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變異毒株」WHO新晉WUM(監控中的變異毒株):B.1.630

2021-11-25由 焦慮販賣者·拍老師 發表于 歷史

話說,B。1。630還是我們這邊7月7日提交的(Hitoshi老師威武)。

不過咱們其實更早的時候就開始關注了,畢竟這貨賣相太嚇人(下文會詳細八卦)……

按Pango team那邊當時的規矩,全球測序記錄最少5條以上才能提交為新毒株,所以咱還觀望了一段時間,

等到了第6條測序記錄出現的時候才提交。

(順便吐句槽,短短3個月以後,現在測序記錄幾百條都不一定夠了……Delta時代,連毒株命名門檻都內捲起來了)

總之,等到7月14日Pango team正式命名的時候,全球已經28條測序記錄了。

——請品鑑:

「變異毒株」WHO新晉WUM(監控中的變異毒株):B.1.630

——當時還隨手截了一部分演化樹的圖,請品鑑

「變異毒株」WHO新晉WUM(監控中的變異毒株):B.1.630

↑ 至少根據Neher Lab的演化樹,這貨算是epsilon(B。1。427/B。1。429)的表親。

——並且從刺突蛋白的橫向對比來看,確實有這種可能:

「變異毒株」WHO新晉WUM(監控中的變異毒株):B.1.630

↑ 如上圖,第一行是B。1。630的刺突蛋白突變,紫色越深則代表出現頻率越高;第二行和第三行則分別是B。1。427和B。1。429。

看得出來,除了相對少見的S13I和W152C,B。1。630擁有(或者說繼承了)epsilon的大部分突變,特別是幾個在epsilon剛剛冒頭的突變,到了B。1。630這邊的頻率也大幅增長。

總之,從上圖可以看出來,B。1。630的刺突蛋白突變包括:

P9L、C136F、144del、A222V、243/244del、L452R、T478R、E484Q、D614G、H655Y、D950N

陣容可謂是非常豪華了,

NTD、RBD和FCS等重點結構域都有照顧到,

每個突變單獨拎出來品鑑的話也都是偏兇險的那種。

其中最吸睛的,可能還是RBD域的

L452R+T478R

組合,

山寨Delta既視感

油然而生……

「變異毒株」WHO新晉WUM(監控中的變異毒株):B.1.630

不過很可惜,山寨Delta畢竟打不過正宗Delta,

這貨生不逢時,遇到了Delta全球大流行,

於是毫無懸念被平推了。

截止目前,這貨在全世界一共只刷出了149條測序記錄而已。

可以說從誕生開始就在滅絕的邊緣瘋狂徘徊。

甚至吧,這貨相對增長率優勢常年是負的……

——請品鑑:

「變異毒株」WHO新晉WUM(監控中的變異毒株):B.1.630

「變異毒株」WHO新晉WUM(監控中的變異毒株):B.1.630

然而奄奄一息的B。1。630卻被WHO高看了一眼。

——請品鑑:

「變異毒株」WHO新晉WUM(監控中的變異毒株):B.1.630

↑ 如上圖,B。1。630於2021年10月12日擠上世界衛生組織VUM榜單,

同列這個榜單的兇殘毒株還包括B。1。1。519、B。1。620和C。1。2等。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這貨隨時有可能嚥氣,為啥WHO還要後知後覺地把它列入VUM呢?

或者其實也可以這麼問:既然這貨常年保持-25%左右的增長優勢,為啥還不乖乖去死呢?

個人覺得,原因可能有三個:

首先,這貨的老家多明尼加共和國,是一個測序工作特別拉胯的地方……

上一次上傳測序記錄已經是一個月以前的事兒了(9月15日上傳了37條),

取樣日期更是差不多兩個月以前的事兒了。

但根據上一批測序記錄,B。1。630在當地的流行率畢竟還有22%(8/37)……

所以現在誰也說不好如今這貨在老家到底是個啥狀態,畢竟是老家……

然後呢,更瘮人的是,

這貨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時不時就要冒個頭刷個存在感……

比如上一次是9月20日取樣(10月4日上傳),地點是紐約;

再比如上上一次是9月7日取樣(9月24日上傳),地點是佐治亞州;

再往前,8-9月份之間這貨還在麻省、路易斯安那州和西班牙馬略卡島現過身,

堪稱神出鬼沒……

並且鑑於美帝現在差不多2%的測序比率,實在難說這貨有沒有隱匿流行……

最重要的是,在Delta全球制霸的今天,

只要是沒有完全死透的非Delta系變異株,都值得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