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鄭和七次下西洋

2021-09-23由 蘭臺學士 發表于 歷史

鄭和,雲南人,即世人所說的三保太監。起初侍奉燕王於藩王住宅,跟隨起兵有功勞,提升為太監。

明成祖朱棣懷疑朱允炆逃亡海外,想跟蹤追擊他,並且想炫耀武力於國外,顯示中國富強。

永樂三年(1405年)六月,朱棣令鄭和以及他的同輩王景弘等人前往西洋互通使臣。率領士卒27800餘人,多帶金幣,造大船,長44丈、寬18丈的有62艘。從蘇州劉家河航海到福建,又從福建五虎門起航,首先到達占城,先後到達眾多海外國家,宣佈天子詔書,賞賜他們的君長,不臣服就用武力威脅他們。永樂五年九月,鄭和等人回國,各國使者跟隨鄭和到明朝廷。鄭和獻上俘獲的舊港酋長陳祖義並殺之,舊港就是過去的三佛齊國,酋長陳祖義搶劫商人。

永樂六年(1408年)九月,鄭和第二次出使,前往錫蘭山,被其國王亞烈苦柰兒引誘勒索金幣,並出兵搶劫鄭和船隊。鄭和率2000餘人攻破該國都城,活捉國王。九年六月獻俘給朝廷,釋放回國。

永樂十年(1412年)十一月,鄭和第三次出使,到蘇門答剌。該國以前的偽王子蘇幹剌準備謀殺國王,恨鄭和不給自己賞賜,因此攻打鄭和,鄭和與之作戰,捉住他,於永樂十三年七月回到明朝廷。

永樂十四年(1416年)冬天,鄭和第四次出使,隨前來通使的滿剌加、古裡等十九國使者一同前往各國,十七年七月回到明朝廷。

永樂十九年(1421年)春天,鄭和第五次出使,前往滿剌加、古裡等十九國,第二年八月回到明朝廷。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舊港酋長施濟孫請求明朝廷同意他承襲宣慰使,鄭和帶著皇帝詔令印信賜給他(第六次出使),鄭和回來時,朱棣已駕崩。

洪熙元年(1425年)二月,明仁宗朱高熾令鄭和用出使到番國的軍隊守備南京。南京設定守備,是從鄭和開始的。

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數年,各番國路遠的還沒有來通使,因此派鄭和、王景弘第七次出使,經過忽魯謨斯等十七國而回到明朝廷。

鄭和經歷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三朝,七次出使,經過的國家有占城、爪哇、真臘、舊港、暹邏、古裡、滿剌加、渤泥、蘇門答剌、阿魯、柯枝、大葛蘭、小葛蘭、西洋瑣裡、瑣裡、加異勒、阿撥把丹、南巫裡、甘把裡、錫蘭山、喃渤利、彭亨、急蘭丹、忽魯謨斯、比剌、溜山、孫剌、木骨都束、麻林、剌撒、祖法兒、沙裡灣泥、竹步、榜葛剌、天方、黎伐、那孤兒,共三十多個國家。鄭和出使各國得到的寶物很多,而明朝廷賞賜和鄭和使團自身消耗的財物也很多。鄭和之後,明朝廷繼續安排有出使海外的人,但規模很小。

朱棣在位時,銳意與四方各國交往,奉命出使的多用宦官。出使西洋的是鄭和、王景弘,出使西域的是李達,出使北方的是海童,出使西番的是侯顯。

鄭和出使西洋這一時期,是建設海洋強國的一次歷史性機遇,可惜明王朝錯失了這次機會。

(資料來源:《明史》)

鄭和七次下西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