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時尚 > 正文

瞭解藥膳的原理,讓自己的飲食更加合理

2022-10-12由 雨中的太陽花 發表于 時尚

中國傳統的飲食療法,是透過千百年來人民大眾無數次的親身實踐和歷代醫學家的臨床經驗逐步總結而形成的,它汲取了許多醫學家、養生學家以及廣大民眾的寶貴經驗,尤其是中國傳統醫學理論,可以說,中醫藥理論是藥膳療法的理論基礎,如果能瞭解和熟悉這些理論知識,就能更好地把握和運用飲食療法。這些理論包括:藥食同源說、食物性味歸經理論、以髒補髒理論、食物的配伍原則以及飲食禁忌等。

瞭解藥膳的原理,讓自己的飲食更加合理

一、藥食同源說

運用食物療疾祛病,健體強身,其理論基礎為“藥食同源”說,即食物與藥物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在遠古時期,食物與藥物是分不開的。當時人們處於一種以覓食為主的最原始的生活方式,人們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藥物。不僅如此,他們也認識到許多食物既可以食用,還可以作為藥用,這類食物不但能填腹充飢,補養身體,還能醫治一些簡單的病症。

藥與食的關係,如一對孿生兄弟,同出一母而秉性有別:藥物在某個方面有超常或偏於強烈的功效,能夠有針對地用於治療某種疾病,扶正祛邪,以調整陰陽,使身體恢復健康,但藥物作用強烈卻不均衡,在治療疾病的同時,對人體總有或多或少的損害,故有“是藥三分毒”之說。而食物富含營養,對人體的作用緩和而均衡、持久,有滋養濡潤的功效,既可療疾健體,又對機體沒有什麼損害,可以說食物是沒有副作用的藥物。

食物與藥物都能治療疾病,但人類每天都要飲食,食物與人們的關係較藥物更為密切。所以古代醫家有“藥療不如食療”之說。人們稱讚能用食物治病的醫生為“上工”,《太平聖惠方》中記載:“夫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清神爽志,以資氣血。若能用食平痾,釋情遣疾者,可謂上工矣。”

二、飲食物的四氣理論

“四氣”,又稱“四性”,是指飲食物所具有的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性質。寒涼與溫熱是兩類絕對不同的食性,而寒與涼、熱與溫僅是程度的差異;寒性較小的即稱涼性,熱性較小的即為溫性。飲食物的“四氣”是我們的祖先從食物作用於人體所發生的反應中概括出來的。它反映飲食物在影響人體陰陽盛衰、寒熱變化方面的作用傾向。

寒、熱、溫、涼“四氣”,是與病性的寒、熱、溫、涼相對而言。寒與涼、溫與熱雖然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因其屬性一致,故在功效上有一定的共同點:即寒涼食物能起到清熱、瀉火甚或解毒的作用,遇到熱證或在炎暑、溫熱疫毒盛行的季節就可選用,此即“療熱以寒藥”(《神農本草經》),如綠豆、赤小豆、豆腐、芹菜、西紅柿等都具有寒或涼的偏性,因此都能起到清熱的作用。凡屬溫性或熱性的食物能起到溫中、祛寒的作用,遇到寒證或虛寒體質即可選用,此即“療寒以熱藥”(《神農本草經》),如羊肉、牛肉、狗肉、雞肉、黃鱔、對蝦、姜、蔥、韭、蒜、辣椒等。

此外,食物中還有一類性質比較平和的平性食物,這些食物的寒熱偏性不很明顯,如玉米、花生、蠶豆、捲心菜、雞蛋、豬肉、土豆等。

瞭解一些食物的寒熱屬性,在實際生活中就可以幫助我們針對不同性質的體質或疾病進行有選擇的食療,辨證施膳,以期達到更好的效果。

常見食物的四氣表如下:

瞭解藥膳的原理,讓自己的飲食更加合理

此外,食物的四氣還應與四季氣候相適應,《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雲:“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此其道也。”指出在溫熱的季節應少吃溫熱的食物,寒冷的季節少食寒涼的食物,此即屬於“因時調食”之法。

三、飲食物的五味理論

“五味”,是指飲食物所具有的辛、甘、酸、苦、鹹五種不同的味道。這些味道主要由舌頭感知,但其實際意義還含有功能的內涵。除此五味之外,還有“淡”味和“澀”味,長期以來將“澀附於酸”、“淡附於甘”,以合五行配屬關係,所以習稱“五味”。

食物也同藥物一樣,其五味不同,對人體也具有不同的作用。因此,從五味的角度入手也是考察食物功效的一個重要方面。

辛味具有發散風寒、溫經活血、開胃化溼的作用。現代研究認為辛味藥食可促進胃腸蠕動,刺激消化液分泌,增強澱粉酶的活性,促進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因此,對於風寒感冒者可以選用具有辛味的生薑、蔥白、大蒜等以宣散風寒;對於寒凝氣滯引起的胃痛、腹痛或痛經患者,宜用辣椒、砂仁、茴香等以行氣散寒止痛;而對於痺症患者則可用辛辣的白酒或藥酒以散寒除溼、溫經活血。此外,辛味食物又多兼有香味或辣味,所以又常成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調味品。

甘味具有補益氣血、和中緩急等功效,多用於滋補強壯以治療人體氣、血、陰、陽任何一方的虛證。如大棗、甘草、枸杞子等,一般具有滋補、和中等作用。再如用糯米紅棗粥治療脾胃氣虛及胃陽不足諸證,主要是取糯米、紅棗之甘味,再合其溫性,而求其補氣、溫中之功。但若過多食用甜食則易導致肥胖,從而誘發如動脈硬化症、高脂血症等多種心血管疾病,故對此類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則當忌食甜品。

酸味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如烏梅、醋、柑橘、石榴等。如因氣虛、陽虛不攝所致的多汗症,以及洩瀉不止、尿頻、遺精、滑精諸症,皆應注意攝取酸味之食物,以輔助治療。如以米醋煮豆腐治療腹瀉,即取米醋性溫味酸,收斂止瀉的作用,而豆腐性涼味甘,益氣和中。但若過食酸物,又易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苦味有清熱、瀉下、燥溼的功效,多用於治療熱證、溼證。如苦瓜性寒味苦,有清瀉之功,可明目、清熱解毒,常食對於熱病煩渴、中暑、目赤、瘡瘍腫毒諸症極為有效。再如茶葉苦甘而涼,亦有清瀉之效,可清理頭目、除煩止渴。夏季如將苦瓜與茶葉同用,沸水沖泡,頻頻飲服,可祛暑清熱、除煩止渴、利尿,效果明顯。苦味食物過度食用則易損傷脾胃,引發腹瀉。

鹹味鹹味食物,具有軟堅、散結的作用。在食療方劑中,鹹味的食物多為海產品,如海參,味鹹甘、性溫,有補腎、養血潤燥的作用。用海參配羊肉可治療腎陽虛導致的陽痿、尿頻;配大棗療血虛;配黑木耳治陰虛腸燥便秘。豬腎性平、味鹹,能治腎虛所致的腰膝痠軟、遺精、小便不利等。蛤蜊肉,味鹹、性寒,有滋陰潤燥、利尿消腫、軟堅散結的功效,可治療痞塊、瘰癧、癭瘤等。

淡味淡味食物具有滲溼利水的作用,用於治療水腫。在各類食物中,純屬淡味者極少,一般皆顯示甘、平的特點,其味雖甘,然甘味不濃,其性寒、溫亦不明顯,平平淡淡,這樣的食物很多,如冬瓜、白扁豆、花生、紅薯、白菜、芹菜、藕、百合、豌豆等。如將冬瓜、鯉魚加蔥白少許,製成冬瓜鯉魚湯,佐餐食用,對水腫證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將白扁豆同淮山藥、白糖一同煮食,有健脾利溼之功,用於治療脾虛所致的婦女白帶過多等症。

每種食物都具備氣與味的偏性,氣味不同,作用各異,在食物的選擇上應予以重視。食物性味用之適宜,可強身健體;如過分偏嗜,則使臟腑失調,形成疾病

四、食物的歸經理論

食物的歸經是指食物對人體某些臟腑及經絡有特異選擇性的作用,而對其他臟腑或經絡作用較小或沒有作用。歸經理論是根據食物被食用後反應出來的效果,並結合人體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特點概括得出的。

如有肺虛咳喘慢性病患者,有經驗的老中醫往往建議病人經常吃些百合、山藥、白果、燕窩、銀耳、豬肺、蛤蚧或冬蟲夏草等補品,而不會建議其吃桂圓肉、栗子、蓮子、大棗等,這是因為前者皆入肺經,能補肺、潤肺;後者皆不入肺經,食之於肺無補。

食物對人體所起的作用,有一定的適用範圍。如寒性食物,雖同樣具有清熱的作用,但其適用範圍,或偏於清肝熱,或偏於清肺熱,各有所專。如梨、香蕉、柿子、桑椹、芹菜、蓮子心、獼猴桃等,均為具有寒涼之性的清熱瀉火食品,但梨、柿子偏於清肺熱,香蕉偏於清大腸熱,桑椹偏於清肝之虛熱,芹菜偏於清肝火,蓮子心偏於清心火,獼猴桃偏於清腎虛膀胱熱。而同為補益食品,豬心、龍眼肉、柏子仁、小麥入心經,可養心安神,心悸失眠者宜食之;山藥、扁豆、糯米、粳米、大棗等入脾胃經,能健脾養胃,脾虛便溏者宜食之。食物同藥物一樣,有一藥歸兩經或三經,也有一食歸兩經或三經。如山藥能歸肺經、脾經和腎經,故凡肺虛、脾虛及腎虛之人均宜食之。桑椹歸肝經和腎經,肝腎陰虛者宜食之。蓮子入心、脾、腎三經,故心虛失眠多夢、脾虛久瀉帶下、腎虛遺精早洩者,均宜食之。

綜上所述,食物的四氣、五味、歸經等學說,是中醫食療的重要理論依據。中醫認為飲食物的養生防病作用,絕非專指珍饈美味,而是根據病症、病位、病性和病人年齡、性別、體質型別及四季天時、地理因素,結合食物的性味歸經理論,來分析並選擇食物的宜與忌。

材料來源於網路查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