精兵滅蜀漢,作擁“天府之國”,為何滅亡的如此離奇?

劉禪劇照

其實對於蜀漢政權的滅亡來說,並非只是簡單的軍事潰敗,更是蜀漢上下抵抗意志的崩潰。

劉禪妄圖依靠諸葛瞻的家族背景凝聚人心,但隨著綿陽關的失敗,蜀國上下陷入到了最黑暗的時刻。上至朝堂百官,下至尋常百姓,人們寄希望於諸葛亮的後人能夠帶領蜀國走出逆境,但隨著諸葛瞻的戰死,這一希望最終化為了泡影。

而這也導致了蜀漢朝堂上下,徹底失去繼續抵抗下去的信心。唯有劉禪的兒子劉諶主張堅守成都,戰鬥到最後一刻,但昏庸的劉禪顯然不會接受這種玉石俱焚的守城計劃。因而在這種背景下,劉禪反覆權衡,最終選擇譙周投降鄧艾的建議也就不難理解了。

結語

蜀國滅亡的原因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其國力的逐漸衰弱,曹魏實力的逐漸增強,為其滅亡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在大多數人看來,蜀漢的滅亡歸咎於蜀漢晚期黃皓禍亂朝政,以及姜維數次北伐過分耗費了蜀漢國力,這些因素固然對蜀漢的覆滅產生了一些影響,但並非是其滅亡的決定作用。

我認為蜀國的滅亡取決於其自身的衰落,並且這個衰落是全方面的,涉及到經濟、政治、軍事和人才等多個方面。其中軍事的衰落,導致蜀漢各個地區防備捉襟見肘。人才的缺失,使得戰爭後期面臨無人可用的窘境。政治的昏暗,引起了蜀國戰爭後期一系列的決策錯誤,最終葬送了其幾十年的基業,不得不令人感嘆唏噓。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