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且看古代的食物是如何保鮮的

2022-04-02由 小貓影視哦 發表于 美食

導語

現在的我們,有很多可以儲存食物的方式,有了冰箱還有各種保鮮膜等,都可以使食物儲存得很好。更別說,現在還有很多的防腐劑和保鮮劑等。而在古代,先人們在沒有前面種種的情況下,又是如何做到食物的保鮮的呢?其實早在《詩經》有記載了“旨蓄”,指的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食物醃製品。在古代的冬天,並不是豐收的季節,更別提還有一些日常的天災人禍降臨,食物真的是非常珍貴的。那麼為了抵禦寒冷的冬天,古代的人們是如何進行各種食物的儲存的呢?關於這些古代的食物儲存的知識,大家又瞭解多少呢?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且看古代的食物是如何保鮮的

一、 《周禮》中的“醢人”,是專為名門望族製作醃菜的人

在古代,醃菜其實還是很普遍的,而且也是一樣用醃菜來和著白粥吃。而在《周禮》中提到,如果是名門望族想要吃醃菜的話,他們是不需要自己製作的,而對於這種製作醃菜的人還會有一個專稱,就是“醢人”了。名門望族可以吃到醃菜也不一般,有幾種醃菜只可供王室、祭祀和待客食用的,那就是韭菜、蔓菁、鳧葵、白菜、芹菜、竹筍和水藻。所以不要以為,醃菜只是為了讓食物可以存放久點所創立的,古代人們的嘴巴還是有點挑剔的,醃菜也是為了口感。

關於醃菜的方法,在《周禮》中並沒有詳細描述,但這並不影響醃菜的流傳,起碼我們至今也是能吃到醃菜的。這些醃菜的方法被很好地收錄在《齊民要術》中。在古代的醃菜製作方式,跟我們現在的基本一致,先是要選擇質量好的蔬菜,這時候,千萬不能把蔬菜放進清水中清洗,因為清水是很容易使蔬菜腐壞的。接下來,應該是要往水裡加入鹽,一定要使用鹹水來清洗這些上等的蔬菜。清洗過後,就可以用容器裝起這些蔬菜,然後往裡面倒入沒過蔬菜的量的鹹水。最後就是進行食物的密封了。過了一段時間後,鹹水都已經滲入到蔬菜裡面,這時候的醃菜就算是完成了。這樣,蔬菜就不會因為不新鮮而腐爛被扔了。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且看古代的食物是如何保鮮的

二、古代肉類的儲存方式

就算是在擁有了冰箱的今天,如果肉不是放在冰箱的冷凍功能區域的話,同樣也會是很容易變質的。而在古代,偉大的人類也已經為肉類想出了多種儲存方式,也有很多流傳至今。與蔬菜同樣的方式,肉類食物也是可以用來醃製的。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煙燻肉”。就是用鹽來覆蓋在肉類上面進行醃製的,經歷那麼個兩三天後,就放在通風處晾乾,然後就可以儲存很長一段時間了。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且看古代的食物是如何保鮮的

在古代,還有一種肉類的儲存方式,那就是醬了。就是把肉切塊之後,把這些肉放進去冷的醬油裡面。然後醬油就會被肉所吸收,這樣的肉質會非常鮮美。我們現在還是很常見到的臘腸、臘肉等,都是先人們的智慧結晶。多種醃製方法都是用食鹽來製作的,那是因為食鹽有殺菌的功效。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且看古代的食物是如何保鮮的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環境都適合把肉類風乾,肉類風乾是需要比較乾燥的環境的,所以如果是在南方進行肉類風乾的話,那就要非常注意了。這些醃製的肉類通常都會在北方使用得比較多,北方常年乾燥。說到醃肉的話,在古代,豬肉價格也不是便宜的,再加上醬油和鹽也是比較貴的東西,所以這兩樣加起來的成本價格就更加不用說了。在古代,尋常人家都是逢年過節才會醃製肉類來慶祝一下的,日常可以吃到醃肉的人都是不簡單的。

三、 古代水果類的儲存方式

眾所周知,水果如果放在常溫的地方,是非常容易腐爛的。古代如果想要對水果進行儲存的話,最普遍的做法就是使用“脫水”法。這種做法非常簡單,就是把新鮮的水果放在陽光下徹底曬乾,然後就可以了。

為了能節省這個曬乾的時間,我們現在還有了水果烘乾機,其實原理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讓水果中的水分全部蒸發掉,雖然味道會有所不同,但是起碼做到了不浪費,而且也因此發明了很多好吃的水果乾。現在很流行的紫薯幹還有榴蓮乾和芒果乾等,都只是用了更方便的儀器來進行讓水果脫水而已。

還有一種非常方便的做法,那就是井水法。在古代是沒有水龍頭的,大家都是透過水井來進行水源的獲取。而水井處通常都會挖得比較深入地面,這樣才會有水源,低於地面的溫度,當然會比較冰冷,而且空間又小,所以整個水井的整個環境都是非常的陰涼而又潮溼,非常適合用來儲存水果。所以古代的人們也會為了延長水果的壽命和保鮮期,就把水果放進去水井幾天,想要吃的時候再拿出來。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且看古代的食物是如何保鮮的

四、《事物紀原》記載:“《周禮》有冰人,掌斬冰,淇凌。”

在古代使用的冰凍法跟現在的冰箱原理一致。因為食物在低溫環境下可以得到很好的儲存,因為在這種環境下的微生物存活率低所以繁殖速度也隨之變得更低。但在古代,冰並不常見,所以需要一定的人力、財力才可保證這種儲存方式的發生。所以在古代,若非王室或達官貴人,是難以使用這種方式用來儲存食物和水果的。

而在《楊貴妃秘史》中提到過,楊貴妃非常喜歡吃荔枝,但美味多汁的荔枝只在嶺南的盛夏才會產出。備受寵愛的楊貴妃,當然不會因為路途的遙遠而不能享用到荔枝了,辦法都是想出來的。當時的都城在長安,而嶺南離長安有2000公里的路程,無論馬匹跑得有多快,也不及荔枝的腐爛速度快。所以一定要結合延緩荔枝腐爛速度的方法,才可以保證到荔枝的新鮮度。所以,這時候冰塊就可以派上用場了。據說,當時用了馬力還有差役接力的方式,把冰著的荔枝送到了楊貴妃手上。

冰塊也是需要儲存的,所以古代人們就發明了“冰窖”。擁有冰塊的人們已經不簡單了,若是還配有冰窖的,那基本上是皇家子弟才會有的。“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入稜陰”,這句話說的就是稜人鑿冰建冰窖的情景,所謂“稜陰”說的就是地窖,而顧名思義,稜人就是管理冰窖的人了。冰窖通常都是建在地下的,因為地下的溫度比地面溫度要低。

而日常在地面上儲存的,還有一個專門的儀器,那就是冰鑑了。這個冰鑑就相當的有技術含量了,材料分為青銅和木質的,為了使溫度不會輕易流失,所以會密封工作做得非常的好的,除了冰鑑材料需要注意之外,還有就是裡面還會有一層錫紙包裹住,雙層密封。我們現在很多的外賣包裝,其實還是用錫紙來進行溫度的儲存的,好的技術還是會一直留存的。冰塊的獲取通常就是在冬天水面結冰的時候,然後鑿出進行儲存的。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且看古代的食物是如何保鮮的

醃肉在古代不是家家戶戶都可以的“高配”食物,但是醃菜卻是尋常人家都可以擁有和製作的。當年林則徐要從北京到廣州,期間還要經過很多偏僻的地方,那時候的人口還不是那麼的密集,也不是到處都有城鎮,也就說不是什麼地方都會有吃喝的。在這個時候,醃菜就顯得極其重要了。所以在當時,林則徐隨時攜帶了很多醃菜,這樣就可以儲存得久一點,然後也可以隨時備用來食用了。在那時,這種醃菜被稱為“路菜”。

結語

當然,以前也是有乾糧的,那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麵條和饃了。在古代,鹽商和米商都是富貴的象徵。米也不是每戶人家都可以進行的每天的主食,用來代替的就是麵粉製作的麵條和饃了。要不然也不會有李紳的《憫農》:“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了。雖然說,在古代就算沒有冰箱,也會有很多的方法可以把各種食物延長儲存期。但有很多的儲存方式都是需要高成本的,所以在古代,一般的人家都不會儲存新鮮食物,都是現買現吃的,吃的一般也都是新鮮的蔬菜和食物。所以,從上年開始飆升的豬肉價格開始,我們看到還在做臘腸臘肉的人,都覺得是“大戶人家”,豬肉都沒捨得買的情況下,居然還能用來做臘腸臘肉?其實這跟在古代我們見到能吃上臘腸臘肉的人一樣道理,那都是大戶人家了。只不過到了後來,豬肉變得越來越便宜了,鹽和醬油也不再昂貴了,變得非常的普遍,所以能吃得上臘腸臘肉變得越來越尋常了。以至於忘記了,在古代,能吃上這些的都是非富即貴之人。

參考文獻:

《詩經·邶風·匏有苦葉》

《齊民要術》

《周禮》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