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乾隆巡幸江南的秘密——讀《馬背上的朝廷》

2021-10-19由 讀書一點 發表于 歷史

乾隆巡幸江南的秘密——讀《馬背上的朝廷》

1751—1784年間的乾隆六次南巡,不僅在當時的整個清帝國,在亞洲沿海和大陸都產生了巨大的反響。

但提到乾隆南巡,許多人可能僅對一些桃色野史有印象,學界也缺乏對乾隆的南巡的深入研究。作者的研究填補了這一空白。他提出南巡是帶有民族意義的軍事活動,是為了解決而不是為了加重十八世紀中葉將中央和地方吞沒的政治、經濟、軍事和社會的不確定性。

南巡的簡介

十八世紀中期的清朝,人口增加了一倍,帝國商業繁榮,堪稱“盛世”。

當時的統治者乾隆皇帝曾評價自己:“予臨御五十年,凡舉二大事,一曰西師,一曰南巡。”西師即平定了伊犁河流域(準噶爾)和塔里木盆地,將清帝國領土擴大了近一倍。南巡也同樣是他引以為傲的大事。

每次南巡,乾隆都要花費三五個月的時間,先走陸路,經直隸、山東、江蘇北部,再乘船沿大運河向南,前往高郵、揚州,並在常州、無錫、蘇州等沿線重要城市停留,最後到達浙江杭州。最遠的一次他到了紹興,並在那裡祭祀大禹。

除了參加大眾歡慶儀式,參觀景點和歷史名勝,乾隆更忙於政事。他視察水利設施,祭祀地方神祇,陟黜地方官員,賞賜地方名流,招攬人才,檢閱軍隊,加強地方防衛能力。

巡幸的歷史

1,古代的巡幸

為何乾隆要花費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多次南巡。我們不妨順理一下歷史上的巡幸,找出其中的原因。

在歷史上,根據文武官員的不同,南北統治者的不同,對巡幸的看法也有不同的看法。

在地方割據、戰爭不斷的古代,巡狩將是軍事訓練和管理諸侯領地相結合,保持下屬效忠和順從的手段,之後才慢慢從軍事活動轉變成了禮儀和文治活動。

秦、漢、隋、唐時期的皇帝們常常巡狩,盡力展現他們的寬仁和儀禮上的得體,常常祭祀五嶽以及祖先陵寢,並進行大赦,免除賦稅,恩賞老人並賑濟貧窮等普惠民生的行為。

但秦始皇在出巡中死去,巡幸的危險成為大臣反對君主巡遊的理由。而且巡狩不利於節儉、勤政乃至王朝最終穩定,容易造成皇帝的膨脹和放縱。

到了宋朝,文官權力大於武將,不顧巡狩也可能帶來如訓練軍隊的好處,開始徹底否定巡幸。官員們將移動的朝廷等同於拼死逃竄的朝廷,他們認為巡幸非但不是皇帝活力和勤勉的象徵,而是揮霍和怠政的表現。

北方遊牧民族依靠馬背上的勇士建立國家,更看重移動能力強並有著軍事才能的統治者。遼國、蒙古的皇帝等均有季節性遷移的習慣做法,朝廷也隨之流動。

而南方的漢族士人當然反對這些季節性遷移,強調它們公開的軍事的一面。

(這也可以看作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差異)

由南方漢人建立的明朝是一個特例。

明朝締造者最早征服的是長江下游地區,故最早定都在南京。為了保證北部邊疆的安全以及自己的安全,篡位的永樂皇帝又在自己的根據地建立了北京為都城,因此他會在南京和北京間季節性遷移。之後的正德皇帝也喜歡出巡,但被老虎所傷,還差點被蒙古軍隊抓住。最後竟然在回京路中釣魚時落水,染病而死。

以上可見,在文武、君臣,南北,漢夷之間對於巡幸這一古代禮儀制度的意見不一致。

康熙和乾隆皇帝巧妙地利用其多重意義,恢復了巡幸,建立”馬上朝廷“,實施”馬上治天下“,一面迎合漢人精英,另一面維護滿族的統治。

清代的巡幸

清朝的皇帝巡幸並不限於江南,也不止發生在乾隆一朝。康熙和乾隆皇帝的巡幸北到熱河避暑山莊,南到江南,東到盛京,西到五臺山。他們的主要出發點有二:

1,遵循家法

為了堅持滿族的民族特性,又維持王朝統治,乾隆皇帝以“我朝列聖相承,以無逸作所為家法”作為對自己狩獵以及巡幸的辯護。

同樣的,他把恢復狩獵作為一種孝道——也就是說“法祖”,仿效康熙皇帝的孝行。

2,重振軍威

清朝的巡幸本就與戰爭的界限相當不明晰,而且清朝要與強悍的噶爾丹爭雄,乾隆皇帝必須重振軍威,透過巡幸保持民族的活力。

在乾隆皇帝看來,騎馬是民族榮譽的象徵,與滿洲人武力、活力密切相關。他推崇騎射,並下令滿族大臣、武臣禁止坐轎。

而且在巡幸中的踏勘和宿營,就是一場擴大化的軍事演習,更能動員各省為一場小規模戰爭進行資源募集。以現存的檔案材料保守地估計,為了支援乾隆南巡而動員的人力及物資達到:車18 000輛、騾2 400頭、船3 450艘、駱駝2 200頭、馬18 000—20 000匹,以及約300 000名縴夫、人夫和修建人員。

巡幸江南

“江南”字面意思是“(長)江之南”,包括兩個重要的省份:江蘇和浙江。在十七、十八世紀,這兩個省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對於清帝國舉足輕重。江南的經濟繁榮,物產豐富,是國家奢侈品、糧食和稅賦的重要來源。江南歷來人才輩出,來自江浙的漢族士人佔據了五品以下的多數職位,江南也自然成為漢族士人學術和高雅藝術無可爭議的中心。

然而,自清朝入主中原以來,江南也成為反清的基地。清朝需要在這一重要地區建立起權威統治,這才是乾隆如此大費周章地巡幸江南的根本原因。

為此,乾隆恩威並施,多管齊下。

1,整治水利

黃河—大運河水利系統日益不穩,造成了整個1740和1750年代的水患。乾隆整治水利,解決了這一洪水氾濫問題。

2,籠絡士人

乾隆一面透過巡幸中的召試,吸納更多士人入朝,一面獎勵詩歌,拉近士人,加劇地方精英之間的競爭。

3,炫耀滿人的武力

儘管乾隆朝沿南巡路線有大量的行宮,而他仍堅持繼續使用營帳和蒙古包。巡幸中,大部隊以作戰姿態移動,並進行演習。

同時,撤換帶兵不利的將領。

為了展示滿人騎射的本領,連乾隆自己都不顧七旬高齡,親自騎馬,並期望更多的當地民眾能看到。

4,緩解當地的矛盾

同漢唐的那些巡幸一樣,乾隆減免了巡幸沿途的稅賦,並加鑄銅錢,輸入糧食,以減輕當地的負擔,提升經濟。

為了爭取民心,加強統治,他也懲治了當地嚴重的貪腐行為。

巡幸的另一面

巡幸當然也存在不那麼和諧的一面,比如皇帝禁止不了自己享樂,當地不堪其擾,歷次的大規模行動也開支巨大。

1,乾隆的個人享樂

乾隆皇帝擔心居住在江南繁華城市會腐蝕旗人,希望利用巡幸和狩獵來“挽積習”和“復舊制”。但這不僅與商業發展的現狀相悖,他自己似乎也無法做到。

江南的美景和繁華令人留戀,但乾隆故意要給人留下勤政而非遊玩的印象。於是,他以尊崇孝道為名,請皇太后同行,一同欣賞美景。

在自己的詩作中,他往往刻意忽略景緻,著意渲染政務。這種言不由衷、偽託言志的特點也可能是他一生號稱創作了四萬多首詩,卻境界有限、乏善可陳的原因。

清朝檔案表明,乾隆皇帝在他第二次和第四次南巡中,將分別來自揚州和蘇州的兩位漢族女子納入了後宮。

2,擾民

雖然,乾隆擔憂巡幸擾民,因而約束隨行人員,關注當地的反映,但在籌辦南巡的幌子下出現了種種敲詐行徑,給普通民眾帶來了許多的恐懼和憎恨。

各省人力財力的大規模動員常常令地方疲於應付,也可能破壞民眾對於清政權合法性的承認。

3,花費巨大

許多二十世紀曆史學家認為乾隆南巡的財政開支過多,將十八世紀的整體衰落歸因於乾隆南巡的奢靡。

現代民族國家的領土邊界是十八世紀軍事戰爭的直接遺產,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疆域與乾隆時期擴大了的統治區域大致相同。乾隆在十八世紀的戰爭不論付出了多少生命或財富的代價,它們的積極方面一直是顯而易見的,因此也很容易得到中國歷史學家的認可。

而南巡似乎無益於形成現代國家的疆域,看起來顯得鋪張浪費。但作者認為和乾隆皇帝大肆炫耀的十全武功中的戰爭支出相比,顯然少多了。

作者強調南巡並不是十八世紀末衰落的毀滅性因素,更應該肯定乾隆南巡在安定清帝國政治,增強意識形態凝聚力上的積極意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