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劉秀森: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亳有三處,兩處在商丘

2021-12-14由 古籍 發表于 歷史

劉秀森: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亳有三處,兩處在商丘

殷商之都——亳

一、三亳說

“亳”是中國一個古老的會意字,最早見於甲骨卜辭。從它的構造來看,上半部是京都的“京”字上半部;下半部基本上是住宅的“宅”字。它從京、從宅,“京”指“京都”,“宅”意為住所。“京”與“宅”合起來成為亳字,表示“京都的所在地”。也有一說亳字從高、從宅,“高”指“高處”,“高”與“宅”合起來表示高處建宅。而李燦先生在其《釋亳——破解亳字之謎》一文中解釋說:“據《史記·五帝紀》所載,最早都亳的是五帝之一的帝嚳高辛氏,帝嚳是殷商始祖契的父親,所以說‘湯居亳’是‘從先王居’。‘亳’作為帝嚳、成湯(商湯)兩代帝王所都,應該解釋為上面的‘高’字是從高辛氏的高,而不是高地的高,下面的‘乇’(tuō)不是‘宅’,而是古代一種野生的草本植物,是上古時期用來覆蓋房頂上的重要建築材料(《說文·毛部》:“乇,草葉也,從垂穗,上貫一,下有根,象形。”)。據此,亳字可以解釋為:亳是五帝之一的帝嚳高辛氏、成湯兩代帝王的建都所在。象形的亳字是由高和乇組成的。亳字的含義是巍巍帝王之都,用乇草覆蓋的高大的宮殿,是天下之望,四海景仰,萬民尊崇的地方。”

“亳”最先是商先祖帝嚳的都城。《列女傳·契母簡狄》說:“堯使(契)為司徒,封之於亳,其後世世居亳,至殷湯興為天子。”因此,在帝嚳的兒子堯帝時,亳又是帝嚳的另一個兒子契的封地。亳是先商都城,商湯建立商朝後又是商朝的都城。其故址位於今河南商丘。

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尚書》中有“三亳阪尹”的記載。其中的“尹”為長官的意思。清代著名藏書家、目錄學家、經學家孫星衍對古書的舊注作進一步解釋說:“阪是山陂(泛指山和水)之名,尹是正長之稱。既分亳為三邑,自必各為立長,其長稱阪尹,以居峻險處也。”孔子四十六代孫孔傳解釋阪尹說:“阪地之尹長。”周朝初年,在殷商舊都“三亳”和阪地(周朝建立後周公遷殷民於洛邑附近的阪澤之地)所設立的尹長,即“三亳尹”和“阪尹”。三亳均為古地名。《商丘縣誌》記載:“書(指《尚書》)所稱三亳者,蒙縣(梁國蒙縣)之亳曰北亳,湯所興;谷熟之亳曰南亳,湯所都;偃師之亳曰西亳,湯所遷也。”三亳即南亳﹑北亳﹑西亳的總稱。

古代的南亳、北亳和西亳,均以商丘為座標。《括地誌》載:“宋州宋城縣,古閼伯之墟,即商丘也。”《商丘縣誌》載“閼伯墓,即商丘也”。古代的商丘為“商之丘”。《莊子·人間世》載,“南伯子綦遊乎商之丘”,【註釋】曰:“商之丘:即商丘,在今河南省,地名。”具體來說,“商之丘”就是現在的閼伯臺。古者為區別三亳的方位,在其南者稱為南亳,在其北者稱為北亳,在其西者稱為西亳。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記載:“今梁(商丘)自有二亳,南亳在谷熟,北亳在蒙”,“梁國谷熟為南亳。即湯都也。”唐初十八學士之一、唐朝經學家、孔子的第三十一世孫孔穎達引皇甫謐語曰:“三處之地,皆名為亳,蒙為北亳,谷熟為南亳,偃師為西亳。”《毛詩正義》說:“以三亳為分亳民於三處有亳地也。”因為最初的亳是五帝之一的帝嚳所都之亳,在歷史上亳又稱商、宋,所以近、現代相交時期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王國維在《說商》一文中引杜預《春秋釋地》說:“宋、商、商丘三名一地。”今“宋、商、商丘、亳,四名均指一地。”

二、南亳

三亳之一的南亳是古代最早的亳,即遠古五帝之一的帝嚳所都之亳,在今商丘市睢陽區高辛鎮至塢牆鎮一帶。南亳說自古被許多學者認信,在學術界有廣泛的影響。甲骨學家、古史學家董作賓,中國現代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陳夢家,當代著名的美籍華裔學者、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張光直,三位大家都贊同此說。

而且,南亳說有大量文獻記載為支援。《史記·殷本紀》正義雲:“商丘,宋州也。湯繼位,都南亳,後徙西亳。” 西晉皇甫謐《帝王世紀》記載:“帝俈(帝嚳)高辛。姬姓也……年十五而佐顓頊。三十登位。都亳(後稱南亳)。”《商丘縣誌》載:“帝嚳高辛氏……代高陽氏為天子,都亳……在位七十年,壽一百零五歲。”《元和郡縣圖志》記載:“高辛故城在谷熟縣西南四十五里,帝嚳初封於此。則殆(始也)以帝嚳為商人之祖,故遂於商亳之南有高辛城也。”帝嚳下傳十五世到商湯。天一閣藏《嘉靖歸德志》載:“州(指宋州,今商丘)東南四十里(舊志),歸德境,商之故都。自帝嚳都亳後世皆居焉。此則三亳之一,見《尚書》,又見《史記》。三亳者,蒙為北亳,谷熟為南亳,偃師為西亳,湯(商湯)始遷於京兆杜縣亳亭,再遷於帝嚳之故都,故曰徙先王居,且所謂伐夏歸亳諸侯率職來朝正南亳也。書(《尚書》)曰王(指商湯)歸自兗,夏至於亳,誕告萬方。亳,湯所都,即是縣也,晉、隋、唐、宋金皆置縣,元罷縣置巡檢司。國朝洪武初廢巡檢司為鎮。舊縣城:城東南四十五里,谷熟之南,即古亳故墟,建置不知其世,正德中基址猶存,今淤。”《帝王世紀》又載:“梁國谷熟為南亳,即湯都也。”北魏酈道元《水經·睢水注》曰:“睢水又東逕亳城北,南亳也,即湯都矣。”唐·李泰《括地誌》曰:“宋州谷熟縣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湯都也。”《史記·正義》引《括地誌》說:“宋州谷熟西南,南亳古城。”“宋州”即現在的商丘,這是無可爭議的。唐代對古代政區地理沿革進行比較系統敘述的《元和郡縣圖志·河南道三》曰:“谷熟縣……亦殷(商)之所都,謂之南亳,湯所都也。”南宋鄭樵《通志·都邑略·湯都》曰:“成湯受命,始遷於南亳……今南京谷熟是也。”清金鶚《求古錄禮說》卷十《湯都考》曰:“湯都仍屬谷熟縣為是。”《歸德府志》記載:“帝嚳陵在府城南高辛裡,帝嚳所都之地,帝嚳都亳,故葬此……有宋太祖開寶元年詔祀帝王陵寢碑可考。”《嘉靖歸德志》又載:“古帝嚳高辛氏:名夋,姓姬,少昊孫,蟜極子,年十五佐顓頊帝,因其受封於辛,故號高辛氏。年三十以木德代顓頊為天子,都於亳,谷城,即谷熟。”

晉人皇甫謐《帝王世紀》也說“殷有三亳”。《辭海》解釋說,亳“共有三處:(1)在今河南商丘縣東南,相傳帝嚳居於此。又名南亳。(2)在今河南商丘縣北,相傳諸侯擁戴湯為盟主於此,又名北亳。(3)在今河南偃師縣西,相傳湯攻克夏時所居,又名西亳。滅夏後還都北亳”。據《括地誌》載,南亳在宋州(今河南商丘)谷熟縣(今商丘市虞城縣境內)西南三十五里,商湯建立的商朝都城就在於此;景亳(即北亳),在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為湯所盟地;西亳在河南偃師。王國維在《說商》一文中說:“宋、商、商丘、亳,四名均指一地。”認為亳即商丘。

自清朝以來,便有一種觀點否認有三亳,認為只有一亳,就是景亳,沒有南亳和西亳;景亳在山東曹縣東四十里,就是帝嚳所都之亳,因為帝嚳生於高辛,所以帝嚳死後葬在了高辛。這一說法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景亳只是三亳之一的北亳。要說只有一亳,那是帝嚳高辛氏在位時,即後來稱之南亳之亳。到商湯時有了三亳,即《商丘縣誌》記載的“蒙縣(梁國蒙縣)之亳曰北亳,湯所興;谷熟之亳曰南亳,湯所都;偃師之亳曰西亳,湯所遷也。又諸家皆以蒙縣之亳為景亳”。南亳有那麼多的史書記載,是否定不了的。

三、北亳

北亳位於今商丘市梁園區蒙縣故城遺址。因其地有景山,故又稱景亳。又因所在地為漢之蒙縣,又稱蒙亳。《大清一統志》卷一四五載:“蒙縣故城在今歸德府商丘縣東北。”

酈道元《水經注》說:“獲水出汳水於梁郡蒙縣北。欲為之小蒙城也。”《十三州志》曰:“蒙澤在縣(指蒙縣)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雲:“蒙城在歸德府東北四十里,亦曰大蒙城。”蔣廷錫《尚書·地理今釋》“三亳”條曰:“今河南歸德府商丘縣東北四十四里有大蒙城。”關於大蒙城,《尚書·地理今釋》“三亳”條下記載:“三亳,蒙為北亳,谷熟為南亳,偃師為西亳。今河南歸德府商丘縣北四十里有大蒙城。《水經注》雲:‘汳水又東逕大蒙城北,疑即蒙亳也。’”據考查,蒙亳地望在今河南省商丘縣北境,毗連山東曹縣東南界。

《竹書紀年》(《四部叢刊》本)記載:“元年丙寅,王(指商王盤庚)即位居奄。”“十四年,自奄遷於北蒙曰殷。”盤庚所遷之“亳殷”、“殷”、“北蒙”,指的是一地,只是叫法不同。有一種說法認為北蒙在偃師,皇甫謐《帝王世紀》透過考證曰:“考之事實。學者失之。如孟子之言,湯居亳與葛為鄰,是即亳與葛比也。湯地七十里,葛又伯耳,封域有限。而寧陵去偃師八百里。不得童子饋餉。而為之耕。今梁國自有二亳。南亳在谷熟。北亳在蒙。非偃師也。”考古學家丁山先生曾作《商周史料考證》,他認真對史料考證後說:“以北蒙定盤庚所遷的殷墟,我認為決在今河南商丘北大蒙城。”

根據《水經注》記載,北亳位於古汴水之南,地在今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蒙縣故城遺址。《史記·殷本紀》正義曰:“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為景亳,湯所盟地。椒舉雲成湯有景亳之命者也,春秋為宋邑。”杜預於《莊十一年傳》注云:“蒙縣西北有亳城。”“蒙之西北,即漢山陽郡薄縣地也。”春秋時屬宋國。《大清一統志》卷一百五十四“歸德府”載:“薄縣故城在商丘縣西北與山東曹縣接界孫福集鄉,本商景亳,三亳之一也,亦作薄。”

四、多亳的原因

我們閱讀史料,見不僅三亳,還有其他的地方也稱亳。如陝西關中的“杜亳”,位於山西垣曲的“垣亳”,位於濮水流域的“濮亳”,位於定陶之東、成武縣北境的“濟亳”,還有“鄭亳”、郼(yī,殷商舊封國名)薄(亳)等。究其原因,是帝嚳的後裔遷都之故。因為從帝嚳、先商到商朝後期的時間太長了,商國或商朝的國君有可能遷徙或征伐到過某一個地方,在那裡居住過,所以後來的史籍或地方誌也記載說那裡曾是商的都城,也稱亳。

據史籍記載,商先公時期有八次遷都,其中四次都返回到亳。商湯建立的商朝又有五次遷都。中國近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呂思勉《讀史札記》說:“《史記》曰:‘自契至湯八遷。湯始居亳,從先王居。’其後仲丁遷於隞,河亶甲居相,祖乙遷於邢,盤庚渡河南,復居成湯之故居。”《史記·殷本記》記載:“帝盤庚之時,殷(上古時殷、商並稱)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復居成湯之故居……治亳,行湯之政”。呂思勉《讀史札記》說:“武乙立,復去亳徙河北。”說明商第二十位之王盤庚之後,商第二十七王武乙才自亳遷於河北(安陽),直至帝辛(紂)時商朝滅亡。

呂思勉《讀史札記》又說:“都邑可以遷徙,而今世之所謂國名者,不容數變。於是最近新邑仍以舊都之名名之……商代之亳,蓋亦如此。”在商族的多次遷都中,只要是商族居住過的地方都有亳字的痕跡。中國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丁山先生考證說:“凡是殷商民族居留過的地方,總要留下一個亳名,可見亳字最初涵義應是共名,非別名也。”丁山先生又在《商周史料考證》中說:《春秋左傳》所見的薄、博或蒲的地名,所在皆是,雖不盡是成湯故居,但我認為至少是成湯子孫殷商民族所留下來的“亳社”的遺蹟。

成湯遷離西亳後,西亳也留下了商湯後裔,且後來稱“亳王”並以湯為號。呂思勉《讀史札記》考證說:“《史記·秦本紀》:宋公二年,‘遺兵伐蕩社。三年,與亳戰,亳王奔戎,遂滅蕩社’。《集解》:徐廣曰:‘蕩音湯,社一作杜。’《索隱》:‘西戎之君,號曰亳王,蓋成湯之胤(後代;後嗣)。其邑曰蕩社。徐廣雲:一作湯杜。言湯邑在杜縣之界,故曰湯杜也。’《封禪書》:‘於社亳有三社主之祠。’《索陷》:‘徐廣雲:京兆杜縣有亳亭,則社字誤,合作於杜亳。且據文,列於下者皆是地邑,則杜是縣。案秦寧公與亳王戰,亳王奔戎,遂無蕩社。皇甫謐亦云:周桓王時自有亳王號湯,非殷也。’是湯後在雍州者,春秋時其都仍有亳稱也。此皆亳不止一處之證。亳既不止一處,則商也,偃師也,薄縣也,固無妨其皆為亳矣。”

綜合各種史籍記載,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亳有三處,兩處在商丘,即南亳和北亳,其中第一早的是南亳,即帝嚳所都之亳,後來又是帝嚳的兒子契建立商國的都城、商湯建立商朝的都城。商湯及後來的商王遷都,每遷一個地方,那裡也稱亳。雖然因殷商遷都形成稱亳的地方有多處,但商丘之亳是多亳之源、殷商文化的發源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