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抗腫瘤靶向藥治療後出現皮疹,瞭解這些就不必擔心

2021-10-26由 PSM藥盾公益 發表于 歷史

作者:武漢市第三醫院藥學部 王丹

是靶向藥較為突出明顯的不良反應之一,無論是輕微還是嚴重,均可以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嚴重時,甚至部分患者需要停止靶向治療。這造成一些患者出現皮疹後,很是擔心。

抗腫瘤靶向藥治療後出現皮疹,瞭解這些就不必擔心

別擔心,皮疹很常見

大部分靶向藥其實都有可能發生皮疹,痤瘡癢皮疹是靶向藥物常見的副作用之一,其中特羅凱(厄洛替尼)、易瑞沙(吉非替尼)、凱美納(埃克替尼)、克唑替尼等皮疹發生率較高,部分單克隆抗體也易致明顯皮疹。

通常在靶向藥物治療後1-2周發生皮疹,常在第3-4周最為嚴重,多呈粉刺或痤瘡樣,常發生於皮脂腺豐富的部位,如顏面部、軀幹,具有可逆性,可以自行好轉亦可再現,隨著治療終止而逐漸消失,一般在停藥4周內。

皮疹越嚴重,可能提示療效越好

我們來看看下面幾組關於靶向藥治療出現的皮疹與臨床療效的觀察研究:

一項是厄洛替尼單藥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研究中顯示,對比無皮疹,1級皮疹和2級皮疹的總生存期的風險比(HR)分別為0。41和0。29,(P<0。001),1級皮疹和2級皮疹的無進展生存期的風險比分別為0。35和0。45,(P<0。001)

一項厄洛替尼聯合吉西他濱治療胰腺癌的 Ⅲ 期臨床研究顯示,有皮疹組比無皮疹組總生存更長(HR=0。74,P<0。05);出現0、1級和2級及以上的皮疹的中位生存期分別為5。3個月、5。8個月及10。5個月(P<0。05),一年生存率分別為 16%、9% 及 43%

一項納入33種EGFR-TKI治療非小細胞肺癌(n=6798)的臨床研究的meta分析顯示,治療後出現皮疹組的客觀緩解率(RR=3。28,P<0。001)和疾病控制率(RR=1。96,P<0。001)均明顯高於無皮疹組;出現面板疹的組無進展生存期(HR=0。45,P=0。001)和總生存期(HR=0。4,P<0。001)均明長於無皮疹組

一項比較西妥昔單抗聯合伊立替康與西妥昔單抗單藥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的關鍵性隨機 Ⅱ 期試驗,西妥昔單抗治療後出現面板反應的患者有效率顯著高於未出現面板反應的患者(聯合組 25。8% vs 6。3%,P=0。0005。單藥組 13% vs 0%)

上述多組臨床研究均表明皮疹的出現及其嚴重程度可能是靶向治療臨床獲益的標誌,也就是說皮疹越嚴重,可能預示著療效越好。但靶向藥導致皮疹的病因及發生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確,所以並不能就此以偏概全,認為無皮疹意味著治療無效!由於個體的差異,不良反應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只是患者對於藥物的反應及耐受不同的問題。

雖說靶向治療後出現皮疹可能提示療效好,但畢竟也會影響患者生活,需要及時採取有效干預療措。沒有出現過皮疹的患者,可能覺得這也太大驚小怪了,不就是皮疹嗎?比起肉眼可見的大片的紅點,反覆發作的瘙癢,著實讓人苦不堪言,所以皮疹一旦出現,不容忽視,但也無須過於擔心。

沒關係,可以預防且有得治

皮疹分級

1級:

丘疹和/或膿包<10%體表面積,伴或不伴有瘙癢或壓痛症狀;

2級:

丘疹和/或膿皰覆蓋10%~30%的體表面積,可能伴有/不伴有瘙癢和壓痛;伴心理影響;影響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

3級:

丘疹和/或膿皰覆蓋>30%體表面積伴有中到重度症狀;影響自理性日常生活活動;伴區域性二重感染,需要口服抗生素治療;

4級:

危及生命;丘疹和/或膿皰遍佈全身表面,可能伴有/不伴有瘙癢和壓痛;伴廣泛的二重感染,需要靜脈給予抗生素治療;

5級:

死亡。

對應的治療措施

1級(輕度)

好發範圍:

部位侷限

主觀症狀:

幾乎無

對日常生活影響:

不明顯

雙重感染徵象:

治療措施:

① 一般無需特殊治療;

② 亦可區域性外用糖皮質激素乳膏及抗生素(如克林黴素凝膠、甲硝唑等);

③ 伴有乾燥及瘙癢症者,使用面板保溼擦劑,可酌情使用一代或二代抗過敏藥;

④ 評估2周,密切觀察皮疹嚴重程度的變化;如病情無改善則按下一級處理;

⑤ 繼續原劑量使用靶向藥物。

2級(中度)

好發範圍:

較廣泛

主觀症狀:

較輕

對日常生活影響:

較輕

雙重感染徵象:

治療措施:

① 在1級的治療措施的基礎上,加用他克莫司軟膏,口服多西環素或米諾環素;

② 評估2周,如病情無改善則按下一級處理;

③ 繼續原劑量使用靶向藥物。

3-4級(重度)

好發範圍:

廣泛

主觀症狀:

嚴重

對日常生活影響:

顯著

雙重感染徵象:

可能

治療措施:

① 按說明書調整靶向藥物劑量;

② 必要時需行細菌/真菌/病毒培養;

③ 除維持2級治療外,需加用強的松;

④ 評估2周,如病情無改善,則需停用靶向藥物;

⑤ 停藥後繼續治療皮疹,必要時可諮詢面板科醫生。當皮疹恢復至≤2級,可重新下調劑量使用靶向藥,治療同2級治療,必要時口服抗生素和區域性使用糖皮質激素;

⑥ 頑固性瘙癢可酌情使用加巴噴丁或普瑞巴林等。

按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常見不良事件評價標準CTCAE V5。0將痤瘡樣皮疹分級為1-5級,均有對應的治療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應做好預防措施,注意避光防曬,加強面板保溼,勿接觸鹼性和刺激性強的洗漱用品,少食易致敏的食物。靶向治療過程中若出現較為嚴重的皮疹,需及時告知醫生,在專業的醫生或藥師指導下治療。積極預防並及時採取治療措施,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更好幫助患者順利完成靶向治療。

抗腫瘤靶向藥治療後出現皮疹,瞭解這些就不必擔心

審稿專家:武漢市第三醫院 副主任藥師 孟軍華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藥盾公益】

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盾公益(公眾號:PSMChina),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