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南懷瑾:同情弱者是至高學問,欲成處世高手,這三個學問要掌握

2021-05-11由 千面略懂先生 發表于 母嬰

何謂同情心?

同情心是指自己對別人的不幸遭遇,產生惻隱和憐憫之心,我們可以將它視作為人性的一種善良。

事實上,同情心也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特性。亦如孟子所云:“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早些時候,作為國學大師的南懷瑾南師也曾談論過這個話題。曾經有人問他:“天下最高的學問是什麼?”

南懷瑾:同情弱者是至高學問,欲成處世高手,這三個學問要掌握

南師則回答道:“同情弱者,幫助弱者,便是人生至高的學問,沒有之一。”

說到這裡,南師是這麼解釋的,他說:“同情弱者是一種髮根於‘善良’的本能,人類需要這種本能。因為有了同情感,人才可以避免變得自私自利;

社會需要這種本能,因為有了同情感,整個社會環境才能處處見真情,才不至於成為冷酷無情的莽荒之地。”

同樣,人生在世,每個人也需要借用“同情心”來為自己鋪墊道路,需要掌握“同情”的三個學問。只有將這門學問融入到自己的骨子裡,那麼才有可能成為新一代的處世高手。

01

絕不當眾炫耀自己的好運

南懷瑾:同情弱者是至高學問,欲成處世高手,這三個學問要掌握

那麼同情弱者的三個學問究竟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注意的呢?南師為此也一一作出瞭解答。他所說的第一個需要掌握的學問,那就是:在弱者面前,絕不當眾炫耀自己的好運。

南師說道:“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意思是金銀財寶擺滿了屋子,遲早會失去,沒有人能永遠守得住;富貴而驕縱,只會給自己招災惹禍。

古往今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人必毀之”便是永恆不變的真理。畢竟同情心是人與生俱來的特性,但嫉妒心也同樣如此。

南懷瑾:同情弱者是至高學問,欲成處世高手,這三個學問要掌握

一個人無論是擁有財富,還是擁有其他利好的地方,越是刻意賣弄,就難免會引起一些人的嫉妒。特別是在面對一些方方面面不如自己的人時,更需要及時制止這種炫耀的行為。

因為你的強勢總會在有意無意間戳傷他們的尊嚴,哪怕自己本意並非如此,他們也會覺得你是在譏諷他們的孱弱。

而一旦對方產生有了這種誤解,那麼自己就勢必會得罪一些人,招來一些人的怨恨。

由此可見,世間處世之道千千萬,“客不離貨,財不露白”的法則同樣也是不容忘卻的。

南懷瑾:同情弱者是至高學問,欲成處世高手,這三個學問要掌握

聰明的人永遠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做人可以示弱,但弱到別人瞧不起不行;做人可以強勢,但強到別人看不慣也不行。”

真正妥善的做法應當是“持才而不自傲,持富而不自傲;持官而不自傲,持功而不自傲”。

以如此覺悟處世,既是對自身內在修養的一種肯定,同樣也是對弱者尊嚴的一種維繫。

因此,當你已經強大到足以讓對方望而生畏之時,那就還請收斂一下自己的鋒芒,低調一點,謙遜一些。於人於己都合適,這方為一種聰明的做人之法。

02

失意者面前,不談得意事

南懷瑾:同情弱者是至高學問,欲成處世高手,這三個學問要掌握

古語有云:“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春風得意之際,一時間意氣風本是人之常情,倒也無可厚非。

然而南師對此卻給出了不同意見。他認為真正智慧的做法應該是“人生得意適盡歡”。

得意之時世人也不能過於忘乎自我,在談論自己的得意時也得酌情分析場合和物件。

不可否認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其實絕大部分人都難以做到這點。當自己在某個領域上有超於常人的優勢時。逢人就忍不住吹噓一番自己的功德成就,這是非常常見的事情。

南懷瑾:同情弱者是至高學問,欲成處世高手,這三個學問要掌握

並且在談論過程中,當事人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因此很難注意別人的感受。

尤其是在面對一些失意者時,你越是喋喋不休的訴說著自己的得意事,看似是想要與對方分享自己的喜悅,可殊不知你的每一句話都猶如針扎一般,在刺痛著對方。

這種行為說到底還是因為缺乏對周遭環境的洞察和判斷力所導致的。也正是如此,這種“炫耀”的舉動,才會時常令他人不知所措,在無形中損害人與人之間情誼。

反之,如果當他人失意,情緒低落之時,自己能夠適時的給予鼓勵。如此一來,對方不但不嫉妒自己的才華和成就,反而還會對你雪中送炭的善舉感激備至。

南懷瑾:同情弱者是至高學問,欲成處世高手,這三個學問要掌握

所以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講的是人情世故。

人情世故的核心在於自己懂得什麼時候該收斂,什麼時候該張揚。特別是當我們與別人相處時,切記不要在失意者面前大肆炫耀你的得意。

若我們能轉換一下思維,將自己彼時的喜悅當成你與他人搭建情誼的橋樑。那我相信,你所收穫的情誼比你收穫的好處,要更有價值得多。

03

維護失意者的面子,有意抬高他們

南懷瑾:同情弱者是至高學問,欲成處世高手,這三個學問要掌握

南師說過:“人不僅要懂得培養自信,也要學會給予失意者自信,天下從來沒有白白給予。所謂‘愛出愛返,福往福來’,你給人溫暖,別人有了機會也一定會想辦法回報你。”

其實同情一個人的方式從來就沒有侷限可言,並不一定非得在物質層面給予補助才算是施予同情。

有時候別人難過之時給予他一個安慰,別人迷惑之時給予他一道勸誡。這些種種充滿善意的舉措對於那些需要它的人而言,都是難能可貴的瑰寶。

南懷瑾:同情弱者是至高學問,欲成處世高手,這三個學問要掌握

哪怕這僅僅只是你的舉手之勞,可只要誠意到了,對方也一定會甘之如飴,將你的恩情牢記於心。

所以當我們面對那些生活不如意的人時,我們要弄清楚,彼時的他們最需要的是什麼?自然是得到外界的肯定和社會認同感。

或許他們的鋒芒早已經被現實磨平了稜角,但如果我們能夠在對方消極倦怠之時,主動去維護他們的顏面,讓他們重拾自信和熱情,那麼你的所作所為比起物質上的饋贈要更有意義。

南懷瑾:同情弱者是至高學問,欲成處世高手,這三個學問要掌握

人生相遇就是緣分,既是緣分,那麼能幫則幫,盡力而為就是對他人最好的成全。

在生活中我們不要誤把給予當成是損失,認為自己施予就是虧損自己,造福別人。其實在整個給予的過程中,我們也同樣得到了很多。甘於奉獻,懂得給予才是一切豐盛的源頭。

看一個人是否具備成為強者的資質,就要看他是否能夠揹負起強者的任務。

南懷瑾:同情弱者是至高學問,欲成處世高手,這三個學問要掌握

正所謂“仁者無敵”,若是主動放棄這一責任,那麼即便你能力再強,也根本沒有資格做強者。

因此,我們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要有幫助眾生的慈悲之心。

大的幫助力所不及,一些小事起碼是可以做的,把力所能及的小事做好,那麼你的人生也定然差不到哪裡去了。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永珍,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帶你一起識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路,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頂部