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科舉:古代做官的敲門磚,讀書人們的升級打怪之路

2021-08-31由 陽光下談史事 發表于 歷史

導讀:中國古代一直是一個等級分明的時代,社會的各個階層等級都分的明明白白,什麼樣的階層享受什麼樣的待遇,並一直都有“士農工商”這樣的說法。那麼當然最高的階層就是士階層,也就是為官了。在隋朝之前呢,要當官是不太容易的,因為不單單考的是文采,還要有人脈、聲望、家世等等。但是自隋建立科舉以來,科舉考試給許多平民子弟一個翻身的希望。

科舉:古代做官的敲門磚,讀書人們的升級打怪之路

如果只是粗略的瞭解一下的話,科舉似乎和如今的高考有些像呢。一切用成績說話,考中了就可以走上仕途,基本上就前途光明瞭。但其實科舉考試的難度確實比高考難出了好幾個度。簡單想一下,科舉是為朝廷服務的,所以選拔出來的人才只為朝廷所用,而每個朝代就一個朝廷,能任用多少人?所以在全國十幾萬考生中最終只能錄取幾十個人。這個錄取率當真是低的嚇人,所以也可以理解為什麼有那麼多落魄書生了。這樣一想,現在的高考當真是十分容易了。

科舉:古代做官的敲門磚,讀書人們的升級打怪之路

作為一個古代普通讀書人,他應該如何一步一步透過科舉,改變自身命運呢?第一步,參加院試,這算是入門考試了,參加考試者被稱為童生,當然並不是指小孩子的考試,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參加這個考試,考試的地點是州縣,考中的就成功晉級為秀才了。但秀才是不能坐官的,還要接著參加鄉試升級才行。像是就屬於省級的考試了,一般是三年一次的,考中者晉級為舉人,第一名還可獲得解元的榮稱。劃重點哦,考中舉人就有資格當官了,但是一般都是等某大官翹辮子之後才可能有機會的。鄉試之後的晉級考試就是會試了,這就是屬於國家級的考試了,考中者喜提貢生,第一名會榮獲會元之稱。

科舉:古代做官的敲門磚,讀書人們的升級打怪之路

最後一級,就是殿試了,也是要直面皇帝大boss的終級考試,採取面試,也就是問答的形式,回答皇帝的提問,想想就很緊張呢。最終皇帝和麵試官大臣們商議決定錄取人員以及排名。這一關要是過了,那就恭喜恭喜了,你已經是一名待命官員了,坐等朝廷安排吧。另外殿試中的前三名都是有榮譽稱呼的,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

科舉:古代做官的敲門磚,讀書人們的升級打怪之路

通關通到這裡,就算完成一大半了,之後的成就如何就看個人如何在官場裡摸爬滾打了。這裡插一句題外話,科舉裡學霸可是不少的,比如唐朝的張友新、崔元翰,宋朝的孫何,元朝的王宗哲這些都是連中了三元的。啊嘞?這些人怎麼都沒怎麼聽過,按理說他們都是學霸中的學霸,但是名氣嘛……所以說學習不好的童鞋們不要氣餒哦,學霸真的有可能只是學習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