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棉花糖實驗被推翻:不要讓孩子在“延遲滿足”中與你越走越遠

2022-03-14由 媽咪智囊團 發表于 母嬰

棉花糖實驗被推翻:不要讓孩子在“延遲滿足”中與你越走越遠

文 | 張書願 小凡姐姐

著名的“棉花糖實驗”相信很多父母都聽說過。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博士(WalterMischel),1966年起在幼兒園進行了一系列有關自制力的實驗。

受試者是4~5歲的小朋友,參加實驗的他們可以獲得棉花糖作為獎勵(有時是棉花糖,也有時是曲奇餅、巧克力等孩子喜愛的食物)。他們可以選擇馬上吃掉,但如果能夠再等待15分鐘,他們就可以得到兩塊。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表現:有的孩子忍不住,直接吃掉了棉花糖;有些孩子則用比如唱歌、矇眼睛等方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抵抗住了誘惑,最終得到了雙倍的獎勵。

實驗到這裡還只進行了一半,這個實驗成為經典的原因在於:大約30年後,米歇爾對這些受試者進行了跟蹤調查,發現當年那些能夠抵制誘惑的小朋友,有更好的人生表現,比如更好的SAT成績、教育成就、身體質量指數,以及其他指標。

這個實驗用一顆棉花糖,來證明自控力和“延遲滿足”的能力,對個人成就的影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對心理學、教育等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不少父母因為看到這個實驗結果,故意處處“延遲滿足”,希望透過這種方法來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成就的人。

但是非常打臉的是:這個實驗結果最近被推翻了。

棉花糖實驗被推翻:不要讓孩子在“延遲滿足”中與你越走越遠

棉花糖實驗被推翻:不要讓孩子在“延遲滿足”中與你越走越遠

不是延遲滿足,而是家庭環境影響孩子的未來

2018年5月25日,紐約大學的泰勒·瓦特、加州大學的葛瑞格·鄧肯和權浩南,在心理學領域的頂級期刊《心理科學》上發表了一遍論文,推翻了“棉花糖實驗”的結論。並得出了另一個結論,“孩子能否取得成功,並不取決於延遲滿足的能力,而是取決於孩子背後的家庭。”

如果家庭能給孩子穩定的感覺,讓他覺得自己透過忍耐可以得到第二塊棉花糖,孩子大機率會選擇等待;如果家庭環境不夠好,孩子會覺得連第一塊棉花糖都有可能會消失,那麼他大機率就不會選擇等待。

這裡所說的家庭環境並不僅僅是指物質條件,更多的包含了父母為孩子營造的家庭氛圍。

早些年,這樣一些育兒觀念特別火:

嬰兒哭了不能立刻抱,因為如果一哭就有的抱,那麼他以後會哭得更頻繁更厲害;

孩子要什麼都不能馬上給,否則他就會變得沒有自控力,見什麼要什麼;

對於孩子喜歡的東西,要給得慢一點,再慢一點,以培養孩子的耐力……

表面上看,說得似乎都挺有道理,但實際上都很反人性。

我國古代思想家老子說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說宇宙天地間萬事萬物均效法或遵循“自然而然”的規律。

育兒也是一樣的,我們在追尋探索的各種育兒方法,最終都要回到最簡單最自然的親子關係中。

我一直覺得“延遲滿足”這個詞太刻意了,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他們感覺到的是:一個明明很輕鬆地就能夠幫助我的大人,卻變著法子不讓自己稱心如意。

我不知道在嬰兒啼哭的時候,有多少媽媽可以忍住不抱,反正我當時是沒忍住。雖然我看過的很多育兒書、專欄文章,都建議不要立刻抱,但是在孩子哭出聲的那個剎那,母性的本能告訴我:去他的所謂育兒專家。

現在,我很慶幸,

我自然而然的母性本能幫助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安全感,因為孩子嬰兒時期的全能自戀被很好地滿足,所以他能夠發展出更加健全的人格和技能,並且有能力去信任他人,而我也收穫了跟孩子非常好的親子關係。這些,才是其它所有教養方式得以實施的基礎

而如果刻意去“延遲滿足”,反而會讓孩子產生挫敗感。他會覺得自己的想法都不會被滿足,自己是不受歡迎和不被愛的。漸漸地,孩子會變得不自信,也難以去信任父母和其他人。

棉花糖實驗被推翻:不要讓孩子在“延遲滿足”中與你越走越遠

棉花糖實驗被推翻:不要讓孩子在“延遲滿足”中與你越走越遠

不走極端,幫助孩子學會等待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那也不能什麼都依著孩子,要什麼給什麼吧?

其實,這完全不用擔心。因為我們真實的社會環境根本沒辦法滿足一個人“要什麼有什麼”的慾望,父母只要不是過分溺愛,就不會讓孩子產生“想要什麼,就得來什麼”的妄想。

我們要相信,孩子是很聰明的。只要給孩子一個真實、自然的環境,不刻意不強求,孩子會懂得並不是自己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

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在“想要”到“得到”的過程中,學會等待。

孩子想要一個玩具,如果你覺得玩具本身不錯,又很久沒有買新玩具了,那麼大可以立刻爽快地答應孩子的請求;但如果不久前剛剛買了新玩具或者你覺得玩具本身不利於孩子成長,那麼也可以把真實的想法告訴孩子,或者跟他約定:“媽媽知道你現在很想要這個玩具,恨不得馬上就得到它。但是呢,我們這個月的玩具預算已經用完了,不如再等一段時間,如果等到你生日的時候,你還想要這個玩具的話,那我們就去買下來,好不好?”

告訴孩子,美好的事物值得等待,就像等待一朵花開,一顆種子發芽。

在自然的環境中,去學會等待,這本身也是一個很美好的過程呢。

棉花糖實驗被推翻:不要讓孩子在“延遲滿足”中與你越走越遠

棉花糖實驗被推翻:不要讓孩子在“延遲滿足”中與你越走越遠

不盲從不偏聽,父母才是最瞭解孩子的人

“棉花糖實驗”的風靡和被推翻事件也給我們家長一個啟示:

不要只顧著聽各種專家的建議,卻忘記了:每個孩子都不一樣,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最清楚。

我們去了解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當然沒有錯,但所有的知識,都只是自己養育孩子的參考。真正決定如何教如何養的,是我們自己。我們不能被各種各樣的育兒理念弄得暈頭轉向,反而沒有了自己的獨立思考。

有一句話很火,叫做:“我懂得了那麼多道理,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在育兒的路上,很多父母也有這樣的困惑:“我看了那麼多育兒理論,卻仍然教不好自己的娃。”

是的,沒有哪件事是光憑理論就可以搞定的,育兒也是如此。僅僅憑藉著書上的理論來教育孩子,而不去聯絡實際情況,就容易浮於表面,簡單片面地使用“術”,而不知“道”為何物。

育兒是一條沒有止境的路,不管是教育方式還是我們自己,都是在懂得更多、實踐更多的過程中不斷迭代,變得更好。

注:文中圖片來自Pixabay網站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