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武則天上位史,堂堂正正,卻也步步驚心

2021-07-29由 我在路上2019 發表于 歷史

站在男性的角度看,歷代看客幾乎都會調侃武則天,比如牝雞司晨、恃權篡位、李世民和李治識人不明等。比如駱賓王就直接罵她:“性非和順,地實寒微……。

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

”他的意思是武則天出身低微,性格又差,靠一身狐媚功夫,先後給兩代皇帝當老婆。有這樣的黑歷史還想當皇帝?

雖然駱賓王寫的是戰鬥檄文,恐怕也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不過,仔細看武則天的上位史,就知道一切都是堂堂正正的,絕不是玩陰謀詭計就能成功的。越是大事,越講究人心向背,陰謀詭計佔的分量就比較少。

公元637年,唐太宗李世民聽說應國公武士彠的次女“容止美”,下詔武家次女入宮,賜名“武媚”。武則天入宮時才14歲,但武士彠已經去世兩年了。武士彠和前妻生有兩個兒子,這哥倆很不待見後孃和三個妹妹,變著花樣折磨她們。以致於後來武則天當了皇后,掌了實權,這哥倆盡然被嚇死了,可見當初欺負得有多狠。

武則天的少女時代過得悽慘無比,她在水深火熱中生活了兩年後,李世民的詔書到了。她娘拉著她的手哭得很是傷心,她對他娘說:“侍奉天子,豈止非福”。反正在家裡過得也不好,不如到宮中放手一博呢。

入宮後,武則天與李世民也很不來電,史書關於他們的記載也寥寥無幾,唯一留下的線索是關於他們馴馬的對話。李世民說:“我的獅子驄性格暴烈,很難馴服”武則天回答道:“這種不聽話的東西就不能給好臉色。先用鐵鞭抽它,不行就用鐵錘打,還不聽話就匕首殺了它”。

武則天殺伐果斷總是缺少女人味,而李世明需要的是溫柔的女子,所以她根本不是李世民的菜。武則天入宮12年依然是五品才人。

雖然不受寵,但武則天也沒閒著,她在玩命的補課。當李世民在工作或讀書時,會有當天值班的后妃貼身伺候,等到休息時,再由侍寢的后妃接班。

在漫長的12年裡,武則天有無數次機會見到李世民。她可以親眼看著千古一帝處理政務,並且在旁邊仔細揣摩,也可以觀言察色,學習李世民如何待人接物。

別人的少女時代是花季、雨季,她的少女時代只有孤單寂寞冷,可她並沒有變成怨婦,而是默默地積蓄能量。至於當天後、做皇帝之類的事情,此時的她想不敢想,她只是憑著本能去學而已。

公元649年,李世明病重。當時,李治已經當太子六年,他經常被李世民帶在身邊觀政。而武則天也有值班檔期,兩人就勾搭上了,給病床上李世民送上一頂有顏色的帽子。

不過搭上李治,只能算一個起點。李世民去世後,作為沒有生育的妃子,被送去感業寺出家。武則天你還需要等待。

第二年五月,李治到感業寺進香,又和武則天相遇了。老情人相見,兩眼淚汪汪,免不了要互訴衷腸。武則天取出一張紙遞給李治。李治低頭一看,紙上寫著一首七言絕句,詩的名字叫《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這場皇帝和後孃的苟且之事被王皇后看在眼裡。此時的王皇后正與蕭淑妃爭寵,為了增加勝利的籌碼,決定拉武則天做小姐妹。王皇后在李治身邊說悄悄話:“陛下既然喜歡,就接回來吧。”

李治正愁找不到機會,王皇后就送來貼身問候。公元651年5月,武則天重回皇宮。此時的武則天決定抓住一切機會往上爬,絕不讓痛苦重演。在宮裡,她時刻緊跟王皇后,積蓄自己的力量。

既然做棋子不能改變命運,那就做棋手。武則天一邊緊緊抓住李治的心,一邊收買王皇后身邊的僕人,另一邊又和王皇后共同對付蕭淑妃。一番操作下來,蕭淑妃被打倒,王皇后也苟延殘喘,李治成為武則天的囊中之物。這才是高手,太厲害了。

剛繼位的李治在朝堂上幾乎沒有話語權,一切事務全聽長孫無忌處理。這沒有辦法的事,長孫無忌是元老功臣,在朝堂上經營多年,門生故吏遍佈天下。李治只是一個小年青,剛繼位就想說了算,門都沒有。

此時的武則天在後宮已經取得壓倒性的優勢,如果李治沒有朝堂的困局,她很可能只是一個寵妃。但是把後宮和朝堂聯絡起來,就讓李治看到了一把合格的刀子。武則天是刀,李治是持刀人。

王皇后出身太原王氏,蕭淑妃則是蘭陵蕭氏,而長孫無忌背後是關隴門閥,其他大臣也基本是氏族子弟。他們在朝堂上掣肘朝廷,在廟堂上制衡君主。李治想大權獨攬就必須消滅他們,只是由於皇權不夠,只能邊拉邊打。

反觀武則天,她的家族勢力不強,在朝廷上也沒有位高權重的成員,扶持起來就不會有太多的威脅,只能依靠皇帝。於是,李治以“廢王立武”向大臣攤牌,逼大臣站隊。

長孫無忌當然是不同意。李治和武則天親自拜訪,送了好多禮物和官帽,可長孫無忌就是不同意。因為他知道,一旦同意,以後就要變天了。

輔政大臣褚遂良也不同意,他好幾次上表勸諫,還說什麼“無面目見先帝於地下”,把李治說得很尷尬,武則天則怒火沖天:“何不撲殺此獠”。

到目前為止,李治和武則天依然沒有人幫他們。不過,事情很快就有轉機。中書舍人李義府本來工作很穩定,但長孫無忌不喜歡他,要把他貶到四川去。李義府為了留在京城工作,拼死給李治上書,支援武則天為皇后,廢掉王皇后,勸皇上順應民意。

沒過幾天,李義府就被提拔為中書侍郎,武則天也派人到他家裡慰問。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大家一看跟著皇帝有肉吃,只要支援武昭儀做皇后就能升官發財。於是,許敬宗、崔義玄、袁公瑜等人都聞著肉位來了,成為李治和武則天的第一批嫡系。

從此以後,朝堂的勢力對比逐漸逆轉,老臣的勢力不斷流失。直到老臣李績關鍵時刻說了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問外人。”由此,大局已定。

武則天做為一把刀,被李治推到前臺遮風擋雨。公元655年,武則天被立為皇后,李治收回大權。以後的幾年中,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紛紛被貶謫,黨羽也煙消雲散。楊廣、李世民沒有完成的集權大業,終於在659年完成。

你說武則天有什麼陰謀?是有一點,但大多是堂堂正正的陽謀,可以說是歷史的程序推著她向前。

如果李治身體健康,武則天也只能成為皇后,但李治有終身不愈的偏頭痛。他的身體不能應付繁重的工作,只能選擇代理人衝在第一線,自己隱藏在幕後掌握決定權。對於李治來說,選擇大臣則有大權旁落的危險,選擇武則天就沒有那麼多的事情,他們共同奮鬥,他們的兒子是太子,奮鬥的成果不會外流,而且武則天是女人,不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另外,武則天有才能,處理政務一點問題也沒有。

夫妻二人分工合作,李治主抓上層人事,抓宰相的任免權,而中、下層的人事由武則天主管,兩人通力合作,政令暢通。

自從660年起,37歲的武則天開始處理政務,直到683年李治去世,整整24年。武則天在一線主持工作,不知道有多少中下層人員跟著武則天混飯吃。

到李治生命的最後幾年,就算他想動武則天也是不可能了。683年,李治駕崩。他讓宰相裴炎輔政,並告訴太子李顯:“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后進止”。

這樣就形成了宰相、太后、皇帝的三角權力結構,不僅可以相互制衡,還可以相互幫助。但奈何李顯不是當皇帝的料,剛上臺就要封老丈人韋玄貞為侍中,宰相團成員。這下裴炎不幹,這不是搶飯碗嗎?

為了顯示皇帝的權威,李顯發話:“我把天下給韋玄貞又有何不可?區區侍中,算不得什麼?”

李顯的混賬話給了裴炎機會,裴炎立刻進宮對武則天彙報,兩人一拍即合,聯手把李顯給廢了。李顯被廢后,武則天立李旦為帝,反正都是自己的兒子,誰當皇帝都一樣,自己在幕後掌握權力。

過不多久,武則天罷免了裴炎,逐漸掌握了宰相的任免權。至此,全部權力都集中到武則天手中,未來的女皇呼之欲出。

為什麼武則天能當上皇帝?其他王朝也有強硬的後臺,可她們為什麼不能更進一步,走向專屬於男人的皇帝寶座呢?

這和當時的社會風氣有關,在唐朝,女子的地位很高,不講究依附別人,世人沒有鄙視女子的思想,反而對女子獨立自主發出熱烈的讚歎。她們能都接受女子當家做主,當然也能接受女子管理國家。正是這種熱烈奔放的社會風氣,為武則天搭起了通向帝位的橋樑。

另外,武則天活得夠長也是一個因素,她的母親就活了92歲,她的家族都有長壽的基因。

武則天的上位史,其實沒有太多的彎彎繞,一切都順理成章。但身處歷史程序中,也不能缺少個人的努力和奮鬥,兩者缺一不可。

武士彠投機、李世民找美女、武則天自我學習、李治斗大臣、皇室家族遺傳病、唐朝的北朝遺風等等,缺了任何環節,都不可能出現女皇武則天。正可謂時也,運也。

在個人奮鬥和歷史程序中,武則天拉攏寒門庶族,代表了大多數人的利益,這才是女皇堅實的基礎。而這又順應了天下人望,所謂陰謀詭計只能用於一時,終究不能長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