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林則徐加強珠江口防禦工事情況

2021-10-30由 春天裡的小花園 發表于 歷史

虎門一帶是珠江口的咽喉要隘,是由海路進入廣州的必經之地。林則徐與廣東水師提督關 天培,多次視察虎門形勢。從康熙年間起,到鴉片戰爭前,虎門一帶陸續添築了10座炮臺有大炮200門左右。不過由於技術落後,射程近,不能取準,炮臺的建築也不得法。為了加強防禦力量,林則徐與關天培一起採取措施,首先對各處炮臺加以改造或加固,又添置大炮,增募兵勇,加緊訓練,嚴陣以待。虎門上、下橫檔一帶,是最險要的一重門戶。從1838年起,關天培在這裡創設木排鐵鏈,由於經費不足,尚未完工。林則徐積極支援,使工程得以告竣。鐵鏈共設兩道:第一道長309丈;第二道長372丈。木排則用幾十道鐵箱釦在鐵鏈,浮於水面。每根木頭各長4。5丈合四根為一小徘,穿以橫木二道,又以四小排聯成一大排,每大排寬1。6丈有餘。第一道鐵鏈扣上36個大木排,第二道44個大木排。林則徐又在兩道排鏈之間增建一度靖遠炮臺,多次到這裡察看排鏈開合之法,和銅鐵大炮的演試。林則徐主張在一定限度內利用人民力量抵抗資本主義侵略,他不僅大力整頓水陸宮兵,使他們在抗英戰鬥中發揮重要作用,而且還積極從漁民、蛋戶、鹽工中召募水勇,加以訓練,使他們協助水師,對敵作戰。林則徐還公開號召:“如英夷兵船 一進內河,許以人人持刀痛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