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春秋宮闈秘史——虛榮的國家,大度的君王

2021-10-10由 暢遊春秋 發表于 歷史

大家好,這裡是暢遊春秋。小編將按編年體形式,來分享春秋小故事啦!!!

感興趣的要點關注哦。。。O(∩_∩)O哈哈~

春秋宮闈秘史——虛榮的國家,大度的君王

【經】二年春,公會戎於潛。 夏五月,莒人入向。 無駭帥師入極。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於唐。 九月,紀烈繻來逆女。 冬十月,伯姬歸於紀。 紀子帛、莒子盟於密。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鄭人伐衛。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於唐。

“公”即為魯隱公。魯國國君,名姑息。

“戎”為一部族。 此部戎人,己姓,昆吾之後,分佈在魯、衛之間。

“盟”即為會盟。 二字當要拆分來看。“會”指諸侯國君或卿大夫在約定地點聚會;“盟”指會上用犧牲歃血盟誓稱為“盟”。

“唐”為魯國一地名。 在山東省魚臺縣舊治東北十二里故武亭。

春秋宮闈秘史——虛榮的國家,大度的君王

這句話連起來的意思其實就是,魯隱公即位的第二年秋天八月十七日,魯國國君魯姑息與戎人在魯地一個名為唐的地方,歃血結盟。 簡單一句話但裡面的講究,卻也不少。

春秋宮闈秘史——虛榮的國家,大度的君王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庚辰這個日期。 庚辰為干支之一,順序為第17個。前一位是己卯,後一位是辛巳。 論陰陽五行,天干之庚屬陽之金,地支之辰屬陽之土,是土生金相生。 而根據現在的歷法來看,這個庚辰理應是不存在的。 據現在有些專家說,可能魯國當時改曆法了。

再說這次結盟吧。 在前文中,我們已經提到了,隱公二年的春天,戎人與魯國國君在潛地相約而會。 並且當時,戎人已經明確表達出了有與魯國結盟的意向。 但魯國卻拒絕了。

春秋宮闈秘史——虛榮的國家,大度的君王

而在僅僅過去了幾個月之後,戎人競再次請盟。 關鍵是魯國正是滅掉“極國”的鼎盛之時,竟然無預兆地同意了!

那麼有兩個邏輯上的問題就解釋不通了。

第一、戎人在僅僅被拒絕的幾個月後,就再次“請盟”,是為什麼?

就是平常一個人交朋友被拒絕後,也不可能那麼快就再次湊上去。 更何況是一個國家呢。 要不是《春秋》騙人了,要不就是這其中存在著我們不知道的動機。

春秋宮闈秘史——虛榮的國家,大度的君王

第二、魯國國君第一次拒絕了戎的請盟。 在第二次打勝仗的情況下同意了,為什麼?

當時的魯國國君為魯隱公,隱公上位本來就是非正常繼位,內外都有反對他的勢力,可在這樣的情況下,在戎人第一次請盟的時候,竟然拒絕了,這本來就是令人看不懂的操作。 畢竟新君上位,內外不穩,本就不能四處樹敵,這時有人主動請盟,理應共修兩國之好才對。

有的人解釋說,是因為“非我族類”,魯國看不起外族人才拒絕的。 這理由在第二次結盟的時候不覺得可笑嗎?

春秋宮闈秘史——虛榮的國家,大度的君王

讓小編說的話,我覺得故事應該是這樣的。

隱公繼位的第二年春天,魯國與戎相約而聚會於潛。 但這次聚會是魯國發起的,並且是魯國在會上,發出來結盟請求。 但戎人眼看魯國新君上位,正是內憂外患之際,於是提出了一系列“條件”才同意結盟。

春秋宮闈秘史——虛榮的國家,大度的君王

魯國本來就看不起外族,於是隱公勃然大怒。 但因為魯隱公剛即位不久,時局動盪。 再加上隱公去參加聚會時,本來也沒帶多少人,也沒敢怎麼做出實質性動作,於是就忍了!這場聚會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魯隱公本來也可算是一位明君,於是在夏五月時,發動了戰爭,目的也很簡單,敲山震虎!既可以肅清國內不安因素,又可以給國外的“群狼”提個醒,魯國還沒到大廈將傾的時候。

春秋宮闈秘史——虛榮的國家,大度的君王

再聯絡到之前,費伯在郎地諸城,魯國與宋國結盟等一系列事情,戎人終於怕了。 因為魯國已經騰出手了,自己危險了。

於是終於,在秋八月,戎人主動請盟以示軟。 而隱公本來也是個“低調”的智者(從諡號為隱就可知),知道結盟是有利的,此時不宜與戎人開戰,於是就欣然接受了結盟。

春秋宮闈秘史——虛榮的國家,大度的君王

至於說春秋為什麼會被解釋成,兩次都是戎人請盟。 我想應該是魯國好面子吧。 畢竟這是魯國的歷史,總不會拂了自己的面子吧?

而且當時真正知道內情的也就只有“戎”和“魯”的一些高階官員,戎人本來就害怕魯國找麻煩,丟面子就丟面子。 而魯國自己當然也不會傻到說出去,所以就成這樣了。

春秋宮闈秘史——虛榮的國家,大度的君王

就算後世有什麼風言風語,可當時能掌筆的也是貴族啊,孔聖人、左丘明之類的肯定也是心向魯國。 再說他們可能自己都被魯國洗腦了。

當然這一切都是小編的猜測,有任何不妥的地方,請大家評論提醒。

我們下篇再見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