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養成與孩子溝通中基於事實的思維與溝通模式,進階內容

2021-08-04由 昭哥 發表于 母嬰

我在闡述內控式親子思維的比較原則的文章中(《評價孩子的四大誤區,掌握表揚與批評中的核心原則》這篇),講解了無論是我們的思維模式還是溝通方式最好養成基於事實的習慣。

養成與孩子溝通中基於事實的思維與溝通模式,進階內容

這個思維模式,我同樣在“輕鬆邏輯管理”的管理系列裡也經常提到,比如在處理顧客投訴時,在進行誡勉員工面談時。應用很廣泛。

我們基於事實說話,會有兩個絕佳效果,

一是避免談話跑偏甚至情緒對抗升級,二是讓對方迴歸事情本身處理問題,促成對方進步

但總覺得話還沒說完,所以再補寫一篇。

養成與孩子溝通中基於事實的思維與溝通模式,進階內容

我們把我們就某種場景與孩子溝通的話題分個類,把談行為而非個性再昇華一下。

我隨便舉幾句家長們可能會說的話:

“是不是你打翻了花瓶?”

“我問你,不換鞋就進門對嗎?”

“你下次會怎麼做?”

養成與孩子溝通中基於事實的思維與溝通模式,進階內容

這些溝通語句到底是談行為還是針對了個性,還是兩者兼而有之呢?我們如何評判?

如果簡單的認為從字面上講,就是在講事實,講行為,沒談到個性,沒有攻擊。那為什麼我們的孩子聽到之後多少還是會有些不適,會有情緒波動呢?

粗看下來,

對行為與個性的描述界限還是會比較模糊

,我給大家一些思考工具,我們先來想三個問題:

第一,我們基於

何種目的

用這種方式說話?

第二,我們這句談話基於的行為是

什麼時間

發生的?

第三,這些話將引發對方何種

情緒反應

養成與孩子溝通中基於事實的思維與溝通模式,進階內容

先看第一句“是不是你打翻了花瓶?”。

我們發現,從目的的角度講,是確認

事實

,或許還有指責(取決於你的情緒)。

從時間的角度講,是說

過去

已經發生的事情。

從情緒的角度講,引發的可能是

不安

,或許還有些害怕(取決於你的語氣)。

養成與孩子溝通中基於事實的思維與溝通模式,進階內容

第二句話“我問你,不換鞋就進門對嗎?”

目的是要求孩子對這件事情的對錯進行

判斷

而時間上已經不完全是說過去發生的事情了(否則就應該說成“你剛才是不是進門沒換鞋”),而是基於此事要求孩子進行

現在

的判斷。

而從情緒角度講,引發的是一些認識到自己錯了的

愧疚

第三句話“你下次會怎麼做?”

目的是要求孩子選擇接下來的

行為

時間上是基於

未來

情緒上已經基本脫離了情緒影響,

冷靜

下來,完全關注到事情本身了。

總結一下:

養成與孩子溝通中基於事實的思維與溝通模式,進階內容

從這三句話的對比中,你發現了什麼就事論事的規律嗎?

我們發現,我們對於糾正孩子錯誤的談話,經常貫穿著“

指責、評判、選擇

”三個方面。

顯然,如果簡單的只是指責,可能會讓孩子進入單純的心理防禦或者辯解狀態,無益於迴歸事實本身的層面進行解決。具體我在這篇闡述冷靜原則的文章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了《發脾氣到底是不是教育手段?一文帶你徹底明白》。

養成與孩子溝通中基於事實的思維與溝通模式,進階內容

而如果全是評判呢?會帶孩子逐步脫離擔心自己的“安危”的狀態,開始思考事實本身對錯。但需要注意的是,

這和語氣的相關性太大了

,因為多少還是有些指責的意味在裡面。

而在孩子大些了之後,如果總是就非常簡單他不可能不懂的道理去問他,又會引發一種被看輕,甚至故意羞辱的感覺。容易引起

逆反

相反,最簡單的那句“下次你怎麼做?”卻蘊含著對他的信任和把責任這隻猴子還給他的效果。(關於“責任的猴子”概念可以參看前幾天寫的這篇《孩子就是不肯好好寫作業?不一定是注意力問題,帶你全面瞭解深層邏輯》)

養成與孩子溝通中基於事實的思維與溝通模式,進階內容

養成與孩子溝通中基於事實的思維與溝通模式,進階內容

大家可能發現了,我在剖析這些語句的時候,除了容易理解的目的與情緒反應兩個維度以外,還特意用了一個

時間維度

,強調所描述的事情到底是在說過去,現在,還是未來。

弄明白這個道理非常重要。

我們會發現,當基於說服或者勸導的目的去描述事實時,如果總強調過去,好處在於能確認事實,壞處則在於這種回顧往往都蘊含指責,讓人不適。你想,你老拿著對方的錯誤說個沒完,誰也不會舒服,你的孩子也一樣。

引申開去,當我們背後說人八卦的時候(當然你肯定不會 - -!),語氣之中都是這樣的:

“他根本不是看到的那個樣子,我告訴你,他曾經……”

“上次你就已經……”

或者:

“這明星人設崩了,他以前其實是個……”

這些是在說什麼?說過去。

所以雖然同樣是在說事實,但效果的確容易有負面影響。(我指的是就錯誤行為而言)。

所以,確認完事實就好了,繼續糾結沒有必要。

養成與孩子溝通中基於事實的思維與溝通模式,進階內容

養成與孩子溝通中基於事實的思維與溝通模式,進階內容

那說現在又如何?

我告訴你,在“現在”裡打轉,又會容易引起爭執。除了上文提到過容易逆反以外,還有個問題。有統一標準還好,比如“應不應該進門洗手”。可萬一沒有呢?比方說:“我喜歡這部電影”,“可我不喜歡”,你們接下來要怎麼爭?

如果說誡勉談話時專注於描述“過去”目的是為了確定“罪惡”事實的話,那麼專注於描述現在的想法則帶有“正義審判”的意味

,固然有用,但一來太累了,二來,哪有價值觀徹底完全一致的人呢?

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正義”說事兒,那可不就是爭論不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了嘛,用政治來講,就是大家都雙標扯不清(我居然還就這個政治雙標的話題也寫過一篇文章,哈,《雙標,基操,皆坐,勿氣-凱撒與蓬佩奧的隔空對答》)

養成與孩子溝通中基於事實的思維與溝通模式,進階內容

養成與孩子溝通中基於事實的思維與溝通模式,進階內容

所以,昭哥認為,最佳策略是說“未來”,當然這不是畫大餅之類的願景未來,天天說上清北,對孩子學習激勵的效果是可疑的。

這個未來是指決定馬上要做的事情,

是“即將”,是“選擇”

顯然它的最大好處就是,直接不在情緒維度談事情,徹徹底底地迴歸事情本身,而且不糾纏於過去,也不把精力用在價值評判上,就是專注於接下來改善的行為。

它是

正向

的激勵。

好了,說了這麼多,我還是用開篇的例子進行個示範,改改這兩句話吧。

“是不是你打翻了花瓶?”

“我問你,不換鞋就進門對嗎?”

把它們變成:

“花瓶打碎了,現在咱們怎麼做?”

“下次我們進門先做什麼事?”

養成與孩子溝通中基於事實的思維與溝通模式,進階內容

養成與孩子溝通中基於事實的思維與溝通模式,進階內容

以上寫了這麼多,當然前提是我們已經接受並開始實踐基於事實思考和溝通的模式 ,算是進階的思考。

如果不基於事實或者是基於了可疑的事實進行溝通,那麼接下來無非是在亞里斯多德在《論題篇》中所列舉的“明證推理、辯證推論、爭證推理和繆證推理”裡打轉了,而且大機率會落入後兩者的誤區並引起溝通物件的對抗與方案。

在昭哥看來,毫無意義。

如果想複習一下上篇,點這裡:評價孩子的四大誤區,掌握表揚與批評中的核心原則

嘮叨了半天,其實算是說了不少我建立內控式親子思維體系(圖文版,影片版,情境寫作版)其中的FCTE溝通方法的思想基礎。

就聊這麼多吧。

昭哥,筆名昭哥聊聊,內控式親子教育思維建立人資深早教總監,多平臺付費專欄作者原創親子講座網路播放量逾百萬

養成與孩子溝通中基於事實的思維與溝通模式,進階內容

↘ 記得關注“昭哥聊聊”

點亮右下方“

在看

”按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