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歷史證明稅收不是越少越好

2021-11-01由 聚力溝通與表達 發表于 歷史

說起稅收,有一句廣泛流傳的話,“唯有死亡和稅收是不可避免的。”既然是不可避免的,大家就會覺得被強迫、不痛快,沒人喜歡交稅,這是我們的直覺。

但是,稅收越少越好嗎?並不是這樣,今天我們透過宋朝、明朝的國家和商業關係,來說說這個道理。昨天我們說到,中國古代因為重農抑商,國家財政的彈性就很小,一旦危機到來,政府開支急劇增長,麻煩就來了。

宋朝中後期就進入了這種危機期,北方的遊牧政權,從早期的遼、西夏,到後來的金和蒙古,對宋朝形成了越來越嚴重的安全威脅。那咋辦?只能擴軍備戰。

錢從哪兒來?土地收入肯定是不夠的了。於是,宋朝政府就歷史性的把目光轉向了工商業。辦法無非是這麼幾個。首先,宋朝政府放開了鹽鐵茶酒這種資源性或者是成癮性商品的控制,允許私人商業力量進入。

大概的方法,就是政府只控制生產,然後給商人發許可證,你們負責去販運銷售,政府收稅。這樣一來,政府收入確實大幅度提高。但是,這點錢還是不夠用。錢還不夠怎麼辦?宋朝還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系統的商業稅徵收制度,為了徵收商業稅,宋朝政府在上至京城,下至縣、鎮、渡口、集市等地廣泛設立徵稅機構,徵稅範圍無所不包,幾乎涉及了生產生活的全部物品。

廣泛徵收商業稅,人民的負擔當然加重了,但對政府來說,人民也因此變得更加重要了。政府自然而然地開始優待民眾,相比其他朝代,宋朝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養民”制度特別豐富。

按照歷史學家侯家駒的說法,宋朝已經發展出了“從胎養到祭祀”,也就是政府把你“從搖籃管到墳墓”的福利制度,包括懷胎髮放糧食補貼、政府撫養棄嬰、官辦學校助學、養老、救治貧病、喪葬補貼等等。

宋朝的荒政制度也比較完善,建立起糧食儲備制度,災荒到來時甚至出售官職籌資救濟災民。你看,雖然水平不高,但是現代福利國家的基本樣子,宋代是具備了的。我們從一千年後看宋朝,很容易把它美化,把我們剛才說的這些看成是統治者的善良願望的結果,其實不然。

你針對什麼收稅,就必然要治理什麼。重稅本身當然是惡政,但是有時候,重稅也是善治的原因。當然,歷史沒給宋朝人足夠的時間,蒙古人的鐵蹄還是中斷了這個過程,將近一百年。趕走了蒙古人之後,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在朱元璋看來,宋朝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為朝廷廣泛徵稅,簡直就是橫徵暴斂,造成民不聊生,這才被蒙古人滅亡。

所以,明朝建立以後,財政上就全面恢復中華帝國的正統做法,以農業稅為主,大量減免工商業稅收。朱元璋明確規定,工商稅收的數額不得超過洪武十八年的水平。此後,整個明代,包括鹽鐵、官營工商業和各種工商稅收的收入,只佔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相比之下,宋朝工商稅已經超過了農業稅,成為政府的主要收入。

工商稅很低,這是不是會促進明朝工商業的大發展呢?確實促進了。到明朝中後期,工商業發展極為繁榮。多個工商業城鎮興起,商品種類非常豐富。

民間因此普遍富裕。尤其是江南地區,民間的富裕程度也特別高。這不是很好嗎?且慢,事情哪裡會那麼簡單。雖然工商業發展繁榮,但由於國家財政堅持以農業稅為主,工商業財富沒有成為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國家既然收不到錢,沒有得到好處,也就沒有動力保護和推動工商業的發展。這個後果就很嚴重了。比如,對商業發展來說不可或缺的產權制度就一直空缺。可能有人要問,沒有國家正式的產權保護,明朝的工商業大發展又是怎麼來的呢?答案是,主要依靠貴族官僚非正式的個人特權庇護。

現在看史料,明清時期一個當官的犯了事,查抄家產,清單裡面往往就有什麼當鋪幾間,票號幾間,茶葉莊幾間。就算是普通生意人,你的生意如果沒有官員士紳的保護,是肯定生存不下去的。

別說官員欺壓,就是街上的小流氓也足以讓你生意做不下去,難免要保護。這種保護當然不是免費的,往往還很昂貴。於是,大量工商業財富流入貴族官僚手中,國家所得很少。相比較而言,17-18世紀的英國,把財政收入建立在商業經濟的基礎上,國家可以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商業發展和財政收入“同呼吸,共命運”。

有了這個動力,英國政府推行了一系列針對商人的產權保護措施,這些產權保護措施又進一步推動了英國商業的發展,形成了良性迴圈。你看,雖然同樣是商業繁榮,但是明朝和英國結果不一樣。

商業有一個特點,就是繁榮很容易,只要有自由就夠了,但是發達很難。因為商業發達需要大量的中間組織。比如銀行、公司法、交易市場等等。它像蓋樓,沒有下一層的制度和中間組織的建設,上一層壓根就不會出現。

沒有這些中間組織,你都想象不到商業能發達成什麼樣。明朝後期就是這樣的情況。你說政府不重視江南地區嗎?很重視。明初就嚴禁在東南分封藩王,防止藩王擾民,朝廷稅收都指著江南,還規定宦官不許在江南買地,非常重視對江南水利的興修維護,等等。

但是,因為工商業不是政府稅收的來源,產權保護制度沒有,所以,雖然表面上繁榮興旺,但其實只是簡單的低水平擴張規模。更復雜的商業,就無法形成了。這還不止是商業不能更高層次發展的問題,更嚴重的後果是,政府和工商業財富發生了脫節。

國家財政不依賴工商業,也因此不重視工商業,不會像英國那樣讓工商業代表參政議政,共商國是。國家和民眾之間沒有結成利益共同體。平時,這不算嚴重問題,到了關鍵時刻,就是大麻煩了。

比如,滿清為什麼滅了明朝?相比蒙古人,滿清人的軍事實力其實要小得多,八旗兵馬總共才幾萬人。如果明政府能把江南地區的財富、資源集中起來,打敗滿清人,是大機率事件。但是,在實際的歷史上,面對國家的生死存亡,明朝江南富裕的民間社會,表現出驚人的冷漠和麻痺。

崇禎皇帝怎麼喊,怎麼哭窮,出身江南的,因此往往也是工商業背後保護傘的那些官員們也不肯掏錢出來。過去我讀歷史的時候,讀到這一段,總是覺得很疑惑。國家養士大夫三百年,到關鍵時刻,怎麼大家都這麼冷漠呢?現在我們從財政稅收的角度看這個問題,也許能得到一個答案了。

國家不關心工商業的發展,工商業的財富也很難和國家休慼與共。結果,我們都看到了。滿清的鐵蹄南下,江南也沒有躲過一劫。國家和工商業是雙輸的局面。那你說,在中華帝國史上,有沒有成功處理“國家和商業”關係的例子呢?也有,那就是清末的國家財政制度的大轉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