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遼寧山東是一家 太史慈就曾避禍遼東 三國時期 中原名士跨海避難

2021-12-21由 有風物語 發表于 歷史

東漢末年,尤其是黃巾之亂後,天下凋敝,亂軍四起,匪盜猖獗,如果不是為了活下去,誰又願意背井離鄉?而在這些避戰亂遷徙的百姓中,還有一些特殊的人物,就是士人,這些讀書人中更是不乏一時名士,他們 逃離戰亂故土,只為尋找安穩一些的“世外之地”,被稱為“流寓”。

地處中原的“流寓”士人根據地理位置的遠近,一般有五種選擇,就是江東、荊州、西川、甚至更南的交州地區,而北方之人則是奔向更北方,尤其是山東人,依靠海路,會避禍為公孫氏所據有的遼東。

大量的人口湧入,自然使得以漢人為主體的公孫氏政權增強了極大的實力,在中原混戰之時,不僅打得東北各族俯首帖耳,更是派軍遠渡山東,拿下了沿海十餘縣。而這類似於滾雪球效應,中原軍閥混戰時,更多的中原人又紛紛去向遼東。

普通百姓當時無法與公孫氏的統治抗爭,甘願當牛做馬。但是那些“流寓”遼東的名士們卻紛紛拒絕出仕,一則他們本是避世之人,不想摻和到亂世中去;二則,公孫氏割據之心人人皆知,他們這些以漢朝為正統的讀書人當然不願當沒有朝廷任命的偽官。第三點,怕是這些儒學士大夫們是看不上公孫氏此類邊鄙地區的武夫的。

而公孫氏對於這些面不和心不和的名士,在拉攏未果後,自然有惱羞成怒的時候。

公孫度霸遼東 殘暴而不節

東漢末年的遼東郡,差不多是以大淩河和醫巫閭山為界,東面的今遼寧地區就是遼東,西面自然是遼西。遼西從漢武帝開始,就允許烏桓人遷徙過去居住,後來又有匈奴、鮮卑等族聚集於此,而屬於幽州管轄的遼東則一直在漢王朝的直接控制之下。

雖然有高句麗等東北民族的侵擾,但是因為拉攏了親漢的東北區域大國夫餘國,互為犄角,所以遼東一直沒有淪陷於少數民族之手。但隨著東漢末年朝廷對地方控制力的急劇下降,遠離中原的遼東漸成割據之勢,公孫氏掌控遼東則從公孫度始。

遼寧山東是一家 太史慈就曾避禍遼東 三國時期 中原名士跨海避難

公孫度得遼東郡後就東打高句麗西擊遼西烏桓

公孫度是遼東郡郡治襄平人士,但從小跟著與本地人產生矛盾的父親投奔了玄菟郡太守

公孫琙

,得到公孫琙賞識的公孫度就被舉薦入仕,還當過冀州刺史,只不過因為風評不好而被免職。

時值東漢朝廷大亂,十常侍殺何進,而後引來董卓入京。公孫度再次起家正是董卓專權之時。舉薦他的人正是他的老鄉,董卓麾下大將

徐榮

,於是作為地方豪族出身的公孫度就被急於向地方施加影響的

董卓

任命為遼東太守。

上任伊始,公孫度就揮起了屠刀,先是殺了羞辱過他的襄平縣令公孫昭,收昭,

“笞殺於襄平市”

(《三國志·二公孫陶四張傳》)隨即又向有仇的當地豪強下手了。

郡中名豪大姓田韶等宿遇無恩,皆以法誅,所夷滅百餘家,郡中震慄。

透過這種酷烈手段,公孫度將在地方上極有影響力的豪強一網打盡,沒了掣肘的他把遼東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但公孫度也就此落下了“殘暴而不節”的名聲,而且他又是禍國殃民的董卓任命的,自然為有骨氣的讀書人所不齒。

山東遼寧是一家 西漢初就有人避禍遼東

早在184年黃巾之亂爆發時,位處戰亂中心的冀州、青州大戰頻頻,於是老百姓拖家帶口地逃難,而離河北最近的就是幽州,

青、徐士庶避黃巾之難歸虞者百餘萬口,皆收視溫恤,為安立生業,流民皆忘其遷徙。《後漢書·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

當時幽州劉虞一下子就收攏了百萬難民。

不過還沒到十年,幽州也亂了,先是劉虞和公孫瓚大戰一場,而後烏桓等少數民族和劉虞的殘部又開始和公孫瓚連連大戰。於是乎,南邊本來就亂著,幽州又開打,老百姓只能再一次跑路,而唯一還算安定就只有出塞向東的遼東地區了。

而在中原百姓透過陸路向遼東遷徙的同時,同樣處於戰火熊熊之中的青徐地區,尤其是東萊等北海郡的沿海地區也有大量的百姓跨海前往遼東避難。

遼寧山東是一家 太史慈就曾避禍遼東 三國時期 中原名士跨海避難

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間的島鏈使得數千年前兩地人就有了往來

透過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間的一系列島鏈,就可以橫跨大海,所以山東和遼東自古以來就有聯絡,遼東半島在考古發掘中就發現了幾千年前的帶有山東龍山文化顯著特點的文物。

早在西漢初期,就有山東名士跨海逃到了遼東,

“(王)仲, 本琅邪不其人。好道術, 明天文。諸呂作亂, 齊哀王襄謀發兵, 而書問於仲。及濟北王興居反, 欲委兵師仲, 仲懼禍及, 乃浮海東奔樂浪山中, 因而家焉。”

東漢末年,青州黃巾軍蜂起,毀州滅縣,逃往遼東避禍的人更多了。

其中最有名的一位,就是東萊太史慈。

“為州家所疾,恐受其禍,乃避之遼東。”

而太史慈雖然勇武講義氣,實則並非那個時代人們景仰的名士。

避亂遼東的在《三國志》中有傳之人

東漢時,從光武帝起,一直注重儒學,所以一代代傳承繁榮下來,儒家士子已經成為遍及朝野的力量。而東漢後期,由於外戚宦官輪番上臺執政,使得儒家士子失去了很多做官入仕的機會。為了扭轉這一不利局面,士人們就互相串聯,透過品評人物,比如沒當官的誰誰行,當官的那誰不行等等,來側面表達自己的政治意見,事件稱之為“清議”。而被“清議”認定為學問好,道德品質高的,則被稱為“名士”。

有的名士會出仕,也有的名士不願在宦官外戚主政的朝廷出仕,所以就更被人認為是

“節操高尚”

,當時因黃巾之亂和中原戰亂而遠走遼東的就是這一部分不願出仕的名士。

就如《三國志·管寧傳》所言,

“聞公孫度令行於海外”

,也就是這些名士認為遼東在公孫度的掌控下比較安全,於是就跨海到了遼東避戰火。

公孫度割據遼東時期,對外征服做得確實不錯,給了中原人不少安全感。

漢末,公孫度雄張海東,威服外夷。

東伐高句驪,西擊烏丸,威行海外。

遼寧山東是一家 太史慈就曾避禍遼東 三國時期 中原名士跨海避難

《三國志》中有傳之人未必都是我們熟知的三國人物

在《三國志》有傳的這麼幾位儒家名士到了遼東。

國淵:“國淵字子尼,,樂安蓋人也。師事鄭玄。後與邴原、管寧等避亂遼東。” 《三國志·國淵傳》

邴原:“邴原字根矩, 北海朱虛人也。少與管寧俱以操尚稱,州府辟命皆不就。原以黃巾方盛,遂至遼東,與同郡劉政俱有勇略雄氣。” 《三國志·邴原傳》

管寧:“管寧字幼安,,北海朱虛人也。天下大亂,聞公孫度令行於海外,遂與原及平原王烈等至於遼東。” 《三國志·管寧傳》

王烈:“王烈字彥方,平原人也。遭黃巾、董卓之亂,乃避地遼東,夷人奉之。”《三國志·王烈傳》

中原名士給遼東帶來了新的文化與思想

誠如人們所想的,昔日遼東,在諸多少數民族中立足,自然多舉殺伐而少重教化。所以這一批中原名士到了遼東之後,致力於學術文化的教育與社會風尚的變革,傳播中原先進文化,在改變遼東文化落後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比如國淵是東漢經學大師鄭玄的弟子,

“篤學好古,在遼東常講學于山巖,士人多推慕之,由此知名。”

邴原和管寧都是世之名士。

“華歆與北海邴原、管寧俱遊學, 三人相善, 時人號三人為“一龍”,歆為龍頭,原為龍腹,寧為龍尾。”

邴原在遼東講學時,很多人前來就學,

“原在遼東,一年中往歸原居者數百家,遊學之士,教授之聲不絕。”

管寧在遼東時,

“因山為廬,鑿壞為室。越海避難者,皆來就之而居,旬月而成邑。遂講《詩》、《書》,陳爼豆,飾威儀,明禮讓,非學者無見也。民化其德。”

“曹操聞烈高名,遣徵不至。建安二十四年終於遼東,年七十八”

的王烈久居遼東,教化百姓,後人贊他

“躬秉農器,編於四民,布衣蔬食,不改其樂。東域之人,奉之若君。使遼東強不凌弱,眾不暴寡,商賈之人,市不二價。”

可見,這些名士雖然避戰亂而來,卻並沒有閒散草野無所事事,而是憑藉自己的學識給遼東傳播了新的文化和教化。

中原名士在遼東可謂際遇坎坷

但是真名士是不願卑躬屈膝的,比如王烈,連曹操招攬都不願意去,更別說是公孫度這樣的草頭王了。

時衰世弊,識真者少,朋黨之人,互相讒謗。自避世在東國者,多為人所害。《三國志·王烈傳》裴松之注引李氏《先賢行狀》

可見,公孫度對於中原士人並非友善。當然,這其中也有士人不願意為他所用的原因在其中。

比如李敏,原河內太守,“去官還鄉里,遼東太守公孫度欲強用之,敏乘輕舟浮滄海,莫知所終。” 於是使得公孫度大怒,“掘其父冢,剖棺焚屍,誅其家族。”

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也是可以保全己身的,比如涼茂,朝廷派他為樂浪郡太守,

公孫度在遼東,擅留茂,不遣之官,然茂終不為屈。

涼茂還是頗為公孫度器重,比如公孫度想偷襲鄴城,涼茂就勸他,

你就別嘚瑟了,曹操現在是沒時間搭理你,你這是去找揍嗎。

遼寧山東是一家 太史慈就曾避禍遼東 三國時期 中原名士跨海避難

今日遼陽就是昔日遼東郡的郡治襄平 也是東北的中心城市

史書中並有明確說了公孫度殺過哪些中原名士,但殺意是有的。

比如和邴原一起到遼東的劉政,

遼東太守公孫度畏惡欲殺之,盡收捕其家,政得脫。度告諸縣:“敢有藏政者與同罪。”政窘急,往投原,原匿之月餘,時東萊太史慈當歸,原因以政付之。

而邴原也因此得罪了公孫度,

《三國志·魏書·管寧傳》注引《傅子》載:邴原性剛直,清議以格物,度已下心不安之。寧謂原曰:“潛龍以不見成德,言非其時,皆招禍之道也。”密遣令西還。

史書說劉政和邴原俱有勇略雄氣。想必是到了遼東後,兩位喜歡“清議”之人,仍然遇不平則發聲,抨擊時政,引起了公孫度的不滿。

但對於那些雖然不願意出仕,但是也沒什麼政治訴求的人,公孫度一開始還很熱情,但隨後也就相看兩厭,互不聯絡了。

王烈:“接以昆弟之禮,訪酬政事。欲以為長史,烈乃為商賈自穢,得免。”

管寧:“自寧之東也,度、康、恭前後所資遺,皆受藏諸。既而西還,盡封還之。”

結論 中原需要遼東這個戰略支點遏制東北各民族

不管是中原名士還是普通百姓,在三國時期的這一次“闖關東”為遼東的發展帶了很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在國力上,大大加強了漢人在遼東數量,保持了漢人的主體地位。

公孫度死後,公孫康繼位,憚於曹操的威勢,殺了袁尚得以自保。見公孫康服軟,而遼東又偏遠,忙於三國之戰的曹操就放了遼東一馬。但是,卻又給了公孫康一道命令,就是讓他把從中原逃難過去的人口都送回來。

公孫氏能在遼東威服海外,憑藉的就是這些投奔過來的漢人,曹操的命令等於是想要斷了公孫氏的根啊,於是公孫康對此是敷衍了事。只將袁尚帶來的幾千兵馬送了回去。而公孫恭接位之後,那就完全是服從於曹魏,真就把大量中原遺民送了回去,曹魏特意在山東境內設郡縣安置這些人口。

到了公孫淵的時代,遼東被曹魏的釜底抽薪十年之後,已然衰落下去,最後不得不聯合東吳拼死掙扎,但仍不敵司馬懿。而司馬懿先是屠城,殺漢人無數,隨即又將數十萬漢人遷回了關內。其結果就是本來被公孫氏打得直不起腰的高句麗,依靠這些無人卻富饒的遼東大地重新壯大起來,遼東百年間不再為中原所有。而遼東的少數民族也就此輪番登上歷史舞臺,從契丹,到女真,一次次躍馬南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