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為什麼我從來不和爛人爛事糾纏

2021-12-16由 遇見寶寶姐 發表于 母嬰

文|高寶寶

大街上,有兩個人吵得不可開交,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

其中一個說:

3×8=24!

另一個說:

3×8=21!

他們吵來吵去都沒有結果,於是聽從路人的建議,來到縣衙,請縣令評判。縣令耐心聽完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二話不說吩咐道:

來人!把說3×8=24的這個人,給我拖出去打20大板!

那個本來穩操勝券的人一聽,懵了:

難道您也認為3×8=21嗎?

“不,你是對的,3×8=24。”“可是,您明明知道我是對的,為什麼還要打我?”

縣令看了他一眼,回答:

你跟一個說3×8=21的人能吵個翻天覆地,不打你打誰!

當初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20多歲,它對我的影響非常深遠。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只專注於我喜歡、我認為值得的人和事,我從來不和爛人、爛事糾纏。這讓我的生活少了很多無謂的煩惱和牽絆。

為什麼我從來不和爛人爛事糾纏?

為什麼我從來不和爛人爛事糾纏

一、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要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

挪威有一個心理學家,名字叫做諾德斯克。他21歲在軍隊服役的時候,發生過一件事:

那天半夜,士兵們突然接到命令,要緊急集合進行軍事演習。諾德斯克左腳上鞋子的鞋帶沒有繫緊,就匆匆忙忙跑了出去。

在整個演習過程中,諾德斯克的腦子始終在想著自己那根沒有繫好的鞋帶:萬一鞋帶鬆了怎麼辦?萬一把自己絆倒了怎麼辦?

結果,鞋帶沒有出問題,而他卻因為注意力不集中,而導致左腿中彈受傷,落下了比右腿短了 2。7 釐米的殘疾。

後來,諾德斯克成為了一名心理學家,並且提出了頗負盛名的心理學定律——心理衍射論。作為這一理論基礎的“細心事件衍射心理”,一直是古典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衍射心理” 之所以著名,主要因為它是強迫症的前兆階段。它通常由瑣碎事件引起,但卻往往會帶來非常嚴重、惡劣的後果。

“心理衍射論”給我帶來的啟發是:生活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一些小事情的干擾。如果我們的專注力都放在在一些小事上了,就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想大事了。

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要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

為什麼我從來不和爛人爛事糾纏

二、為了不值得的人和事浪費自己的生命,不值得

劉震雲的小說《我不是潘金蓮》,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農村婦女李雪蓮,為了能多分套房子,為了能多生一個孩子,而跟丈夫辦理了假離婚。可讓她沒想到的是,離婚後丈夫跟別的女人結了婚。

在後來的爭執中,丈夫的一句“你叫李雪蓮嗎?我咋覺得你叫潘金蓮呢”,讓李雪蓮耿耿於懷。

李雪蓮咽不下這口氣,她決定打官司。她希望的結果是:

第一,讓法院判定自己跟秦玉河的離婚是假離婚,並且裁決兩人復婚。復婚以後,她再跟那個“畜生”真離婚。

第二,她要為自己討回公道——我不是潘金蓮。

為了這兩個訴求,李雪蓮前前後後打了20年的官司。

可是,20年後的一天,李雪蓮卻驚聞,前夫秦玉河已經死了。

20年前,被離婚的李雪蓮雖然遇到了渣男,但是她還很年輕,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她的人生還有無限的可能。

20年後,李雪蓮的人生已經過半。她把一個女人最美好的時光,都蹉跎在了和爛人、爛事糾纏的過程中。

當年看完這部電影后,我在朋友圈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有時候,我們在一條路上追逐了那麼久,往往並不是因為失去的有多麼重要,而是因為不甘心:如果就這麼放棄了,那之前的付出算什麼?我不甘心,我沒法給自己一個交代,我必須要證明我自己。

可是,你想過沒有,當你為了給自己一個交代,當你為了證明你自己而耗費了一生時,你的所謂的初衷,在別人眼裡,其實只是一席笑談。

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很多事情的複雜性遠遠超出我們想象。

“我不是潘金蓮”重要嗎?重要。但,“我是李雪蓮”比“我不是潘金蓮”更加重要。

為了不值得的人和事,浪費了自己的生命,不值得。

為什麼我從來不和爛人爛事糾纏

三、不要高估了人性

多年前,一名女大學生從北大校園回昌平校園的路上,被司機殺害了。

當警察質問嫌犯為什麼要殺人時,他回答說,女學生在路上因為繞路的問題跟他發生了爭執。下車前,女學生指著他的鼻子說:你等著,我記住你了!

沒想到,這成了她在人世間留下的最後一句話。

一對情侶在餐館吃飯,隔壁桌几個醉漢見女生漂亮,便對著她吹了幾聲口哨。

女生覺得自己被侮辱了,便慫恿男朋友去跟他們理論,男生認為反正都快吃完了,犯不著跟流氓較勁。

女生氣不打一處來,大罵男朋友“不是男人”,然後起身又去罵那幾個醉漢,醉漢被激怒了。

女生的男朋友見狀趕緊上前,結果卻被醉漢連捅三刀,最後傷重不治死亡。臨死前他問了女友一句話:我現在算男人了嗎?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充滿了負能量的人。他們就像一部部垃圾車,裝滿了抱怨、憤怒、仇恨……他們毫無目標和意義地四處奔走,他們隨時隨地準備找地方傾倒,他們隨時隨地準備發洩、毀壞。

這樣的人,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都有。我們改變不了他們,我們能做的,就是遠離,有多遠離多遠。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不要高估了人性。

為什麼我從來不和爛人爛事糾纏

上個星期,我寫了一篇文章《港中大教授殺妻殺女的背後:有一個道理,姑娘們都應該明白》,結尾有這樣一段話:

遇人不淑,不是一個女人最大的悲劇,不能及時止損才是一個女人最大的悲劇。婚姻也不是愛情的墳墓,死亡的婚姻才是。這個道理,真心希望每一個姑娘都能明白。

有一個讀者給我留言,意思大概是:我不應該勸姑娘們及時止損,我應該去譴責那個喪盡天良的人渣。

這世上從來都不缺對人渣的譴責,可是如果譴責有用,這世上還會有人渣嗎?如果譴責有用,還要法律幹什麼?我想告訴姑娘們的是:如果不幸遇到了渣男要及時止損。雖然可能會因此失去很多,但至少可以保命。

詩人余光中,曾經遭遇過一場曠日持久的罵戰。有人不停地登報辱罵他,用詞極其難聽,連別的作家都看不下去了,但余光中卻始終若無其事,置之不理。

接受採訪的時候,記者不解地問他:

你為什麼不迴應、不反駁?

余光中回答:

他天天罵我,說明他的生活不能沒有我;我不理他,說明我的生活可以沒有他。

有智慧、有目標而又找到了方向的人,都在悶頭過著他們自己簡單、有序又有趣的生活。他們不但有分辨“垃圾人”的能力,而且還有決心和魄力,遠離消耗自己的一切。

人生短暫,值得我們去做的事情很多,不要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與爛人、爛事的糾纏上。

你的轉發便是最大支援

作者:高寶寶

15歲寫小說,38歲考上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生院,有20年的中文教育經驗。

她一手把女兒培養成香港大學一級榮譽學士、世界排名第一的倫敦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碩士。畢業僅一年,小姑娘的年薪已達50萬。

寶寶姐的親子教育文章,溫暖而有力量,助你在育兒的路上豁然開朗,少走彎路。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遇見寶寶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