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漢人開發東北的先驅——公孫家族經略遼東記

2021-12-21由 吉尼耳斯的書齋 發表于 歷史

讀過《三國演義》和玩過《三國志》遊戲的朋友,相信都會對遼東的公孫家族有印象——當然,那不是什麼好印象。在《三國演義》裡面,公孫氏是無足輕重的配角,最後淪為襯托司馬懿神機妙算的鋪墊;在《三國志》遊戲中,公孫家族長年累月盤踞著地圖最東北的襄平那座小城,各代君主的屬性值都低的可憐,以致用公孫氏統一全國成了標榜玩家水平高的標誌。筆者不停的翻閱故紙堆和參考文獻後,卻越來越覺得事實並非如此:公孫氏並非如大家傳統觀念中的那樣是一個昏庸無能的弱小軍閥,而是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中,將原來中原王朝不重視開發的遼東建設成了安定繁榮之區,成為中原難民的避風港,可以稱得上是漢民族開發東北的先驅之一。

一、公孫氏之前中原政權對遼東的經營

遼東地區僻處東北一隅,與中原的交通除了從山東半島渡海外,只能透過險要的遼西走廊,以致中原文明對該地區的滲透非常緩慢,在春秋之前,遼東都是屬於東北蠻族的區域,漢人基本沒有影響力。從譚其驤先生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可以看到,春秋時最東北的諸侯國燕國的北端也僅是到孤竹(今河北省盧龍縣)附近。而中原政權第一次在遼東設立地方政權,則要數到戰國時期,燕國擊敗東胡等蠻族後設立的遼東郡,而遼東郡在秦漢兩朝都沿襲燕制保留了下來。《漢書。地理志》中這樣記載:“上谷至遼東,地廣民希,數被胡寇,俗與趙、代相類,有漁鹽棗慄之饒。”從這裡面也可以看出幾點:漢代的遼東作為國家邊陲,居住人口並不多,而且經常面臨異族的入侵,可見發展程度顯然不如中原地區;但另一方面,自然資源又相當豐富,經濟發展並不缺乏基礎,如果碰到用心開發的管理者,這片土地一定會發出璀璨的光芒。

漢人開發東北的先驅——公孫家族經略遼東記

《中國歷史地圖集》中西漢時期遼東圖冊。公元前108年漢攻滅衛滿朝鮮,朝鮮半島北部也被列入西漢管轄範圍。

二、公孫度亂世佔據遼東

漢人開發東北的先驅——公孫家族經略遼東記

《三國志》遊戲公孫度畫像

遼東公孫政權的創始人公孫度,是土生土長的遼東襄平人,幼年時跟隨父親遷居到鄰近的玄莵郡,得到當時玄莵郡太守的賞識,不但安排讀書,還幫他定下親事。在伯樂的提擢下,公孫度仕途一開始是平步青雲,漢靈帝建寧二年(公元169年)十九歲時便被朝廷“詔舉有道之士”,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成為“中組部後備幹部”,不久先後擔任尚書郎和冀州刺史等要職。不過冀州刺史任上,公孫度在官場栽了個跟頭,《三國志》說他“以謠言免”,到底是什麼謠言被免職,現在已不可考。不過變幻的時局很快又給了他東山再起的機會。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之亂爆發,東漢帝國頓時陷入混亂,而鎮壓黃巾軍之後,國舅何進和十常侍宦官集團的鬥爭讓大軍閥董卓漁翁得利,把持了朝政。而董卓的親信將領徐榮恰好是公孫度的老鄉,在他的運作下,189年,公孫度被董卓任命為遼東太守,從而正式開始了公孫氏對遼東五十年的統治。

三、公孫度、公孫康父子兩代對遼東的治理

公孫度雖然依靠關係成為遼東最高地方長官,但在漢末那個亂世,如同陳勝造反時所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人人都想過一把稱王稱霸的癮,地方豪強佔山為王,軍閥混戰層出不窮;在遼東當地,就有許多人不服他的管治,《三國志》這樣描述,“度起玄菟小吏,為遼東郡所輕”。在這種情勢下,安定轄區的環境就成為公孫度鞏固政權的首要目標。如何樹立自己的權威?公孫度選擇了對地方豪強勢力開刀。其屬下的襄平令公孫昭,由於之前與公孫度兒子公孫康有嫌隙,公孫度新官上任後,馬上將其逮捕笞殺;還有橫行鄉里的田韶家族,也被公孫度以為非作歹的罪名處決,而且對其親屬也進行株連,“所夷滅百餘家,郡中震慄”。屬境中曾擔任河內太守的李敏,也屬一方豪強,對公孫度的作為又氣又怕,帶家人坐船跑路;公孫度對於逃跑的人也不過放過,採取了野蠻的行為進行處置,“度大怒,掘其父冢,剖棺焚屍,誅其宗族”。《三國志》作者陳壽對公孫度的這些行為評論為“殘暴而無節”。而有趣的是,新中國成立後的歷史學者從馬列主義階級史觀出發,卻讚揚公孫度“敢於逆時代的潮流,不畏強暴,抑制豪強,是當時其他統治者所不敢幹的”。(張雲樵《論遼東公孫氏政權》)但不管怎麼說,透過這一系列措施,公孫度有效的樹立了自己在遼東的統治權威,穩定了社會氛圍,為他之後推行的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打下了基礎。

說到發展經濟,發展經濟主要取決於哪些因素呢?經濟學上的索羅模型Y=A*F(K,L)告訴我們,這取決於資本、勞動、技術三大要素。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原來繁榮的中原地區處處淪為戰場,正如曹操詩云“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而此時遼東相對安定的政治環境就給了中原居民相當大的吸引力。這些逃難的民眾既帶來了金錢作為資本,本身又是發展急需的人力資源,還掌握著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技術,如果招攬的難民越多,遼東地區的經濟也就發展的越快。公孫度確有這方面的遠見卓識,對待難民的態度,他一反對本土豪強的嚴厲殘暴,而是給予了極大的禮遇。如有名的知識分子管寧、邴原、王烈抵達遼東時,公孫度“虛館以候之”,誠懇的招攬他們為自己服務。而如此態度也獲得了外地知識分子集團的回報:當時流落遼東的難民一開始都居住在遼東郡南,準備有機會就回家鄉;而管寧則把自己的房子建在郡北,表達了紮根遼東服務當地建設的深刻願望。在管寧等人的帶動下,許多原來沒有長居打算的難民也對遼東這片土地產生了認同感,“後漸來從之”。在良好的口碑宣傳下,投靠遼東的難民越來越多,《三國志》記載道,“越海避難者,皆來就之而居,旬月而成邑。”大意就是一個月的時間,來投奔的難民已經可以組成一個城市了,可見速度之快。

而如同公孫度所希望的,外來的中原人對於遼東的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發展都起到了重大作用。管寧在遼東,“遂講《詩》、《書》,陳俎豆,飾威儀,明禮讓,非學者無見也。由是度安其賢,民化其德”,有效提高了當地人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養;而王烈在遼東期間,“躬秉農器,編於四民,布衣蔬食,不改其樂。東域之人,奉之若君”,則將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帶到了當地。

至於外交政策方面,對於漢朝內部的混戰,公孫度與公孫康父子都明智的採取了隔岸觀火的態度,確實,和曹操袁紹等強勢諸侯相比,僻處遼東一隅的公孫氏的實力實在微不足道,一旦得罪了中原政權,覆滅是可想而知的結局。採取卑微態度最明顯的一次事件就是,曹操擊敗河北袁家後,袁紹的兒子袁尚逃跑前來投奔公孫康,公孫康立即將袁尚斬首送給曹操。而對於實力不如自己的高句麗、烏桓等勢力,則發動了多次戰爭以擴充地盤,最大時將疆域擴充到朝鮮西部(見下圖),奪回了漢武帝時設立的樂浪郡,並在其基礎上新設帶方郡,使得“東夷九種皆服事焉”。 透過“媚強凌弱”的政策,既延續了家族統治,另一方面也為遼東居民換來了穩定的生存環境。可惜這種韜光養晦的政策在他們後人身上未能延續,直接導致了公孫政權的覆滅,下文也馬上將會談到。

漢人開發東北的先驅——公孫家族經略遼東記

公孫氏割據遼東圖

各方面都取得成功的同時,公孫氏也加快了自立的步伐,公孫度在自己管治的遼東區域內成立了一個新的州“平州”,脫下了東漢任命的遼東太守的外衣,自封為平州牧。公元204年,公孫度去世,其子公孫康繼位。如上所述,他基本沿襲了他父親招攬流民、遠離爭霸、發展經濟的策略,可以說,遼東在東漢末年的安定繁榮,該父子的政策起到了關鍵作用。這樣說說可能令人難以信服,讓我們用人口資料說話。根據《後漢書》記載,在公元140年,公孫氏政權管轄的遼東地區遼東、玄菟、樂浪等三郡人口有三十多萬;而魏明帝時司馬懿攻滅公孫政權後,盤點人口也依然是三十多萬。表面上似乎遼東人口近百年間並未增加;但大家必須留意,同時期中原地區的人口是急劇減少的,根據《中國通史·食貨篇》所載,漢桓帝永壽二年(公元156年)全國戶數有1607萬戶,人口約5000萬人;而在三國末年,魏蜀吳三國合計只有149萬戶,人口僅剩約500萬人,僅為原來的十分之一。從同期比較資料就可以看出,公孫家族在保境安民上還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的。

四、公孫淵的執政與公孫氏的覆滅

公孫康死後,由於兒子年幼,政權由其弟公孫恭執掌。而此時東漢為曹魏所滅,新成立的曹魏政權由於在南線面對蜀吳的威脅,對公孫氏政權的割據也採取了預設的態度,封公孫恭為車騎將軍。而公孫恭事實上卻“病陰消為閹人,劣弱不能治國”,大概是存在性功能障礙而身體虛弱,公孫康的兒子公孫淵長大後,便將遼東統治者的位置從叔父手上奪回。以他的上臺為標誌,公孫政權開始走上了衰落之路。

漢人開發東北的先驅——公孫家族經略遼東記

《三國志》遊戲中公孫淵畫像

公孫淵上臺之後,一反祖父和父親的低調,而是與江南的東吳政權眉來眼去,意圖聯盟反對曹魏。而主動發起聯絡的還是公孫淵一方,“淵遣使南通孫權,往來賂遺”,而孫權也很高興公孫淵能配合自己對曹魏進行南北夾擊,便封公孫淵為燕王,還派遣了一萬人的龐大使節團遠赴遼東對公孫淵進行冊封。但這時,公孫淵又顧慮起了曹魏的強大實力,於是將孫權派來的使節首領殺了送給曹魏;這樣子當然得罪了孫權,而曹魏看到公孫淵揹著自己與孫權有如此大規模的往來,肯定疑忌之心越來越強。公孫淵如此目光短淺的行為只能為自己自掘墳墓。在234年諸葛亮病死,曹魏西南前線心腹大患去除後,曹魏中央政府的目光也越來越盯緊遼東這塊土地。但這時公孫淵還不知死活,在曹魏使臣到來後,邀請中央政府的使臣參觀自己的軍隊以炫耀武力,還對使者口出惡言。這徹底激怒了曹魏,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年),曹魏派遣幽州刺史毋丘儉討伐公孫淵,結果被公孫淵擊敗。這次勝利可能激發了公孫淵的信心,他取勝後便自稱燕王,公開任命各部門官員,還派遣使者到東吳尋求幫助。而對中央政府,公孫淵還授意下屬聯名上書,向魏明帝陳述自己自立的合法性。上書中有一段話很有意思:“臣等聞仕於家者,二世則主之,三世則君之。臣等生於荒裔之土,出於圭竇之中,無大援於魏,世隸於公孫氏,報生與賜,在於死力。”大意是,我們遼東人民受了公孫家族三代人治理,已經將公孫家族視作君主了,而且我們的生存發展,和魏國中央政府實在沒啥關係,我們效忠的只有公孫家族。這在曹魏中央政府看來,簡直是一份徹頭徹尾的“遼獨”宣言,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景初二年,曹魏派出了威名赫赫的軍事統帥司馬懿征討遼東。以下的情節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一定都有印象,儘管戰爭時遼東連日大雨,司馬懿卻力排眾議堅持進攻,圍城多日後終於將襄平攻克,公孫淵城破身死,公孫政權也徹底覆滅。

五、公孫氏覆亡後的遼東

公孫氏政權覆滅後,司馬懿對其採取了血腥手段進行報復,《晉書》記載,襄平城內“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餘人皆殺之,以為京觀。偽公卿已下皆伏誅,戮其將軍畢盛等二千餘人。”所謂“京觀”,就是用人屍體堆成的高冢,可見當時殺戮情狀之慘烈。採取如此殘酷手段,大概也是曹魏政府對遼東這個不聽話謀求獨立的政權的迴應,以達到震懾服從的效果。而為了防止遼東人民繼續反叛,曹魏政府之後還分別組織了幾次大規模的遷徙,將遼東人遷居內地:在破城後的第二年,景初三年(公元240年),“以遼東東沓縣吏民渡海居齊郡界,以故縱城縣為新沓縣以居徙民。”正始元年(同樣是240年), “以遼東、汶、北豐縣民流徙渡海,規齊郡之西安、臨淄、昌國縣界為新汶、南豐縣以居流民。”這樣的後果,直接導致了遼東人口的銳減和經濟的下滑。根據陶元珍先生在《公孫氏滅後遼東諸郡人口之銳減》中的考證,在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的人口統計中,原公孫政權轄區四個郡,“遼東國僅五千四百戶,玄菟郡僅三千三百戶,樂浪郡僅三千七百戶,帶方郡僅四千九百戶”,拿每戶十人計算,總共也就十來萬人,而上文提到的,司馬懿滅亡公孫政權後的統計,人口有三十多萬,最樂觀估計也是減少了三分之二,公孫政權管轄時繁榮的遼東是一去不復返了。而公元313年,高句麗趁中原紛亂的機會,佔領了樂浪、帶方兩郡,公孫政權在朝鮮半島開拓的疆土也化為烏有,更悲痛的是,之後遼東一段時期還淪為高句麗所佔據。中央政府當然必須打擊地區的獨立傾向,但曹魏這種不顧當地經濟和民生的處置政策,實則嚴重削弱了中原文化在遼東的影響,筆者是非常難以苟同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