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史記》裡的眾生態:範睢,身為秦國丞相的他輔佐秦昭王不簡單

2021-12-16由 雙師兄讀歷史 發表于 歷史

範睢的故事很有意思。他是魏國人。常常遊說於諸侯之間。一心想著事奉秦國,可“家貧無以為資”,只能事先去事奉魏國中大夫須賈。大概是想借須賈作跳板,以圖更好地發展。想法符合實際,也合情合理。可沒料到,一次出訪,徹底斷送了他在魏國的仕途。

《史記》裡的眾生態:範睢,身為秦國丞相的他輔佐秦昭王不簡單

那次範睢作為隨從,跟著須賈出使齊國,可在齊國呆了幾個月,卻諸多不順。齊襄王聽說範睢能言善辯。派人賞賜給範睢“金十斤及牛酒”。無功不受祿。範睢自然不敢接受。須賈知道後,浮想聯翩。齊王何以重賞範睢? 範睢出賣了有關魏國的情報?須賈立馬有了出使幾個月,幾乎一無所獲的答案。

回到魏國,須賈耿耿於懷,將此事加上自己的聯想。一併告訴了魏相魏齊。魏齊大怒,不問青紅皂白,認定範睢搗鬼,命舍人鞭笞範睢。一頓毒打之後,範睢的筋骨斷了,牙齒掉了,只得裝死。舍人若無其事,將範睢用竹蓆捲起,扔進了廁所。

《史記》裡的眾生態:範睢,身為秦國丞相的他輔佐秦昭王不簡單

魏齊依舊大宴賓客,醉酒的賓客,還在範睢身上頻頻撒尿,故意羞辱他以警示後來之人。範睢瞄準了一個機會,對看守說“公能出我,我必厚謝公。”看守也是一個腦袋極為活絡之人,便去請求將席子裡的屍體扔出去。魏齊醉意熏天,不假思索地揮揮手,範睢這才得以逃脫。後來魏齊幡然悔悟,再派人尋找範睢,範睢已在魏人鄭安平的幫助下,隱藏了起來,改名換姓為張祿。

恰時,秦昭王的謁者王稽出使在魏國,鄭安平前去侍奉王稽。王稽問起,魏國有沒有賢人可以西行,鄭安平便舉薦了範睢。一番對話尚未結束,王稽就知道範睢的不凡,於是,暗中約定:“先生待我於三亭之南。”

王稽辭別魏國,路經三亭南時,讓範睢坐上了車,到了秦國。車到湖縣,見有車馬從西而來,範睢忙問:來人是誰?王稽說:是秦國丞相穰侯。範睢早就聽說穰侯專權,最恨各國的辯士引經據典,說三道四,就提出躲到車裡迴避。不久,穰侯果然來了,一番寒暄之後,直言不諱:“謁君得無與諸侯客子俱來乎?無益,徒亂人國耳。”王稽一聲“不敢”之後,匆匆告別而去。範睢想想不對,既然穰侯已起疑心,肯定不會就此罷休,便當機立斷,下車躲避。果然,穰侯又派騎兵返回,徹底搜查了車子見沒有外人才作罷。王稽和範睢進了咸陽。王稽向秦昭王彙報了出使的情況,並將範睢“秦王之國危於累卵,得臣則安。然不可以書傳也”的口信,帶給了秦昭王。秦昭王“厭天下辯士,無所信”,以為範睢不過也是危言聳聽之徒,便置之不理。

《史記》裡的眾生態:範睢,身為秦國丞相的他輔佐秦昭王不簡單

秦昭王即位已三十餘年,可掌控朝綱的卻是昭王的母親宣太后,以及太后的兩個弟弟穰侯、華陽君和昭王同母的兩個弟弟涇陽君、高陵君。四大貴族輪流坐莊,私家的財富遠遠超過了王室。秦昭王自然想打破這樣的格局,可苦於無人佐之。而這時穰侯為了擴大自己定陶的封地,竟想越過韓、魏而去攻打齊國。坐了一年多冷板凳的範睢上書昭王,請求召見。

秦昭王連忙詔令王稽,用專車引範睢進入行宮。範睢佯裝不知通往宮內的道路,直往前闖,宦官怒而逐之:“王至!”範睢故意胡言亂語“秦安得王?秦獨有太后、穰侯耳”,試圖藉此激怒秦昭王。昭王聞聲而出,連連道歉,然後恭敬地行賓主相見之禮。宮中的大臣,面面相覷,“莫不灑然變色易容”。

《史記》裡的眾生態:範睢,身為秦國丞相的他輔佐秦昭王不簡單

秦昭王屏退了左右的大臣,他希望範睢能夠一吐為快,給予自已治國的新思想、新舉措。範睢則王顧左右而言他:“足下上畏太后之嚴,下惑於奸臣之態,居深宮之中,不離阿寶之手,終身迷惑,無以昭奸。大者宗廟滅覆,小者身以孤危。”以此投石問路,“觀秦王之俯仰”。

也許是為人鉗制太久,秦昭王當家作主的心情顯得愈加迫切。秦昭王幾次長跪請教,可範睢還是擔心有人偷聽,便不說對內事宜,只說對外應該採取的策略。範睢否定了穰侯越過韓、魏而攻齊的計劃,以為“越人之國而攻”,得不償失;不如“遠交而近攻”,先收復韓、魏。韓、魏地處中原,是天下的門戶,佔據了“門戶”,霸王之業有望。

《史記》裡的眾生態:範睢,身為秦國丞相的他輔佐秦昭王不簡單

秦昭王熱血沸騰,任範睢為客卿,謀劃用兵打仗事宜。僅僅兩三年的功夫,韓、魏先後臣服。秦昭王愈發信任範睢,每逢重大事宜,總找範睢商量。範睢見時機成熟,便向秦昭王進言:一國之王,得獨攬國家政權,把控國家利害,掌握生殺之法;而今太后獨斷專行,四大貴族肆無忌憚,國家的權力,政令的威嚴何在?“聞其有太后、穰侯、華陽、高陵、涇陽,不聞其有王也”的局面,最終只能導致“秦國者非王子孫也”。

範睢列數的一件件史實,倍讓秦昭王“大懼”,時不我待,於是,秦昭王大刀闊斧,廢除了太后的權力,將穰侯、華陽君、高陵君、涇陽君趕出關外。範睢被任命為秦相,賜為應侯。多少人一輩子矻矻以求而終究壯志難酬的封侯為相,範睢只用了五年的時間,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司馬遷以為緣於“偶合”,緣於“時機”,也因為自身的“困厄”,恐怕也“不得盡意”。

《史記》裡的眾生態:範睢,身為秦國丞相的他輔佐秦昭王不簡單

範睢身為秦國之相,對外則稱之為張祿。魏國人不知張祿即範睢,以為範睢早已潦倒而死。秦國有意討伐魏國,魏國聞訊,連忙派須賈出使秦國斡旋,以求息事寧人。範睢聽說須賈到來,想到當年無辜受辱,隱隱作痛,便生一計。範睢私行出府,穿著破爛衣服,從小路來到須賈所住的館舍。須賈一見範睢大吃一驚:你還活著?當他從範睢嘴裡瞭解到範睢在秦國為人幫傭時,憐憫之心油然而生,又是留他吃飯,又是贈送綈袍,以示自己不忘舊故。酒足飯飽之際,須賈概嘆難以面見張祿,以為自己出使的成敗全在於張祿。範睢漫不經心:我的主人熟悉他,我可以請求他為你通報求見。須賈大喜過望,隨後又擔心不已:我的車壞了,沒有大車駟馬,我怎能面見秦相?範睢依舊不動聲色:我可以替你借大車駟馬。

《史記》裡的眾生態:範睢,身為秦國丞相的他輔佐秦昭王不簡單

範睢借來了大車駟馬,並親自駕車將須賈送進了秦相府,府中人見之無不躲避退讓。須賈很是莫名,範睢則說:你稍等一下,我去通報相君。須賈在門前等了許久,不見範睢人影,便問門吏:範睢怎麼不出來了呢?門吏迷惑不解:範睢?沒有這個人呀。須賈驚訝萬分:就是剛才與我同車進府的人呀!門吏說:那是我們的國相張君。須賈恍然大悟,自知中計。於是“肉袒膝行”,託門吏引進謝罪:“賈不意君能自致青雲之上,賈不敢復讀天下之書,不敢復與天下之事。”並言生死聽憑處置。範睢數落著須賈:罪一,無端猜測我有心於齊而在魏齊面前說盡壞話;罪二,魏齊置我於廁而不加阻止;罪三,酒醉後在我身上撒尿而毫無憐憫之心。最後直言,之所以留你一條生路,是念你贈送綈袍,尚懷故舊之情。須賈惟有磕頭謝恩。人生的起伏實在難料,命運也實在是個難以捉摸的怪物。

須賈無功將返,忍辱向範睢辭行。範睢大張宴席,請來諸侯各國使者,與之歡聚一堂,卻命須賈坐於堂下,將餵馬的碎草料置於他的座前,再由兩個黥徒脅迫著他吃草料。“為我告魏王,急持魏齊頭來!不然者,我且屠大梁。”範睢的氣勢,囂張到極致;須賈的屈辱,也被膨脹到極致。

《史記》裡的眾生態:範睢,身為秦國丞相的他輔佐秦昭王不簡單

魏齊聽罷須賈的傳話,十分恐懼,逃到趙國,隱匿於平原君家中。秦昭王執意要為範睢雪恥,假惺惺給平原君修書一封:仰慕君之高義,願結為布衣之友,希望能與君暢飲,共訴兩國之誼。平原君信以為真,匆匆趕到秦國面見昭王。昭王好吃好喝招待了幾天後,便原形畢露:要平原君拿魏齊的人頭,來換回自己的自由。平原君嚴辭拒絕:“貴而為交者,為賤也;富而為交者,為貧也。夫魏齊者,勝之友也,在,固不出也,今又不在臣所。”很是英雄了一回。昭王倒是胸有成竹, 派人送信給趙王。您的弟弟在秦國,秦相的仇人魏齊在你弟弟家,趕快拿魏齊的人頭來換回你的弟弟,否則,興兵討伐,格殺勿論。

《史記》裡的眾生態:範睢,身為秦國丞相的他輔佐秦昭王不簡單

趙王不願事態發展,便派人提拿魏齊。魏齊聞訊逃跑,本想透過信陵君投奔楚國,可信陵君起初因懼怕秦王,不肯出面,後來雖說為“義”而振奮,準備了車輛去迎接魏齊,魏齊己憤而自盡。一個經典的復仇故事,而故事的背後暴露出的卻是人性的種種弱點。

故事還有一個尾聲:範睢春風得意之餘,也深知“日中則溢,月滿則虧”,物盛則衰的道理。“成功之下, 不可久處”,加之他為了報恩,舉薦的鄭安平,被任命為將軍,領兵攻趙,結果為趙軍包圍,帶二萬士兵投降趙國;他舉薦的王稽,被任命為河東郡守,卻。與諸侯私下勾結,圖謀不軌,犯法被誅。秦法規定:“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儘管秦昭王沒有追究,範睢的心裡卻煎熬有加。

於是,範睢急流勇退,力舉新人蔡澤,自己則稱病求歸。這該是能伸能屈,知進知退的大智慧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