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2021-12-15由 長安沐雨梓 發表于 歷史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文/卞潤梓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霸陵是西漢文帝劉恆與竇皇后的陵寢,位於西安市東郊白鹿原,一般認為鳳凰嘴是霸陵所在地,近年學界新觀點認為江村大墓是霸陵的可能性更大。霸陵東側存竇皇后陵,南有薄太后“南陵”,出土了大量陶俑、瓦當等文物。

一、平諸呂亂 代王即位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呂后

漢高祖劉邦死後,太后呂雉逐漸掌握國家大權,呂氏家族的呂臺、呂產、呂祿等掌握了中央軍北軍、南軍的軍權,呂家四人受封為諸侯王。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與漢高祖合葬長陵。在她死後,被封為呂王的呂產立為相國,呂祿的女兒為皇后,呂產、呂祿二人掌握軍政大權,欲發動政變,“以呂代劉”。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平諸呂之亂

劉邦庶長子劉肥之子朱虛侯劉章得知訊息後,通知兄長齊王劉襄起兵,以誅滅諸呂。在長安城內,以周勃為首的漢朝開國功臣集團控制了長安南、北兩軍,掌握了皇宮和都城的衛戍部隊,發動軍事政變,消滅了呂氏家族包括男女老幼在內的全部成員。齊王劉襄得知後宣佈撤兵,平諸呂之亂在劉氏諸侯王集團與開國功臣集團的聯合下成功。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劉章

諸呂之亂平定後,呂后所立的劉弘被認為不是漢惠帝的親生子,因此決定廢黜劉弘,另擇他人即位。齊王劉襄作為劉邦的長孫,且有起兵反呂的大功,很長時間是功臣集團心中的最佳選項,但畢竟呂氏做大殷鑑不遠,害怕劉襄登基後會影響功臣集團的利益。在這種背景下,功臣集團最終選擇了並不起眼的代王劉恆。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子,他的母親薄氏早年嫁給魏王魏豹,魏豹為韓信所敗後,進入漢王劉邦後宮,生下了劉恆。據說薄氏生下劉恆前,曾夢到說蒼龍盤踞在肚子之上,劉邦認為這是顯貴的吉兆。公元前196年,劉邦平定代地諸侯陳豨叛亂後,冊立八歲的劉恆為代王,都於晉陽。劉恆就藩期間,與民休息,發展生產,養成了謹慎沉靜的性格。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代王劉恆得知功臣集團請他進京即位時,猶豫不決,幕僚們也都持觀望態度,中尉宋昌力排眾議,認為當時的天下劉氏威望極高,且諸侯國勢力強大,佔據了正統地位,功臣集團雖勢大,但沒有人佔據絕對優勢,無取代漢家天下的能力與野心,劉恆這才安心,準備接受邀請,赴長安即皇帝位。但前往長安的過程當中,劉恆也十分小心謹慎。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漢文帝劉恆

劉恆首先派舅舅薄昭入京與周勃會面,劉恆啟程後,在高陵停駐,派宋昌前往長安打探訊息,確保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等早已在渭橋等候,少帝劉弘被殺之後,劉恆才完全打消不安的念頭,進入長安宮中。劉恆立即控制宮殿、京城衛戍部隊,大赦天下,賜全國男子爵位一級,女子每百戶一頭牛、酒十石。劉恆成為了中國帝國時代第一個大臣們擁立的皇帝,是為“漢文帝”。

二、鉗制功臣 舉薦賢良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漢長安城

漢文帝一直是一個謹慎、冷靜、從容的帝王,他即位之初,自知其位源於平定了諸呂之亂的開國功臣集團,貿然進京很容易受到他們的控制。漢文帝入宮後,立即讓宋昌、張武等親信掌握長安與宮城的軍事大權,保衛京城,對開國功臣集團表現出極大的不信任,如何與功臣集團相處也成為了這位年僅23歲的帝王亟需考慮的問題。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陳平

漢文帝即位之初,右丞相陳平稱病,因周勃有平定諸呂與擁立之功,故要將職位讓與太尉周勃。漢文帝於是答應了周勃的請求,以周勃為右丞相,賜五千金,食邑萬戶,並改任陳平為左丞相。周勃就任後,很快居功自傲起來,最初漢文帝也對他非常尊敬,在郎中袁盎勸說之後,漢文帝在周勃面前表現的莊嚴肅穆,讓周勃十分敬畏。漢文帝問周勃司法、財政等方面的問題時周勃全然不知,汗流浹背,愈發惶恐。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周勃

周勃認為自己非丞相之才,也擔心在皇帝身邊引禍上身,於是辭去右丞相,陳平獨任丞相。不久後,陳平去世,周勃再次復任,但時間不長,漢文帝以列侯要回到自己封國為由,周勃再次卸任。周勃回到家中後,十分恐懼,在家披甲見客,並要求家人手執兵器護衛,而這正成為了告發他謀反的口實。周勃無從辯解,被捕入獄,他之後賄賂獄吏,透過薄太后才被釋放。周勃回到封地,七年之後去世。周勃一事說明漢文帝已完全消除了開國功臣集團對自己的威脅,皇權進一步加強。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賈誼

在功臣集團逐漸淡出權力中樞後,漢文帝有意選拔新人形成新的執政團隊,漢文帝要求臣子舉薦賢良方正、能直言勸諫的人來輔佐他。廷尉吳公向漢文帝舉薦20餘歲的洛陽人賈誼為博士,賈誼是最年輕而且最聰明的,半年後即被提拔為太中大夫。賈誼的《論積貯疏》《陳政事疏》等成為了文景時期重要的治國方略,他提出國家需要重視農業,抑制諸侯勢力,為漢初政治、經濟、軍事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貢獻。賈誼任博士時,受周勃、灌嬰排擠,謫為長沙王太傅,三年後被召回長安,為梁懷王太傅。之後梁懷王墜馬而死,賈誼深自歉疚,抑鬱而亡,時僅32歲。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晁錯

晁錯也是漢文帝時期重要的人才,漢文帝時想要重塑文明,此時《尚書》已經基本失傳。在濟南的秦朝博士伏生精通《尚書》,但他已經90多歲,難以來到長安,於是漢文帝命太常派人跟隨伏生學習《尚書》,太常便舉薦了晁錯,形成了今文《尚書》,晁錯也因此被任命為太子家令,後來被提拔為中大夫。晁錯提出了削弱諸侯、改革法令等一系列建議,漢文帝雖並沒有完全採納,但非常欣賞他的才能,晁錯也成為了太子劉啟,即未來漢景帝的重要智囊。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周亞夫

在武將方面,漢文帝發現並重用了周勃的兒子周亞夫。公元前158年,匈奴6萬騎兵入侵,周亞夫在長安郊外細柳營駐紮,漢文帝視察時,周亞夫的細柳營將士全部披甲執銳,攔住了皇帝的隊伍。直到漢文帝命令手持符節的使臣轉告周亞夫後才被允許進入,而且車隊不能在營中驅馳。漢文帝在營中視察時,周亞夫手執兵器,以鎧甲在身行禮不便為由,僅行拱手禮。漢文帝走後對周亞夫連連稱讚:“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於亞夫,可得而犯邪!”周亞夫在未來漢景帝時期也成為了平定七國之亂的重要功臣,漢文帝的知人善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輕徭薄賦 國退民進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西漢初期,因經歷春秋戰國、秦末農民戰爭、楚漢戰爭的長期內戰,國家經濟凋敝,皇帝甚至不能湊齊顏色一樣的馬拉車,丞相、將軍等也只能做牛車。雖然經過漢高祖與呂后統治時期經濟已經有所恢復,但經濟情況仍然非常蕭條。按照漢文帝即位初期漢朝的國力,無法與匈奴抗衡,且一旦遇到天災,隨時會爆發內亂,因此漢文帝接受了賈誼的建議,發展生產,恢復經濟,藏富於民。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漢文帝在農業方面下令開闢“藉田”,親自耕種做天下表率,下詔率領諸位大臣親自耕種,並減免當年一半的田賦,由十五稅一改為三十稅一,並將皇家園囿開放給民眾耕種。十年後,晁錯建議民眾向邊境地區提供糧食,並由政府賜予相應的爵位,合理調配糧食。在邊境糧食足夠消費後,開始在郡縣儲存糧食,之後減免農民的田賦。漢文帝採納了一系列建議,使得漢朝土地開墾與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公元前167年,漢文帝免除了當年的天下田賦,說明此時的農業收入量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富餘水平。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除此之外,漢文帝聽從了晁錯的建議,決定招募內地民眾遷移到邊境,充實邊塞的防務,將服徭役的更卒改為三年一次,大幅度減輕民眾的負擔,確保農業生產有足夠的勞動力。漢文帝採取一系列“國退民進”的經濟政策,下令“弛山澤之禁”,對森林、鳥獸、魚蝦、礦藏、鹽業自由開放,並將貨幣發行權下放,發展自由經濟。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漢五銖

漢文帝本人十分節儉,他在位23年,沒有興修任何一處宮殿、園林,也沒有增添任何日常出行起居的器物,真正以民為本。漢文帝曾想給自己修建一座露臺,當他得知需要花費10戶中產家庭的財產之後選擇放棄。漢文帝身穿黑色的厚繒製衣服,硬生皮製的鞋,系劍的帶子沒有裝飾,坐蒲草編成的席。漢文帝一次視察霸陵,與群臣商議如何避免陵墓遭到盜竊,張釋之說:“使其中有可欲者,雖錮南山猶有郄;使其中無可欲者,雖無石槨,又何戚焉!”漢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據傳,漢文帝死後,霸陵的陪葬品全部是瓦器,不準使用金、銀、銅、錫等金屬製品陪葬。

四、寬刑重法 寬厚待人

漢朝初年,整個國家的法律體系基本在秦朝的嚴刑峻法基礎上制定,漢文帝對此極不滿意,即位之初便召叢集臣要求廢除“相坐法”。漢文帝在位期間,多次大赦天下,加強教化,寬刑簡政,全國每年處理的罪犯不過百人。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緹縈救父

公元前167年,齊國太倉令淳于公犯罪,按律被逮捕押送至長安,並被處以肉刑。淳于公的小女兒緹縈一起跟隨父親來到長安,並上書漢文帝:“妾父為吏,齊中稱其廉平,今坐法當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復生,而刑者不可復續,雖欲改過自新,其道莫由,終不可得。妾願入身為官婢,以贖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漢文帝讀後,非常感動,於是下令廢除肉刑。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張釋之

漢文帝不僅廢除了嚴酷的刑罰條令,還強調以法治國。漢文帝在位時期,袁盎舉薦騎郎張釋之,被提拔為公車令。一次,太子劉啟與梁王劉揖共乘一車,在進入司馬門時沒有下車,違反了規定,張釋之立即扣留了他們。薄太后得知後召漢文帝責問,最終赦免了太子、梁王,漢文帝不但沒有責怪張釋之,還提拔他為中大夫,後來升為中郎將。後來,張釋之建議漢文帝在陵墓中減少陪葬品,得到了皇帝的讚許,被提拔為廷尉,掌管全國司法。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劉啟

張釋之在很多事情中也透過自己的原則性鞏固了漢文帝以法治國的方針。一次漢文帝乘車路過中渭橋,突然一人從橋下鑽出來,馬因此受驚,侍衛逮捕此人後,張釋之瞭解此人不過是想躲避之後,僅依法判他罰款。漢文帝非常生氣,張釋之則說:“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且方其時,上使立誅之則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傾而天下用法皆為輕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漢文帝思考後表示同意。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一次,有一人盜走了漢高祖劉邦廟中的玉環,被抓到後,漢文帝震怒,將他押送張釋之處問罪,張釋之按照法律判他死刑。漢文帝得知後更加生氣,說:“人之無道,乃盜先帝廟器,吾屬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廟意也。”但張釋之回答說:“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順為差。今盜宗廟器而族之,有如萬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長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張釋之因此名聲大噪,受到了天下人的稱頌。張釋之剛正不阿的執法態度能在此時馳名,這也離不開漢文帝本人的寬容大度與以法治國的堅定信念。

五、穩定邊疆 安撫諸侯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漢文帝即位之初的疆域

漢文帝在位時期,漢朝國力仍然較弱,而北方有強大的匈奴威脅,南方趙佗南越國自立,國內的同姓諸侯也都不安分,漢文帝則仍是以經濟恢復、與民休息為重,奉行和平主義的政策,主張進行安撫。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漢高祖劉邦開始,漢朝對匈奴長期奉行“和親”政策,呂后執政時期也一直延續,雖然減緩了匈奴南下的步伐,但匈奴仍然經常南下侵略。公元前177年,匈奴入侵河南地,侵略上郡,漢文帝派遣灌嬰舉兵7萬反擊。十年後,匈奴14萬人入侵西北,前鋒部隊甚至已經到達了甘泉宮,漢文帝組織10萬部隊保衛長安,一個月後匈奴才退兵。此後匈奴長期入侵,漢文帝自知漢朝實力遜於匈奴,因此仍以和親政策為主,以圖將來。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南越王趙佗

南方的南越國位於今廣東、廣西以及越南北部一帶,統治者是秦朝南海郡龍川縣令趙佗,他趁秦末戰亂之機獨立建國,併吞並了桂林郡、象郡。漢朝建立後,漢高祖曾派人封其為南粵王,呂后執政時期禁止向南越國出口鐵器,趙佗因此稱帝,併發兵攻打長沙國,漢軍反擊無果,南越國逐漸成為中國南方一霸。漢文帝為了穩定南方,於是下令修繕趙佗家祖墳,任命他的兄弟為官,並寫信主動示好。趙佗被漢文帝所打動,於是對外去除帝號,稱南越王,南方逐漸穩定。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劉肥一系世系圖

除了南北的外敵,漢朝內部的同姓諸侯也是漢文帝頭疼的地方。漢高祖劉邦立國之初,希望透過實行“郡國並行制”以鞏衛皇室,在平諸呂之亂中同姓諸侯也確實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逐漸開始對中央皇權產生威脅。漢文帝即位之初,封功臣朱虛侯劉章為城陽王,其弟劉興居為濟北王。公元前177年,劉興居因不滿漢文帝未將其封為地位更高的梁王,趁匈奴入侵之機造反,漢文帝靈活應對,鎮壓了叛亂。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淮南王劉長是漢文帝的弟弟,也是除漢文帝外僅存的漢高祖劉邦之子,漢文帝對他非常寬待,但劉長非常囂張跋扈。淮南王劉長曾親手處死闢陽侯審食其,薄太后與滿朝文武都害怕他,劉長回到淮南國後不斷僭越,廢除漢朝中央法律,對漢文帝上書也桀驁不馴。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漢文帝曾派舅舅薄昭寫信警告劉長,但劉長接到信後卻聯合閩越國、匈奴等準備謀反,不久後事情敗露被捕,依法當斬。漢文帝不忍殺害親弟弟,於是將他和子女妻妾流放到邛郵,但劉長在押送途中就絕食而死。漢文帝擔心自己留下惡名,於是誅殺了全部相關人員,以列侯的禮儀安葬劉長,將他未成年的兒子封為列侯,之後提升為諸侯王的等級。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為削弱諸侯國對中央的威脅,漢文帝聽從了賈誼的建議,將強大的齊國一分為七,將淮南國一分為三,但漢文帝並沒有解決中央政府與諸侯國之間的矛盾,這一問題還需要後世進行解決。

六、漢文帝霸陵

公元前157年,漢文帝劉恆駕崩,時年46歲,他在位的23年不斷推進輕徭薄賦的政策,與民休息;他舉薦賢良,為漢朝的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他寬刑重法,寬厚待人,開啟了“文景之治”。他的諡號“孝文皇帝”意為“慈惠愛民”,可以說是非常貼切了。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漢文帝死後葬於霸陵,霸陵位於今西安市東郊白鹿原,因臨近灞河故得名“霸陵”,史書記載霸陵“因其山,不起墳”,因此長期以來人們認為白鹿原東北的“鳳凰嘴”便是漢文帝霸陵的所在地,至今此地仍保留明清時期的許多碑刻紀念。在此基礎上,許多學者認為霸陵是一種“因山為藏”的崖墓,但近年許多學者對此產生了懷疑。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霸陵陵區衛星照片

霸陵所在的白鹿原是西安境內最大的黃土臺塬,並非山地,缺乏依山為陵的地貌與地質條件,相對而言秦嶺山地與九嵕山更適合作為陵區。根據西漢帝陵制度傳統,霸陵所在地應與竇皇后陵相較不遠,處於同一陵園內,但鳳凰嘴所在地與竇皇后陵相距2100米,不符合西漢帝陵制度。且帝陵與後陵的營建形制應基本類似,出現一個崖墓一個豎穴土壙墓的可能是很小的,霸陵應當也是四墓道“亞”字形豎穴土壙墓。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竇皇后陵

竇皇后陵平地起冢,封土為陵,呈覆鬥形,底邊長137-143米,頂邊長30-35米,高19。5米。薄太后陵平地起冢,封土為陵,呈覆鬥形,底邊長140-173米,頂邊長40-55米,高24米。薄太后陵相對位置偏南,故名“南陵”,竇皇后陵位於薄太后陵東北的塬邊。如果霸陵所在地真的位於“鳳凰嘴”,那麼三者會形成鈍角三角形的格局,“霸陵”的位置則過於偏僻。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薄太后陵

在竇皇后陵西,有一處大墓,2001年被發現,被命名為“江村大墓”,墓室長寬40米,深30米,有三道迴廊,這座大墓位置顯赫,規模龐大,外藏坑數量繁多,遠遠超過了諸侯王的等級,許多學者近年推測此墓應當才是漢文帝劉恆的霸陵所在。其形制為豎穴土壙墓,位於竇皇后陵西,距離不遠,符合西漢帝陵的規定要求,而陵墓不起封土的原因應與漢文帝崇尚節儉的思想有關,也符合史書中霸陵“不起墳”的記載。

「古城探微」漢文帝霸陵

“江村大墓”出土黑色陶俑

(圖片來源於網路)

【參考文獻】

①閻崇東。西漢帝陵[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

②侯楊方。盛世。西漢[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③徐衛民主編;陝西省地方辦公室編。陝西帝王陵墓誌[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7。

④楊武站,曹龍。漢霸陵帝陵的墓葬形制探討[J]。考古,2015,(08):113-120。

⑤王子今。霸陵薄葬辨疑[J]。考古與文物,2002,(02):72-75,94。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