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從十月算到十一月也算不明白,這屆文科生不配過雙十一

2021-09-16由 壹讀 發表于 美食

盯著手機搶優惠券、做任務,這個圈套實際叫做“價格歧視”,意思是用不同的價格“歧視”消費者,將完全相同的產品或者服務,以不同的價格賣給不同的買家。

又到了一年一度跪著向數學老師認錯的日子了。

對不起,當初是我沒學好,雙十一這套題,一年比一年難,臣妾是真不會啊!!!

從十月算到十一月也算不明白,這屆文科生不配過雙十一

在剛開始的時候,雙十一是一個純粹的購物促銷節,全場五折,零點秒殺,拼的就是手速,搶的就是實惠,只要一根網線,你就能靈活作戰,一分鐘打完整場個人賽,乾淨利落過個豐收年。

然而不知何時起,雙十一成為了腦力者競賽,還是理綜那一掛的,優惠機制從簡單的

“五折

”“

八折

”到“滿200減20”“兩件八折,三件折上折”,再到如今的“

原價30元一盒,前50件85折,滿250後每件6折,預付定金雙倍膨脹,購物津貼平行優惠”

就算你發揮自己985的大腦,從十月算到十一月,也算不清要領多優惠券,才能買好這一提原木加厚紙巾。

黑板上的排列組合你捨得解開嗎?你解得開嗎?

更別提人拉人、人煩人、人罵人的蓋樓遊戲,每天十六個私信連結叫你起床,每晚九點半準時救救孩子,求你蓋樓的人從這裡排到巴黎,每次都手忙腳亂以為是愛情在敲門。

從十月算到十一月也算不明白,這屆文科生不配過雙十一

所有人都很鬱悶,

雙十一買個東西而已,為什麼要搞這麼複雜的優惠規則“考驗”我們?

為什麼就不能像過去那樣簡單打折?

從十月算到十一月也算不明白,這屆文科生不配過雙十一

說到底,折騰你,麻痺你,還不是為了更好地掏空你。在重重機關背後,潛伏著貨真價實的經濟學原理,就為了更好地捕捉你(和你的銀行卡)。

價格歧視

雙十一的優惠規則有多複雜?沒經歷過葛軍的人不會懂。

從十月算到十一月也算不明白,這屆文科生不配過雙十一

先來幾個名詞解釋,什麼是定金膨脹?什麼是平行優惠?紅包、津貼、優惠券分別指什麼?定金抵扣、定金翻倍和實付定金又是什麼區別?

再來幾個簡答題,今年雙十一津貼和優惠券的使用是否包括定金?預售和非預售一起結算可否使用津貼?滿減優惠包括定金,包不包括定金膨脹部分?以上請詳細解釋並說明原因。

最後來道應用題壓軸,已知某店鋪有購物津貼“每滿400減50”,店鋪券“滿469減20”,會員專屬券“每300積分換50元優惠券,滿398使用”“每600積分換100元優惠券,滿718使用”,其中店鋪優惠券為單筆訂單實付金額滿減,不可與會員專屬券/單品券疊加使用,優惠券單筆訂單限用一張;購物津貼可與優惠券疊加使用,但只能在雙十一當日使用。

提問:如果阿花要買一款黑精華,預售價309元50ml,定金20雙倍膨脹,會員積分932,她的預算是2000元,請問怎麼買最划算?

附加題:如果再加購一件其他店鋪的羊毛大衣,售價899,定金50抵100,津貼跨店滿減,優惠券不支援平行優惠,請問阿花該不該拆單,要怎麼買才最划算?

從十月算到十一月也算不明白,這屆文科生不配過雙十一

拆單公式

面對這張宛如天書的試卷,有人當場放棄,點選立即購買付款完事,有人掏出草稿紙和計算器,懵懵懂懂地計算,盯著手機搶優惠券、做任務,殊不知,正一步步走入對方預設的“圈套“。

這個圈套叫做“價格歧視”,意思是用不同的價格“歧視”消費者,將完全相同的產品或者服務,以不同的價格賣給不同的買家。有錢人就賣得貴一點,窮人就賣得便宜一點。

對於商家而言,他們追求收益的最大化,希望賣給每個人的都是最高價,但又不確定每個消費者的心理預算是多少,於是設定重重的關卡,讓消費者自己暴露預算。

對於窮人而言,他們的預算較低,願意付出更多得到一個好價格;而預算高的人嫌麻煩,可能想買就買了。於是

複雜的優惠規則成為一個良好的篩選器,把高預算的有錢人篩除出去,剩下低預算的窮人,勤勤懇懇地攢券、蓋樓、湊滿減、領紅包,做九十九道燒腦數學題,省十塊八塊半杯奶茶錢。

從十月算到十一月也算不明白,這屆文科生不配過雙十一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心酸?你擼起袖子薅羊毛,其實是把底牌暴露給了商家。

窮人的時間不值錢,所以才能拿時間去換錢。

這世上哪有什麼會過日子,只是真的沒錢而已。

這還不算完,對於窮人而言,套路是環環相扣的。一旦你開始做雙十一這套數學題,就會發現,出題老師的本意就是要考倒你,想不掛科是很難的。

對於窮人而言,買東西常常貨比三家,

但趕上了雙十一,你還真的算不清到底哪家最便宜,甚至連賣多少錢都算不清。

從十月算到十一月也算不明白,這屆文科生不配過雙十一

舉個例子。小明要參加雙十一,並立志要買到最便宜的大閘蟹味道薯片,第一家的活動是“20塊錢一盒,買一送一”,第二家店的活動是“30塊錢一盒,現在六五折,如果消費滿100元,還能再返20元優惠券,跨店鋪可滿減但不支援單品券平行優惠”,請問小明應該怎麼辦?

小明是個窮孩子,認真做功課貨比三家,但他數學才華有限,比到第二家時就快要陣亡。後來算了一下午,發現是第四家更便宜,機關算盡,還是輸給了商家。

其實,這就是非常典型的“價格混淆“,

商家設定非常複雜的活動,讓消費者無法精準地計算商品的實際價格,於是遇到比價困難,進而讓商家獲得超額利潤。

從十月算到十一月也算不明白,這屆文科生不配過雙十一

而比來比去,最後在迷迷糊糊中下單,一看扣款記錄,咦,這不就比原價便宜五塊錢嗎?宛如高考數學的最後一道大題,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分數0。5。這還能怪誰?當然是怪出題的老師了。

沉沒成本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向生活低頭了?

看他有沒有喊你蓋樓。

今年雙十一,有人在數學題上翻車,有人在高層蓋樓中落馬,數學不會可以棄考,而蓋樓這件事情,一旦開始,就沒有退路。

從十月算到十一月也算不明白,這屆文科生不配過雙十一

蓋樓的遊戲規很簡單,每天完成固定的任務升級,邀請好友助力,獲得更多“喵幣”,然後蓋更高的樓層。玩家組成戰隊互相PK,蓋的高的隊伍獲勝,瓜分紅包池的紅包。

蓋樓的“流氓”在於,每晚十點出結果,每天早晨六點強制匹配隊伍,每次匹配都要扣除相應的門票,就是你的紅包錢。如果昨天贏了錢,今天不玩,也會被扣掉入場門票,接下來還會一直匹配和扣錢,這就逼著人們一刻都不能鬆懈,毫無保留地投入到這場競技中。

根據經濟學的道理,

沉沒成本是指那些確定發生,無法收回的支出,沉沒成本不應該影響人們的決策。

但在實際生活中,許多人為了避免損失帶來的負面情緒,在做決策時往往沉湎於沉沒成本,選擇了非理性的行為方式。

在蓋樓遊戲中,遊戲設計者利用了人們對於沉沒成本的執著,強制性地每天扣除入場門票,讓人們覺得自己產生了損失,從而一定要繼續血拼,贏回這部分收益。

而且你投入越多時間和精力,越不容易放棄,因為“已經做了這麼多,現在放棄就等於以前白乾了”,甚至走上氪金的不歸路。

從十月算到十一月也算不明白,這屆文科生不配過雙十一

這種心理,就跟情侶談戀愛一樣,女方越談越發現這個男的不適合自己,可是分手她捨不得。捨不得的原因並不是還愛他,而是覺得我人生中最好的青春給了他,這個時候分手很不值,感覺吃了虧,所以繼續湊合下去。

某寶宛如“PUA大師”,深諳沉沒成本對人的微妙影響,

搞預售模式,先付定金,定金可以膨脹,但不能退款,不論你事後多麼後悔,也會因為捨不得這部分定金,而乖乖支付尾款。

同理可得,那些複雜的優惠規則——擼了一個月的紅包,連續47天的簽到,積分兌換的購物津貼等,都是在增加你的沉沒成本。你參與的活動越多,付出的精力越多,就越捨不得浪費,不管有用沒用,都拿來用,為湊滿減買一堆不需要的東西,最後就會落入非理性的“圈套”。

從十月算到十一月也算不明白,這屆文科生不配過雙十一

商家套路防不勝防,看透了這些套路,就能好好過一個雙十一嗎?

也不能。作為一個消費者,一個不能被規則篩除出去的“低預算”消費者,我沒有其他選擇,要麼在複雜的優惠中貼上“窮人”的標籤,要麼放棄抵抗,任憑收割,做一個“人傻錢不多”的韭菜。

或者,採取一個套路更少的辦法,與其蓋樓一萬層分十塊錢紅包,不如選擇那些官方補貼、直接降價的產品。這種方式實則和過去的“全場五折”是一個道理。

其實今年也有一些購物平臺,譬如拼多多的“百億補貼“,套路就是把錢補貼到一些知名度和銷量較高、口碑較好的產品,直接降價。讓你隨時能以最低價買走,不用算優惠券,也不用等排期,一步到位,非常適合我們這種數學不好的懶人。

從十月算到十一月也算不明白,這屆文科生不配過雙十一

這也是今年雙十一拼多多的好感度有所提升的一個原因。

當然,我們也不要陷入“前景效應”,在一個平臺上比來比去,如果你在一個平臺上算不清價格,不如多換幾個平臺試試,說不定就能遇到最低價。

至於那些五花八門的優惠券,一個過來人勸你:早放棄,早快樂。

記住!除了高考,誰都不能讓你這麼努力!!

從十月算到十一月也算不明白,這屆文科生不配過雙十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