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一件石碑所隱含的大唐國運

2021-10-22由 若耶溪水劍 發表于 歷史

一件石碑所隱含的大唐國運

據宋朝洪邁的《容齋隨筆》記載:成都有一塊唐朝的《平南蠻碑》,是唐玄宗開元十九年劍南節度副時張敬忠立的。碑文內容大致是說當時的南蠻大酋長侵擾邊境,唐明皇派內常侍高守信任南道招慰處置使領兵前去討伐,攻克了九座城池。這事《新唐書》、《舊唐書》及野史都沒有記載。後來的唐肅宗任用魚朝恩為觀軍容處置使,唐憲宗任用吐突承璀為招討使。作者認為唐明皇開了在軍事上任用太監的先例。唐朝皇帝任用太監統兵是有一定的歷史原因的。

首先唐朝比較強大,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自信心爆棚,無論是太監還是外族人才,都大膽啟用,尤其是在唐朝的早中期,外族將領為唐朝的強大起到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如唐太宗時著名將領契苾何力,唐玄宗時期的著名將領高仙芝、哥舒翰、李光弼等。他們都為唐朝立下了赫赫戰功。俗話說凡事有利既有弊,後來的外族將領安祿山起兵反唐,便成了大唐走向衰亡的重要因素。

在安史之亂後,唐朝皇帝開始對統兵將領不太信任,轉而依賴太監掌握朝廷禁軍。唐肅宗時,因太監李輔國擁立唐肅宗有功,取得了皇帝的信任,甚至一些朝政大事都由李輔國決斷。到唐德宗時期,更是用太監直接掌握守衛京城的軍隊,成立神策軍。這一制度從此沿用下來,給中後期的大唐造成了無盡的災難。如著名的甘露之變,不僅皇帝被宦官囚禁,連同許多朝廷重臣在內被殺的達一千多人。後來甚至發展到皇帝被宦官殺害,使宦官之害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一個時期。伴隨著藩鎮割據和黃巢大起義,唐朝終於走向滅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