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2021.041“詩和遠方”可以有,“心遠地自偏”不要丟

2021-06-28由 一木山川閣 發表于 歷史

社會發展了,交通方便了,人們的經濟水平也提高了。去旅旅遊,也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事情。於是,一有時間,大家都閒不住,開始往外跑。美其名曰去追求

“詩和遠方”

。能否追求到姑且不說。但是隻剩下“詩和遠方”在追求,而沒有了“心遠地自偏”的意境,其實把“詩”早就丟了。只在手機中留下一堆堆地

做戲一般的“到此一遊”

,然後是朋友圈中的種種炫耀。或許還有現代科學帶給我們的遺憾。限制了我們的想象,月宮只剩下一片荒蕪,桂樹和白兔不見了,嫦娥與吳剛也不知去往了何處。我們在追求現代科學,現代生活的同時,能否留住更多的想象的空間。

有位朋友在微信中告訴我要去看黃河,我回她微信。也許可以稱為詩的句子,

“黃河太遠,我聽窗外汾水潺潺。”

她說好。後來又去看胡楊林。我回答,

“何必去打擾胡楊,打擾它千年的孤獨。”

後來她說,這兩次玩得很好。既有遠方,又沒有丟了詩。帶著詩去遠方,感覺不錯。而我,有一種始料未及之感。

說旅旅遊,似乎是個病句,似乎又有些喜劇效果。是我學來的,感覺挺好玩,就經常使用類似的句式。也不管病句與否了?曾經一位同事,早晨上班,說自己

“感了個冒”

。聽著彆扭,但是又聽懂了。中文似乎沒有這種說法,外文這種說法也沒聽說過。既然能聽懂,也就常常使用。

好像跑題了,好在沒跑遠。其實做文章,就像三五好友聊天,會有些類似自我吹噓。只是應儘量避免做態,做態過了,難免醜態。就如有個前輩,據說年輕時做過戲子。戲演得如何不知,也許認為現在戲子吃香,時時表現出自己曾經做過。以至於戲子的做派常表現在生活中,幾可謂醜態。常見此醜態,不論為文還是為人,常以為戒。

我沒有瞧不起戲劇工作者,那是職業歧視。但是舊時的戲劇工作者有種種陋習,甚至遺傳至今,以致被人蔑稱為“戲子”,雖不合情,但好像也有合理之處。這裡也希望如今的戲劇工作者,乃至所有從事演藝事業的人員可以改變某些舊時的戲劇工作者的種種陋習,起碼不要把生活當做演戲。這樣就可以把略帶貶義的“戲子”這個稱呼,留在過去,留在歷史中。現實生活不再使用,這樣最好。

2021.06.28(星期一) 晉陽·湖濱·一木山川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