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孩子遇到事情易極端,易衝動,家長可幫其提高自我效能感

2022-03-19由 木蓮媽媽 發表于 母嬰

死亡是一場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史鐵生

2019年8月31日,南京一商業廣場,23歲畢業生從28樓跳下,原因,網貸,放不下面子找父母幫忙。

2019年10月8日,江西贛州,15歲少年留下遺書,在水庫邊自殺。原因:成績不好,不願啃老。

2019年10月11日,無錫錢橋,16歲男孩服用電解液並自刎,經搶救無效死亡。原因:自卑,對未來絕望。

世界衛生組織曾有過統計,在地球上,每天,有3000餘人死於自殺,每一個自殺身亡背後,隱藏著20個以上,準備自殺,或自殺未遂者,每40秒,就會有一個人,選擇親手結束自己的生命。

許多家長說,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越來越差了,一點小事就受不了要自殺,以前哪來這麼多破事。

是的,有人將這些年輕生命的逝世稱作“破事”。

孩子遇到事情易極端,易衝動,家長可幫其提高自我效能感

一個又一個年輕的生命,一個又一個艱難而絕望的抉擇,在父母眼中,成為了任性的“破事”。

你知道嗎?

心理學研究顯示,絕大部分真正決定自殺的人,並決意赴死。面對生與死,他們猶豫過,掙扎過。

曾有一名在美國金門大橋自殺的未遂者表示:

就在我的手離開扶手的一毫秒裡,我瞬間為我的行為感到後悔。我完全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人生中最大的錯誤。

每一個選擇自殺的孩子,也許都曾有過無數次徘徊,他們也曾無數次勸說自己,無數次希望有人或事阻止自己。

面對傷害自我這件事,人類有著與生俱來的恐懼。

曾聽一位婆婆說,在她臨時有事走開時,自家八個月的孫子,從床上滾落,她回到房間看到的,就是八個月的奶娃娃,緊緊的抓著被子、床單,拼了命的避免自己摔下去。

孩子們在初學走路時小心翼翼,緊緊抓著媽媽的手,不是膽小,而是對跌倒的恐懼。

怕疼、怕死,這些是人的本能,與生俱來的本能。

那些選擇自殺的孩子,無論曾經歷過什麼,在選擇死亡時,必定也有過強烈的恐懼感,但最後,當無法忍受後,在偏執的爆發與死亡之間,他們把勇氣留給了死亡。

正對應魯迅先生的名句:

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選擇自殺的孩子,其實大多善良,他們把最大的傷害留給了自己,而不是危害社會。

父母愛孩子,為何不能直白的告訴他們?

孩子們選擇自殺,對於父母來說,是極大的傷害,卻也是對父母的無聲指責。

是以,當發現孩子狀態消極時,請不要先責問孩子為何懦弱,為何無用,更不要用所謂的“刀子嘴豆腐心”來解釋自己對孩子的責罵,更不要總是用“恨鐵不成鋼”來解釋自己的暴躁情緒。

承認吧,你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對孩子肆意發脾氣,沒有把孩子當作與自己平等的人對待。

試想,如果對面不是你的孩子,而是你的上司,或一個陌生人,當他做了讓你不願意接受的事,你會怎麼做?忍氣吞聲?好言相勸?但凡不是人神共憤的缺德事,但凡不是有足夠的底氣支撐你與對方鬧翻,一個成年人鮮少對其怒吼、責罵。

承認吧,我們總將自己最糟糕的情緒,留給最親最愛的人,總把刀子面向將最柔軟的一面留給自己的親人,哪怕他只是一個孩子。

作為父母,你可以對著陌生人和顏悅色,可以與別家孩子溫言軟語,柔聲相勸,卻總會下意識的對著孩子大吼大叫,然後告訴別人,我這是恨鐵不成鋼啊!

這樣不是很諷刺嗎?

那麼,可不可以勸說一下自己,既然我愛孩子,為什麼我不可以告訴孩子,我愛他?

研究顯示,衝動型自殺的持續時間僅有13秒。

當發現孩子情緒消極時,也許你們之間的矛盾已經到了某個限度,如果這個時候,你再丟下一句衝動的責罵,便是在孩子衝動的時候按下了13秒倒計時的開關。

孩子遇到事情易極端,易衝動,家長可幫其提高自我效能感

所以,假如你發現自己的孩子情緒不對,或總在你面前表現得過於平靜、過於叛逆、過於淡漠等等,請不要以“我太忙了,沒有時間陪孩子”為藉口繼續放任不管。

多抽一點時間關注一下孩子,以平等的姿態與孩子來一次對話,就像《小歡喜》中方一凡與父母對話時那樣,孩子可以放心的對父母說:我是一個成績不好的孩子,但我不是個壞孩子。

而不是像宋倩對待喬英子那樣,哪怕孩子聲嘶力竭的對父母訴說,依然得不到理解和正確的迴應。

有時候,孩子的話,其實可以聽一聽,孩子的建議,可以認真的,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考慮,而不是固執的全盤否定。

如果,就算看了這些以後,你依然覺得,自己沒有時間與自己的孩子平等的、心平氣和的交流,那麼,請把這份熱線電話轉達給你的孩子:

事實上,當你嘗試著在百度上搜索“自殺”兩個字時,就會看到這樣一句話:

“這個世界雖然不完美,但我們仍然可以療愈自己。”

也因此,如果發現你的孩子情緒不好,請不要總將希望寄託在其他人身上,更不要怨天尤人,也許你與孩子一次真正平等的談心,就能改變孩子的心態。

孩子決定自殺的時候,父母大多缺席。

最近總是聽到小孩子被欺負、被排斥、被孤立,然後自殺了的事情……也就是說,孩子們覺得,自己是某個集體裡的一員,這事要比生死來得更為重要。而大人們也從來不會教育他們說,一個人即便沒有朋友也照樣活得下去。

——北野武《北野武的小酒館》

孩子的重要決定,父母一無所知,孩子遭遇的折磨,父母一無所知,孩子無法忍受的消極情緒,父母一無所知。這是缺席。

也許孩子的衣食住行均在父母的照顧下無憂,但孩子心理承受的壓力,以及父母給予的壓力,父母都一無所知,這依然是一種缺席。

注重平時的教育,好過臨時的手足無措

臺灣高雄師大教授、教育學博士張淑美曾在《兒童生死教育之理念與實踐》中指出:

兒童在4歲左右就會產生對死亡的概念,如果無法得到父母和老師的正確引導,容易對死亡產生錯誤認知,進而產生負面情緒,影響一生。

是以,在在平時的教育中,及早的告訴孩子,活著,比死了更重要。

當然,輕飄飄的一句話毫無意義,我們需要看見。

看見孩子,認可孩子,相信孩子

看見的目的是什麼呢?提高孩子的自我能效感。

自我效能感: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斷。

孩子遇到事情易極端,易衝動,家長可幫其提高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定義,自我能效感是“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

很多時候,孩子離經叛道,孩子得意洋洋的姿態,其實都是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孩子成功了,做出“邀功”的表現,父母一句“你努力的樣子真帥!”孩子就會很高興。

可總有些父母擔心孩子會驕傲自滿,於是在孩子成就感滿滿的瞬間,丟下一句“這就驕傲了?別人比你優秀的多的是!”儘管目的是為了防止孩子自滿,實際作用卻是給熱情正濃的孩子潑了一大盆冷水。

許多父母說,我知道孩子很努力啊,可一誇他就飄了,不打擊打擊怎麼行,而且也不是真的就完美了,做個題都能漏洞百出。

可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最親最愛的人,可最新最愛的人,卻從來不曾認可自己的努力,從來看不見自己的優點,從來不相信自己能夠成功。日子久了,孩子的自信心被無限度磨滅,遇到難題,就會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完成,自我效能感大幅度降低。

假若父母都能看見孩子的努力,孩子的成功,孩子的失敗……並及時鼓勵與引導,自我能孝感足夠,也許孩子們就不會輕易選擇放棄生命。

美國心理學家海因茨·科胡特曾說,一個功能良好的心理結構,最重要的來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別是他們以不帶敵意的堅決和不含誘惑的深情去迴應孩子的需求。

對孩子而言,這也許就是父母存在的意義之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